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代宗朱祁钰皇后汪氏(人物事迹_历史评价)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41 评论:0

汪氏,北京人,祖父汪泉世为金吾左卫指挥使。正统十年(1445),郕王朱祁钰18岁,册封汪氏为郕王妃。授汪氏父亲汪瑛为中城兵马司指挥,“食禄不视事” 。汪氏出身名门,颇能知礼遵法,很受英宗皇帝的养母孙太后喜爱。如按照皇位继承的一般规制,皇位当由嫡长子继承。英宗皇帝有子,亲王就不可能做皇帝。那么,亲王妃能当上皇后,就属于不可企盼之事。但在一场关系到大明盛衰的动荡之后,郕王朱祁钰却登上皇帝宝座,成了明朝的第七位皇帝,郕王妃汪氏也就成了皇后。

正德十四年(1449)七月十一日,蒙古瓦剌首领也先率大兵分四路大举进犯明朝,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郕王之兄,英宗皇帝御驾亲征,把京师一切政务交由郕王朱祁钰负责。结果,土木堡一役,明朝从征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败耗传至京师,百官一片恐慌,聚集在殿廷上号啕大哭,为维系人心,皇太后下诏,立英宗之子为皇太子,又命郕王监国,总管百官,经理国事。朱祁钰就成了明朝临时的首脑,这本是应急之策,却为郕王登上皇位架起了云梯。

郕王监国的13天内,提升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令群臣直言国事,举拔人才,积极筹集粮饷,备战; 并惩治 “土木之变”罪魁祸首王振党羽,使宦官奸邪势力有所削弱。文武百官皆寄郕王以厚望,联合上奏皇太后,认为: 国家不能无长君,为安宗社,请定大计,拥立郕王为新君。皇太后也认为百官所言极是,批出懿旨,命郕王嗣皇帝位。正统十四年(1449)择吉日登殿继统,是为代宗,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改翌年为景泰元年。十二月尊皇太后为上圣皇太后,生母贤妃吴氏为皇太后,册封正妃汪氏为皇后。这样由于历史的原因汪氏平步青云地由一位亲王妃正位中宫。汪府出了位皇后,使府第之人欣喜若狂。随之,圣旨纷至沓来: 晋汪皇后祖父汪泉为都指挥同知; 晋汪皇后父亲汪瑛为锦衣卫指挥使,旋又晋升为左都督,连汪皇后叔辈亲戚皆授以高爵厚禄,一时,汪府门庭若市,有

前来道贺的,也有攀亲寻故的,好不热闹。

朱祁钰即位之时,正是国家多难之秋,江山已远不如明初期那样稳固了。代宗深知:要稳定住并治理好这个国家,必须实行开明政治,广开言路,招举贤人才士。登基后,不负众望,任用于谦抗击瓦剌,守卫京师。在于谦的亲自部署和指挥下,瓦刺再次进犯北京时,遭到北京军民的迎头痛击,也先急忙退兵出关。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明王朝度过了一场政治危机,也为代宗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作为皇后的汪氏,深深理解皇上初登皇位的难处,她尽自己所能,在内主掌中宫大权,处理皇宫内事,在外协助代宗树立自己的新形象。当瓦刺军战败撤离北京后,血战之后的北京城郊,来不及掩埋的许多牺牲士兵及遇害百姓的尸首,仍暴骨原野,情景十分凄惨。汪皇后不忍,亲下懿旨,令官校将其埋葬。这一举动深得人心,当时黎民百姓深慰社稷振兴有望,因为有了能定朝安邦的国君和仁慈贤德的皇后。

经过两年的整治,明朝江山真的渐见平靖,代宗皇帝和汪皇后总算松了一口气,然而,皇帝和皇后之间因易换储君一事,不久就闹翻了脸。

随着朝政统治的巩固,代宗想让自己的亲生骨肉朱见济作太子的想法日益强烈。然而此话又不好直说,因为,“土木之变” 后,孙太后已下诏立英宗嫡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现在要“易储” ,废黜原皇太子,必须先请命于孙太后。孙太后能答应吗?那些靠背诵儒家经典科举得仕的朝臣不会反对吗?考虑到这些,代宗没有贸然行事,而是准备先商量汪皇后,以征得她的同意,再正式提出。没想到汪皇后颇有主见,她认为: 从维护封建礼仪道统来说,郕王由监国而皇帝,已是超越祖训的紧急应时之策了,现在又 “易储” ,未免贪心太大。她深谙宫廷权力斗争是你死我活、残酷无情的,劝代宗不要冒险,为自己的亲人留点后路。另一方面汪皇后自己无子,早把希望寄于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朱见深身上,故对皇太子见深喜爱无比。所以, 代宗要 “易储” , 汪皇后认为于公于己皆不可。而代宗则认为 “父有天下,必传位于子” 是天经地义之事,主意已定,就非要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太子不可,于是就开始有计划的为自己儿子创造条件。当瓦剌也先部俘英宗皇帝不能收到挟重恫吓之效,想送归英宗时,代宗找出种种理由一再阻止也先送回英宗; 当英宗终于被送回北京时,代宗竟将兄长深锢在 “南宫”之内,不许外出,不许臣下朝觐,不许过问朝政。接着又试探周围官僚的意图。有一天,代宗问太监金英: “东宫(指皇太子朱见深)的生日是七月初二吧?” 金英一愣,皇上说的不正是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的生日吗?可皇上问的却是皇太子的生日呀!作为皇帝贴身侍从,金英马上明白了皇上的用意,但又不敢冒犯圣颜,只能顿首答道: “不,皇太子的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代宗听后默然良久。或许感到时机还不够成熟吧!

