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军事百科

粮足兵盛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5日 阅读:122 评论:0

粮食充足才能兵力强盛。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后勤观点。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不乏有关论述。如西周时期的吕尚提出,“故战不必任天道,饥饱、劳逸、文武最急,地利为宝”《(全上古三代文·太公》),“深沟高垒积粮多者,所以持久也”《(六韬·龙韬》)。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管子·权修》),“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兵强者战胜”《(管子·治国》)。继之,孙武提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孙子·军争》)。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孟轲提出,“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孟子·梁惠王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提出过以粮为本、富国强兵等思想观点。

“粮足兵盛”的思想产生于以农立国的中国古代社会。粮草是当时军队作战的第一需要,也是制定战略战术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先决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粮足兵盛”的含义也在逐渐扩大。现代战争对高技术军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国家综合国力的依赖愈来愈大。因此,只有大力地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才能赢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unshibk/202212726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