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文帝杨坚皇后独孤氏(人物事迹_历史评价)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396 评论:0


身世与婚姻


独孤皇后(553—602),河南洛阳人,北周大将独孤信的小女儿。独孤信是北周的名将,作战勇敢,战功卓着,官拜上柱国大都督,封河内公,他共有7个女儿,其中长女是北周明帝的皇后,因而显赫一时。
独孤氏出生将门,曾经历过魏末的战乱,随家人从洛阳逃到长安。她时常听父亲讲出生入死的战争故事,自幼不喜欢做女红等家事,却偏偏喜爱读书,以古为鉴,很有个性,因而深得独孤信的宠爱,被视为掌上明珠。
14岁时,独孤氏已经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姑娘了。她身材颀长,婷婷玉立,面如满月,凤眼杏腮,眸如点漆,照人有神。许多士家大族子弟都纷纷慕名前去求聘。独孤信左挑右拣,要为自己的爱女选一个佳婿。他环顾满朝青年子弟,最后选中了生得一表人材、相貌非凡的杨坚。杨坚是北周开国勋臣杨忠的长子。杨忠是弘农华阴人,官拜柱国大将军,封隋国公。他的长子杨坚不仅相貌气度不凡,而且为人深沉稳重,不苟言笑,谈吐表现极有见识,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说他风骨特异,必有飞黄腾达之日。独孤信有意将女儿许配给杨坚,但又觉得不能仅凭相貌取人,还要亲自考察一番。一天,独孤信特意摆下酒筵,宴请杨忠父子及几个知己朋友。席间,独孤信对杨坚说: “我与你父亲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获得今天的功名。你还没有经历过战场考验,你有什么打算?”
杨坚不慌不忙地回答: “大人盛名盖世,我常听家父称赞大人用兵如神,谋而后动,所以才战无不胜,声振邻国。我将来如果上了战场,当以大人为榜样,建功立业。”
独孤信被恭维得呵呵大笑,通体舒畅。他又问道: “你平常喜欢练何种武艺?”
“刀枪弓马,每日必练。但我以为,为帅者不仅要武艺出众,更重要的是要有韬略的修养。盖战争之事,斗力不如斗智。项羽能力敌万人,但智谋却不及刘邦,所以才落得四面楚歌,自刎乌江的败局。”
听了杨坚这番话,独孤信十分赞赏。他对杨坚说: “你将来的造就,一定在老夫之上,愿你好好努力。”
经过这次考验,独孤信对杨坚十分器重,于是决定把幼女嫁给他,这门亲事很顺利地完成了。
独孤氏婚后生活十分美满。刚结婚不久,这对新婚夫妇在一次交谈中,就显示了独孤氏不凡的个性。她对杨坚讲了在她心中蕴藏了许久的想法: “你们男人都有一个毛病,一得意,就会妄自尊大,这年头如果能和一个多情多义的人白头偕老,实在难得。”
“你怎么有这样的议论?”
“男爱女以色,有几个白头偕老的美满夫妻?男人一旦得意,就视女人为玩偶。你看权势之家,宫廷之间,昏淫秽乱,能有几个尊重女人的?”
“难道你怀疑我有对不住你的地方吗?”
“我父亲看中的是你相貌不凡,识见远大,说你将来一定会有成就。不过就我一个女人来说,你事业成就愈大,如果不能尊重我,始终如一地对我好,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父亲有5个姬妾,家庭中争宠夺位,扰得不得安宁。几个哥哥也这样,自寻烦恼,我见得多了。你们男人对婚姻不尊重,娶妻、休妻如同换件衣服一样随便。你要是那样,我可受不了,也绝不答应你那样做。”
“想不到你这样多虑,我保证不会背弃你。我爱你之外,只有更加敬重你,我向你保证,除你之外,不和第二个女人有来往。”
“你敢发誓吗?”
“我杨某,如果背着你和第二个女人有来往,就遭天罚……”
独孤氏瞟了杨坚一眼,脸上泛出了喜悦的笑容。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难得这对夫妻对婚姻关系这样重视。史书上称独孤氏善妒,其实不然。她力求夫妻之间真诚相爱,要求杨坚不纳妾,不乱爱,即使到杨坚贵为帝王时,也不能破坏这个原则。正因为如此,才演出了以后的种种故事。

