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二年(1404),明成祖朱棣册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永乐九年(1411),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此时,朱瞻基已13岁,成祖打算为其选妃。皇太子妃张氏的母亲、朱瞻基的外祖母彭城夫人推荐孙氏为太孙妃。孙氏出身低微,是永城县主簿孙忠的女儿,自幼长得如花似玉,而且非常聪慧。彭城夫人也是永城人,偶然见到孙氏,大为称羡。由于她女儿张氏为太子妃,所以时时出入宫中,当成祖打算为皇太孙选妃时,她便推荐了孙氏。成祖传旨选孙氏进宫,见她年仅10岁,便令在宫中抚养,册立太孙妃之事暂缓。过了6年,即永乐十五年(1417),皇太孙已19岁,成祖下令由司天官为其选妃。司天官经占卜后,认为应当在济河一带求佳女,济宁人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个女儿胡善祥便被选中。成祖见胡氏文静、端庄、贤淑,便册为太孙妃。彭城夫人本来想让孙氏选作太孙妃的,结果被胡氏所夺,心中很是不平,立即入宫启奏成祖,请他改命,册立孙氏为太孙妃。成祖认为册立胡氏为太孙妃的命令已经下达,不能轻易收回,便立孙氏为太孙嫔。
永乐二十二年(1424),成祖驾崩,皇太子朱高炽登上皇帝位,史称明仁宗。仁宗册立张氏为皇后,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太孙妃胡氏、太孙嫔孙氏也成为太子妃、太子嫔。彭城夫人对孙氏未能选作太子妃之事一直耿耿于怀,当她女儿张氏成为皇后之后,便在张皇后面前喋喋不休,怂恿皇后废胡氏、立孙氏。张皇后却是颇有主见,任她如何怂恿,只是默然不答。其实,张皇后一向喜欢贞静端淑的胡氏。
宣德元年(1426),明仁宗病死,皇太子朱瞻基即位,史称明宣宗,尊张皇后为张太后。在妻、妾之间,朱瞻基宠爱的是太子嫔孙氏。因为孙氏不但生得妖娆聪慧,而且善于揣摸朱瞻基的心思,博取他的欢心。所以当他登上大宝,按成例册太子妃胡氏为皇后时,立即又册孙氏为贵妃。明初定制,册皇后用金宝金册,册贵妃有册无宝,但宣宗特命尚宝司制就金宝,赐给孙贵妃,使她享受同皇后一样的待遇。在宫中,孙贵妃的地位同皇后几乎不相上下,一样尊贵无比,而且依仗能博得皇帝宠爱的优势,反把宣宗玩于股掌之间,使其百依百顺。
宣德三年(1428),宣宗朱瞻基想到自己年届30岁,尚无子嗣,不免忧心。一天,他同宠妃孙贵妃说起这事,愁容满面地叹道: “皇后身子有病不能生育,爱卿无病也不能生育,难道朕命中无子了?” 孙贵妃一听忙下跪,作出一番羞涩之态,奏道: “臣妾常蒙陛下雨露承恩,近一个多月来觉得体内有异常征兆,红潮不至,莫非已怀麟儿不成?” 宣宗听完贵妃这一番话,大喜过望,亲手把她扶了起来,又以双手合掌祈祷上天保佑,让贵妃早产子嗣。激动之余,他又对孙贵妃许诺道:“如若爱卿生下男儿,朕当改立爱卿为皇后!” 孙贵妃内心惊喜异常,表面上却装出诚惶诚恐的样子,连连摆手说道: “皇后宝座已定,臣妾怎敢有非分之念,望陛下毋出此言!” 宣宗听孙贵妃这样一说,更加喜欢,连连赞道: “真是朕的好贵妃!”宣宗又见贵妃娇羞可人,醉如桃花,越觉怜爱,便一把把孙贵妃揽进怀里,百般抚爱。
光阴似箭,转眼过了8个多月,孙贵妃居然生下了一个皇子。宣宗听到喜讯后,急忙赶至贵妃宫中,抱起儿子一看,见儿子方面阔嘴,啼声响亮,不由更加喜欢,当下亲为取名叫祁镇。宣宗从贵妃宫中出来后,当即传旨大赦,以庆贺他有了皇子。
其实,皇子祁镇并不是孙贵妃所生,而是偶然被宣宗召幸的一个宫人所生。孙氏被立为贵妃后,并不安分守己,不甘心屈居妃嫔之位,她觊觎皇后的宝座,千方百计想据为己有。唯一能实现目的的办法当然是生下皇子,因此,便想出一条秘计,暗中与怀孕的宫人定了易吕为赢的密约。事情非常凑巧,怀孕的宫人生下一个男孩,孙贵妃便取宫人子为己子,诳骗宣宗。宣宗哪里知道这一秘谋,他盼子心切,一直认为皇子祁镇是孙贵妃所生的龙子。
