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成祖朱棣皇后徐氏(人物事迹_历史评价)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16 评论:0


在明朝史册上,曾经有一位被人誉为 “女诸生” 的人杰,她就是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德才兼备,贞静聪明,对外助成祖治理朝政,定国安邦; 对内为朱棣安抚宫廷,上下齐心。明成祖时期之所以能出现明朝少有的永乐盛世,与这位卓有见识的徐皇后是分不开的。故而历史上称徐皇后是明朝后宫继马皇后之后的第二位贤后。

将门之女


徐氏的父亲徐达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元末参加郭子兴的军队,郭子兴死后,徐达成了朱元璋手下有名的战将。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颇得士卒拥护,而且他智谋过人。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任为左相国,后任征虏大将军,为朱元璋北取中原。治国安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朱元璋1368年在南京称帝后,徐达因战功卓着,被任命为右丞相,后又封为魏国公。徐氏,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是徐达的大女儿。母亲谢氏,知书懂理,温柔贤慧。徐达夫妇经常给女儿讲治国安邦的道理。因为是第一个孩子,父母视若掌上明珠,希望她将来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徐氏自幼非常聪明伶俐,而且记忆力很好,能够过目不忘,父亲给她讲的历史上英雄人物的事迹,她都能一一复述,丝毫无误,对这一点连徐氏夫妇都感到惊奇。虽然当时女子读书者甚少,夫妇俩仍然决定专门为女儿聘请了一位教师。在父母及教师的悉心培养和教育下,徐氏十几岁就精通了四书五经,并且还能自己作诗写文章。由于徐达桌案上经常摆放一些兵书战册,徐氏也经常浏览一下,故而颇懂一些排兵布阵的作战之法,这为后来她能镇定自若地指挥兵马守卫北平城奠定了基础。徐达家里有个才女,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胫而走,徐氏因而获得了一个 “女诸生” 的称号。

选为王妃


“女诸生” 的传说自然而然也传到了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四子朱棣 “姿貌秀杰,目重瞳子,龙行虎步,声若洪钟” 。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对朱棣格外喜爱,为此,洪武三年(1371)朱元璋分封诸王时,对朱棣尤为推重,封为燕王,并派他驻守最重要的藩地北平(今北京)。为了给这个儿子挑选王妃,太祖夫妇没少操心,所以朱棣到了17岁了,王妃仍无着落。当听说徐达有一才女后,二人不禁喜上眉梢: 一是徐氏出身将门新贵,二人门当户对; 二是徐氏才貌双全,对朱棣也是个帮助。于是,朱元璋赶紧把徐达召来,等徐达行礼完毕,朱元璋就迫不及待地对徐达说: “朕与爱卿同是布衣出身,在建立明朝的战争中,患难与共,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我是君,你是臣,古代君臣之间比较投脾气的,大都互为通婚,结成秦晋之好。我听说你的女儿尚未婚配,假如让她嫁给我的儿子朱棣,你看可以吗?” 本来徐达对于太祖突然召见自己,心里正七上八下,不知是吉是凶,一听是这么回事,徐达赶紧撩衣下拜,对朱元璋说: “能够嫁给殿下,是小女的福份,微臣岂有不同意之理呢?”这桩亲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可是真正的举行仪式,册立王妃,却是在洪武九年(1376)正月二十七日,由宫中宣制官在宫中正式宣布: 册徐氏为燕王妃。然后派使节到魏国公徐达的任所,行纳采、问名之礼,再和徐府正式定好迎亲日期。迎亲那天早晨,朱棣率王府官员来到魏国公府。府内早已得知消息,傧相站在府门东侧,按照仪式规定问道: “敢请事?”但他并不直接与新郎通话,而由一名引进跪禀朱棣。“我来奉制迎亲” ,朱棣也按规矩答毕,引进再将朱棣的话转告傧相。朱棣只等到魏国公徐达迎出大门来,才进入府门,身后跟着一名抓雁的随从,这只雁要交给魏国公徐达,再拜过魏国夫人。这时徐氏才由宫人引导,站在母亲魏国夫人左侧,然后父母分别对女儿进行临行叮嘱,父亲讲: “戒之戒之,夙夜恪勤,毋或违命。” 母亲讲: “勉之勉之,尔父有训……” 此后,朱棣便引着徐氏到屋里行合卺礼。这一年朱棣17岁,徐氏15岁。从此,徐氏才正式做了燕王妃。

