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百科

新生儿出血症怎么办-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6日 阅读:117 评论:0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对初生婴儿出生时常规注射维生素K1,此病发生率已显着下降。

(1)新生儿出血症与哪些因素有关?

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凝血因子Ⅰ、Ⅱ、Ⅲ、Ⅳ、Ⅴ、Ⅶ、Ⅷ、Ⅸ、Ⅹ、Ⅺ、Ⅻ、 Ⅻ Ⅻ 。其中Ⅱ、Ⅶ、Ⅸ、Ⅹ等凝血因子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此过程须维生素K参与。

①肝脏储存量低:母体维生素K经胎盘通透性低,仅1/10的量到达胎儿体内;母亲产前应用抗惊厥药、抗凝药、抗结核药等,干扰维生素K的储存或功能。

②合成少: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尚无细菌,或使用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正常菌群,均使维生素K合成不足。

③摄入少: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明显低于牛乳,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多见;刚出生时摄入少,获得的维生素K量亦少。

④吸收少: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慢性腹泻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

(2)新生儿出血症有哪些表现?

①早发型:生后24小时之内发病。轻重程度不一,轻者仅有皮肤少量出血或脐残端渗血;严重者表现为皮肤、消化道、头颅等多部位、多器官出血,颅内出血常导致严重后果。多与母亲产前服用干扰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有关,少数原因不明。

②经典型:生后第2~5天发病,早产儿可迟至生后2周发病。表现为皮肤瘀斑、脐残端渗血、胃肠道出血等,而婴儿一般情况好,出血量一般少或中等,并呈自限性。

③晚发型:生后1~3个月发病,多见于纯母乳喂养、慢性腹泻、肝胆疾病、营养不良、长期接受全肠外营养而又未补充维生素K者。除其他部位出血外,几乎均有颅内出血,死亡率高,幸存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3)如何预防新生儿出血症?

①母孕期服用干扰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应在妊娠最后3个月及分娩前各肌内注射一次维生素K110mg。

②纯母乳喂养者,母亲应口服维生素K1每次20mg,每周2次。

③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给予维生素K10.5~1mg肌内注射1次(早产儿连用3天),以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

④早产儿、有肝胆疾病、慢性腹泻、长期全肠外营养等高危儿应每周静脉注射1次维生素K10.5~1mg。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ankang/2023014725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