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附-穆宗朱载垕妃李氏(人物事迹_历史评价)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78 评论:0

明朝嘉靖年间,漷县(今北京通州东南漷县镇)人李伟家中生下一个女婴,她就是明万历朝赫赫有名的李太后。

李伟后来携带全家迁居到北京城里,他的女儿很快就出落得妩媚动人,又天生非常懂事。为了帮助父母分忧解难,她自愿到裕王府作侍女。父亲在她的一再要求下,只好答应。她进入裕邸后,侍候裕王朱载垕。裕王是个特别好色的人,见有这么个美人儿每日侍候,怎能不动心?刚好裕王继妃陈氏不能生育,李氏又是个特别机灵的人,她对陈后毕恭毕敬,得其欢心,所以穆宗对侍女的一举一动,陈后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听其自然了。嘉靖四十一年(1562),李氏生下一子,巧的是,裕王的前两个儿子都夭折了,这位王子却健康活泼,聪敏异常。裕王在宫中骑马驰骋,他就谏曰: “殿下是天下之主,一个人骑马驰骋,难说没有马翻的危险啊。”穆宗见他小小年纪说出这等话来,十分欣喜,就下马夸奖了他几句。隆庆元年(1567)三月,裕王继位为帝,李氏亦封为贵妃。第二年,她的儿子翊钧被立为皇太子,也就是以后的神宗皇帝。

隆庆六年(1572)五月,穆宗驾崩,六月神宗继位,以明年为万历元年。以前的制度是,天子立后,尊皇后为皇太后,若有生母称太后的,则加徽号以示区别。当时,太监冯保想取媚李贵妃,暗示大学士张居正让廷臣商定并尊,于是尊皇后为仁圣皇太后,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仁圣皇太后住在慈庆宫,慈圣皇太后住在慈宁宫。这一行动使张居正得到了李太后的信任,为此后她大力支持张居正改革埋下了伏笔。张居正请李太后照看小皇帝的起居,于是李太后又徙居乾清官。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形势: 神宗在其母李太后的控制之下,李太后又完全信任张居正,所以万历初年的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张居正手中。

李太后对神宗要求非常严格。神宗有时不读书,她就罚他长跪。每次为神宗讲课的老师来后,她便命令神宗讲一下老师上次所讲内容,而且总是亲自听讲。遇到上朝的日子,五更她就到神宗的卧室,叫 “皇帝该起床了” 。命令左右扶神宗坐起,取水为他漱口洗脸,带着他登上车便走。神宗侍奉李太后非常谨慎,这也造成了一种不好的现象:奉了太后旨意的诸内臣,往往对神宗挟持过分。实质上,外戚专权与此同出一辙。万历六年(1578),神宗大婚,李太后将结束临朝,重返慈宁宫,她对张居正说: “我不能早晚看着皇帝了,恐怕他不像以前那样自学、勤政,辜负了先帝的付托,你受先帝托付,应该早晚进谏,尽到先帝顾托的责任。”

李太后虽回慈宁宫,并未忘记管教督促神宗。万历八年十一月,神宗在西城歌宴,喝酒过多,命内侍唱新歌,内侍推说不会,他竟拿剑击之。左右大惊,慌忙劝解,他才戏割了这内侍的头发,说 “即以发代首吧。” 第二天,李太后听说了此事,先传话张居正准备切谏疏,命令给神宗起草罪己诏,又召见神宗,令其长跪,数说他的过错。直说得神宗涕泣请改,事情才算了结。李太后自己放手任用张居正,在管教年幼的神宗时,也说: “假若张先生知道了,怎么办?” 从而给神宗造成了很怕张居正的印象,使得张居正有充分的权力,大刀阔斧地发展嘉靖、隆庆以来的改革活动。例如万历六年三月,张居正乞归葬父,明神宗戒次辅吕调阳等: “有大事不能专断,派快马送到江陵,听张先生处分。” 张居正所进行的改革,像整顿吏治、整饬边防、整顿学校,量入为出节缩开支、丈量土地、推广一条鞭法等,执行得都比较彻底,因而真正达到了“国富兵强” 的目的。而所有这一切,正如史书所说: 万历初年的政治,委任张居正,综核名实,几乎达到富强,李太后的功劳居多。

李太后性格严谨,对朝中和家中都要求很严。给事中姜应麟上疏请求册立太子,受到神宗的谪遣,李太后听到这件事后不太高兴。一天,神宗到慈宁宫请安,太后问不册立太子的原因,神宗说: “因为他(朱常洛)是都人的儿子。” 太后大怒说: “你也是都人的儿子! ” 神宗知道失言,诚惶诚恐,伏在地上,不敢起身。因为内廷叫宫人为 “都人” ,太后也是由侍女得幸升迁的,所以发怒。因为太后的这次发怒指责,朱常洛才被册立为太子。一次群臣请求福王到封国去,诏令已下了很多天了,郑贵妃想留儿子多住几天,待明年再让他走,说是为祝贺太后诞辰。太后说: “我的儿子潞王也可以来上寿吗?”这样郑贵妃便不敢再留福王了。太后的父亲李伟被封武清侯,家人曾经犯法,太后命令中使到家中责备父亲,并坚持让父亲的家人服法。李伟曾经有过错,太后召他进宫,狠狠责备了父亲一顿,她不因为是父亲就枉祖宗之法。

