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军事百科

驿站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5日 阅读:183 评论:0

中国古代建立的用于传递军政公文、情报,转送军需物资和贡物及保障过往官员、军人食宿等的处所。元朝以前一般称驿站为驿馆、驿铺或传舍、邮亭,元朝称之为“站赤”(蒙古语),驿站的称呼即源于“站赤”。

殷商时期,就有了驿站的设置。甲骨文中称之为“馆”、“传”、“迳”(即后来的驿)。春秋时,称驿站为“遽”也叫“6”,在列国中普遍建有驿的网络。战国时,多以驿马作为传送手段,驿站管理制度也较前完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邮传制度已比较完备。以都城咸阳为中心辐射全国,依驰道设置邮亭、传舍,配置专用车马,供传递人员使用。汉朝进一步完善,在交通要道设5里一所邮亭,30里一驿馆。魏晋南北朝时,驿、传、亭遍及全国各地,形成网络,由驿将主管并率兵保卫,实际将驿纳入了军事系统。唐朝时,驿站主要由兵部掌管,每30里设一驿站,全国共设1 643所,其中陆驿1 297所,水驿260所,水陆相兼的86所,邮驿人员达2万余人。朝廷根据各驿的重要程度配置不同的人员、马匹,分为七等,并拨给一定的土地称为驿田,供驿站人员耕种。宋朝时,驿站由中央军事首脑机关枢密院掌管,驿夫全由军卒充任,将全国邮驿纳入军事之中,通常每40里设驿,60里置馆,有时还根据战事需要临时增设驿站。宋朝驿站的军事运输职能较前有所增强,北宋时“自京(都城)起发河北路军器、银、绸绢等运,用递铺兵推搬”,“自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至益州(今四川成都),递铺军士,方冬寒苦,挽运兵器不息”。宋还建立急脚递铺制度,即用军士骑马接力传送,一昼夜行400里以上。宋南渡以后,还有一种军队递铺—摆铺,西起陕甘边境,东至杭州,绵延数千里。辽朝和五代时期驿站已较固定,通往中原的路上建有很多驿馆(帐),北宋熙宁年间沈括出使辽国,经过31个馆(帐)才到达辽主衙庭。西夏也较重视驿站建设,而金朝驿传水平较辽、西夏为低。元朝邮驿制度发达,在建立之初就设置驿站约1 400处,盛时超过1 500处,拥有驿马30万匹,一般“每十五里为邮亭,每六十里为一候馆”,由通政院负责管理。元朝驿站种类很多,陆站中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和狗站等。驿站担负着经常性的公文、情报传递和一些军需物资运输任务,至元二十七年(1290“)省部议得,今后允许汉军人封装,令各路正官权其斤重,用印关防,依例应会铺马”。明朝建立了一整套军事和民用双重的驿传组织,大致每隔60里或80里设一驿站,洪武年间仅连接京城与8个边陲重镇的水陆驿道就有12条,加上浙江、福建等13个布政司管辖的水陆驿道,长达14.37万余里,有驿站1 936处,其功能除递送使客,传递军务,转运军需物资外,还负责储备军粮。明初征讨云南时,湖广、贵州一线设25驿,每驿储粮3 000石。清朝所设驿站更多,清初就有驿站3 000余所,其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有驿、站、塘、台、所、铺六种名称。清后期驿站的运输职能减弱,主要负责通信,归邮传部管理。民国初年驿站废止。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unshibk/202212738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