助夫建隋


独孤氏嫁给杨坚后不久,杨坚就靠父亲荫官为车骑将军,从此声誉日隆。这时,正值北周明帝宇文毓统治时期。明帝的皇后是独孤信的长女,因此和杨坚是连襟,尽管这样,但他对杨坚并不放心。在明帝登上帝位以前,就曾听人说过杨坚相貌贵不可言,如今皇权不振,不能不警觉。为此,明帝密遣相术家赵昭去仔细察看,如果杨坚有帝王之相,就决定除掉他。
赵昭见到杨坚后,发现杨坚果然气宇不凡,又仔细观察,见杨坚上身特别长,长着一对三角眼,眼神如电,照人有威;谈起话来,声音宏亮,铿锵有力。而且杨坚额头中央微微突起,愈往头顶愈突起,像一根肉柱,头顶两角也各突起一块。赵昭不禁啧啧称赞,心中暗暗盘算,这真是个真龙天子之相。为图日后富贵,赵昭对杨坚直言相告: “将军之相,真乃五百年也难得一见。额广,中央突起,直贯入顶,相术上称之为‘五柱贯顶’ ,此相当为天下之君。异日富贵时,愿将军不要忘了我今天的论断。”
杨坚生性沉稳,他怕赵昭是来试探自己的,因而慌忙回答: “我不过是一介凡夫,惟一的希望就是能效法父亲,为国效力。此外别无他求。”
但赵昭却是真心实意,他告诉杨坚: “目前时机未到,要深自隐晦,不可太露锋芒。宇文大冢宰忌贤害能,将军要特别小心才是。”
赵昭回到皇宫,奏禀明帝,说杨坚虽奇,但依人成事,顶多只不过做到柱国之类的军职,从而消除了明帝心中的疑惑。
而这一边的杨坚,在听了赵昭的话后,心中不免泛起奢念。回到内室,对独孤氏谈起了这番经过。
“赵昭态度诚恳,不像是在骗我。”
“这种事哪能尽信。”
“有一个秘密,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人。”杨坚一把拉住独孤氏的手臂,走到窗前,伸开左手,将手心迎向窗前的阳光,只见杨坚的掌纹明显地组成一个 “王”字,同时,左右两手的掌心下端,各有一个回旋螺纹。
独孤氏很惊讶: “这确是很奇怪,我曾听人说,掌心有螺纹,主大贵,你两手都有,又有 ‘王’ 字在上,确是异相。”
杨坚又给她讲了自己小时出现的种种异相。独孤氏不仅好奇,心中也充满了无穷的希望。她略一思索,正色对杨坚说:“依这样看,你的确不是常人,不过现在权臣当道,你不能不特别小心。而且,在我看来,成大事的人,一定要有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帮助才能成事。否则,你纵有天大本事,一个人也是孤掌难鸣。你应该结交几个真心朋友才是。” 独孤氏这些话,使杨坚受益匪浅。
当时,杨坚的官职是 “小宫伯” ,主管宫间的事务。一方面,他小心尽职,不敢稍露锋芒,另一方面,他冷眼旁观,在朝臣中结识了不少有识之士,引郑译、刘昉为知己,与他们时常秘密谈论朝政,结为一党。他们在日后杨坚夺取皇位和执政时都有很大作用。
执掌大权的大冢宰宇文护,颇疑忌杨坚,曾有意杀他,但都被杨坚逃过。明帝受宇文护的辖制,一心想除掉他,但宇文护竟先下手把明帝毒死。继立的武帝,即宇文邕,是一个相当有心计的人,他经过11年的准备,设计杀死了宇文护,尽诛其党羽,自己掌握了大权。武帝亲政以后,积极整练军队,灭了雄踞于冀晋鲁豫的强敌北齐。到这个时候,杨忠已经死了,杨坚袭爵为隋国公。在几次征战中,杨坚功勋显赫,又有郑译等人在武帝前不时吹捧,杨坚的声誉日渐上升。武帝的太子宇文赟16岁时,择杨坚的长女为太子妃,这样杨坚成了太子的丈人,更提高了他的地位。
