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季札

季札生平事迹《“十字碑”之谜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196 评论:0

今江苏丹阳延陵季子庙内存有由唐代殷仲容摹刻的“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碑(亦即“十字碑”),相传原为孔子所书。是否为孔子手书真迹,自唐代以来便聚讼不已。最早对其有明确记载的当数唐人张从申,其《叙季札墓碑文》曰:

夫子篆季子墓,凡十字(臣曰:呜虖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历代绵远,其文残缺;人劳应命,其石湮没。在昔开元中,玄宗敕(姓犯庙讳)仲雍模拓其本,尚可得而传者。暨大历十四年己未岁,润州刺史兰陵萧定重刊于石,宪章遗范,以永将来,吴郡张从申记。

张氏乃萧定《改修延陵季子庙记》的书写者,张氏所记,对“夫子篆季子墓”未予质疑。后人所记或稍有区别,如明人陈敬宗云:“先圣孔子题其墓碑曰‘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篆刻也。是刻久湮没,唐玄宗命殷仲容摹刻之,代宗朝润州刺史萧定又重刻之,宋徽宗时朱彦守常州又重刻之。凡三传刻矣,而古法古意尚不失孔子遗意,则重圣人之笔,谨之至而不敢忽也。”据陈敬宗所记,唐玄宗时最初摹刻的是“殷仲容”而非“王仲雍”。后世多以“殷仲容”为是。溯其源,当本于宋人欧阳修《集古录》卷八《唐重摹吴季子墓铭》。欧阳修据萧定重刻而录,遂题为“大历十四年”。分为“集本”“真迹”两条记录。后世多据此载录,如宋人刘宰云:“……相传以为夫子书,书之是否不可知,而历代宝传必有自。”宋人邹浩云:“延陵之北,地去七十里曰申浦,有吴季子墓、孔碑十字,掩映古今。”明人张衮云:“孔子十字碑,焕乎与昭回丽,庙一大治矣。”明人李东阳云:“……故以孔子之圣,与其合礼,至题辞以表之。非其人之贤,宜不得此。”以上所记虽较简括,但一般都视其为真迹。而明人都穆对此碑的判断与分析更加详细,云:

吴延陵季子墓,在常州江阴县西申浦。墓故有碑曰:“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自昔传以为孔子之笔,其大径尺,体势奇伟。考之,唐开元中元(玄)宗尝命拓其书。大历十四年,润州刺史萧定重刻石延陵庙中。今碑之存者,乃宋崇宁二年知常州事朱彦立。盖刻之者屡矣。欧阳永叔好集古文,其论此碑本之《太史公书》,谓孔子平生未尝至吴,不得亲铭季子之墓。又谓其字特大,非简牍所容。后永叔有赵明诚者,录古金石多至二千,而此碑不与,遂使好古之士不能不置疑其间。穆尝读《越纪》,见其中载越王勾践躬求贤圣,孔子从弟子七十人,奉先王雅琴治理往奏,则孔子固已历吴至越,其书近古,言似非伪,岂太史公未之见耶?况春秋之时,贤如季子,固圣人之所与。今观十字之间,辞约意博,宛然鲁史之法,有非圣人不能及者。盖不必亲登其墓而后表之,亦未可知也。

尽管如此,都穆也论列了存疑的理由,并对其可能性做了猜测:

但观之笔以竹而纸以代简,则自汉始。及观古法贴亦有是文,大不逾寸,而多二言,庶几竹简之书。宋黄伯思号称博物,定其非伪。今碑字若此,岂真是耶?抑后人转相传摩,扩而大之,又未可知也。虽然元(玄)宗尝命拓本,则唐以前已有刻字,而其来远矣,又岂后人所敢议耶?

