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列宁

列宁:流亡中发展革命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269 评论:0

流亡中发展革命

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后,列宁又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1912年1月,列宁主持在布拉格举行的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从1905年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广大工人群众认识到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一党两派、互相争吵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对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策略深为不满,他们强烈要求把党的力量统一起来,共同反对沙皇专制制度。

列宁在1906年春写道:“目前的相对平静的时期不应该是革命力量的失败,而应该是聚集革命力量……的时期。”

在工人群众的强大压力下,孟什维克不得不同意布尔什维克早在1905年12月提出的召开党的统一代表大会的要求。但是,双方对合并统一的看法相距甚远。

1906年4月23日至5月8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有112名具有表决权的代表,代表着57个地方党组织。另有22名只具有发言权的代表,各民族的社会民主党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在这次大会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和各民族的社会民主党合并了。

列宁在演说中宣布了布尔什维克的全部政纲,尖锐地抨击了孟什维克主义的机会主义“理论”。孟什维克们则集中了全部火力攻击列宁。

在土地纲领问题上,列宁向布尔什维克提议,要坚决地号召农民起来向地主进攻。

在别的问题上也引起了尖锐的争论。列宁认为革命正临近一个新的高潮,中心的任务是广大群众的斗争,无产阶级必须领导革命并引导农民跟着自己走。

由于布尔什维克组织在十二月武装起义时和失败后遭到破坏,孟什维克趁机把大量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拉入党内,所以在这次大会的代表中,孟什维克有62名,布尔什维克只有46名,孟什维克在人数上占据了多数。结果会上被选入中央委员会的孟什维克有7名,布尔什维克只有3名,而被选入党中央机关报《社会民主党人报》任编委的则全是孟什维克分子。

四大闭幕之后,列宁于5月8日至9日撰写了《前“布尔什维克”派出席统一代表大会的代表告全党书》,26个党组织的布尔什维克代表在告全党书上签了字。此文件表达了布尔什维克对党的四大的态度。

《告全党书》指出:“我们认为代表大会的这些决议是错误的,我们应当而且一定要在思想上同这些决议作斗争。同时,我们向全党声明:我们反对任何分裂行为。我们主张服从代表大会的决议。”

大会结束后,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秘密地回到彼得堡居住,在这儿一直住到8月底。为避免沙皇保安机关的追踪,列宁经常更换住所。

1907年底,沙皇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列宁的迫害,列宁不得不与克鲁普斯卡娅前往日内瓦,开始了第二次流亡生活。同时,布尔什维克中央会议决定,将其机关报《无产者报》迁往国外,委派列宁等人组织出版。

从沸腾革命的俄国来到平静的日内瓦,最初一段时间列宁很不习惯。冒着凛冽的寒风,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列宁感慨地说:“我感觉就像进了棺材似的。”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列宁白天就泡在图书馆,晚上就不知道上哪儿好。他们不愿意待在冷冰冰的房间里,很想和其他人在一起。于是每天晚上不是去看电影,就是去看戏,但往往看到一半就溜出来到随便什么地方散步。他们常去的地方是湖边。

在侨居的日子里,列宁尽管心情很沉重,但他没有消沉,而是积极地思考如何把革命进行下去,他很快与有关同志取得联系。在到达日内瓦的第3天,列宁就在给高尔基的信中表示:“我坚信,党现在正需要一个正常出版并能坚持不懈地执行同颓废消沉作斗争的路线的政治性机关报——党的机关报。我们编委会决定把《无产者报》迁来这里不是没有原因的。当然,把它安排好并使它活跃起来是困难的。但应当这样做,而且一定会做到。”

经过和其他同志的紧张筹备,在列宁回到日内瓦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秘密的《无产者报》第21期问世了。

在这一期的《无产者报》的一篇文章里,列宁作了这样的结论:

“社会民主党人已建立起无产阶级的党,这个党决不会因第一次军事进攻遭到失败而颓丧,决不会张皇失措,决不会醉心于冒险行动。这个党是在向社会主义迈进,而不是把自己和自己的命运同资产阶级革命某个阶段的结局连在一起。因此,它就不会沾染资产阶级革命的种种弱点,这个无产阶级的党正在走向胜利。”

