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季札

季札生平事迹《观礼与“天民”》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33 评论:0

孔子对季札的评价在《论语》中没有涉及,但《礼记·檀弓下》中有关于季札葬子的记载,全文如次: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

季札曾两次出聘北方,对于季札葬子的时间,孔广森曰:“襄二十九、昭二十七年,季子皆出聘。襄二十九年,孔子才九岁,此云‘孔子往观其葬’故知为昭二十七年。”孔氏之说甚是,此当为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年)季札出聘之时。清人孙希旦对此有这样的训释:“坎,圹也。深不至泉者,足以藏棺椁而已,不过深也。封,加土也。横曰广,直曰轮。广轮才足掩坎,不过大也。人俯而可以手凭,不过高也。”由此可见,季札葬子仪式颇简。诚如孙希旦所云:“季子在途葬其子,其视常礼,盖有所杀矣。故孔子善其合礼而不质言,正以见其能随时斟酌而得乎礼意也。”可见,孔子对于季札葬子的仪式甚为认可。仪式虽简,但诚所谓“礼从宜”。孔子称季札为“吴之习于礼者也”,语含赞佩之意。吴在当时被视为蛮夷,与中原上国的文化交流尚不及楚,吴国在寿梦时才与中原产生正式的文化交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季札已为鲁国的孔子所知,且有甚高的评价。孔子得闻季札之名,一方面因其让国,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观乐。季札让国置父命于不顾,本质上是执守王位继承之礼。观乐以知政,则体现了季札察微知著的政治洞察力与审美鉴赏能力。这深契孔子之意,并对孔子的文艺观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孔子专程前往嬴、博之间观礼,并做出“吴之习于礼者”之评,其赞佩之情昭然可见。

值得指出的是,后世儒者为了尊孔而贬季,往往附会出种种“微言大义”。如王安石曾作《季子》一文,其中对季札葬子提出质疑,并为后世释解《礼记》的学者所引用,曰:“先王之制为长子三年服之,如此其重,则其哀戚不可不称是也。三号而遂行,哀不足矣。孔子曰:‘丧事不敢不勉。’又曰:‘丧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谓其葬,于礼为合尔,称其合于礼所以讥其哀不足也。哀不足则不可谓仁矣。”《礼记》所载明显是孔子称赞季札通乎礼,记述的季子葬子与将军文氏之受吊、汪踦之勿殇都是变礼而得乎正的范例。诚如明人袁中道所云:“昔延陵季子葬子嬴博之间,嬴博隔吴千里,未常以之归也,故孔子以为礼。礼者,合于大道,不同妄情之谓也。”王安石何以对季札如此苛责?这与其为学特质不无关系。王安石及其所创的“荆公新学”以弘传儒学为目的,王氏变法活动为儒学的新阶段——理学的兴起提供了政治环境,王氏思想以尊孔孟而薄老庄为特色。在《季子》一文中,他将季子葬子与庄周丧妻鼓盆而歌相比附,认为庄周丧妻、东门吴丧子时的情境,都是“弃人齐物之道,吾儒之罪人也”。同样,他认为季子葬子“哀之不足”,乃是“尽礼则近于弃仁义、薄祖考”。可见,尊孔贬季,是与其重儒薄道观念一脉相承的。其实王安石所论并不合孔学精神,孔子先期重礼,后期重仁。仁与礼是内外统一的关系,即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第十二》)“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第三》)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子就是要通过“仁”与“礼”的统一来建立一个完全的人格。他说:“一个完全的道德品质,就是‘礼’和‘仁’的统一。一个完全的人格,就是这个统一的体现。”孔子肯定了季札葬子合于礼,其实就是对季札仁爱之心的肯定,而绝非其所说的“弃仁义、薄祖考”。事实是孔子对季札简朴的葬子仪式深为认同。途次丧子,季札的哀伤之情每每为后人所论及,如“不见延陵季札葬子于嬴博,三号直抵宋玉之《招魂》”。季札葬子,于情于礼于理,均能得允执厥中之意。后世的苛求与曲解,并非孔子原意。孔子远赴羸博之间,亲观葬礼,足以体现孔子对季札的崇仰,绝不可能求疵于季札。因为这既不合孔子对季札的整体认识,同时,苛责他人于失子之痛之时也有违孔子所秉持的道德原则。

孔子对季札的尊崇之意在《上博楚简·弟子问》一二号简中也得到了印证。

第一简:前(延)陵季子,侨而弗受。前(延)陵季子,侨而弗受。前(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子贡

第二简:子曰:“前(延)陵季子,其天民乎?生而不(因)其浴(俗),吴人生十□

孔子称叹季子为“天民”,亦即季札有天纵之资。而称叹季札的根本原因在于循礼让国,这也印证了《礼记》孔子称季札乃“吴之习于礼者”的内涵。孔子因慕季札“习于礼”之名“往而观其葬”,而非因葬子得礼之宜而得出“习于礼”的结论,可见,季札所习之礼具有更加丰厚的内涵。上博楚简文字恰恰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循礼而让,倗雁而行,这就是季札所禀的“天民”之德。

孔子对季札的尊崇还体现在对季札过戚而诤言孙林父的评价方面。孔子在得知孙林父在听闻季札的批评后,终身不听琴瑟,遂赞叹季札道:“季子能以义正人,文子能克己服义,可谓善改矣。”季札不以孙林父的喜好为意,诤言相劝,唯义是从,是一种不计个人利害的君子行为。季札正是孔子所称叹的“质直而好义”(《论语·颜渊第十二》)者。孔子云:“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在义与礼的关系上,孔子以义为本而形诸礼。在孔子构建的“仁、义、礼”学说中,就义与礼的关系而言,“义”更具有本质的含义,即所谓“摄礼归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称颂季札“以义正人”堪称是比“吴之习礼者”更高的评价。孔子对季札的赞叹是基于其德行的全面肯认,《论语·颜渊第十三》中,当孔子回答子张何以提高品德、辨别迷惑时,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其义是说诚信秉义即可提高品德,而季札正是这一典范。其挂剑酬心,践其心诺,乃“忠信”之极致;诤言孙林父,以“去之”相胁,乃“徙义”之高行。因此,在孔子看来,季札堪称是“崇德”的典范。

教人成德乃孔子以及儒家学派的基本特征,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篇第四》)为政以德,是他的政治理想,即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第二》)孔子视季札为“崇德”的典范,还体现在其对于泰伯的评价方面,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第八》)在孔子看来,泰伯三让天下是“至德”的象征,乃至民众都无法称叹了。对于季札让国,孔子虽然没有直接的评述,但通过其对泰伯的极度尊崇亦可以推得。孔子对于季札的推敬,是以德、义为本,礼为用的全面的人格肯认,“天民”之叹,乃孔子对季札的由衷赞佩。

①[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94页。
②以上引自孙希旦《礼记集解》卷十一《檀弓下》第四之二,第294—295页。
③[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第六十八,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
④引自[宋]卫湜《礼记集说》卷二十三,清通志堂经解本。
①[明]袁中道:《珂雪斋集》外集卷十五《拾遗·病中纪事》,明万历四十六年刻本。
②《列子》卷六《力命第六》:“魏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常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与向无子同,臣奚忧焉?’”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章《前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孔丘对于古代精神生活的反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页。
④[清]赵良澍:《肖岩诗钞》卷二《与同乡上义冢》,清嘉庆五年刻本。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②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正论解第四十一》,齐鲁书社2013年版,第474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zhazhuan/2022121775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