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百科

DIC的发病原理及临床表现各是什么-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7日 阅读:108 评论:0

答: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病毒感染、高热、酸中毒等引起血管内皮广泛损伤,或由于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癌肿广泛转移、创伤、大面积烧伤、广泛性手术等所致的组织损伤,激活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系统,产生大量凝血酶,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发生广泛的微血栓,又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使血液处于消耗性低凝状态。此外,纤维蛋白溶解酶除使纤维蛋白溶解外,还可以水解其他凝血因子,造成严重出血。DIC的发病过程可分为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3期。

DIC的临床表现:由于微循环障碍及栓塞,可出现内脏栓塞,如突然胸痛、呼吸困难和青紫,提示肺栓塞的可能;头痛、抽搐、昏迷提示脑栓塞的可能;腰痛、血尿、少尿或无尿可能为肾栓塞;微血管广泛栓塞可产生低血压、休克。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使管腔变窄,红细胞通过时发生机械性损伤和破裂,产生溶血。在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期,则表现为广泛出血,注射部位出现片状淤血斑,穿刺部位出血、渗血和淤斑,全身各脏器均可能出血,严重者颅内出血。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ankang/2023014732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