在谈到俄国革命斗争时,列宁指出:“革命的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而反对专制政治的斗争还在进行。在革命的年代里,俄国各阶级的分界线已经确定了。自由资产阶级已经成了反革命,它站在沙皇制度一边。黑帮分子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霸占了国家杜马,他们是专制政治的真正堡垒。工人阶级与劳苦群众已经获得了革命斗争的实际经验,他们还在受着悲惨的压迫而一有机会是会再起来战斗的。”

列宁写道:“党的任务是保持秘密的党组织,在群众中广泛地进行革命的宣传鼓动。”

在反动势力猖獗所造成的困难情况下,处于地下状态的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领导下壮大起来,并且与工人阶级的广大阶层建立了接触。

1908年底,瑞士当局也开始迫害俄国革命者,房东不续租房子给列宁,加上对日内瓦小市民习气严重的生活环境厌烦,促使列宁选择到另一个地方定居。

1905年俄国革命失败后,巴黎成为俄国政治侨民的最大集中地之一,从沙皇的劳役场和流放地逃离的革命者大量向那里汇集,而且巴黎的监视和密探比日内瓦少。

1908年12月15日,列宁携妻子、岳母一同到达巴黎。经过一番张罗,总算在罗兹大街找到一处比较合适的住所。

但侨居生活是非常艰难的,许多人没有固定收入,常常饿肚皮。

克鲁普斯卡娅在回忆这次流亡生活时写道:“由于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而逃亡到国外的人不断增多,他们在精神上受到迫害和折磨,这一切就使得所进行的斗争具有特别艰苦的性质。纠纷、争吵层出不穷。”

1908年,列宁同波格丹诺夫在意大利卡普里岛别墅凉台上下棋。

列宁一家的生活也很贫困,电车费、饮食等各项开支也是能省则省。他们从不吃鹅和小牛肉,只吃比较便宜的马肉。列宁虽然工作繁忙,但对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十分体贴,对年迈的岳母也十分关心和尊重,总是痛快地满足要求,完成夫人委托的一切事务。

在巴黎,列宁一边从事理论研究,一边从事党的领导工作。这时,巴黎已经成为俄国党的国外活动基地。此起彼伏的紧张斗争,孟什维克的诽谤,许多亲近人的离开,来自俄国的坏消息,使列宁十分焦虑,日渐消瘦,有时他整夜在巴黎街头游荡。

1908年12月下旬,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议拥护列宁的立场。指出,工厂与作坊中的党小组应该成为党组织的基础。会后列宁写了《走上大路》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会议把党引上了大路,它是反革命胜利后俄国工人运动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党已克服了组织无序、思想混乱、战斗力涣散的状态。

在俄国,沙皇政府一方面继续推行它的恐怖政策,一方面企图收买农民的上层分子——富农。由沙皇的大臣斯托雷平所提出的一条法令被通过了。法令准许农民离开村社并且有购买土地的便利。富农分子得到了这种权利后。获得了归自己所有的田地,并购得了破产贫农的财产。这个政策的结果是使贫农与中农对地主与富农的憎恨加强了,可是政府却在农村中受到了拥护。

1910年8月23日,列宁前往丹麦的哥本哈根,出席第二国际的第八次代表大会。28日,大会开幕。在这次会议上,列宁广泛团结和争取一切可以合作的力量,同机会主义分子、妥协分子和调和派分子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使大会通过了正确的关于合作社等问题的决议。

孟什维克们在这次大会上疯狂地反对列宁。他们说他是在“毁坏党”,“一个人反对大家,实在太不像话”,甚至对列宁进行人身攻击:“假使他失踪、溜走、死掉,那对党来说是多么幸运。”有人问一个孟什维克的领袖,一个人怎么能这样危险,他愤怒地回答说:“因为没有另一个人会在24小时内都全神贯注于革命。除了想到革命以外没有别的念头,甚至作梦也只看见革命的。你倒试试去对付这样一个人看吧。”

大会闭幕后,列宁立即修书一封给住在芬兰的母亲和妹妹,相约在斯德哥尔摩会面。

9月17日上午,年已76岁的母亲在女儿的陪同下,坐船前来看望阔别3年的儿子——列宁。看到自己消瘦的儿子,母亲既高兴,又心痛,口里唠叨着什么,眼睛还上下打量着。列宁对母亲关怀备至,他一有空就陪母亲散步、聊天、听音乐、欣赏美景,在谈笑风生中共享天伦之乐。