杨坚37岁时,武帝驾崩,太子宇文赟即位,史称周宣帝。新皇帝是个21岁的青年,性格暴躁而自大,嗜酒,喜怒无常。杨坚以皇后之父被任命为大后丞。宣帝远游时,就派杨坚居守。杨坚的地位渐渐升高以后,也常常借机弄权,以讨好内外,对宣帝则时常规劝,要他注意政事。宣帝渐渐感到不耐烦而对杨坚不满。
杨坚知道自己已不再被皇帝信任。暗中和郑译、刘昉等几个知己讨论应付的办法,觉得惟有外放,离开朝廷,才比较安全。这样,由郑译策划,杨坚被外放任扬州总管。上任前,杨坚特别关照郑译等人,以后朝中政情大事,要随时通报消息。
当时,刘昉官居御正大夫,郑译为内史,都是能接近皇帝的近臣。正在杨坚准备去扬州,行期已定之时,郑译传来消息,宣帝因饮酒过度,已昏迷两天,怕有变故。杨坚得知后,拿不定主意。不走,怕人说逗留观变,存心不轨; 走呢,又怕一出国门,将来要受制于人。在这种犹豫旁徨的情况下,杨坚只有与独孤氏商议。
独孤氏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她审时度势,替杨坚拿主意,说道: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走。机不可失,否则就难有出头之日。从现在起,你装作失足扭伤,不能行走,传话出去,暂时延缓行期。其他的事,赶快找刘昉一班人密议。”
杨坚依独孤氏的主意而行,一面装着脚痛,宣布行期延缓,一面秘密与刘昉、郑译等商议,定下策略。万一宣帝驾崩,由郑译、刘昉作内线,相机推荐杨坚为辅政。
宣帝暴饮昏迷了10天,郑译乘机草拟一诏令,策命杨坚入朝辅政,并都督内外军事。在杨皇后支持下,诏令在皇帝病床前宣读,当时宣帝已昏迷不能言语,算是宣帝口授诏书,立刻正式宣布,使内外周知。杨坚就这样轻易取得辅政大权。他立即进居朝堂,施展权谋,以郑译、刘昉为心腹,并乘宣帝未死,假称赵王宇文招嫁女于突厥,尽召诸王入京。两天后,宣帝驾崩,7岁的太子宇文阐继位,杨坚身为摄政,大权独揽。他施展一套手法,自己躬行节俭,布衣素食,勤劳治事,一方面布置心腹分掌重要位置。他的作为,引起几个重臣的不满。相州总管尉迟迥,益州总管王谦联合起兵,声讨杨坚。杨坚用将得人,短时期内先后平定叛乱,他对反对者毫不留情,予以杀戮。
杨坚的作为,渐渐显出揽权的野心,宇文氏诸王尤其反对。赵王设宴请杨坚,准备在宴席上以伏兵杀之。但杨坚在随从元胄的保护下,未遭毒手。独孤氏看到杨坚犹豫不决,提出自己的建议: “不想受制于人,就不能后退,现在退一步就没有生路了。无毒不丈夫,你不要顾忌太多。”
独孤氏 “无毒不丈夫” 这句话,在杨坚的脑海中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他命人告发赵王等同尉迟迥的叛乱有勾结,一气杀了5个亲王和他们的全家老小。凡是不附合他的朝臣也被一一翦除。
杨坚执政两年以后,见时机成熟,就由郑译、刘昉策动,逼静帝宇文阐禅位。公元581年,杨坚登上帝位,建立隋王朝,史称他为隋文帝,独孤氏被立为皇后。

