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军事百科

周恩来后勤思想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5日 阅读:142 评论:0

周恩来对军事后勤的理性认识。是毛泽东后勤思想的组成部分。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其军事职务:在革命战争年代,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书记、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代)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过程中,在军队后勤建设和后勤保障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解决军队后勤的实际问题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对毛泽东后勤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后勤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依托根据地为革命战争提供后勤支援 周恩来认为,在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只有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为进行革命战争提供最好的后勤支援。指出:“发动群众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是红军的基本任务之一,“红军尤要加紧帮助发动群众斗争以取得广大群众拥护。有了广大群众在红军的周围,红军的一切困难及本身发展便将较顺利地得以解决”《(周恩来选集》上卷第32、33页,解放军出版社,1980年版)。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周恩来关于依托根据地为革命战争提供后勤支援有如下论点:①进行革命战争,必须依托根据地为部队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为此,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发动和组织群众”,通过“没收地主豪绅财产”、“募捐”等方式,扩大物资的来源,保证革命战争的后勤供应。②依托根据地发展服务于战争需要的兵工事业。提出兵工生产要“能修就修、能造便造”,最好是“能修炮造弹”。这样,就可以为进行革命战争提供一定数量的和必需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并且还能为武器装备提供维修保障。③依托根据地建立起条件较好的战时医院。他在1933年1月19日发布的《医院工作通令》中指出:“前线与野战医院之间,设立伤兵转运站,以接收师卫生处送来之伤兵。”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较好的野战医院”,以便为战争中的伤病员提供较好的救治条件。④依托根据地的红色政权,长期支援革命战争。认为,要长期进行革命战争,必须在根据地建立起“相对稳定和较为系统的战时经济”,使根据地具有较强的经济力,为革命战争提供支援。

依靠群众搞好后勤工作 周恩来认为,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的后勤保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29年在给红军第4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提出了红军的给养“应该从广大群众斗争中去取得帮助”的思想(同前,第37页)。他强调,红军不能脱离群众,“绝不要忽略群众日常生活上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同前,第35页),使群众团结在红军周围进行广泛的斗争。这样,红军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他还特别提出,红军的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尤其红军的给养,更应在群众中举行盛大的募集以扩大红军影响”(同前,第36、37页)。红军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人民群众就会信赖红军,依靠红军打击土豪劣绅,真正把红军看成自己的队伍,从而大力帮助红军解决人力、物力等后勤保障上的困难。抗日战争时期,依靠人民群众搞好后勤的思想更加明确。1937年在一次群众大会上,他明确提出我敌后抗日游击队“要建立各部队的后方,要有源源不绝的后方接济,在困难时也要独立自给”(同前,第86页)。这个源源不断的后方接济,就是指来自人民的可靠支援。“只有这样,抗日的军队才能取得千千万万的民众力量的配合,抗战军队的一切需要与补充才能依靠人民的力量来解决”(同前,第98页)。对于未来战争,认为更需要依靠人民搞好后勤。他指出,“过去,我们是从游击战发展到正规战,把敌人的武器缴获过来,装备自己,消灭敌人。今后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武器装备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生产,这就需要我们工人阶级作出更大的努力”(同前,第363页)。明确了和平时期搞好后勤工作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这样才能使后勤保障工作立于不败之地。

军队后勤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周恩来认为,军队后勤的发展由于受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其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建设相适应。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还没有掌握全国政权,军队的物资供应没有可靠的社会经济作依托,对此他曾提出“没收地主豪绅财产是红军给养的主要来源”,“募捐亦是红军筹款的一个办法”,“对于需用品可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同前,第39、40页)。这种从整个战争发展的历史看“似乎是落后的”保障方法,但它却与当时战时经济环境和条件是适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家经济还处于恢复阶段,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逐步确立,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后勤保障主要依靠后方供应。针对抗美援朝作战的需要,周恩来强调,为了夺取战争的彻底胜利,一方面不能不要求人民承受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不能不集中力量加速国防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发展。由于当时人民的支持和国防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军队后勤的保障能力,保障了抗美援朝作战的胜利。抗美援朝作战结束后,国内有了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建设的良好环境,对此他强调,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必要的,但应以不超过国家和人民的承受能力为原则,并明确提出,我们要工业,要国防,又要人民。全面阐述了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指明了军队后勤建设的方向。

加强后勤后备力量建设 周恩来认为,在和平时期,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性转变,国防经济一般退至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从属地位。因此,军队后勤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环是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明确提出,必须依靠人民,发展国防经济,促进后备力量建设,增强战时后勤保障能力。其主要论点是:①在后备力量领导体制上,要实行中央与地方双重体制,在国家经济部门中建立为战时服务的后勤机构,地方和军队联合建立动员和支前组织,调动军队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保证战时全民支援战争。②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必须保持必要的物资、财政、矿产资源、生产能力等后备力量,特别是要增加国家的物资储备。储备的方式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储备布局要合理、保质、保量,为战争提供支援。③贯彻“寓战于平,寓军于民”的原则。在主要经济部门和企业的发展中,将军队后勤的有关因素,统一纳入规划,协调发展。在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的同时,还能应付可能遇到的外敌入侵等意外情况时的后勤保障。他明确指出,要打破军民界限,“军工部门有的,民用工业部门可以不搞,可以结合起来共用”《(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37、238页,解放军出版社,1980年版)。他主张藏富于民,指出,“藏富于民是好事。战争打起来还是藏富于民好,特别是要消灭敌人在国境内,这就更有必要了”(同前,第459页)。④在后备力量建设上要贯彻突出重点的方针。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国防经费有限,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后备力量建设,就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突出重点与带动一般的关系。同时指出,重点是随着各个不同时期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而转移,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合理的体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unshibk/202212742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