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善文
徐妃,名惠,湖州长城人。她的父亲名叫徐考德,曾经官至右散骑常侍。徐惠天资聪颖,生下来刚刚5个月就能开口讲话,而且口齿清晰、伶俐。4岁的时候能口诵《论语》 、《毛诗》 等经典着作。8岁的时候能写一些通篇流畅、颇有文采的好文章,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天赋。她的父亲对女儿非常支持,经常让她读一些经史子集方面的书,以丰富她的知识。而徐惠自己尤喜读书,常常因读书而忘记吃饭,就连走路都拿着书。天赋加勤奋,使得徐惠从小就具有十分渊博的知识。父亲孝德曾叫她拟 《离骚》为 《小山篇》 ,她遂即拟作云: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表现了她文学上很深的造诣。徐惠能做出这样的文章,连她父亲也大吃一惊,当太宗听说这件事后,也感到徐惠不同一般,欣赏她知书善文,于是下诏将徐惠召入宫中,纳为才人,那时她才11岁。
徐妃不但文章做得好,长于骈赋,诗亦端雅可诵。她常常闲暇之余写诗,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因此她受到太宗的特别宠爱。她做的诗基调欢快,在艳丽中透出自重自爱的情感,《全唐诗》卷五载有徐妃诗作五首,现录其三首于下:
《长门怨》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赋得北方有佳人》
由来称独立,本是号倾城。
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
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
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妆殿答太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要说徐妃做这篇 《妆殿答太宗》还有一段小故事。长安崇圣寺中有一贤妃妆殿,太宗一次出游至此,偶发奇想,派人召徐妃来此共同游乐,过了很长时间徐妃也没有来,李世民很生气,徐妃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另外徐妃还有一首颇有气势的诗,可与当时的男作家并驾齐驱。
《秋风函谷应诏》
秋风起函谷,劲气动河山。
偃松千岭上,杂雨二陵间。
低云愁广隰,落日惨重关。
此时飘紫气,应验真人还。
在诗歌的黄金时代的唐代,诗人多至不可胜数,就是在幽闭的皇宫里,也出了像徐妃这样的女作家,徐妃以上的四首诗,连同前面的 《小山篇》 ,已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
唐太宗很欣赏她 “挥翰立成,词华绮赡” 的才学,很快将其升为婕妤,不久又升至充容。唐朝制度规定: 皇后而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是为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是为九嫔。由此可见,这时的徐妃已列入了九嫔之列,地位明显提高了。
敢于进谏
然而徐妃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她积极进谏,在政治上给予太宗以很大帮助。
唐太宗作为封建皇帝,虽然在位时颁布了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法律、法令,出现了贞观之治这样前所未有的盛世。但是他不会也不可能没有他阶级的局限性。李世民晚年的好大喜功,对外频频发动战争,战争需要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这必然加重人民的负担。为此,徐妃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劝说太宗,极力阻止对外发动战争。贞观二十二年(648)春,唐太宗出游玉华宫时,徐妃上疏太宗,指出近年以来战争、劳役的双重压迫,东征高丽,西讨龟兹,加上兴筑翠微、玉华等宫室,使士兵和马匹疲于战争,船只、车辆忙于运输,势必造成田园荒芜。同时警告太宗: “人民的痛苦、疲劳是叛乱的导火线,当人民不堪重负时,必然会起义反抗。” 希望唐太宗能减少兵役、劳役,让人民休养主息、发展生产。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之时,很少兴修离宫、别馆,这当然与他吸取隋炀帝灭亡的教训不无关系,但与徐妃的劝谏也不能说没有关系。在上疏中,徐妃劝谏太宗要无为而治,不可大兴土木。她说: “招募工匠大兴土木,必然给百姓带来困扰,使他们不能安心务农,假使皇帝能给他们便利,让民众自由耕作,而不是整天役使他们,普天之下就太平无事了。五谷丰登,人民自然会欢天喜地,高高兴兴” 。唐太宗接纳了徐妃的建议。
徐妃非常痛恨玩物丧志之人。在给太宗上疏中,她认为珍玩伎巧,是国家沦丧的根本所在。珠宝玉器,是迷人心窍的毒药。珍玩珠宝盛行民间,必然会败坏淳朴的民风。她还举例说: “商纣王迷恋玉器,最后导致了国破家亡” 。所以,她说: “做皇帝应提倡节俭,而不能奢华,应该给后人留下治国的法制、原则,让人们都尊从,这样大唐王朝必会更加强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徐妃的这篇近千字的疏文,写得结构严谨,声情并茂,论据充实,真实感人。对此 《新唐书》 《旧唐书》均有记载,并且《旧唐书》将其原文照录。自从魏徵死后,贞观晚年中直谏大臣就数褚遂良、马周最为突出了。然观历史遗迹,马周、褚遂良因忙于辅佐李治,超擢宰相后,政治地位的骤变,直谏之举也不如前。相形之下,作为宫内的妃嫔能关心政事,骨鲠上疏,可见其难能可贵了。
唐太宗对徐妃的进谏非常赞赏,给予她很丰厚的赏赐。她的父亲也被提升为水部员外郎。
徐妃为唐氏王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此,唐太宗也给了她很高的荣誉。对于太宗的知遇之恩,徐妃非常感激,太宗于贞观二十三年(649)去世后,徐妃也因思念太宗,忧劳成疾,病情一天天加重。而她却不准许医生诊治,她曾充满深情地对她比较亲近的人讲: “我之所以这样,就是想早日死去,假若真有魂灵的话,就让我日夜侍奉于太宗身边。太宗待我仁厚,即使做牛马我也心甘情愿。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她还写诗连珠以示她对太宗深厚的感情。
永徽元年(650),徐妃告别人世,终年24岁。唐高宗继位后,念其贤德,下诏追谥号 “贤妃” 。徐妃死后,按照她的遗愿埋葬于昭陵,使她得以永远陪伴于太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