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季札

季札生平事迹《观《秦》论》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47 评论:0

季札在观《豳》之后,又闻歌《秦》,做出了与观《郑》相对立的感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

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

杜预注云:“秦仲始有车马礼乐,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故谓之夏声。及襄公佐周平王东迁,而受其故地,故曰周之旧也。”季札对《秦》的评价正与评《郑》曰“细”相反。对此,明人陶望龄云:“季札闻歌《郑》曰:‘其细已甚,民将不堪。’闻歌《秦》曰:‘此之谓夏则大’。夫声大兆王,细征替,由此言之,纤俭寒弱者,细之类,大之反也。”季札对《秦》的评价受到了后世学者的普遍认同。如学者在解《国语》“求我懿德,肆于时夏”中“夏”之义云:“乐章之大者曰夏。”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疑问,认为这是后人附会而成。如明人季本云:“季札歌《秦》而曰:‘能夏则大。’此后人见其强大称王时之言也。兹非邪说乎?”但季本论学本诸阳明,主观想象的成分较重,不可轻信。

对于《秦风》在列国之风中的次第,《毛诗》将《秦》退于《魏风》《唐风》之后,有人认为这是孔子对于强秦的贬抑。如明人邵宝认为季札观乐的次序,乃周太师之序,“今《诗》小异焉,殿《豳》于《曹》,而退《秦》于《魏》,将无意乎秦将大矣。秦西夷之国,犹未离其类焉,秦苟大则中国之患也。圣人于是有忧焉。故退之。”其说可备参考。

从现存的《秦风》来看,既有《蒹葭》《晨风》等委婉之作,也有《驷驖》《车邻》《小戎》等严整肃穆的篇什。季札对于《秦风》的评价与《齐风》有相通之处,都是赞叹其具有雄浑壮丽之美。《秦风》与《齐风》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尚武精神。秦人尚武好勇,与北方戎狄经常南扰东侵,并影响了秦地的风习文化有关。如朱熹《诗集传》曰:“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秦风》凡十篇,多激昂慷慨之风,如《无衣》就是一篇军歌,其“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具有英壮豪迈、气吞六国的气象,其内容与风格在《诗经》中殊为独特。除此,《小戎》《驷驖》等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秦风慷慨俊迈的风格。数量与《秦风》相仿佛的《齐风》尚武的特色同样明显。如《还》描写了两位英武潇洒的猎手,驰驱竞逐,而又彬彬有礼、相互称叹的场景。《卢令》则是《诗经》中最短的诗,极简明地描写了猎人与猎犬。从这些作品也不难看出齐国的社会风习。诚如清人方玉润所云:“齐俗以弋猎相矜尚。”季札听歌齐、秦,都赞叹其“大”,这与齐风、秦风都具有雄健英武气概不无关系。

同时,秦又是深受西周礼乐文化影响的诸侯国,杜预所谓“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的解释,就清晰地说明了其与诸夏文化统一的一面,亦即作为“周之旧”的基础。对于夏,扬雄《方言》云:“夏,大也。自关而西,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扬雄所言与杜预所注其意相近。而季札点示出秦乃“周之旧”,正揭示了“秦风”雄肆宏大的历史根源。对于秦与周的关系。《毛诗》有清晰的叙述:

秦者,陇西谷名,于《禹贡》近雍州鸟鼠之山。尧时有伯翳者,实皋陶之子,佐禹治水。水土既平,舜命作虞官,掌上下草木鸟兽,赐姓曰嬴。周孝王使其末孙非子养马于汧、渭之间。孝王为伯翳能知禽兽之言,子孙不绝,故封非子为附庸,邑之于秦谷。至曾孙秦仲,宣王又命作大夫,始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国人美之,翳之 变风始作。秦仲之孙襄公,平王之初,兴兵讨西戎以救周。平王东 迁王城,乃以岐、丰之地赐之,始列为诸侯。其封域东至迤山,在荆 岐终南惇物之野。

事实上,《秦风》中清晰地保留了秦地受周代礼乐文明影响的印记。如《秦风》中《车邻》,据《诗序》云:“《车邻》,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秦仲因伐戎被封为大夫,秦国人为秦国国君开始享有车马侍御制度而做了这首诗。因此,后人认为“秦风”具“夏声”也与此有关。如服虔云:“秦仲始有车马礼乐之好,侍御之臣,戎车四牡,田狩之事。其孙襄公列为秦伯,故‘蒹葭苍苍’之歌,《终南》之诗,《终南》之诗,追录先人;《车邻》《驷驖》《小戎》之歌,与诸夏同风,故曰夏声。”魏源亦云:“《车邻》《驷驖》《小戎》之歌,与诸夏同风。”是襄公追录先祖之诗。这些作品中体现出的周代礼乐印记清晰可见,如《车邻》中表现出的燕礼,《驷驖》中表现出的田狩礼,《终南》《渭阳》中表现出的宾礼,《黄鸟》中表现的丧礼,《权舆》与饮食礼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季札对于秦与齐的称叹虽然颇为相似,但对齐似乎主要是对其过往历史的称赞,对秦则是就其与周朝文化渊源关系的称叹,其中带有明显的文化因素。如果确如服虔等人所理解的那样,季札所闻之《秦》歌实为《车邻》,那么,“秦”之大,乃是因为“去戎狄之音而有诸夏之声”,是对诸夏礼乐文化的认同,而这与季札作为吴之“习礼者”是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季札虽然对于《秦风》予以褒评,但并无“美哉”的赞叹。对此,明人湛若水云:“歌秦而止谓之‘能夏而大’,不赞其美者,何也?札之意其有所感而憾者矣。呜呼,闻其乐而知其德,君子所以差等,百王也可不慎欤?”果如湛若水所言,季札则对于秦国的社会风习、治道兴衰的判断是颇为准确的。但由于当时秦国地处西部,与戎狄杂居,而吴国与中原交通甫始,因此,季札对秦国政情风俗的判断极有可能仅是凭观乐而后得出的结论,殊为难得。季札审音知政并非虚传。

①[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十九《襄公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25页。
②[明]陶望龄:《歇庵集》卷四《戴玄趾制义序》,明万历刻本。
③徐元皓:《国语集解·周语上》第一,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页。
④[明]季本:《诗说解颐》正释卷十一,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明]邵宝:《学史》卷一《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朱熹:《诗集传》卷第六,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0页。
③[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之六《齐》,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9页。
①《毛诗正义》卷第六,《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407页。
②《毛诗正义》卷第六,《十三经注疏》标点本,第408页。
③[清]魏源:《诗古微》中编之四《秦风答问》,《魏源全集》第一册,岳麓书社2005 年版,第431—432页。 
④详见刘丽《<诗经·秦风>与周代礼乐文化》,载《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
⑤[明]湛若水:《格物通》卷五十九,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zhazhuan/2022121775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