内廷变故


杨坚登基以后,志得意足。他勤于政务,政治才能颇高,在他治理下,国势日强。
独孤氏被立为皇后后,杨坚对她既爱又畏。直至独孤氏去世,杨坚的后宫才设立妃嫔,这在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每天上朝,独孤后总要陪杨坚共乘一坐舆,杨坚在前殿听政,她就坐在后殿等候;杨坚如有失误,独孤后立即指出,杨坚下朝,他们又一同回内殿。
这时的杨坚四十出头,精力旺盛。他躬行节俭,皇宫内苑,清静无华。无事时,杨坚就到处察看。一天,他来到后院洗衣局,几个女子正在洗衣,见文帝驾到,慌忙伏跪行礼。其中一个年约20岁的女子,眉清目秀,长得丰满,皮肤白皙,唇红齿白,气质典雅,如鹤立鸡群,杨坚不由得心动。他平日所见的宫女,都是独孤后所选,不是粗短,就是瘦弱。独孤后从不选美貌妙龄女子在身边,这样做,自有其深意,以防杨坚见色起意。
“你姓什么?来宫多久了?”杨坚故意找话问她。
“奴婢复姓尉迟,来宫4年了。”
杨坚听这女子说话时,声音清脆悦耳,更是喜爱。他有心将尉迟氏弄到身边,又知道独孤后绝对不会允许。几天过去,杨坚总不能从心中抹去尉迟氏的形象。一天,杨坚在御书房批阅奏章,利用皇后午睡的机会,命内侍引尉迟氏来见。尉迟氏略加妆饰,更显得美丽。杨坚急不可待,在内书房后室和尉迟氏温存起来。事后,杨坚问起她的家世,才知道她是当初起兵反对自己的尉迟迥的孙女。尉迟迥被杀后,她被没入官府为奴。杨坚为美色所迷,加上尉迟氏又体贴人意,他暗中常与她欢聚。但日子一久,被独孤氏得知,就对杨坚大兴问罪之师。
“你当初山盟海誓,现在是否嫌我年老色衰,还是你做了皇帝就可以随随便便?” 独孤后逼问杨坚。
杨坚一向敬爱独孤氏,又有些心虚,希望把事情冲淡:“我只是一时之兴,皇后何必认真。”
“还有,那狐狸精是尉迟迥家的人,她如果不安好心,你岂不危险?你怎么这么糊涂?你给我把她撵出宫去。”
杨坚深知独孤后的脾气,没法缓和,只有遵命。

这件事给独孤后很大的刺激。她知道,只要放松一次,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纵然杨坚现在身为帝王,她也无法容忍别的女人闯进她的婚姻圈子。她越想越有气,内心拿定主意一定要给丈夫点颜色看。
次日,杨坚退朝后,正思考如何打发尉迟氏,只见独孤后命人提来一个盒子,放在内寝走廊上。
“那是什么?”杨坚问。
“把盒盖打开,让皇上看看。” 独孤后命令内侍。

杨坚不看犹可,一看脸色陡然大变,却见盒内盛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仔细一看,正是他喜爱的尉迟氏。杨坚气得说不出话来。
“我替你了结了她,免得你为难。” 独孤后望着吃惊的杨坚说。
杨坚大怒,愤然离去。他没有想到这件事会是这样。他既为惨死的尉迟氏而悲伤,又为自己的面子大受损伤而气愤。他到后院御厩,骑上他那匹枣骝马,从右侧门直出长安北门,没有目的地狂奔而去。飞奔20余里,停在一个山谷边的松林下,坐在岩石上休息。他心情很复杂,虽然非常不满独孤后的做法,也曾想大施龙威,将她囚禁起来,让她吃尽苦头,又怕别人会传为话柄,“皇帝偷情,皇后吃醋” ,实在不好听。他反复思量,没有什么好主意,只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太阳已西沉,杨坚仍坐在枯树下。这时,从长安方向的道路上,飞奔而来两骑。原来独孤后见杨坚怒气冲冲地离开,生怕出事,忙叫近侍召来杨坚的两个亲密大臣——高颎和杨素,告知他们事情的原委。两人慌忙四处寻觅,好不容易才找到这儿。见面后,他们力劝杨坚息怒回宫。
“她这样做,实在令我难堪。朕贵为天子,却不能自由,她未免太过分了。” 杨坚气愤地诉说。
“皇上应以天下为重,怎么能够因为一个妇女而轻易丢开天下呢!” 高颎极力劝解。
“皇后也为此深感不安,非常后悔。皇上息怒,臣等护送皇上回宫。” 杨素也从旁相劝。
虽然高颎、杨素一再劝慰,杨坚仍不肯马上回宫。一直等到天黑,杨坚怒气才稍平,在高颎、杨素的陪同下,缓缓回宫。
独孤后已在宫中阁道前迎候,一见杨坚,便呜咽流泪,跪在地上请罪。夫妻重行见面之礼,都有很多感触,不知说什么好。高颎、杨素见此情景,连忙用好言规劝: “皇上回来了,皇后就不要再忧伤自责了。皇上到现在还没有用晚饭呢。”
独孤后见有台阶可下,忙说: “可真难为你们了。”
这时,杨坚也开口说道: “你们就留下来一起用晚膳吧!二位在外朝政事上为朕分忧,在内朝又为朕的家事挨饿,朕要好好谢谢你们。”
这样,一场冲突终于在酒宴上被冲淡了,大家极欢而散。
经过这一番波折,独孤后为讨杨坚欢心,刻意修饰,夫妻重温旧情,和好如初。但后来独孤后听说高颎在劝杨坚时,将自己比做一个无足轻重的妇女,心中大为气愤,对高颎不满。高颎的妻子死后,杨坚命他续妻,高颎辞以新丧,不忍续弦,但不久高颎的爱妾生了孩子,这更惹恼了独孤后,她极力破坏杨坚和高颎的关系,高颎从此不再受宠,之后又被罢黜官职。独孤后这种痛恨男人纳妾的心理,也导致了太子杨勇失欢于她,最终被杨广取而代之,演出了一幕家庭悲剧,使杨坚辛勤建立的帝业也随之覆亡。

