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军事百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1330 评论:0

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中级后勤指挥、管理军官的学府。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历史沿革 1952年5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签署在北京创办后勤学院的命令,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后勤指挥院校。1953年1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为学院题写训词:“对于现代的军队,组织良好的后方勤务工作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任何轻视后勤工作、以为后勤工作不是重要的专门的科学、不需要有系统的学习、不需要精通业务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1953年2月1日学院正式开学。建院初期,学院设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科学研究部和5个系、11个教授会。分本科和专修科训练。本科负责训练全军团以上后勤指挥军官,学制2年;专修科为在职轮训,负责训练改装师、团后勤主任以上的后勤指挥军官,学制半年。学院“边教边建”,至1956年基本完成创建工作,发展为具有7个系(后勤指挥系、军需系、车管道路系、油料系、财务系、速成系、函授系)、36个教授会、1个高级班的综合性军事后勤指挥院校,不仅为全军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军事后勤指挥人才,还建设了一支具有现代军事后勤知识的教研队伍,编写了一系列教材,翻译、整理出大量的教研资料,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制度。1958年9月,科学研究部、训练部合并为教研部;撤销速成系、函授系,增设营管系;高级班改为高级速成班,车管道路系改为车管系;36个教授会精简为14个,并更名为教研室。1960年,学院根据中央军委缩短学制和进行教改的批示精神,提出“两共一专”(共同的军事课、政治课,突出专业课),勤务为主,师为重点的教学三原则。确定各系和高级速成班的学制均为1年,并增设卫勤系、海军后勤系、参谋班。1966年月4月,海军后勤系划归海军。1969年11月15日,后勤学院撤销。

1993年9月1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前左)向后勤指挥学院授军旗 后勤指挥学院供稿

根据中央军委1977年11月决定,1978年1月,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后勤系的基础上,重新成立后勤学院,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按全军建立的高、中、初三级后勤指挥院校体制,后勤学院为高级后勤指挥院校。设4个部(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学术研究部)、5个系(指挥系、卫勤军械系、运输油料系、军需财务系、营房物资系)、11个教研室(军事、政治、后勤、军械、卫勤、运输、油料、军需、财务、营房、物资教研室)、1个高级班和22个学员队。1981年前学制为1年半;1981年后,培训班为2年,轮训班为1年。主要培训全军军后勤正、副部长及相当职务的后勤指挥军官和军以上后勤机关参谋;轮训全军现职军、师后勤正、副部长和战勤、专业处、科长及其他团职后勤指挥军官。1981年撤销系。1985年11月前,设13个教研室(增设仓库和军事科技教研室)、10个学员队。1985年10月30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后勤学院和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合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后勤指挥学院院门  冉阿丽摄

1986年9月,根据第13次全军院校会议精神,重新组建后勤学院,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制,为中级后勤指挥院校。主要负责培训陆军团后勤正、副处长,陆军后勤机关参谋,全军院校后勤教员和理论研究人员;轮训后勤机关处、科长和各类后勤军官。学制,培训班2年,毕业后取得大学专科学历;轮训班半年至1年。学院设4个部(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学术研究部)、16个教研室(军事、政治、后勤指挥、参谋、军械、军需、油料、运输、军交、卫勤、营房、物资、仓库、财务、文化、管理科学教研室)和指挥、参谋、教员、研究生、军械、军需、油料、运输、军交、卫勤、营房、物资、仓库、财务等学员队和师以上干部轮训大队。开设13个后勤专业。学术研究部设后勤发展战略、后勤理论、后勤条令条例、后勤历史、外军后勤、计算机应用等研究室和档案资料室、《后勤学术》杂志编辑室。1987年开办大专函授班,招收高中毕业和同等学历的营职以上(参谋连职以上)的现职军官。198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招收对象为大学本科毕业或同等学历的具有2年后勤工作实践的现职军官,学制3年。1992年8月后勤学院撤销。1993年6月,组建后勤指挥学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题写院名并为学院题词:“办好后勤院校,培养合格人才”。学院的任务为培养全军中级后勤指挥、管理军官。学院设教务部、政治部、军务处、教保处、总务处和学术研究部,基础部、一系、二系、三系和干部轮训大队,政治理论、军事、后勤指挥、后勤指挥自动化、后勤管理、军事经济、基础、外语、军需、卫勤、军械、军交、运输、油料、财务、物资、营房、仓储等18个教研室及图书馆、电教中心、后勤指挥训练模拟中心,16个学员队。学术研究部增设编研室,撤销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后勤发展战略研究室改为后勤建设研究室、后勤条令条例研究室改为后勤法规研究室。开设17个专业。1995年,后勤指挥学院被总部确定为全军研究生教育重点建设院校,军事后勤学为重点建设学科,战术后勤实验室为全军重点建设实验室;学术研究部被总后勤部确定为“全军后勤学术研究中心”。1 9 9 8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根据1999年第14次全军院校会议精神,后勤指挥学院调整为现行编制体制。

