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百科

我国人民饲养、加工、食用畜肉的历史十分悠久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3日 阅读:124 评论:0

我国人民饲养、加工、食用畜肉的历史十分悠久。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人依靠集体狩猎和采集为生。当时人们将猎取到的、一时又吃不完的兽肉经风干贮存,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肉食加工。

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已会驯养猪、狗、牛、羊、马、鸡等家畜和家禽。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已认识到“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管子·牧民》)的道理。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饲养业已十分发达,并有了专业分工:牛、马、驴主要用来耕田,特别是马,由于军事需要,饲养尤多。而猪、羊及鸡、鸭、鹅等家禽则主要供食用。早在隋唐五代时,我国的优良猪种不但在国内有所推广,还曾输往罗马,对欧洲的养猪业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达尔文曾指出: “中国猪在改良欧洲品种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发展到封建社会后期的明、清时代,我国的饲养业又前进了一大步,其中尤以养猪、养鸡业最为发达。当时,我国的九斤黄鸡、狼山鸡等优良禽种已被引进到英、美、日、澳等国。

自魏晋南北朝时代以来,我国还出现了诸如《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农桑衣食撮要》、《四时纂要》等许多农事专着,其中均有一定篇幅专述家畜、家禽的饲养及加工食用,对我国的饲养、加工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肉制品的加工业是随着整个饲养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据《周礼》、《左传》等古籍的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腊人掌干肉”,可见当时已有专门从事加工腊肉的职业。

随着饲养业的发展,我国加工畜、禽肉蛋制品的行业也不断扩大,技艺不断提高,产品的种类和品种也大为丰富。由于我国幅员广大,过去交通不便,技艺不易交流,便自然形成了肉制品品种多样化的特点。同一品种,各地有各地的传统加工工艺,成品也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同是着名的火腿,便有“南腿”、 “北腿”、 “宣腿”之别;而南腿(即金华火腿)又有蒋腿、茶腿、糖腿、戊腿、月腿、熏腿、春腿、散腿等之分。如果加上各地引进、演化及自创品种,火腿的品种就更多了。

我国肉制品种类繁多除了历史、地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饮食习惯不同这一因素。各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特点,这就使得我国的肉制品也味别多变,各有千秋。至今,许多传统肉制品的品种仍保持其传统特色,并且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在我们借鉴前人的成果时,也要推陈出新,更应大力研究、推广各地的优良畜种。

我国畜肉制品的种类尚无统一划法, 因此其分法也不一而足,有按地方特色分的,有按原料分的,有按制法分的等。倘按制法分,则有腌制品、腊制品、风干品、薰制品、酱卤品、烧烤品、干制品、糟醉品等。因本书按地区编排,故未明确分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ankang/2023013649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