有一次,母亲听说列宁要作一个专题报告,便兴致勃勃地赶去了。这是她第一次听儿子的公开演讲。事后她心满意足地评论说,儿子讲演地真棒!抑扬顿挫的声调,和谐得体的手势,紧紧吸引住了每一个听众。母亲在列宁处住了10多天,9月25日登船回国。临行时,列宁只能以恋恋不舍的目光送别母亲,望着轮船慢慢消失在远处苍茫的天际。

1910年,列宁在巴黎。

7年后,当列宁回到俄国时,母亲已离开人间,享年82岁,斯德哥尔摩之约成了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

这几年中,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革命分子和机会主义分子之间发生了尖锐的斗争,在第二国际的内部也发生了类似的斗争。列宁在他的论文和演说中愈来愈尖锐地攻击第二国际的机会主义领袖,揭露他们背叛工人阶级的政策。他指出这些领袖是为资产阶级,而不是为工人阶级的解放在工作。他认为,在紧急关头他们是会出卖无产阶级的。

第二国际的领袖们又企图干涉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间的斗争,想借此削弱革命的布尔什维克而减少它对俄国工人阶级运动的影响。列宁猛烈抨击了支持孟什维克的第二国际的领袖们。他在演说与著作中,向外国工人们解释布尔什维主义的本质。他在外国的社会主义报纸上写文章,使外国的工人了解俄国革命与布尔什维克的意见。

列宁在1905年革命失败以后的时期内所进行的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一个模范。在反动势力胜利以后,布尔什维克党被迫退却,工人阶级的组织被破坏了,资产阶级已完全变成反革命的了。知识分子在向1905年革命献媚一番以后,就替反动势力服务去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列宁却能够领导布尔什维克经过一次困难的退却,保存了革命的实力,不仅挫败了敌人想瓦解布尔什维克的企图,而且打垮了党内的取消派与左右机会主义分子,把布尔什维克党锻炼得钢铁一般。

1910年底,俄国彼得堡又发生了街头示威,有1万人举行集会,反对沙皇制度。一个新的罢工浪潮正在兴起。

团结就是力量。列宁不倦地做团结布尔什维克的工作。他看到新的革命斗争在迫近了,党组织必须迅速加强。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不仅同机会主义分子、而且也同一切动摇分子彻底分裂。必须把追随孟什维克的工人争取过来,同时打击工人阶级的叛徒取消派。

列宁决定再度召集一次党代表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在属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召开,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巴黎的俄国间谍多如牛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沙皇警察局的注意,要在那里开会很冒险;另一方面,布拉格是一个相对安宁、和平的城市,没有俄国侨民,而且列宁在第一次侨居国外时在布拉格住过一段时间,对那里的情况较为熟悉。

这次会议准备得很周密,列宁考虑了组织会议的一切细节,如会议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会议人员的接待、会议议程、会议的安全和保密工作等等。由于列宁的坚持,只有俄国秘密的布尔什维克组织的代表才可以被选为出席会议的代表。

1912年1月18日至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布拉格举行。俄国国内20多个党组织的代表克服了重重困难,秘密参加会议,还有一些党组织的代表由于警察的迫害和其他困难未到会,但送来书面声明拥护代表会议的召开。列宁作为中央机关报编辑部代表出席会议。

列宁直接领导了代表会议的全部工作,并被选为代表会议主席。代表会议共举行了23次会议。会上列宁十分温厚,彬彬有礼,在会议的头几天里他记熟了每一位代表的名字,并用不同的方式同他们接近和谈心。列宁每日发言多次。因此,他不仅是这次会议的组织者和公认的领导者,而且也是这次历史性代表会议的灵魂。列宁思想在这次会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贯彻。

布拉格代表会议指出,党的基础是秘密的工厂小组,在工作中党必须依靠秘密的地下组织,同时必须广泛地利用一切合法的斗争形式,如杜马、工会、工人俱乐部与报纸。对于即将进行的第四届杜马的选举,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没收全部地主土地!”在当时的合法报纸上,这三个口号被叫作“三个柱石”。而最重要的任务是利用合法的机会,把属于各种合法组织的工人团结在党的领导下。

