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色素是加入食品中用来增强或改善食品色泽,以提高食品感官质量的一些化学物质,主要包括天然食用色素和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前者一般比较安全,后者有些可能具有毒性,但因其成本低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逐渐得到广泛使用。
食用天然色素 食用天然色素直接来自动植物组织,除藤黄有剧毒不许使用外,其余对人体健康一般无害。我国允许使用并已制订国家标准的天然食用色素有姜黄、虫胶色素、红花黄色素、叶绿素铜钠盐、辣椒红色素、酱色(不加铵盐生产)红曲米及β-胡萝卜素等。
姜黄素 姜黄素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 (或称郁金)根、茎中所含黄色色素的主要成分。纯姜黄素为黄色结晶性粉末,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和丙二醇,易溶于冰醋酸及碱液。碱性时呈红褐色;中性及酸性时呈黄色。着色性强(特别对蛋白质)。用大鼠作试验所得姜黄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饲料含0.5%(5000mg/kg),相当于250mg/kg(体重),故暂订人的ADI值为0~2.5mg/kg(体重)。姜黄中约含姜黄素3%,故姜黄素的暂订ADI值为0~0.1mg/kg(体重)。
虫胶色素 虫胶色素是紫胶虫在寄主植物上所分泌原胶(连胶带枝一并砍下称为紫梗)中的一种色素成分,主要产于我国四川、云南等地。虫胶色素有溶于水和不溶于水两大类,均为蒽酮衍生物。水溶性者称为虫胶红酸,较易溶于水、乙醇,酸性时对光和热稳定,色调随pH值而变化。pH3~5时为红色,pH6时为红~紫色,pH≥7时为紫红色。上海市卫生防疫站进行毒性试验,证明基本无毒,可作食用色素。我国规定最大使用量为0.5g/kg。
红花黄色素 是红花色素中的一种黄色色素。红花黄色素能溶于水、乙醇,不溶于油脂。在pH2~7范围内呈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则带红色。毒性试验证明无毒,可作食用色素。我国规定最大使用量为0.2g/kg。
叶绿素铜钠盐 本品为叶绿素a及叶绿素b铜钠盐的混合物,为蓝黑色具金属光泽的粉末,有胺样臭味,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与氯仿,几乎不溶于乙醚和石油醚,水溶液呈蓝绿色,耐光性较叶绿素强。动物毒性试验结果,对大白鼠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含色素3%的饲料(即30,000mg/kg),相当于1500mg/kg(体重)。人的暂订ADI值为0~15mg/kg(体重),我国规定最大使用量为0.5g/kg。
红曲米 红曲米是我国传统使用的天然色素之一。生产方法是将紫红曲霉接种于米上培养而成。主要供制造红香肠、红腐乳。红曲色素有六种不同成分,包括红色色素、黄色色素、紫色色素各两种,但实际应用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醇溶性的红色色素。即红斑素和红曲红素。红曲色素对pH的变动稳定,耐光性强,不受金属离子影响,几乎不受氧化还原影响,对蛋白质着色性良好,耐热性亦好。毒性试验证明完全无害。
酱色 即焦糖,是我国传统使用的天然色素之一,为红褐色或黑褐色液体,也可呈固体。液体焦糖是将蔗糖或麦芽糖浆于160~180℃高温下加热3h,使之焦糖化,然后用碱中和制成。为了使反应加速,有时加入铵盐作催化剂。焦糖本身无毒,但近年来报道指出,用加铵法生产的焦糖中含有一种含氮的杂环类化合物4-甲基咪唑。此物具有强惊厥作用,若含量太高,可能对人有害。国外规定用加铵法生产的酱色,其中4-甲基咪唑的含量不能超过200mg/kg。我国仅允许使用不加铵盐生产的糖色。
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为人类食品中正常成分,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之一;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辣椒红素 是从辣椒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红色素,化学上属于类胡萝卜素,虽然不能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但对人无毒,我国允许使用作为食品添加剂。
甜菜红 是从甜菜根中提出的一种红色色素,主要成分为甜菜红苷,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红-红紫色,色调不随pH值而改变,耐光性较强,但不稳定,尤于酸性时易受影响。甜菜红对人安全无害,我国允许按正常生产需要量使用。
我国规定前9种天然食用色素可用于果味水、果味粉、果子露、汽水、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红绿丝及罐头等。其中红曲米尚可用于熟肉制品及腐乳; 酱色可用于罐头、糖果和饮料;辣椒红素可用于罐头;β-胡萝卜素可用于奶油。由于天然色素一般对人无害,有些尚有一定营养价值,当前世界各国均向充分利用天然色素方向发展。凡对热光、氧化作用稳定不易受金属离子或其他化学物质影响的天然色素,只要对人确无危害,均可考虑应用;若将它们设法提纯,则可弥补颜色不够鲜艳和色素浓度较低的缺点。
食用合成色素 食用合成色素以煤焦油为原料制成,通称煤焦色素或苯胺色素,这类色素多数对人有害,应严格管理,谨慎使用。人工食用合成色素对人的毒害作用有三方面,即一般毒性,致泻性与致癌性,尤以致癌性更应引起注意。如以往用于人造奶油着色的奶油黄,很久以前就被证实可引起人和动物发生肝癌,橙黄SS及碱性槐黄可引起动物皮下肉瘤、肝癌、肠癌及恶性淋巴瘤等。其致癌机理一般认为可能与它们多属偶氮化合物有关。偶氮化合物在体内分解后,可形成两种芳香胺基化合物。而芳香胺类在体内经过活化过程,即经N-羟化和酯化后形成终致癌物可与核酸的鸟嘌呤结合,引起癌变。此外,许多合成食用色素除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外,生产过程中可混入铅、砷以及其他有毒物质。故必须对食用合成色素进行卫生管理,规定允许使用色素的种类、纯度、规格、用量、允许使用的食品以及生产、鉴定和使用等法规,并严格执行。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
苋菜红(图1) 也称蓝光酸性红,属于偶氮染料,世界上有六十个国家把它列为法定食用色素,是多年被认为安全性很高的一种色素。1968、1970年苏联学者对它进行了长期的动物试验,结果发现在0.8~1.6%剂量组的50只大白鼠中有11只出现肿瘤;2%剂量组饲养33月后,50只雄鼠中有13只在不同部位出现肿瘤。也有报告此色素可降低生育力,增加死胎数并产生畸胎,但也有人报告无致畸作用。由于苋菜红的安全性尚有疑问,1973年WHO将其ADI由原来的0~1.5mg/kg(体重),降至0~0.75mg/kg(体重)。胭脂红(图2) 或称丽春红,也属偶氮染料。动物试验尚未发现有致癌和致畸性,暂订ADI值为0~0.75mg/kg(体重)。
图1 苋菜红(CI16185)
图2 胭脂红(CI16255)
图3 柠檬黄(CI19140)
图4 日落黄(CI15985)
图5 靛蓝(CI73015)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ankang/2023025770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6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2022-10-27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