以母为师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是郭子兴的义女,嫁给朱元璋后,两人感情很好,她为朱元璋掌札记,事无大小,从不遗忘。在朱元璋创业过程中,马氏立下了大功。等朱元璋称帝后,马氏仍然艰苦朴素,宽厚仁慈,暇则讲求古训、告六宫。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徐氏嫁给朱棣后,处处以马氏为榜样,和丈夫关系很好,关怀备至。徐氏很通礼法,对朱元璋夫妇很是尊敬,为此,颇得高皇后马氏的喜爱。洪武十三年三月(1381)燕王朱棣要到北平去就藩,徐氏也只好辞别相处四载的马皇后挥泪离开南京,到了北平后,徐氏把从马氏那学到的东西用到燕王府中,把燕王府一整套机构,安排得井井有条,为燕王解除了后顾之忧,成为燕王的贤内助。

指挥若定


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去世,年仅10岁的嫡长孙朱允炆成了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朱允炆一生下来前额就有些偏,长大后却十分聪明,他爱好读书,常和一些有识之士探讨问题,研究学问,可就是性格柔弱。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与世长辞,临终留下遗诏,告诫子孙及大臣们 “同心辅政,以安吾民……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根据遗诏,朱允炆做了皇帝,改年号建文,即建文帝。朱允炆虽然做了皇帝,可是为明朝江山屡立战功的那些王爷们,不但拥有重兵,独霸一方,而且以燕王朱棣为首,早就对皇位窥视已久。21岁的建文帝也发现了叔叔们的企图,于是在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协助下进行削藩。结果实力较弱的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以及代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都被削除了。削除五王后,朱允炆决心对最有实力的燕王下手了。建文元年(1399)七月,建文帝密令北平布政使张昺和北平都指挥使司事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而这时的朱棣却早巳接到了密报,先下手为强,逮杀了张昺、谢贵二人。这样,燕王与朝廷的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因为朱棣打出了 “清君侧” 、“诛奸臣” 、“奉天靖难” 的旗号,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 “靖难之役” 。因为燕军起事早有预谋,所以战争开始后,燕军势不可挡,不到一个月,迅速占领了北平北面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东面的蓟州(今河北迁西西)、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建文帝见叔父朱棣真的动起手来,这才慌了手脚,急命长兴侯,65岁的老将耿炳文率军迎战。耿炳文凑起了13万人马,号称30万,日夜兼程,出师北上。八月中秋,到达雄县县城。中秋之夜,燕军偷袭雄县,朝廷北伐之师9000人全军覆没,接着真定一役,耿炳文军全线溃退。建文帝无计可施,只好派大明开国元勋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去消灭燕王军队。
击败耿炳文后,朱棣也感到实力不足,他便和徐氏商量怎样加强自己的力量。徐氏认为,宁王朱权,占据大宁,拥有骁勇善战的突厥族骑兵,倒是可以利用的力量。徐氏的提醒,使朱棣恍然大悟,假如用现在的军队和李景隆作战,胜负难料,不如先攻大宁(今内蒙古宁县西)收编宁王军队,然后再迎击李军更有把握。燕王决定留下徐氏及世子朱高炽守北平,自己率主力奔袭大宁。这虽然是一种冒险的作法,可是他却成功了。
李景隆是一个 “寡谋骄横,不知用兵” 的将军,当他率领50万军队开到北平城下时,发现芦沟桥上没有守兵,更加得意,好像北平城不用打就唾手可得了。他把数十万军队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东去攻打通州,以防止通州守军与北平相呼应;一部分主力在北平与通州之间的郑村坝,准备阻击朱棣的回援之师; 一部分攻打北平九门。从李景隆的兵力部署上,我们不难看出,他把主要兵力放在对付朱棣的回援之师上,并且亲自坐阵指挥,这无疑减轻了北平城的压力。尽管这样,北平九个城门前的战斗,仍然十分激烈,朝廷军队仗着人多势重,轮番攻击,日夜不停。作为北平城正门的丽正门,战斗尤其残酷,据守该门的燕府仪宾李让、燕将梁明等人,率军打垮了朝廷军队的一次又一次进攻,无奈兵力太少,只好向徐氏告急。这位平素端庄文静的王妃,面对危急局势,不慌不乱,镇定自若,她一面鼓励将士英勇杀敌,誓死守城,一面组织城中健壮妇女,发给铠甲,长矛,上城杀敌,她也亲自登上城墙督战。在她的影响下,守兵士气大振,登城妇女有枪的用枪,没枪的掷瓦、抛石,拚命厮杀。一时间李景隆军队目瞪口呆,似乎忘记了攻城。为了使李军不易攻城,徐氏让妇女们端来水,以此泼城,冰天雪地,很快结冰,这样更加增加了攻城的难度。在徐氏的带领下,燕军万余人终于守住了北平这座孤城,为燕王回师消灭李景隆的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十月十六日,朱棣在大宁得知了北平的战况,对自己这位贤妻大加称赞了一番。十八日,率领着明显强大的军队回师北平。李景隆军队久攻北平不下,士气低落,不堪一击,朱棣一到,李景隆败逃德州。第二年的四月初一,朱棣又率军南进,到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攻陷南京城。朱棣终于在这场叔侄争皇位的 “靖难之役” 中取得了胜利。

