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对军事后勤的理性认识。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他乘各地豪强拥兵割据之机,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占据兖州,建立青州兵。在南北征战中,雄踞一方,成为魏、蜀、吴鼎足之势中的主导力量。官至丞相,封为魏王。他注重军队的后勤建设和供应,在北方实行屯田,基本解决了军粮供应问题;重视发展生产以富国强兵,养士恤民以巩固军队。他著有多种兵书及兵书注释,大部散失。其后勤思想多反映于后人所编的《三国志》、《曹操集》等书。主要观点有:
急农屯田,强兵足食 曹操认为,经济的好坏关系战争的成败。指出:“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他主张广行屯田,要实行军屯和民屯,认为这是强兵足食的基础和前提。
集财算费,因粮于敌 曹操十分重视钱财对军队的作用,崇尚孙子“因粮于敌”的后勤思想,反对远途运输粮食。他认为“军无财,士不来”《(曹操集·孙子注·作战》)。要进行战争,“必先算其费”(同前)。战时使用的兵器铠甲等武器装备,应“取用国中”,而“粮食因敌也”。如果远途运输粮食,运输耗费太大,辗转运输往往是“费二十石得一石”(同前)。
断敌粮道,攻敌之要 曹操认为,作战时要把打击敌人后方和切断敌人运输线作为重点。指出:“绝其粮道,守其归路,攻其君主也”《(曹操集·孙子注·虚实》)。他认为,粮食、归路、君主,最为重要。主张,断绝敌方的粮道,把守敌方的退路,攻击敌方的君主,调动敌方救援而灭之。
散财济众,抚恤阵亡 曹操认为,军队作战离不开民众的支援,要照顾民众的利益,关心大众的疾苦。军队将领得到朝廷赏赐应散财济众。以前赵奢、窦婴作为一个将领,“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曹操集·文集卷·分租与诸将掾属令》)。他还指出,军队作战,官兵阵亡,其家属怨恨家业荒废,一些家属甚至流落离散。对于死者家里没有产业、生活有困难的人,“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三国志·武帝纪》)。意思是,政府要供给他们粮食,长吏要怜恤安抚。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unshibk/202212709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