李太后又是一位很慈善的母亲。御史曹学程因为建言被判死刑,李太后知道他有老母,需他照料,就向神宗讲情道:“忠臣出于孝门,他能孝其母,必忠其君,虽言语有错,念其初衷不恶,家母无人照料,就免其一死吧。”于是神宗就把他释放了。

李太后又是一位很喜欢佛教的人。据朱彝尊 《日下旧闻》卷16说: “北京城从辽金到元朝,没有一年不建佛寺的。成化年间,京城内外敕赐的寺观,已达六百三十九所。王宫保廷相诗说,西山三百七十寺,是正德年中内臣修作的,那么城中所建寺的数量可以推知。到万历时,孝定皇太后营造得更多,而且一经修建,寺额往往更换,如悯忠、静宁两寺相去很近,同改叫崇福,后人实在很难考证。” 可见李太后所置的梵刹,比成化、正德时期要多得多,其工程所费也就可想而知了。仅在张居正文集中就有敕建承恩寺、重修海会寺、敕修东岳庙、敕建慈寿寺、敕建万寿寺、敕建五台山大宝塔寺等碑文。碑文中常说,“出帑储千金” 、“出内帑银若干” 、“出帑储若干缗” 、“捐膏沐资若干缗” 、“出宫中供奉金若干两” 等,而且神宗也助施了无法计算的金银。虽然统治者说: “力出于民,财出于府,费虽孔殷,民不与苦。” 实际上,其财其力,都是出之于民!张居正在世时,为此曾劝说过李太后,“敦节俭要自上以身作则,尊崇梵佛,徒糜钱财” 。但李太后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李太后出身于一个靠苦力养家的家庭,她本人就是为帮助父母减轻负担,才到裕邸作侍女的,所以她特别知道钱财的可贵。艰苦的环境所造成的她的性格,不能不影响神宗,从而出现了明朝最爱钱财的一个皇帝。张居正刚一去世,神宗所宠幸的中官张诚便在他耳边说: “张居正的宝藏超过天府。” 神宗有点心动。冯保家财籍没,金银珠宝巨以万计,神宗越发怀疑张居正也有很多积蓄,心中羡慕。只要皇帝对谁家财富起了贪心, 哪可是没有贪不成的。 张居正曾断过辽庶人朱宪的狱,庶人的妃子趁机上疏辩冤,并说: “庶人金宝万计,都被张居正据为己有。”这更使神宗心痒难熬,于是下令司礼张诚及侍郎丘橓带领锦衣指挥、给事中籍没张居正的家财。张诚是此案的祸首,哪有不卖力的道理!全部搜刮完张居正诸子兄弟所藏,也只有黄金万两,白银10余万两。这哪里符合张诚的原告?只好严刑逼供。张居正的长子礼部主事张敬修忍不住痛苦,诬服寄黄金30万两在曾省吾、王篆及傅作舟等家,接着便上吊自杀了。逼出了人命,朝臣们也看不下去了,合疏论争,神宗才下诏留空宅一所、田10顷,赠送他的母亲。这件事李太后不会不知道,能制止神宗如此做的也只有她一人,但悲剧还是发生了,难道她能没有责任吗?对张居正及其制定的各项措施的否定,是明神宗政治的转折点,此后的神宗一意聚敛财富、骄奢淫逸。万历二十四年(1596),仁圣皇太后去世,刚刚埋掉其尸骨,神宗便命中官开始在通州收榷税,以后很快遍及全国,群臣屡谏不听。这一敛财措施在仁圣皇太后去世后才实行,说明神宗母子不愿让她看到此举。万历二十九年(1601),神宗给她母亲加上慈圣皇太后尊号,万历三十四年(1606),又加上皇太后徽号。这时的李太后大概一心崇佛,不问世事,一切随儿子的便了。也许她是眼看国家破败,无能为力。在她去世的前两年,即万历四十年(1612),南京各道御史上言: “台省空虚,诸务废堕,上深居宫中二十余年,未尝接见大臣一次,天下将有陆沉的忧虑了!” 神宗仍然置之不理。这种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的态度,激怒了各部大臣,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右侍郎纷纷拜疏自去。如果李太后还能对神宗起作用,当不至袖手旁观。万历四十二年(1614)二月,李太后去世,神宗上尊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 ,和穆宗合葬昭陵,别祀崇先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uanghou/2022122756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