立后分忧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日,朱棣登上了皇帝宝座,改元永乐,故称永乐大帝。十一月,册徐妃为皇后。朱棣当上皇帝后,首先就是要清除旧朝廷中反对自己的人,齐泰、黄子澄当然首当其冲。看到朱棣乱杀老臣,徐皇后就耐心地对成祖讲:“当代朝廷中的一些贤才,都是高皇帝所遗留下的,望陛下在选拔任用时,千万不要有新旧之分,要对他们一视同仁,他们才能为你所用。”新帝初登基,百废待兴,徐氏除关心成祖的饮食起居外,还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她体察民情,关心老百姓疾苦,还常劝朱棣要与民休息。她说: “南北之间,连年发生战争,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现在你当了皇帝,应该要体恤百姓,使老百姓能够得以休养生息。” 朱棣对徐后的话深为赞同,当政不久就发布诏谕,安定人心: “帝王图治,必审于用人。或取诸亡国,或举于仇怨,惟其贤而已。” 看到朱棣的告示,徐后也非常高兴,他对朱棣言道: “治国理民,要抓住任用贤才这个根本。在自己的费用上可以节约,但培养人才就不要怜惜钱财。夫妻之间相保容易,君臣之间和睦就要难得多了。陛下能知人善任,我就放心了。” 另外,在徐后的帮助下,朱棣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故而成祖时期,“为政之道,在宽猛适中; 礼乐刑政,施有其序” 。徐后始终不忘马皇后的教诲,她和成祖一起大胆地对宫廷官员的设置进行了改革,选用那些品行端正,颇有名望的大臣入主宫廷,为明朝宫廷设置开了先河。徐后看到明成祖操劳国务很是辛劳,苦于自己不能为他多分担一点。一次,明成祖退朝回到宫里,徐后便问他: “陛下经常和谁一起商讨治国大事呢?” 成祖答道:“六卿理政务,翰林职论思。” 徐后于是请求让她召见一下六卿的妻子,成祖答应了她的请求。徐后和六卿的妻子一一相见,并表示了她和成祖对她们的问候之意,对她们说: “做为妻子,不但是给他们准备好衣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关键是要他无后顾之忧,事事都为他们多分担一点。朋友之间有些话可以不听,可是妻子的话,丈夫就比较容易接受。我朝夕侍奉皇上,我们之间就经常谈论如何使百姓安居乐业,我的很多建议,皇上都采纳了。”接着她又说: “你们的丈夫都是国家的栋梁之臣,成祖对他们都很信任,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要积极地支持他们的工作,让他们一心一意,精忠报国。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徐后最后赐给她们很多衣服和一些丝织的布匹。这些大臣的妻子,看到徐后对她们这么好,都非常感动,都下决心做丈夫的好后勤。徐后的召见收到了奇效,自此以后,朝廷内外办事效率明显提高,这不能不说是徐后的功劳。