废立皇太子


隋文帝杨坚有5个儿子,都是独孤后所生。杨坚颇以此自豪,常对臣下说: “朕别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不像前代帝王内宠多,兄弟间互相纷争,亡国之道,莫此为甚。”他哪里会料到,一母所生的兄弟,为了权位,照样会闹出阴谋夺位的悲剧。
杨坚的长子杨勇, 小名阿发。 次子杨广, 小名阿��。 杨勇品性宽厚,只是从小养尊处优,有些恣意任性,没有心计。杨广长得仪态俊美,善于察言观色,深藏心计。5个儿子中,独孤后最喜欢杨广。杨坚登基以后,杨勇因系长子,被立为太子,杨广被封为晋王。开皇八年(588),杨坚兴兵,大举伐陈时,杨广为行军元帅,统御各路军马,战功卓着,也赢得杨坚的喜爱。
杨勇的妃子元氏,是前朝北魏的皇族,门第高贵。但元氏不够美丽,太子并不宠爱她,而是宠爱出身低微的幸姬云氏。为此,独孤后常斥责太子,要他礼爱元氏,太子只是表面应付。后来,元氏暴病两天而亡,而云氏这时却生了一个儿子,这孩子就成了杨坚的嫡长孙,杨坚很高兴。但独孤后却不以为然,她说: “夫妻是人伦之始,不重视这个伦常的,一定没有好结果。你做老子的,身为天子,都没有一个姬妾。儿子不像你,要好好教训他,不然将来恐怕会坏了你的家业。”
这番话后,杨勇免不了受父母的责备。独孤后常常派人伺察太子杨勇的举动,很多事情使她不满,因此少不了在杨坚面前说这个儿子不堪重任。而杨勇又不够警觉,他并不因此而约束自己。有两件事又使杨坚大为不满。某次大阅,杨勇在他的铠甲上加上了金珠等装饰,杨坚很重视节俭,为此,杨勇受到了斥责。那年冬至节令,杨勇在太子宫张罗接受百官贺节,场面又极端铺张。善于猜忌的杨坚得知后,认为这是朝臣冷落自己,大为气愤,责问众臣。又怀疑太子暗中弄权收揽人心,对太子很不放心。杨坚又见东宫太子宿卫有几千人,于是下令将其中精壮者选入皇帝的禁卫军。杨勇觉得父母对自己有误解,私下也表示不满。晋王杨广觉得有机可乘,遂设计图谋夺取太子宝座。
杨广与杨勇的性格迥然不同。他阴险狡诈,知道文帝不喜欢奢华,崇尚节俭,他就投其所好,车马衣物,连家人等一律朴素无华,家中也布置得十分寒素。杨广表面上谦逊有礼,倾心结交群臣,对杨坚的宠臣杨素更是虚心结纳,因此获得许多朝臣的称赞。不但如此,杨广和夫人萧氏,还在母亲独孤后面前大献殷勤,显得十分恭敬孝顺。有时独孤后派宫婢传话,或是有所赏赐,杨广命萧氏视之为上宾,甚至和萧氏同寝共食。回去的人自然在独孤后面前夸赞晋王夫妇的美德。日久,杨坚也对他刮目相看。灭陈以后,杨广被任命为扬州总管,镇守南方。临行之前,杨广进宫与母亲辞别,母子二人呜咽流泪,悲不自胜。杨广得知母后对太子极为不满,觉得取代太子大有可为,遂和心腹定下计谋,深交杨素以便让杨素帮助他谋求皇太子之位。杨素也看出独孤后对太子杨勇不满,就决心帮助杨广打击太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勇渐渐觉察到自己的太子地位发生动摇,因而大为惶恐,不知如何是好。他在自己的后园中搭了一个草屋,布衣草褥,栖息其中,表示悔过自新。杨坚得知太子不安,派杨素去东宫观察太子言行。杨素来到东宫外通报进见,杨勇不敢怠慢,冠带整齐在台阶下等候,但杨素故意迟迟不进,以激怒杨勇。杨勇果然中计,见面时,内心的愤怒都流露了出来。杨素回宫报告说太子有怨气,恐怕有变。同时,独孤后也派人秘密刺探太子的过失。杨广更甚,用重金买通太子的幸臣姬威,于是东宫内芝麻大的小事,也有人夸大其辞地报告为太子怀恨,图谋不轨。这样天长日久,杨坚深感忧虑,认为自己处境危险。杨广见时机成熟,派人胁迫姬威诬告太子谋反。杨坚气愤已极,命令杨素负责调查。杨素一手遮天,搜罗太子过失,把太子饲马千匹和将庭前枯树根制成火燧千枚等事说成是蓄谋政变。文帝杨坚听信馋言,遂于开皇二十年(600)将太子杨勇废为庶人。
两个月后,晋王杨广被立为太子。又过了两年,仁寿二年(602)八月,独孤后病故,时年50岁。

