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百科

如何防治儿童百日咳-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6日 阅读:124 评论:0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咳嗽病程往往持续2~3 个月。随着病情的加重,孩子会出现连续性咳嗽,并于咳嗽后出现长时间的吸气,发出尖锐的“鸡鸣”尾声。如不给予积极治疗,该病一般会持续百日左右,故而得名。

人类是百日咳鲍特菌的唯一宿主,感染通过飞沫传播,自然人群普遍易感。百日咳的潜伏期是5~21天,平均7天;在开始咳嗽的4 周内具有传染性,在卡他期及痉咳期的前两周传染性最强,传染期可长达6 周。

自19世纪20年代初期至今,百日咳全细胞疫苗已成为儿童计划免疫的一部分。2013 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我国目前推荐的百日咳—白喉—伤风疫苗免疫程序为:3、4、5月龄基础免疫3剂,18~24月龄加强免疫1剂。疫苗免疫的持久性不够理想,目前一般认为,接种4剂百日咳疫苗诱生的免疫力仅可维持5~6 年。自然感染也不能对百日咳形成终身免疫。20年来许多国家出现了百日咳再现的现象, 婴幼儿非常容易感染,一旦感染往往较青少年及成人症状更为严重,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及抽搐等并发症。

(1)百日咳有哪些症状?

典型的百日咳潜伏期约6~20 天,大多数病例在接触病原后7~10天发病。典型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卡他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有轻咳,伴流涕、喷嚏,咳嗽频次和程度逐渐加重,持续1~3周;痉咳期以痉挛性咳嗽为主,可咳出黏液痰,一般无脓性痰,表现为一次呼气可连续剧烈咳嗽5~10声,在一次阵发性发作结束后常常伴有特征性吸气相的“鸡鸣”尾声,阵发性咳嗽可在1小时内成串出现,无明显昼夜规律,咳后有恶心、呕吐,约持续6 周,甚至更长时间;恢复期咳嗽频次及程度逐渐减轻,此期持续约1~2周,少数持续更长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恢复期的患儿若又感染呼吸道病毒,可诱发阵发性痉咳再度出现。典型百日咳患者多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和体征,少数出现肺炎,可伴有舌系带溃疡、颈静脉充盈、流泪及结膜充血或出血。

百日咳的临床表现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年龄、免疫状态、既往感染史以及是否接受过被动免疫及抗菌药物治疗。典型的百日咳症状多见于未免疫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患儿(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3 月龄以下的未免疫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婴儿感染症状不典型,卡他期不明显,无明显阵发性咳嗽,可能仅表现为呼吸暂停及抽搐;已免疫接种百日咳疫苗的患儿,其各期的病程缩短;青少年及成人百日咳患者的病程无明显的分期,常常表现为无症状、轻微咳嗽或持续性咳嗽。尽管没有证据支持百日咳感染存在慢性带菌者,但有确凿证据表明存在亚临床感染。

(2)如何检查、诊断百日咳?

①白细胞计数:75% 的未免疫儿童初次感染百日咳鲍特菌可表现为以淋巴细胞增高为特征的白细胞增多症〔(15-100)×109/L)〕,常见于卡他末期及痉咳。

②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百日咳鲍特菌感染的标准实验室诊断方法。

③血清学检测:对近期接种过百日咳疫苗的疑似患者需结合临床症状并进一步做确证实验进行诊断。

④PCR检测:PCR 检测可以快速地检测鼻咽拭子样本中的百日咳鲍特菌。

临床上常常根据孩子的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有尖锐的“鸡鸣”尾声,肺部的表现、血象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增高等情况,再结合血清学、PCR等检测来诊断百日咳,细菌培养的结果需等待一段时间,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

(3)如何治疗百日咳?

①一般治疗:环境安静,勤通风换气,避免刺激等。食物营养易吸收。

②抗菌药物治疗:大环内酯类是最常用的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克拉霉素,但疗效与用药早晚有关。在早期(卡他期起始阶段)即予治疗,效果最好。痉咳出现以后使用抗生素治疗无益于改善临床症状或缩短病程,其作用主要在于杀灭附着于鼻咽部的百日咳鲍特菌,限制疾病的传播,缩短传染期。红霉素是治疗百日咳的一线用药,每日30~50mg/kg,口服或静滴,1~2周;也可以使用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

③其他治疗:对症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支气管舒张药、抗组胺药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

(4)如何护理百日咳患儿?

①注意隔离:已明确百日咳感染的年长儿童及成人应注意与婴幼儿隔离。避免不良刺激,如寒风、烟尘及精神紧张等。

②日常起居:患儿居室要注意勤通风,但同时注意不能受寒,勤更衣洗晒,充足睡眠。对于年长儿,可酌情使用镇咳药物。

③科学饮食: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ankang/2023014697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