这次代表会议标志着在布尔什维克党内克服了反列宁主义的倾向。布拉格会议选举了一个新的中央委员会来领导党的全部工作。那时,在流放中的斯大林也被选入了中央委员会。

这次大会决定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

布拉格会议的成功召开,是布尔什维克近4年来反对取消派、召回派和调和派的斗争的一次总结,是列宁为重整队伍、恢复和巩固党组织的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从此以后,各地的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彻底断绝了关系,称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布尔什维克。从此,布尔什维克作为一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并制定了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代表会议最后选出了领导机构。选举列宁、奥尔忠尼启泽等人组成中央委员会。列宁主要是领导中央局的工作。

代表会议后,列宁这样写信告诉高尔基:

“不管取消派混蛋们怎样捣乱,我们终于把党和它的中央委员会恢复起来了。我想您会和我们一起为这件事情高兴的。”

那些被赶出党的队伍的孟什维克、托洛茨基派、“前进派”开始猛烈反对代表会议的决议案,反对布尔什维克,反对列宁。

列宁在《意大利社会党人代表大会》一文中,阐明了自己的态度:世界上没有一个社会民主党不是通过同机会主义的艰苦斗争和多次分裂才建立起来的,“分裂是一件沉痛的事情。但是有时它是必需的,在必须分裂时,一切软弱、一切‘温情’……都是犯罪。工人领袖不是天使,不是圣人,不是英雄,而是普通的人。他们犯了错误,党就去纠正这些错误……但是,如果他们坚持错误,如果他们为了维护错误而组织集团,践踏党的一切决议和无产阶级军队的全部纪律,那么分裂就有必要。”

他要求俄国各地的党委会毫不迟延地通过决议案,表明他们对会议的态度,并且积极执行代表会议通过的方针政策。

大部分俄国党组织站在布尔什维克一边。斯大林从流放地潜回,奉中央委员会的指令,巡视了俄国许多地方,准备“五一”节的示威。

这时列宁住在巴黎郊外一个小公寓里。他的书斋是一个小房间:厨房也就是餐厅、起居室与会客室。他照旧把大量时间用在图书馆里,只是巴黎的图书馆水平有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

尽管生活环境恶劣,但列宁毫无怨言。有一个同志问过列宁生活怎样,列宁回答说他生活得并不比一个普通的法国工人坏。实际上他是在更坏的条件下生活着。虽然如此,但也像马克思一样,他把全部精力献给了工人阶级翻身解放的伟大事业。

在空闲时,列宁喜欢到乡下骑自行车或散步。在夏天,有时候他设法到海边去洗澡。他赞美大海的辽阔,他欣赏高山的峻美。

列宁经常参加当地的工人集会,喜欢到工人的咖啡馆里聊天。他怀着极大的兴趣倾听歌手高唱反对资产阶级与政府的歌曲。

1912年4月17日,俄国西伯利亚连纳金矿工人举行罢工,沙皇政府下令宪兵开枪,工人死伤达500余名。惨案发生后,全国性的工人抗议浪潮,成为群众性革命高潮急剧增大的巨大推动力。

布尔什维克主办的《明星报》迅速把事件传播到全国各地。

5月9日,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巴黎支部会上,作了关于连纳事件、俄国罢工及党对这些事件的策略的报告。他认为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出版一种布尔什维克日报应提上日程。

遵照列宁的指示,由斯大林发起的合法的布尔什维克日报《真理报》不久在彼得堡正式创刊,成为布尔什维克的两个合法中心之一(另一个是布尔什维克杜马党团)。

在一篇《纪念〈真理报〉创刊10周年》的文章里,斯大林讲到创办《真理报》时的情况:

“1912年4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在波列塔也夫同志的寓所里,两位杜马代表波克罗夫斯基和波列塔也夫、两位作家奥里明斯基和巴图林和我这个中央委员……在一起商妥了《真理报》的编辑方针,并且编排了该报的创刊号……由于《真理报》的鼓动和广大工人群众的同情以及工厂里大批工人为《真理报》自愿捐款,创办该报的技术前提和物质前提已具备。《真理报》的确是俄国工人阶级首先是彼得堡的工人阶级努力的成果……”

