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百科

如何防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6日 阅读:112 评论: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本病多见于学龄前与学龄儿童,6岁以下患儿表现为轻症或隐性感染,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病程2~3周,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本病主要由飞沫与唾液经呼吸道传播,其次经密切接触传播。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①发热。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一般波动于39℃左右,偶有40℃者。发热持续7天左右,但中毒症状较轻。

②淋巴结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一般第一周出现,第三周渐缩小。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引起腹痛等相应症状。

③咽峡炎。多数患儿出现咽痛,扁桃体肿大,陷窝可见白色渗出,偶可形成假膜。

④肝脾肿大。肝肿大多在肋下2cm以内,常伴有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有黄疸。脾肿大常见,一般在肋下2~3cm,同时伴有脾区疼痛或触痛。

⑤皮疹。部分患者会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如丘疹、斑丘疹或类似麻疹及猩红热样皮疹。

⑥眼睑浮肿。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睑浮肿。

(3)如何护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避免严重并发症。退热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淋巴结肿痛明显时可局部外敷,脾脏显着肿大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破裂。患病后应监测体温、肝功能、血常规,复查肝脾及淋巴结彩超;如反复发热、反复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常规异常及时随诊。

(4)如何减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生?

普通人群EB病毒携带率高,80%以上患者鼻咽部有EB病毒存在,恢复后15%~20%可长期咽部带病毒。护理婴幼儿的人员应避免亲吻婴幼儿。与他人共用饮水的杯子、分享食物或咳嗽可以传染本病,亦应避免。另外,生活(学习)压力大;因疾病免疫力降低;疲倦或过度工作也是患本病的危险因素。而营养均衡、合理休息、增强体质是预防该病发生的措施。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ankang/2023014697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