后勤指挥学院教研综合楼 后勤指挥学院供稿

学院历任院长:李聚奎、邱会作、张池明、张天云、戴金川、陈漫远、杨秀山、徐芳春、李伦、杨发勋、徐根初、马书铭;历任政治委员:彭嘉庆、阎捷三、李聚奎、曹思明、许胜、张超、卢光祖、李之云、孙建国。

编制机构 学院设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和学术研究部,基础部(后勤管理系)、后勤指挥系、后方专业勤务系、后勤政工系、外派留学生系、学员一大队、学员二大队、研究生管理大队、全军计划生育干部培训中心。编有军事、战略战役后勤指挥、战术后勤指挥、参谋、指挥自动化、军需、卫勤、军交运输、油料、营房、军事物流仓储、后勤管理理论、后勤系统工程、财务审计、物资、科技装备、基础、政治理论、后勤政工、政策理论、外语、人口理论、宣传教育等23个教研室及图书馆、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华北计算机技术服务中心、作战后勤指挥实验室,23个学员队;学术研究部,设组织计划处和后勤建设、后勤理论、后勤法规、后勤历史、国防经济、外军后勤等研究室及军事后勤馆、档案资料室、后勤杂志社。

专业与课程设置 学院开设军事后勤、后勤指挥、后勤参谋、后勤管理、后勤教育、后勤指挥自动化、国防经济、后勤政治工作、人口理论、科技装备、财务、军需、卫生、军事交通、运输、物资、油料、营房、仓储等专业。培养层次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专起点本科生、培训生和轮训生。学制为博士、硕士研究生3年,大专起点本科生2年,培训6个月~1年,轮训半年以内。军事后勤学、军队管理学和后方专业勤务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军事后勤学、作战指挥学、军队管理学、后方专业勤务、国防经济、军队政治工作学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开办后勤指挥自动化、后勤管理和军队财务管理3个大专起点本科专业及后勤指挥等9个函授本科专业。开设课程有数学、外语、政治理论、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国防经济、后勤管理、后勤指挥、后勤参谋、后勤教育训练、后勤指挥自动化及专业勤务等300多门。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研队伍,具有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占教研人员总数的98%,副高职以上约占35%,有10余名教研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军事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学历、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以知名专家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副教授、副研究员为骨干的教学科研队伍。

教学科研成果 学院成立以来,为全军培养输送近5万名中高级后勤指挥与勤务军官,其中近200人成为将军。1978年以来,共编写出版100余种全军通用教材,有60余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军队、总部等级奖。完成国家、军队、总部级科研项目(课题)200余项,出版各类专著260多部,获国家、军队、省部级奖100余项。组织编撰“军事后勤理论丛书”、“军事后勤历史丛书”、“外军后勤译丛”、“新时期军事后勤理论文库”等100余部。承担编撰《当代中国军队的后勤工作》,《军用后勤主题词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增补》有关学科,《中国军事后勤百科全书》综合卷、理论卷、历史卷、指挥卷及后勤大事记,《后勤指挥手册》等大型辞书和工具书。此外,还完成95项“八五”、“九五”科研计划课题。有43项成果获全军后勤学术科研成果奖,其中15项成果获全军军事科学优秀成果奖。

后勤指挥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理论和江泽民有关论述为指导,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战略方针和教育方针为依据,以培养高素质后勤指挥管理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体系。在全军部队建立相对固定的教学科研协作网,积累了丰富的办校治学经验,是全军研究生教育重点建设院校,全军后勤学术研究中心,为军队后勤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unshibk/202212793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