他还说:“《真理报》是在我们党的这样一个发展时期问世的,当时地下组织完全掌握在布尔什维克手中,而合法的组织形式杜马党团、报刊、疾病互助会、保险会以及工会组织还没有完全从孟什维克手中夺回。把孟什维克‘撤职’的口号是当时工人运动中最流行的口号。《真理报》刊载了很多关于驱逐一度盘踞在保险组织、疾病互助会和工会组织内的取消派的消息。工人选民团的6个代表席位都从孟什维克手中夺过来了。孟什维克的报刊也处于绝望的境地。这是拥护布尔什维克的工人为维护党而进行的一场真正英勇的斗争。”

《真理报》正是列宁在1902年所希望的报纸。它不仅是集体的鼓动者与宣传者,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许多工人通讯员团结在《真理报》的周围。每一期《真理报》都系统地介绍工人的生活,介绍工厂与作坊中的生活,工人斗争的每一阶段都在《真理报》上得到了反映与支持。《真理报》成了工人们最爱读的报纸。

巴黎和俄国相隔遥远,为方便领导布尔什维克两大合法中心,列宁决定迁往波兰南部的著名古城克拉柯夫,因为那里离俄国的边境比较近,3天之内可以收到从彼得堡寄出的报纸,给那里的报纸写稿非常方便;从俄国那边越过边境也很容易。在这里列宁对于时事可以反映得更迅速,可以立刻对在俄国工作的同志发出指示;同时,克拉柯夫不同于被德国和沙皇俄国占领的其他波兰地区,它有着相对的政治自由,警察对于外国革命者的监视也不像巴黎那么严。而最重要的,从这里他可以更直接地领导《真理报》的出版以及布尔什维克的全部工作。

6月22日,列宁携家属踏上了克拉柯夫的土地。负责迎接列宁的是波兰社会民主党人谢·尤·巴哥茨基,他们约好在市中心的花园见面。

巴哥茨基从未见过列宁,提前到达约定地点等候,他想象中列宁是一个留着黑胡子、身材伟岸、面目英俊的男人。约定的时间过去半个小时了,巴哥茨基一直未发现列宁,开始东张西望。周围长凳子上坐满了人,离他最近的一张长凳子上坐着一对中年夫妇和一位老太太,男的中等偏矮身材,戴顶礼帽,蓄着略带棕黄色的小胡子,眯缝着的眼睛很有神,苏格拉底式的额头,脸型有点像蒙古人。中年妇女和老太太穿着很朴素。他们坐了半天也没有引起巴哥茨基的注意,看到巴哥茨基不安的样子,中年妇女突然走到巴哥茨基面前,问他是否等人,巴哥茨基一下子明白了,双方哈哈大笑起来。

来到克拉柯夫之后,列宁很快就与《真理报》编辑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杜马党团和其他地方组织取得了联系,并建立了秘密穿越国境的交通线。每月和国内通信多时达数百封,从国内来找列宁的人络绎不绝,他们带着信函和报告,同列宁交谈,并从他这里得到指示、建议和意见。因此,列宁的住地实际上成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参谋部和党的活动的指挥中心。

一般情况下,列宁的作息时间很有规律。

每天8点左右起床,无论什么天气,早晨都要先散一会步。早饭后开始工作,10点左右处理第一批邮件,绝大部分是俄国报纸,其内容一般会给他提出为《真理报》写稿的题目。这时,常常有人来找他,列宁就和他们一起讨论和处理问题,并分配给他们工作任务。随后列宁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干几小时的工作,除从俄国来的同志外,一般不接待客人。下午2点钟左右开始吃午饭和午休。下午继续工作,5点钟左右开始休息,骑自行车郊游、散步、游泳、滑冰、健身等。7点左右回到家中继续工作到深夜。夜里11点,列宁在开往俄国的快车启动之前,把所有的稿件送到车站,以便尽快运往彼得堡《真理报》编辑部。

列宁除了每天替报纸写文章,还在信里给编辑部做指示,告诉他们怎样办报,注意它的发行方法。

成千上万的工人通讯员,在工厂与作坊中散发报纸,把报纸与群众联系在一起。

《真理报》反映了工人的要求,指明了他们组织起来反对沙皇制度与资本主义的正确方向。由于对取消派、社会革命党以及各种机会主义分子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真理报》用布尔什维克的精神教育了无产阶级,它是布尔什维克的旗帜。

