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百科

药膳食疗:中医药膳养生治病的理论依据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5日 阅读:109 评论:0

药膳学中药物和食物的配伍组方与临床施膳,都是以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尤其是辨证论治理论的应用,突显出中医药学的特点。中医在认识和防治疾病过程中,讲究理、法、方、药,“组药有方,方必依法,定法有理,理性有据”,用药治疗如此,辨证施膳也是如此。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确立治则与治法,针对具体证型,依据药物和食物的性能进行选择,调配、组合成药膳方,运用药食之性能来矫正脏腑功能之偏,使之恢复正常,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如临床见到手足心热、心烦、口干、便秘,或失眠、盗汗、心悸、舌红、少苔、脉数等,根据辨证方法进行分析,可诊断为 “阴虚之体”,表现为 “心阴不足”,依据中医学论治的原则,确立 “滋养心阴”“安神定志”之法。除选用相宜的药物外,另配 “滋养阴液、安神宁心”作用的食品,如粮食中的小麦、小米、玉米、赤小豆; 蔬菜中的白菜、菠菜、冬瓜、扁豆、黄瓜、银耳、紫菜等; 水果可用梨、橘子、大枣、西瓜、百合、莲子; 肉类可选鸭肉、鹅肉、鸡子黄、鲫鱼、黄花鱼、青鱼、甲鱼、蛤蚧等。再如《金匮要略》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治疗血虚有寒之腹痛,方中以当归甘温补血止痛为主药,配以辛温的生姜温中散寒;因病属虚证,故重用羊肉温中补虚,则 “食借药力,药助食威”,三者合用,共奏温中补血、祛寒止痛之功。药膳是按照中药的性味功能与相适宜的食物配伍,调配成为与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盛衰、寒热虚实相适应的多种类型的药膳,分别满足人们防治疾病、调补虚损、增强体质、缓减衰老和延年益寿的需要。由于药膳作为一种膳食,须精心制作,矫除某些药物或食物的不良气味,以使药膳气香、味美,增进食欲,促使消化吸收,使服用者感到适口、乐于接受。
(一)中医药学的整体观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组织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并且机体的内在生理、病理变化与外在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机体自身的完整性与自然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这一观念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养生之中。中医非常重视人体自身完整性、统一性及其与自然界的协调性。中医药膳学亦将整体观念融合到自身的理论体系中,认识到膳食活动既可以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病理,又可以协调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以这种观念来认识病证,组方施膳。
1.以五脏为中心的机体完整性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①脏腑与脏腑、脏腑与形体各组织器官之间,通过经络的作用相互联系,如脾和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②脏腑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如对食物受纳、消化、吸收、运行和排泄的过程,是通过脾、胃和大小肠等脏腑协调,共同完成。③在病理上,如脏腑功能失调,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 反之,形体组织器官有病,同样通过经络传到所属脏腑。在这个统一完整的有机体中,以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为核心,故在诊治疾病时,可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诊察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正邪的消长,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正如《医原》所说:“人身之所守,莫重于五脏。”
2.药膳协调机体的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统一性的作用
药膳的精微物质通过消化吸收,化生为人体的气血津液,为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药膳以自身的性味功效对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产生的作用,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灵枢·五味》载有 “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 谷味苦,先走心; 谷味甘,先走脾; 谷味辛,先走肺; 谷味咸,先走肾”,说明了五味与五脏的关系。《灵枢·九针论》说 “五走: 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阐明了五味通过五脏,对其本脏所属的组织器官(五体)也产生相应的特殊的营养作用。但过食五味,又会损伤五脏之气与五体,如《素问·五脏生成》所说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多食甘, 则骨痛而发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 反之, 当五体有病时, 又可通过五味对五脏的作用而加以节制,如《灵枢·九针论》说 “病在筋,无食酸; 病在气,无食辛; 病在骨,无食咸; 病在血,无食苦; 病在肉,无食甘”,并进一步指出 “口嗜而欲食之”亦 “不可多矣,必自裁也”。综上可见,药膳对人体作用是以五脏为中心,并通过五脏影响全身组织器官。
其次,药膳是协调人体与自然界相统一的重要因素。中医学的整体观认为,人类生活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外在因素。人与自然界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如果失衡就会发生疾病。自然界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四季气候的变化,机体的状态也会随着发生改变,《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指出 “用热远热” “用温远温”“用凉远凉”“用寒远寒” 的施膳原则,是说气候寒凉季节应避免食用寒凉的饮食,温热的季节避免食用温热的饮食,如冬季用附片羊肉汤,夏季用茉莉花茶,就是实例。《周礼》中的 “食医”则根据四时机体所需五味的特点,主张饮食调味应 “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机能还表现在对地理环境、居住条件及昼夜晨昏变化等方面。为使人的机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上述理论为依据,提出药膳配药中的四季五补,并且作为四季施膳的指导原则。
(二)以辨证施膳为原则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施膳是辨证论治在药膳中的具体应用。当疾病的证候诊断明确之后,确立治则与治法,再选择相宜的药膳食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辨证施膳过程,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体现,是药膳治病、健身、延年的重要环节。在临床施膳过程中,不是着眼于症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区别。如高血压、肺结核、尿路感染患者,经辨证均为阴虚火旺,病异而证同,都以滋阴降火为原则,可用雪羹汤、冰糖清炖银耳、梨浆粥等药膳治之。辨证施治也必须遵循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的原则。
(三)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它对中国药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1.以阴阳平衡为中心的生理观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依存关系。人身之每一脏腑又可再分阴阳,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只有保持阴阳动态平衡,则机体生生不息,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以阴阳失衡为核心的病理观
人体的病理变化是人体生理状态的阴阳动态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人体阴阳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都可导致机体发生病理变化。
3.以调整阴阳为根本的药膳观
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是处于阴阳相对平衡状态; 而病理变化是阴阳失调。中医的药膳亦是以调整阴阳趋于动态平衡为目的。故《素问 ·至真要大论》提出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的原则。并有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等一系列治则。所以对阴阳偏盛表现为邪气盛的实证,应泻其有余; 对阴阳偏衰表现为正气不足的虚证,应补其不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的治疗原则,王冰所注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如虚实夹杂,则应泻实补虚兼顾。
4.以五行学说为指导的施膳观
中医的五行学说,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系统的功能和属性; 说明人体五种系统功能之间的协调关系; 说明五脏系统的病理关系,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制订治疗原则。五行学说对中医药膳学也具有指导作用。临床上许多施膳原则,须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如肝有病易伤及脾胃 (木克土),凡见肝病者,常宜治肝兼以补脾健胃的药膳,以防传变,旨在 “先安未受邪之地” 即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若母子两脏同为虚证时,应以补母为原则 (虚者补其母),如水不涵木的肝肾阴虚证,治法可用滋水涵木法,施以滋补肝肾的滋补药膳为佳。
(四)气血津液学说对药膳的指导作用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阐明人体五脏之气、气血津液的生成,神气的健旺,全赖天地间五气、五味的供奉,而五气、五味皆来源于自然界的食物。气的生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在临床施膳,特别强调补脾胃的重要性。如《类证治裁》所说:“饮食,人所以卫生,而脾胃,实生之本也。”脾胃健旺,则元气充足而病不生; 脾胃受损,则元气不足而易生疾患。
血和津液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提供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来源为脾胃受纳水谷而化生的精微所成。气与血、津液三者可以相互滋生,功能上相互协调。在养生保健及治疗疾病时,依据 “补气生血,气血双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当能速补”作为施膳的原则加以运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jiankang/2022122645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