其实早在欧阳修撰《唐重摹吴季子墓铭》时,即对该碑是否为孔子所书留下了存疑的按语:“孔子平生未尝至吴,以《史记·世家》考之,其历聘诸侯,南不逾楚。推其岁月,踪迹未尝过吴,不得亲铭季子之墓。又其字特大,非古简牍所容。”其后秦观、彭大翼都承欧阳修之说,疑其为伪作。此碑更令人生疑之处还在于碑文的内容,如明人郎瑛在《延陵碑》中有这样的论述:

延陵季子碑在镇江,其文曰:“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世传为孔子书,《学古编》以为古法帖止云“呜呼!有吴君子”而已,篆法敦古,似乎可信。今碑妄增“延陵之墓”四字,除“之”字外三字是汉人方篆,不与前六字合。又音“君子”字作“季子”,显见其谬。盖汉器蜀郡、洗郡,郡字半片正是此君字也。欧阳公《金石录》又以为孔子平生未尝至吴,盖以《史记》世家考之,推其岁月踪迹,南不逾楚之故,复引张从申《疑记》云:“旧石湮灭,玄宗命殷仲容模拓以传。”是开元以前已有本矣。予按欧阳、子行皆辨非孔子,明矣,或者即仲容所书,借孔子以欺世,此秦观所以疑唐人之所书,有见也。

从“十字碑”原非十字,且为“君子”而非“季子”,判断“十字碑”当为伪作。但郎瑛又是一位“委身载籍”的学者,他还记述了另一种可能:

《丹铅续论》又谓陶潜作《季札赞》曰:“夫子戾止,爰诏作铭,谓题‘有吴延陵君子’。此可证为古有据。”此则子行敦古,可信之言,又是也。但陶集无此赞。载《艺文集》。知今非全集也。

孰是孰非?众说纷纭。即使博雅如欧阳修,也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在《跋延陵王墓铭后》云:“第以其(十字碑,引者注)名传之久,不可遽废,故录之以俟博识君子。”存疑而不妄为定论。今天,我们亦可效欧阳修审慎的态度,存众论而不轻妄断。但综合诸文献的内容,我们仍可做出以下推论:

其一,从“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的内容来看,这显然不是专为题碑的语气,而是口语感叹句。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孔子使用“呜呼”一词的仅见于《论语·八佾》,原文为:“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论语·八佾第三》)释者云:“呜呼者,孔子更说季氏之失,故先叹而后言也。呜呼,叹也。”孔子对季氏(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及《汉书·刘向传》,此之季氏疑为季平子,即季孙意如)甚为不满,《八佾》开篇即“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而此句则是针对季氏将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希望冉有去阻止,但得到冉有否定的回答之后,孔子以“呜呼”开篇,是表示因不满而产生的失望情绪。如果此碑内容确出于孔子,以“呜呼”见之于碑首,亦当是叹而录之。

其二,多处有延陵十字碑的记载,可见季札影响的扩大,季札与孔子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关于延陵十字碑,不但存之于江阴季子墓前。据明末曹学佺《蜀中广记》记载:“又云,季札墓铭在巴川县,相传以为孔子所书。”其实,早在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碑记目》中即有两处关于季子碑的记载。卷一《江阴军碑记》中有“季子墓铭:有十大字,云:‘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按欧阳公《集古录》云:‘……相传以为孔子所书,张从绅记云,旧石湮灭开元中,玄宗命殷仲容模拓其书以传。然则开元之前已有本矣。’”卷四《合州碑记》:“季札墓铭:在巴川县,相传以为孔子所书。张从申记云,旧石湮灭,玄宗命殷仲容拓本传,之历中再刻。此从申所纪也。此刻未知何人所模。”可见,疑为孔子所书的延陵十字碑出现于远离季子故土,季子和孔子都未远及巴蜀,这说明碑文与孔子是否亲见已无关系。虽然巴川十字碑最早见载于宋人著作中,但分处东、西,说明季子影响的扩大,季札与孔子之间的联系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认同。

