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略
1.王霸
【原文】
夫三皇无言,而化流四海,故无所归功。帝者,体天则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让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礼赏有功,美而无害。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斗战之患。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国定主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霸者,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用命。
【译文】
三皇不需要任何言论,教化便流布四海,所以天下的人不知道该归功于谁。五帝效法天地运行,增设言教,制定政令,天下因此太平。君臣之间,互相推让功劳;四海之内,教化顺利实現,黎民百姓却不知其中的原因。所以,任用臣属不需依靠礼法和奖赏,就能做到君臣和美无间。三王用道德治理民众,使民众心悦诚服。三王制定法规,以防衰败,天下诸侯按时朝覲,天子的法度施行不废。虽然有军备,但并没有战争的祸患。君主不怀疑臣属,臣属也不怀疑君主。国家稳定,君位巩固,大臣适时功成身退,君臣之间也能和睦相处而无猜疑。五霸用权术统御士,以信任结交士,靠奖赏使用士。信任衰微,士就会疏远;奖赏亏欠,士便不会用命。
【点睛之笔】
领导的最高境界是行无言之教;次一等的境界是效法天地而有所作为。
领导者也可以用伦理和法规实现统治;权术也是很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永远是最重要的落脚点。
时代不同了,用人的手段也不一样,因此择人任时就成为用人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集纳人才都是手段,使用人才、发挥人才的作用才是目的;仅能发现人才、招纳人才,而不会使用人才,等于没有人才;不能适时用才,则是浪费人才、误用人才。
2.将在自专
【原文】
《军势》曰:“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
【译文】
《军势》说:“出兵作战,重在将帅有专断指挥之权。军队的进退如果都受君主控制,是很难打胜仗的。”
【点睛之笔】
实行科学的层级管理和授权管理,避免不放心、乱干涉、瞎指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是兵法原则,也是现代管理的法则。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信息传递通畅,意见沟通及时,指挥调度有序,行为控制有力。
3.军之微权
【原文】
《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军势》曰:“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无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
《军势》曰:“禁巫祝,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
《军势》曰:“使义士不以财。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谋。”
【译文】
《军势》说:“对智者、勇者、贪者、愚者的使用方法各有不同。有智谋的人喜欢建功立业,勇敢的人喜欢实現自己的志向,贪财的人追求利禄,愚鲁的人不惜性命。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来使用他们,这就是用人的微妙权术。”
《军势》说:“不要让能说会道的人谈论敌人的长处,因为这样会惑乱人心;不要用仁厚的人管理财务,因为他会曲从于下属的要求而浪费钱财。”
《军势》说:“军中要禁绝巫祝,不准他们为将士们预测吉凶。”
《军势》说:“使用侠义之士不能靠钱财。因为,义士是不会替不仁不义的人去卖命的,明智的人是不会替昏聩的君主出谋划策的。”
【点睛之笔】
合理使用不同类型的人:
把立功出名的机会留给有智谋的人;让勇敢的人冲在最前面;用利益引导有贪念的人;把艰苦的事情交给踏实苦干的人。
要密切关注三种行为:
能说会道者长他人志气,散布惑众之言,有涣散人心之后果;仁厚之人用工作之便讨好众人,有收买人心之企图;不能让占卜之事在组织内部大行其道,一定不要让奇谈怪论影响组织成员的思想,决不允许流言蜚语在组织内部随意流传。
对于有精神追求的人来说,谈金钱就是对人格的侮辱;深明大义的人不会为阴险小人卖命;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给昏庸的领导者出谋划策。
合理用人是检验一个领导者用人艺术高低的重要方面。
人各有志,人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要因人而异、因人而宜,用人之长,避人所短,把不同追求和不同优点的人用在最适合其有所作为的地方。
4.德威
【原文】
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臣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以事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
【译文】
君主不能没有德行,没有德行大臣就会背叛;君主不能没有威势,没有威势就会丧失权力。大臣不能没有德行,没有德行就无法辅佐君主;大臣也不能没有威势,没有威势国家就会衰弱,但是大臣的威势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害了自己。
【点睛之笔】
领导要立德、立威并重。因为德不足则失人心,威不足则失权柄。
领导干部和管理者都要有道德修养。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领导者无法让有追求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而一个没有道德修养的职业经理人,也无法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