一晃两年过去了,代宗越加感到此事非办不可,于是在易太子之前,先给内臣们一些甜头尝尝,以堵住他们的嘴。景泰三年正月,先晋都御史杨善、王文太子太保,以官爵贿之。四月又赐给文渊阁大学士陈循、高谷各百两银子,赐侍郎江渊、王一宁、萧鎡、学士商辂各50两。众大臣无功受禄,诚惶诚恐。等代宗正式提出废太子朱见深时,朝廷大臣皆唯唯听命,只有汪皇后仍极力争执,坚持己见,甚至劝代宗还政于英宗。皇后胆敢违忤圣上本意,使代宗不由得火冒三丈,盛怒之下代宗下诏废皇后汪氏,改立朱见济的生母皇妃杭氏为皇后; 废原皇太子朱见深为沂王,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不料,新皇太子朱见济福分太薄,只一年多就因病夭折,皇储之位又空了下来。景泰五年(1454),复立沂王朱见深为皇太子一事被重新提起,御史钟同与礼部郎中章纶相约疏请复储。五月十二日,正是上朝之日,钟同呈上奏疏,提出皇太子毙逝,英宗太上皇帝之子犹如代宗之子,应重新立为皇储,以保国祚绵长。两天后,章纶又奏上一本,更请复汪废后于中宫,还沂王之储位。这似乎给冷宫之中的汪废后带来一线希望,然而奏疏正触及代宗痛处。代宗大怒,将钟同及章纶两人逮捕,百般拷打。两人被打得死去活来。一年后,代宗又下令于狱中将二人杖责一百。终于,钟同一命归天,章纶虽死里逃生,但也是伤痕累累。从此群臣再也不敢言 “复储” ,更不敢为汪废后说话了。

代宗在位,公正地说比起乃父宣宗、兄英宗,称得上因忧国而思治国之君主了。尤其比英宗在位时的朝政要清明得多。但易换储君一事,触及宫廷最敏感的权位之争,终于祸起南宫。

景泰八年(1457)正月,代宗身染沉疴,一病不起。皇上的后妃们也未再给这位天子生一龙儿,国本无着。大臣们自然又暗地议论将来皇位继承人问题。代宗此时已无能为力施展其皇威了,正月十六日,被幽禁南宫整整7年的太上皇帝英宗,在众臣拥立下复辟,复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即后来的宪宗皇帝。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废代宗仍为郕王,迁往西内。十九日,郕王毙,时年30岁。英宗毁景泰为自己营建的寿陵,以亲王礼埋西山,与亲王、皇子、诸王、公主坟相属,谥号曰: “戾” 。

当时,英宗还传御旨: 令郕王后宫唐妃等人殉葬。拟定的殉葬名单也包括汪氏,侍郎李贤冒死劝英宗道: “汪妃虽然曾被立为皇后,但不久就幽闭,况且她还有幼女,无依无靠,望皇上留她一条生路。” 皇太子朱见深知道汪氏曾力谏废太子遭贬,心里很是感激,也向皇上求情,汪氏得免不死。皇太子进而请求父皇让汪氏出宫安居旧邸,以度晚年,得英宗允许。在皇太子的帮助下,汪氏带走了宫内一些侍从和所有私蓄。同时,汪氏的祖父汪泉也仍居金吾旧职,父亲汪瑛还任锦衣卫旧职,又命任锦衣指挥佥事,并允许子孙世袭。

汪氏出居王府后,生活安逸,朱见深对她十分尊敬,加上汪氏与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脾气相投,朱见深经常陪伴母亲周氏前去看望,并邀请汪氏进宫叙谈家常,感情一如当初。当年的遭遇总算也值得,但汪氏 “刚执” 的个性很快又给她带来麻烦。

有一天,英宗皇帝在宫中闲居无事,忽然想起曾经使用过的一件宫中珍品——玉玲珑系腰,便问管事的太监刘桓: “玉玲珑系腰现在何处?” 刘桓答道: “此物曾被景泰帝使用过,现在当在汪妃处。” 英宗马上派人往返再三找汪妃索要。汪氏得知后,把玉玲珑系腰投入井中答复英宗的使者说: “此物我这里没有。”使者走后,汪氏对人说: “景泰帝不管怎样也当了七年的天子,功劳不论,还有苦劳,难道连这么几片玉也不能消用吗?” 使者吃了闭门羹,又将这冷言冷语传至英宗皇帝,英宗就耿耿于怀。后来,英宗又听说汪氏出宫时携走财物甚多,便派官差前去检取,收得银两20万,以及大量的物品。汪氏这次被搜刮得一干二净。平静的生活消失了,汪氏在生活上又陷于困境。幸有太子朱见深和周妃不忘当年恩德,接济援助,才得以生活下去。待到英宗去世朱见深即帝位后,汪氏的生活才又有所改观。

成化十一年(1475),已经做了十多年皇帝的宪宗朱见深下诏为被父皇冤杀的于谦昭雪,谕祭其墓。宣布叔父朱祁钰 “勘乱保邦、奠安宗社” 有功,改谥号 “郕戾王” 为 “景皇帝” ,恢复了他的皇帝身份,但是,景帝的遗骨并没有因此迁到昌平的明陵,只将原郕王墓扩建为皇陵。这样,明朝16帝中除太祖朱元璋建陵于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外,明代宗朱祁钰是唯一没有进天寿山祖茔的皇帝。尽管如此,宪宗皇帝的作法,无疑对仍健在的汪氏是一个安慰。

明武宗元年(1506)十二月,汪氏去世,武宗让大臣们商议祭葬礼仪,大学士王鏊奏曰: “葬礼按妃礼进行,祭祀时以皇后礼待。”武宗同意,遂与景帝合葬金山。第二年武宗给汪氏的谥号是: “贞惠安和景皇后” 。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uanghou/2022122754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