其三,传为孔子所书的碑文仅比干、季札两种,并非偶然。除了季札墓碑之外,相传为孔子所书者仅有“殷比干墓”。据《水经注释》卷九:“曹氏安,太师比干录曰:按卫辉府旧志云,殷少师比干墓在汲县西北一十五里,墓前有殷比干墓四字,碑年深石断,字画不全,世传以为孔子所书,今此碑见存。”唐鉴在《朱子学案·序》中云:“大禹之《岣嵝碑》,远矣!尚矣!比干、延陵季子,其墓碑之祖欤!”将比干、延陵季子碑共同视为墓碑之祖,显然认为两碑均为孔子所书。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在《陔馀丛考》中亦认为该碑为孔子所撰,并视其为古碑之始,云:

古碑之传于世者……究而论之,要当以孔子延陵吴季子十字碑为始,或有疑季子碑为后人伪托者。唐李阳冰初工峄山篆,后见此碑,遂变化开合,如龙如虎,则非后人所能造可知也。自此以后,则峄山之罘碣石等,虽非冢墓,亦仿之以纪功德矣。

清人汪价在《比干少师太师考》中亦载:“比干墓在汲县界,即武王所封者,墓葬前有石曰‘殷太师比干墓’乃先圣孔子所书,科斗文。余于己亥夏过其地拜谒,亲见之,然则比干当为太师,非少师也。容再考之。”汪价所见的“殷比干墓”乃科斗文。就字体而言,与延陵十字碑稍有不同。那么,“殷比干墓”是否为孔子所题?后世存疑。就科斗文的出现来看,吕思勉先生说:“科斗之名,昉见于东汉之季,而魏、晋后人承之。”如果科斗文果是魏晋时期的文字,那么,这极有可能是伪作。但是,文献又多载科斗文为周代古文字。如段玉裁《说文序注》云:“古文出于壁中,故谓之壁中书,晋人谓之科斗文。王隐曰:‘科斗文者,周时古文也。其字头粗尾细,似科斗之虫,故俗名之焉。’”《书序疏》引郑玄曰:“书初出屋壁,皆周时象形文字,今所谓科斗书。”十字碑虽历经多次摹拓,但果如王隐所云,则为孔子所题亦可理解。孔子对季札甚为尊崇,孔子专程到嬴、博之间观季札之子葬礼,谓其为“吴之习于礼者”,更叹其为“天民”,因此,当得闻季札卒后,孔子叹而书之于简帛,俟后摹刻于碑石之上,并非没有可能。

诸史记载可能是孔子所题的仅比干与季札两碑,似乎并非偶然。季札被孔子视为“习礼者”,且观乐以知政,熟谙音乐。比干是商代贤臣,被殷纣王所杀。据《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比干见微子去,箕子狂,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进谏不去者三日。纣问:‘何以自持?’比干曰:‘修善行仁,以义自持。’纣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窃,信诸?’遂杀比干,刳视其心也。”可见,“修善行仁,以义自持”乃是比干的精神支柱。孔子论学的核心主要在于“仁”“义”与“礼”“乐”。从相传为孔子作墓碑的两位先哲来看,比干以生命践行了“仁”“义”,而季札则以“礼”“乐”独擅,并且被孔子称叹为能“以义正人”者。如果所传为孔子所书,正可见其对儒家思想资源的推尊,为孔子所书也不难解释。

就季札对孔子的影响而言,似乎超过当时的任何一位贤者。一方面,孔子明言季札为“习礼者”。而“礼”乃为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之一。故而对于习礼者之尊崇当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季札的文艺观、诗论都对孔子有直接的启示,其中的“乐而不淫”等关于中和之美的观念,对于儒家诗教具有直接的启示之功。因此,孔子对季札的推重亦在情理之中。就与时贤比较而言,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孔子曾有这样的慨叹:“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但司马迁所记的老子颇具神秘色彩,是否征实,尚可存疑。同时,孔子之儒家与老子之道家分属于不同学派的创始人。更重要的是,根据《史记》记载,老子或“莫知其所终”。更有这样的记载:“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即使孔子欲为老子立碑,亦会因为“莫知其所终”而不能。因此,比孔子稍长的习礼的贤者,当以季札为最。就此而言,孔子为季札题书碑文于情理亦可通。