几天之后,宣宗决定履行自己曾在贵妃面前许下的诺言。他把几位重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召入,对他们说: “朕有一大事,与卿等商议,卿等为我出出主意。朕30岁而无子,中宫皇后有病不育,据术士推算,说中宫命中无子,今幸得贵妃产下麟子,当立为嗣君。母以子贵,孙贵妃理当立为皇后,但不知何以处置中宫?卿等为我想一个得当的办法!” 大臣们一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宣宗见大臣不发一言,便举出皇后的几项过失。善于奉承君主的杨荣首先奏道:“既然皇后有过失,就应该毫无顾虑地废掉。” 宣宗之前,明代帝王尚无废后之事。宣宗问道: “历史上有废皇后的例子吗?” 杨荣答道: “宋仁宗废郭后为仙妃,便是成例。” 宣宗见大臣中只有杨荣发言,其他大臣都不发言,便问道: “卿等何故不发一言?” 杨士奇比较守正,跪下奏道: “臣等侍奉帝后,就像儿子侍奉父母,当今的中宫是母亲,群臣是她的儿子,母亲如果有过失,儿子应当极力规劝,怎么能与父亲议论废立母亲的事呢?” 张辅、夏原吉也随之跪下,说道: “废皇后是宫廷大事,当三思而后行,望陛下慎重!” 宣宗又问道:“此事能否交给外朝议论?” 杨荣说: “历朝历代不乏此事,用不着别人议论。” 杨士奇说: “宋仁宗废了郭后,范仲淹、孔道辅率领谏台的官员十多人,因入朝进谏而被降职,至今还在史册上写着,怎么能说没有议论呢?” 宣宗十分不快,拂袖而去,大臣们退下。
第二天,宣宗又召杨荣、杨士奇问此事。倡议废后的杨荣从怀中取出一纸,奉呈宣宗。宣宗一看,纸上写的都是诬谄皇后的过失,多至20事。宣宗认为杨荣诬后有点过火,便生气地说: “皇后哪有这么多的过失?这般诬毁,不怕伤天害理吗?” 宣宗又问杨士奇: “卿对废皇后有什么看法吗?” 杨士奇答道: “汉光武帝废后,下的诏书说: ‘废后乃是非常之事,不是国家的福气。’ 宋仁宗废后,事后甚为后悔,希望陛下慎重行事。” 宣宗听了不乐,此事便罢。又过几天,宣宗单独秘召杨士奇到文华殿,屏退左右,告谕说: “朕废后意已决,卿不必多辩。若是废后,何以处置中宫?卿须为朕想一得当办法。” 杨士奇再三推辞,但宣宗再三要求,只得略略思索后问道: “中宫与贵妃关系如何,有无宿怨?” 宣宗道: “相处和睦,相亲相爱,近日中宫有病,贵妃常去探视,慰藉甚是殷勤。”杨士奇说: “既然如此,倒不如借着中宫有病,由陛下向她言明圣衷,导使她主动让位于贵妃。这样做,进退合乎礼,皇上对她的恩礼却不见衰减。”宣宗连连点头称善。
宣宗按杨士奇的意思,劝胡皇后退位。病中的胡皇后见宣宗来探望自己很是高兴,然而,她根本想不到宣宗竟是来让她自动辞去中宫之位的。君王薄情,自己多病,且又无子,软弱的她既无力抗争,又无法夺回君王的恩爱,只得忍让,强作笑容地接受了这道残酷的命令。
数日后,宣宗又召见杨士奇,对他说: “卿的计策甚善,中宫果真欣然愿让,虽太后不准辞让,孙贵妃也坚决不接受,但中宫让后位的意志已很坚决了。” 杨士奇说: “既然如此,则望陛下对待两宫应一视同仁,不要分出厚薄。历史上宋仁宗废郭后,而待郭后恩礼有加,不减当年。” 宣宗说: “朕一定按卿的意思办,决不食言,说了必算。” 于是废后之事定了下来。
宣宗迅即布置,先立祁镇为皇太子,后又起草中宫让位诏书,颁行天下。孙贵妃实现了多年的皇后梦,可她还矫揉造作地推辞一番,才欣然接过皇后册宝。
宣德九年(1435),宣宗病逝,皇太子朱祁镇即位,史称明英宗。英宗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孙皇后为皇太后。英宗天顺六年(1462),孙太后病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uanghou/2022122780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