为使列宁集中精力从事工作,克鲁普斯卡娅把家务揽了下来。同时,她还负责信函和文件的具体处理工作,经常一边做饭,一边处理文件,时常把肉烤糊了。列宁开玩笑地说,他经常吃到“烤肉”。

《真理报》出版不久,主要负责人斯大林被捕,列宁实际上履行了主编的一切工作。光给《真理报》写文章用的笔名就有几十个,直到1914年7月《真理报》被查封为止,列宁共发表文章和短评共280多篇。

《真理报》在俄国工人运动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联共(布)党史》、《苏共党史》曾充分肯定《真理报》的历史功绩:它宣传了工人运动,指导了工人斗争;宣传了农民破产及其原因,把农民吸引到革命行列中来;反对取消派,保卫了党的秘密组织,从取消派手里夺取了合法团体,获得了第四届杜马选举的胜利。随着《真理报》成长起来的有一整代革命无产阶级,这一代人后来便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在领导《真理报》的同时,列宁还领导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另一大合法中心——杜马党团的工作。

1912年夏,第三届杜马任期期满,它是第一个结束了整整5年任期的议会。第四届杜马的选举又迫近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考虑到这次选举异常重要,指示各地方党组织动员党的全部力量参加选举活动。

列宁利用了一切可能的秘密工作方法,在克拉柯夫指挥着整个选举运动,他把有关选举的论文寄给《真理报》,对彼得堡的党负责人给予指示。

布尔什维克党认为杜马选举运动是进行宣传的一个机会,是组织工人群众的方法之一。

布尔什维克并没有把选举斗争变成一种单纯争取杜马席位的斗争,而是认为杜马党团在杜马内外的活动有极其重要的革命意义。选举条例的有关规定很难使工人把自己的代表选入杜马。不出所料,选举的结果是孟什维克分子得到了多数名额。但是工人选入杜马的却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代表。有6个布尔什维克代表获选,孟什维克虽然有7名,但是由非工人省份选入杜马的。布尔什维克代表的是100多万工人,而孟什维克只代表不足25万工人。在选举中,布尔什维克取得了胜利。

1913年春,克鲁普斯卡娅得了严重的眼球凸出性甲状腺肿病。列宁对此万分焦急,采取一切措施进行治疗。

克鲁普斯卡娅在克拉柯夫治疗了3个星期,医生建议她到山区去住几个月。列宁在距克拉柯夫有12小时火车路程的扎科帕内高山疗养地附近的白杜纳耶茨村租了一座小屋,供两人临时居住。他们在这里度过了1913年和1914年两个夏天。

1913年夏天,列宁在扎科帕内高山疗养地附近的白杜纳耶茨村。

列宁希望安静的生活环境和山地的清新空气能事克鲁普斯卡娅的病好起来。但事与愿违,山地对她的帮助不大,她的健康没有好转。克拉柯夫的医生建议她去瑞士伯尔尼找著名的甲状腺病专家科赫尔教授。

1913年6月7日,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动身前往伯尔尼。克鲁普斯卡娅很快住进了医院,做了手术,治疗了约3个星期。列宁往往一清早就去医院探望她,其余时间则在伯尔尼图书馆里度过。他读了很多书,对他感兴趣的问题作了笔记。

国内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要求立即召集一次新的党代表会议。

1913年10月6日至14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加里西亚的一个村镇波罗宁召开了布拉格代表会议之后的第二次扩大的中央委员会会议,称为“夏季”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民族问题是特别讨论的题目。会议在决议里提议进行政治总罢工的各种准备,批准了以前提出的革命口号: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8小时工作制,没收全部地主土地。

会议通报和决议以单行本的形式由中央委员会在国外出版。由于会议所讨论问题和通过的决议的重要性,列宁不止一次地把这次会议称为党的代表会议。

1914年,俄国革命运动继续高涨。在“五一”节那天,全国有100多万工人举行罢工,以拥护布尔什维克党为口号。尤其是彼得堡的罢工波及到所有工厂,大约有30万工人起来了,并与军队发生了巷战。