虽然延陵季子十字碑的真伪早在欧阳修时已难以辨清,论成定谳尚留待于新材料的佐证。就十字碑本身的讨论也不便轻下结论。但记为孔子所书本身,即已显示出季札与孔子独特的关系,并为后世广泛认同。

①此前南朝宋人范泰《吴季子札赞》有云:“夫子戾止,爰诏作名。”(《艺文类聚》卷三十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十五亦载)虽隐见其意,然未确记。
②[宋]郭忠恕:《汗简》卷七,四部丛刊续编本。陆心源编《唐文拾遗》卷二十二亦载,题为《重刊季札墓碑记》,内容与郭忠恕所载同,唯“玄宗”为“元宗”。将犯讳之姓径改为“王”。前有张从申小传:“从申吴郡人,大历中进士,检校礼部员外郎,官至大理司直,工书文。弟从师、从义、从约,称张氏四龙。”(清光绪刻本)《万姓统谱》载:“张从申,吴人,善书,世称独步,擢第为秘书省正字,弟从师、从仪、从约皆工书,得右军风规,人谓四绝。”(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三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见《(咸淳)毗陵志·词翰》《(至顺)镇江志》卷八。
①《季子庙十字碑记》,见卢文弨《常郡八邑艺文志》卷三上,清光绪十六年刻本。
②唐人萧定撰有《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四,清嘉庆内府刻本。
③[宋]刘宰:《漫塘文集》卷二十一《重修嘉贤庙十字碑亭记》,民国嘉业堂丛书本。
④[宋]邹浩:《先贤徐君墓碑记》,《常州府志》卷三十六《艺文》。
⑤[明]张衮:《张水南文集》卷六《重修延陵吴季子庙记》,明隆庆刻本。
⑥[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卷六十六《重修季子庙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以上引自都穆《延陵季子墓碑考》,《江南通志》卷三十九《舆地志》,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欧阳修:《集古录》卷八,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秦观:《淮海集》卷之三十五《仲尼书》:“然则季子墓铭,其真者犹疑非仲尼书,又况依仿为之者欤?”(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一百三十《文学》:“昔吴季札葬孔子,题其墓曰:‘呜呼延陵季子之墓’。或云季子墓铭自来相传为孔子所书,但孔子平生未尝至吴。又考之《史记·世家》历聘诸侯而不逾楚,推其岁月,踪迹未尝过吴,不得亲铭季子之墓也。”(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九《辩证类·延陵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97—198页。
⑥[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四十七《文苑·文学郎仁宝瑛》,明天启刻本。
①[明]杨慎:《丹铅总录》卷十八《季札墓碑》:“陶潜《季札赞》曰:‘夫子戾止,爰诏作铭。’题季子有吴延陵君碑也。此可证其为古无疑。秦观疑其出于唐人,未考陶集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按“夫子戾止,爰诏作铭(名)”乃范泰而非陶潜所作(见《艺文类聚》卷三十六)。
②即《艺文类聚》。原文见《艺文类聚》卷三十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明]郎瑛:《七修类稿》卷十九《辩证类·延陵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④[南北朝]皇侃撰:《论语义疏》卷二,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⑤[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十八《铜梁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卷四《合州碑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南北朝]郦道元撰、[清]赵一清注:《水经注释》卷九,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二《碑表》,中华书局年1963年版,第681—682页。
④[清]汪价:《中州杂俎》卷八《比干少师太师考》,民国十年安阳三怡堂刻本。
①《魏晋“科斗文”原于虫书考》,《学林》第五辑,1941年出版,转引自《吕思勉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90页。
②引自刘宝楠《论语正义》卷二十四,《何晏论语序》,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77页。
③引自《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中华书局点校本,第109页。
④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正论解第四十一》,齐鲁书社2013年版,第474页。
①《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140页。
②《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第2142页。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zhazhuan/2022121772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