处在领导岗位或管理岗位上,就要树立起自己的威望,这样才能更好地行使职权,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作为一个职业工作者,既要能表现出自己的才干,更要让领导发现自己的忠诚度、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道德风范、精神境界常常构成一个职业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忠诚度要高,名声要好。
5.谲奇
【原文】
故圣王御世,观盛衰,度得失,而为之制。故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诛伐。德同势敌,无以相倾,乃揽英雄之心,与众同好恶,然后加之以权变。故非计策无以决嫌定疑,非谲奇无以破奸息寇,非阴谋无以成功。
【译文】
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观察世道的盛衰,衡量人事的得失,然后制定典章制度。所以诸侯辖二军,方伯辖三军,天子辖六军。世道乱了,叛逆便产生了;天子的德泽枯竭了,结盟立誓的诸侯之间相互攻伐就开始了。诸侯之间,势均力敌,谁也没有办法战胜对手,于是便争相延揽英雄豪杰,与之同好同恶,然后再运用权变之术。所以,不运筹谋划,是没有办法决嫌定疑的;不诡诈出奇,是没有办法破奸平寇的;不秘密谋划,是没有办法取得成功的。
【点睛之笔】
领导者不仅要耳聪目明,还要善于思考、善于分析,更要精于判断、长于决断,所谓“先人一步,高人一筹,赢在眼光,胜在思路”就是这个意思。
要有格局意识,更要善于布局,把各种资源合理调配到适宜的环境中。
当与对手势均力敌的时候,想办法使其资源为我所用,就是最好的取胜之道。
运筹帷幄,谋定而后动,这就是“上兵伐谋”;
动而出奇,不走寻常路,这就是“出奇制胜”;
涉及战略目标、重大利益、关键问题的决策,一定不能大肆宣扬,更不能随意透露给竞争对手。只有打赢商业谍战,才能打赢商战,这就是“抢占先机”。
6.霸者之略
【原文】
圣人体天,贤者法地,智者师古。是故《三略》为衰世作。《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故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
夫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亡者,非丧其身也,谓夺其威、废其权也。封之于朝,极人臣之位,以显其功;中州善国,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说其心。
夫人众一合而不可卒离,威权一与而不可卒移。还师罢军,存亡之阶。故弱之以位,夺之以国,是谓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其论驳也。存社稷罗英雄者,《中略》之势也,故世主秘焉。
【译文】
圣人能够体察天之道,贤人能够取法地之理,智者能够以古为师。所以,《三略》一书,是为衰微的时代而作的。《上略》设置礼赏,辨识奸雄,揭示成败之理;《中略》区分德行,明察权变;《下略》陈述道德,考察安危,说明残害贤人的罪过。所以,君主深通《上略》,就可以任用贤士,制服敌人了;君主深通《中略》,便可以驾驭将帅,统领兵众;君主深通《下略》,就可以明辨兴衰的根源,熟知治国的纲纪。人臣深通《中略》,就可以成就功业,保全身家。
高飞的鸟儿被射死,良弓就该收起来了;敌对的国家被灭亡,谋臣就该消失了。所谓的消失,并不是消灭他的肉体,而是要削弱他的威势,剥夺他的权力。在朝廷上给他封赏,给他人臣中最高的爵位,以此来表彰他的功劳;封给他中原肥沃的土地,使他的家中富有;赏给他美女珍玩,使他心情愉悦。
军队一旦编成,是无法仓促解散的;兵权一经授予,是无法马上收回的。战争结束,将帅班师,对于君主来说,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以,要以封爵为名削弱他的实力,要以封土为名剥夺他的兵权,这就是霸者统御将帅的方略。因此,霸者的行为,是驳杂而不纯的。保全国家,收罗英雄,就是《中略》所论的权变,历代做君主的,对此都是秘而不宣的。
【点睛之笔】
领导要善于学习,向自然学习,向万物学习,向历史学习。
读书学习,要善于品味其精髓,理解其思想,灵活运用其方法。
最高领导者与管理团队之间,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而不是相互提防、相互猜疑、相互掣肘,更不是相互残害。
孟子关于君臣关系的一段论述,有助于我们很好地认识领导班子与管理团队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孟子所论的大致意思是:“君主将臣下视为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将君主视为自己的腹心;君主将臣下视为犬马,臣下就会将君主视为一般的人;君主将臣下视为泥土、草芥,臣下就会将君主视为仇敌。”这里提出了君臣关系的三种类型,然而几千年的专制制度,君臣之间以后两种关系为多。臣下将君主看作一般的人,君臣就能平安相处;臣下将君主看作仇敌,就会发生兔死狗烹的悲剧。之所以造成这种悲剧,是因为那些与君主朝夕相处、距离最近、关系密切的大臣,尤其是那些为君主权力的取得和巩固,殚精竭虑、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即使没有对君主形成实际的威胁,君主也依然会视其为一种潜在的威胁,必欲除之而后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uangshigong/202211143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1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3-01-01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3-01-02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