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柯岩

柯岩生平事迹《缄默十年》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98 评论:0

1966年6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贺敬之被关进“牛棚”,柯岩与儿艺的几名同事也被打成“三五知己反党小集团”,被关在一间小黑屋里,一关就是九个多月。极其复杂的环境锤炼了她,她学会了独立思考,遇事不盲从,也从不说违心话。批斗她时,她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不是反党集团!”造反派按她的头,她偏把头抬得高高的,逼着她唱《我们是牛鬼蛇神》,她闭着嘴硬是不唱。

一次劳动,柯岩拣到一张报纸,上面抄录着周总理的讲话,总理说:“不能随便说人是‘黑帮’。”总理的讲话解放了她的思想,柯岩贴出一张小字报:“我不是‘黑帮’,我不是反革命。我的作品有错误你们随便批斗,即日起我要脱离这个‘黑帮’小组。”老同事们看到她把行李一卷,真的离开“黑帮”小院“造反”回家,既为她担心,也暗自佩服。回家后,造反派还是经常来抄家,她就在门上贴上“公安六条”,并写了一个条子:“应该执行公安六条,不准抄家!”

那时,因受儿子牵连,贺母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得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当时贺敬之被关押,没有人身自由,柯岩顶着“黑帮”的帽子和小叔子一起给婆婆办理了后事。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为保全自己而选择离婚,但柯岩从未有过这种想法。之前的反右派、反右倾运动,贺敬之曾不断受批评、受处分,柯岩因受牵连而日子难过,却都淡然处之。她曾对丈夫说:“不管你有什么错误,我都不相信你会有什么反党问题!”

这次也一样,她坚信丈夫的党性,绝不会反党、反革命。在丈夫被批斗得最厉害的时候,柯岩不顾造反派的监视和阻挠,手提糨糊桶,带着幼女和小叔到剧协贴大字报:“贺敬之是好同志,要挺起腰杆干革命。贺敬之从小参加革命,在战场上立过功。他的作品没问题,他有错误用不着把他关着。”她来到劳改队找到贺敬之,挽起他的胳膊就走,边走边说:“咱们不是黑帮,跟我回家!”硬把丈夫救了回来。

在丈夫精神最痛苦时,柯岩不但给予他信任和信心,还比以前更关心、体贴他。为安慰丈夫,她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前不会做家务、做事总是迷迷糊糊的她,居然学会了做一手好菜。她还规定只要丈夫在家,一双儿女必须回来。每当贺敬之回家休息时,柯岩都亲自下厨为他烹制可口的菜肴,儿女围绕在他身旁欢声笑语,贺敬之由衷地感到幸福和温暖。

她不仅关心家人,在能力允许范围内也尽其所能地帮助其他同志。有位老同志想不开,她就反复开导他,让他重树信心。那位老同志许诺说:“等到好了那一天,我每天请你吃酒席。”“四人帮”垮台后,这位同志去了安徽,柯岩找人捎信给他:“小柯要吃酒席。”他马上就明白了,急忙赶了回来。

有次柯岩看到一位曾登门求教的农村青年病倒街头,就不顾一切地把他送到医院,掏出自己少得可怜的生活费为他看病、买药。担心自己受监督改造的身份连累他,她悄悄让自己的侄子把他接到家里休养、照顾他。

1970年,柯岩随单位到河北省宝坻地区1809部队“下放锻炼”,那里条件非常恶劣,他们这些下放人员被监督劳改,去种地养猪。有位女同事身体病弱,且越来越严重,柯岩很同情她,一再请求领导把这位女同事调回北京。

在那些极其凄苦的日子里,柯岩也感受着来自他人的关心。一伙红卫兵跑到她家,把门踢开吼道:“柯岩,出来!”把她训了一顿。一个红卫兵临走时却转回来说:“忘了拿东西。”他躲开许多人对她说:“阿姨,你保重身体,我读过你的作品,你不是黑帮。”

“文革”后期,柯岩被押到北京的一个工厂,有位女同志总在她身边转,聊起来才知道原来她是当年被改造的妓女,档案放在公安局,所以厂里人都不知道她的身世。她居然十多年后还记得当年帮助过自己的柯岩,她眼泪汪汪地看着柯岩,留下她的地址,告诉柯岩有事尽管去找她,到她家藏着也可以。柯岩自然不会去连累她,心里却热乎乎的。

下放时柯岩住到村里,乡亲们经常劝她:“不能回家见孩子,想宽点;斗你,也别生气,没有过不去的河……”这些话都温暖着她,让她始终有信心。

素不相识的乒乓球教练庄正芳找到她说:“柯岩同志,我知道你们夫妻两人都被打成‘黑帮’,我也知道‘黑帮’子弟处境很难,不少流落街头,被逼成小流氓或去犯罪。我们没别的办法帮助你,你为孩子们做了那么多工作,我们不能让你的孩子变坏,你就把孩子交给我吧!”于是,她的儿子进了少年宫乒乓球队,还上了当时最好的中学。这种帮助她怎能忘记?

她在痛苦中寻找光明,老一辈革命家陈毅与王震的先后表态给了她极大鼓舞,让她看到老一辈革命家还在,正义还在,革命还有希望!

1973年,柯岩跟一位陈老师学起了英语,每周上两次课,每次学一个小时左右。她英语底子很好,人又聪明,进步很快。她还找人去学俄语,后来因为太忙,俄语就停了,不过英语一直没放下,不仅可以日常会话,还翻译过一些作品,只不过没有发表。

风雨十年,柯岩也缄默了十年,由于被剥夺了与儿童的正常接触,这段时间她未再动笔。不过,在人生低潮时,她没有消极放弃希望,而是努力思考,在精神上提升自己。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keyanzhuan/2022121746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