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军事百科

后勤指挥学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149 评论:0

研究军队后勤指挥规律的学科。是军事后勤学的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研究军队后勤指挥的发展历史,总结军队后勤指挥的实践经验,揭示军队后勤指挥的一般规律,探索现代战争后勤指挥的指导原则、程序和方法,预测后勤指挥的发展趋势。研究和发展军队后勤指挥学,对于指导军队后勤指挥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概况 后勤指挥学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长期发展的过程,是后勤指挥理论深化发展的结果。17世纪中叶以前,有关后勤指挥理论,散见于作战指挥理论之中。古代埃及、印度、罗马、希腊等国在军队中设立粮秣、辎重、军械等官员、机构,并有了后勤保障的论述。中国早在周代已经有了在国家建立“委积”支援战争,在将帅幕僚机构中设“通粮”、“方士”、“法”等后勤谋士辅助将帅组织粮草供应、医治金创、管理财务的论述,以及攻防作战确保供应线和后勤配置地域安全的论述。其后,历代军事家都从不同侧面对组织物资筹措、储备、补充,以及运输和后方防卫的意义、原则、方法等进行过论述。17世纪中叶以后,后勤指挥理论随着组织后勤保障内容和方式的变化而有了较大发展,在许多总结战争经验和作战指导理论的战史和军事著作中,有了系统的论述,专门的后勤理论著作也开始出现。19世纪30年代,瑞士军事理论家A.H.若米尼著的《战争艺术概论》,把军队后勤组织指挥作为战争勤务的重要内容进行了专门论述。主要内容有:组织物资供应要善于利用当地物资和敌国资源,组织就地补给;后勤力量部署要与作战部署相适应,依托作战基地采用梯次部署形式,沿部队机动的交通线配置兵站,组织对部队的保障;部队机动作战,要携带足够的补给品,组织轻便灵活的保障机构,跟随部队实施补充;后勤仓库、医院等保障机构的机动与转移,应不影响对部队的保障;严密组织作战基地和交通线的防卫,配置防卫部队,构筑工事,注意隐蔽伪装,确保后方安全。20世纪初美国G.C.索普的《理论后勤学—战争准备的科学》,系统阐述了后勤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张在团以上机关建立后勤保障与指挥机构,按照集中统一和分散执行的原则,在司令部统一指挥下,统一后勤保障内容,统一组织计划后勤保障,并强调通过正规教育培养后勤人才。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时期,后勤指挥理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主要集中反映在二战及战后局部战争的经验总结和大量军事、后勤著作,以及许多国家颁发的各级军事、后勤条令、条例中,对后勤指挥原则、系统构成、职责划分和相互关系,指挥手段与方式等方面都有系统论述。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军队后勤指挥理论进一步发展,有些国家军队将长期分散和包容于军事和后勤理论中的后勤指挥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开始向后勤指挥学科方向发展。苏联N.M.戈卢什科的《后勤指挥自动化》、《后勤指挥自动化与模型化基础》两本著作,对后勤指挥手段自动化理论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美、英等一些国家军队的后勤指挥理论虽没有学科专著,但在各级和各种作战行动的条令、条例中,对后勤指挥系统、原则、方法等都有明确规定,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理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主要反映在毛泽东军事著作和军委各个时期的作战方针、原则及组织后勤保障的经验之中。主要包括:依靠革命根据地政府和人民组织保障作战;组织运用战场缴获装备部队;组织军民生产、保障部队供给;组织就地筹措与后方供应相结合,建立军政一体的保障体系;建立后方基地和兵站,开设兵站线保障大兵团作战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总结和吸取了在抗美援朝作战中组织后勤保障和后勤防卫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后勤指挥理论。在后勤正规化建设和院校教学中,广泛开展了后勤学术研究。特别是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成立后,出版的不同层次、不同条件下作战的军事、后勤理论教材都有后勤指挥理论的内容,标志着后勤指挥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中央军委颁发的后勤条令、条例,对后勤指挥机构、职能、原则、方法和要求,都有明确论述和规定。这些理论教材和条令、条例,对指导军队后勤建设,组织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保障军队后勤战备、训练,都起到重要作用。80年代初期,后勤指挥理论进入系统研究时期,开始撰写出版《后勤指挥学》。1987年,《军队后勤指挥学》列入总后勤部组织编写的大型系列“军队后勤理论丛书”。1989年,后勤组织指挥列为军事后勤门类二级学科,并定为硕士研究生研究专业。同年,在后勤学院召开了全军院校后勤指挥学术研讨会,专门研讨军队后勤指挥的概念、形成、发展、规律、特点、原则、系统和活动等问题,后勤指挥理论研究进一步系统和成熟。《军队后勤指挥学》专著作为后勤学院“七五”期间后勤学术研究课题正式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课题,1990年完成学科教材,并运用于后勤组织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1992年《军队后勤指挥学》由解放军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标志着军队后勤指挥学科基本形成。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后勤指挥学以军队后勤指挥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畴有:①军队后勤指挥发展史,包括军队后勤指挥历史分期及发展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发展史,后勤指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军队后勤指挥发展趋势等。②影响后勤指挥的因素。包括后勤指挥环境、后勤指挥信息、后勤指挥时间对后勤指挥的影响等。③后勤指挥规律和原则。包括后勤指挥活动的特点,后勤指挥一般规律,后勤指挥基本原则,后勤指挥艺术等。④后勤指挥系统。包括后勤指挥系统的构成、功能与相互关系,后勤指挥员的地位作用和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后勤指挥群体的优化组合,后勤指挥机关基本职能,后勤指挥所的类型、编成与配置,后勤通信与后勤指挥自动化系统等。⑤后勤指挥活动。包括后勤指挥内容、程序和过程,后勤指挥方式、方法,后勤指挥决策,后勤指挥效能及评估等。

学科体系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军队后勤指挥学,是军事后勤学与军队指挥学的交叉学科。军队后勤指挥学的学科体系,按后勤指挥任务范围,分为战略后勤指挥学、战役后勤指挥学、战术后勤指挥学;按军种、兵种,分为陆军后勤指挥学、海军后勤指挥学、空军后勤指挥学、战略导弹部队后勤指挥学,以及炮兵、装甲兵、防空兵等兵种后勤指挥学。后勤指挥学的相邻学科,主要有战略后勤学、战役后勤学、战术后勤学和军种后勤学、后勤专业勤务学等。后勤指挥学抽取这些相邻学科的指挥内容加以概括,揭示后勤指挥规律,探求后勤指挥原则和方法,形成独立的知识体系,对军队后勤领域所有指挥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相邻学科中的后勤指挥理论则是它在各领域、各层次、各部门的具体运用,处于被指导的地位。

研究方法 后勤指挥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①抽象概括法,总结后勤指挥历史经验,研究后勤战例,揭示指导后勤指挥实践的普遍性规律。②演习验证法,组织后勤训练和演习,或运用计算机进行模拟,研究武器装备、作战样式、后勤保障内容和方式方法对后勤指挥的影响。③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等现代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研究后勤指挥系统内部结构、作用机制和运行规律。④借鉴比较法,研究外军后勤指挥理论和实践,在比较中借鉴其有益经验,从后勤指挥的统一性、多样化和联系性等方面,开拓后勤指挥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unshibk/202212772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后勤指挥信息
下一篇:后勤指挥训练_1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