在巴库和俄国其他工业城市发生了激烈的罢工。

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7月28日,奥地利在德国的支持下,以皇太子被刺杀事件为借口,对塞尔维亚宣战。

8月1日,德国向俄国、以后又向法国宣战。

8月4日,英国向德国宣战,而在大约一星期内,战火迅速席卷了欧洲大地。后来,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也参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

一场血腥的屠杀开始了,在这场屠杀中,千千万万的工农成了资本主义列强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牺牲品。

当战争爆发的消息第一次传到列宁所在的奥地利波罗宁时,列宁迫切地等着各工人政党对于这场战争的反响。

列宁一家是1914年5月9日正式移居到这里的。

列宁对于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所该走的路线看得很清楚:对战争与资产阶级政府不要给以任何支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8月8日,奥地利当局逮捕了列宁这个俄国人。他们疑心他是间谍。列宁被搜查时,在他身上发现了一些统计图表,这些图表被认为是暗号。

住波罗宁的其他同志打电报给他们所认识的奥地利议会的议员,要求立即释放列宁,并且想出办法到监牢里去探视他。监牢里有许多农民。列宁在法律事务方面帮助他们,替他们改写各种证词。他在那里立刻就受到了极大的尊敬,农民都称他为“硬汉”。列宁的案子不久转到军事法庭。

8月19日,在俄国、波兰、奥地利朋友的大力营救下,列宁得到释放。

出狱后,列宁立刻前往瑞士的伯尔尼,住在伯尔尼多纳比尔路11号甲。

1914年8月,列宁在瑞士伯尔尼。

此时,第二国际社会党人的背叛行为完全暴露出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投票赞同政府发行战时公债。法国的社会党和他们的资产阶级站在一起;在别的国家里也发生同样的情形。社会党、工人运动的负责人、社会党的报纸都和资产阶级站在一起,变成了资产阶级的拥护者。特别令人沮丧的是,许多在战前被认为属于工人运动左翼的社会党人竟然也拥护战争。

在第二国际中,机会主义已经得逞了。列宁在到达伯尔尼的次日,便召集了那里的布尔什维克。他宣读了他的关于战争的提纲,这提纲成了布尔什维克以后全部策略的基础。

列宁指出:“这次战争是一次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是一次为了夺取市场,为了掠夺别国的战争。为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一个国家的工资奴隶被煽动来反对另一个国家的工资奴隶。赞成战争的投票就是直接叛变了社会主义。他表明放弃了阶级斗争而继续奉行同资产阶级妥协的路线。那些借口必须保卫祖国以拥护战争,而实际上是帮助掠夺的社会党人,已经投到资产阶级方面去了。”

1916年,列宁在瑞士。

布尔什维克的口号是: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号召士兵们不要把他们的武器指向他们自己的弟兄——“敌”国的无产者,而要指向资产阶级政府,要进行无情的斗争反对沙文主义,反对背叛了社会主义的第二国际的领袖们。

为了加强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列宁不顾战时各国交通的困难,1915年春天在伯尔尼召集了一个布尔什维克外国支部的会议。这次会议表明,布尔什维克是坚定地团结在列宁周围的。会议指出了建立工人政党秘密组织的必要。他主张和资产阶级订立的一切协定都要完全废除,要鼓励各战线上士兵间的亲善友好,要支持群众的革命活动。鉴于第二国际已经完全破产,会议号召在同社会沙文主义分裂的基础上组织一个第三国际。

在列宁指导下起草的伯尔尼会议的决议,成了团结全世界布尔什维克主义者的一个基础。

1915年秋天,意大利的左派提议召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国际会议。列宁抓住这个机会在瑞士的齐美尔瓦尔得召集了一个代表会议。利用这个国际会议宣传布尔什维克的口号。

1916年4月,由列宁倡议,布尔什维克在昆塔尔召集了第二次国际会议。列宁在这次会上得以团结了更多的拥护者。这样,列宁渐渐为第三国际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帝国主义战争已经造成了一个完全新的世界局势。它清楚地表明,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必须把世界历史中的新阶段作一个分析,借以确定无产阶级政党的策略,并且指出无产阶级革命迅速发展的必然性。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liening/20221170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