独孤后的品性


在中国历代皇帝皇后中,惟有隋文帝和独孤后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这虽然可以说是两人的感情深厚,却也表明独孤后御夫有术,史书上称独孤后奇嫉,不可尽信。杨坚能平步青云,职位不断提高,最后登上皇帝的宝座,这多得益于独孤后的帮助,而登基后,国势蒸蒸日上,也有独孤后的一份功劳。独孤后一直在后为杨坚出谋划策,因而杨坚既爱又畏独孤后,对她言听计从。
然而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皇后,独孤后也没能超越封建礼教的要求,她柔顺恭孝,谦卑自守。被立为皇后后,凡事都要遵守礼的要求,她曾教育几个公主说: “北周皇家的几个公主,都没有妇人之德,嫁到夫家后,不尊重公公、婆婆,还离间夫家至亲骨肉,搅得一家人不得安宁。这样的事,你们要引以为戒。” 一次,独孤后侄女的丈夫死在并州,其嫂告知独孤后,说女儿已有身孕,请求准许不去参加葬礼。独孤后说:“女人应该伏侍丈夫,这样的事,怎么能不去!况且她的婆婆还健在,你们理应去问问她。” 结果由于她的婆婆不答应,独孤后的侄女只得前去参加葬礼。独孤后还颇为仁爱,每当听说大理寺要处决犯人,常常呜咽流涕。
独孤后生性非常节俭,不好华丽。一次幽州总管献给独孤后一筐明珠,精美绝伦,价值800万两银子,独孤后却说:“这些东西我用不着。现在边塞上战事频繁,将士们都很疲惫劳苦,不如用它犒劳有功的将士。”
独孤后作为一个皇后,遇事能从大局出发,毫不顾念私情。一次,独孤后的表兄大都督崔长仁犯法,依照法律应该杀头,但由于他同独孤后的关系,杨坚打算赦免他。独孤后得知后,对杨坚说: “处理国家大事,怎么能顾及私情呢?” 结果,崔长仁就被处死了。独孤后的深明大义,博得了臣子们的称赞。同时,由于她在言及政事时往往与杨坚不谋而合,宫中并称他们为 “二圣”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uanghou/2022122772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