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所说,皮肤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疾病患儿皮肤胎记,主要包括蒙古斑、太田痣、咖啡斑、伊藤痣、雀斑等。
(1)蒙古斑
蒙古斑,又称真皮黑变病,最常见于黄种人或黑人婴儿,因黑色素颗粒位于较深部位,通过皮肤的光波分散,出现特殊的青灰色或蓝色。 临床表现为新生儿的臀部、骶尾部、背部出现淡灰蓝色、蓝色,或黑色皮肤斑块,不高出皮面,大小不等,常在幼儿期自行消退,不留痕迹,偶可持续至成人甚至扩大。蒙古斑一般不需要治疗。
(2)太田痣
太田痣,又称眼上腭部青褐色痣,是由太田氏首先描述的一种累及巩膜及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灰蓝色斑片状皮损。由于黑色素细胞在真皮中的分布不均衡,临床表现为斑片呈淡棕色至深蓝色,不同部位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斑片好发于额、上下眼睑等,常发生于颜面一侧,偶可发生于双侧,部分患者可累及巩膜。50%以上的太田痣为先天性,出生时即有,其余多发生于1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斑片逐渐扩大、颜色加深,病损边缘不清。本病无遗传倾向,无恶变可能。
太田痣的治疗方式,首选Q开关激光,波长为500~700nm,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黑色素细胞,使病损皮肤逐渐恢复正常色泽。治疗效果因色素细胞所在真皮层深浅不同而有所差别,浅层易治疗,深层需要多次。先天性太田痣的治疗在3月龄后即可施行,目前的技术水平可使大部分病例达到较为满意的程度。
(3)伊藤痣
伊藤痣,又称肩峰三角肌褐青色痣,是一种类似太田痣的色素斑,所不同的是其分布于上臂、肩部等臂外侧神经支配区域。从儿童期开始出现病损,随着年龄的增长,经日晒后逐渐明显。临床表现为在肩、前胸、肩胛骨区等部位出现与太田痣类似的青灰色斑,可相互融合,数年后可长出粗毛。病损皮肤纹理粗厚,边界不清楚,呈地图样改变。
因伊藤度生长部位对美观影响不大,无须治疗。如有治疗要求,可参照太田痣的治疗方法。
(4)雀斑
雀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发生于体表部位皮肤上的黄褐色斑点。多见于女性,常在5岁左右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数目增多,颜色加深。其发展与日晒有关,随季节变化,夏季斑点数目增多,颜色加深,冬季则相反,数目减少,颜色变淡。其病理改变为表皮基底层细胞黑色素含量增加,但黑色素细胞数量不增加,代谢活跃。雀斑的治疗可采用调Q激光为主,防护为辅,应减少阳光过量照射。
(5)咖啡牛奶斑
咖啡牛奶斑是一种出生后既有的边缘规则而清晰的色素沉着斑,颜色从淡棕色至深棕色,类似咖啡,其色泽均匀,大小不等,可单发,也可多发,部分患者可伴有神经纤维瘤病。70%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伴有咖啡牛奶斑,但多数咖啡牛奶斑患者并无神经纤维瘤病。本病使用调Q 755nm紫翠宝石激光机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颜色较深者需要多次激光治疗。
(6)蓝痣
蓝痣是起源于神经脊的一种黑色素细胞,不规则地集中在真皮下1/3层面,由于真皮下部的黑色素细胞在光波折射后呈蓝色而得名。一般分为普通蓝痣和细胞性蓝痣。
①普通蓝痣。表现为自幼发生的蓝色或蓝黑色斑丘疹或小结节,边缘清楚,表面光滑,大部分直径小于1cm,多为单个,好发于头面部、颈部等。
②细胞性蓝痣。比较罕见,出生时即有,好发于臀部、骶尾部,为蓝色或蓝黑色坚实结节,直径常大于1cm,色素密集,一般为良性,少数可恶变成黑色素瘤。
蓝痣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小于3mm的蓝痣可行脉冲激光治疗,但易复发,需反复治疗。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ankang/2023014695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13主编
2022-12-16主编
2022-12-07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18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