约束外戚


徐皇后建议明成祖朱棣广纳贤才,可她始终牢记太祖马皇后: “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一旦骄淫,不守法度,前代外戚覆败,皆由于此” 的训示,严格约束外戚做官。
徐增寿是徐后的弟弟,官至右军都督,曾随同朱棣出塞征战,素相友好。在朱棣起兵发动 “靖难之役”前,徐增寿驻守南京城。建文帝对燕王谋求篡位的事早就有所察觉,于是想扣留朱棣在南京家中的三个儿子: 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徐增寿知道后非常着急,一旦三子被扣,朱棣真要起事必然有所顾虑,所以,他就跑到建文帝那儿,大讲朱棣的好话,并说: “你要扣留他的三个儿子,不是逼他造反吗? ”建文帝一听也有道理,就放弃了扣留朱棣的三个儿子做人质的想法。等三个儿子从南京来到北平,燕王朱棣也就再无什么后顾之忧了。另外,徐增寿在建文帝京城内部还经常为朱棣通风报信。建文帝知道后,很是恼怒,就派人杀了徐增寿,可以说徐增寿对成祖霸业是有功的。等到朱棣做了皇帝后,决定追赠他为阳武侯,谥号忠愍,并追加功爵。他把这个想法告知了徐后。徐氏听后不同意赠爵。她认为: “我和增寿是一母同胞,情同骨肉,给他封官晋爵,我当然高兴,可是就是因为他是我的弟弟,我不同意给他任何称号。”成祖讲: “之所以给增寿晋爵,是因为他有功,决不是因为你是他姐姐的缘故。如果奖罚不明,立功不能受奖,我这个皇帝可怎么当呢?”明成祖自己私下决定加封徐增寿定国公,由增寿的儿子景昌世袭。当成祖办完这件事情告知徐后时,徐后只是淡淡地说: “这并不是我的意志,我只是希望陛下能将景昌培养成人,让他长大后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在徐后在世之时,她没有为一个亲戚争官夺利。这一点,很值得后人借鉴。

教子有度


徐后不但是位贤妻,而且是位良母。在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她因人而施教,为后来明室江山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朱棣一生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均为徐皇后所生。四子朱高爔,不幸早亡。长子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他从小体弱多病,性格柔弱,沉静好文,为人仁厚、豁达。对长子的性格,徐后深为了解,为了让他将来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徐皇后注意从小就培养他遇事果断、大智大勇的能力,并且经常教育他要体恤百姓,待人宽厚。洪武二十八年(1395),长子的地位,使他被册为燕世子。徐皇后为了进一步帮助儿子成就大业,决定给儿子找一位贤德的王妃,因此,她没有注重门第观念,而是选中了出身农民家庭的张氏。张氏聪颖贤慧,待人和蔼,举止端重大方,无论做什么事,都非常细心。张氏入宫后,徐皇后告诉她怎样正确处理宫中诸人的关系,怎样支持丈夫成就大业。徐皇后的言传身教对张氏影响很大,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张氏的功劳,仁宗的帝位方始保住。朱棣本性刚毅,不喜欢拘守礼法,他与朱高炽的性格截然相反,因而并不喜欢这位世子,总想废长立幼,改立二子朱高煦为世子。朱高煦凶悍善战,在靖难之役中,随父朱棣亲征,白沟河、东昌之战,皆以力战使燕王获安于危急之中。燕王多次在高炽与高煦之间权衡,拿不定主意。徐皇后认识到高煦即位,必是暴君,因而主张立高炽为太子。也是徐皇后教育发挥了作用,高炽很懂得爱民的道理。还在太祖朱元璋健在之时,曾命他与秦王、晋王、周王等四世子分别检阅皇城卫卒,其他三个世子,很快检阅完回来交令,唯独迟迟不见他回来。等他回来后,朱元璋问他: “你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 朱高炽回答: “早晨天气寒冷,卫卒们正在吃饭,我等他们吃完饭才检阅。” 朱元璋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就故意问他: “古代尧、汤时候,如果发生水旱灾害,百姓们靠什么生活呢?” 朱高炽毫无犹豫地说: “靠的是圣人恤民之政。” 朱元璋不由对高炽另眼相看,暗赞此子今后必有大用。另外,朱高炽跟徐后也学了一些带兵打仗之道,北平保卫战也有他的功劳。鉴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影响,永乐二年(1404),朱高炽被正式晋为皇太子。他就是以后的仁宗。对另外两个儿子,徐皇后也极是关心。因为他们性格比较暴躁,恃功骄横,徐皇后就经常教育他们要顾大局,兄弟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不能任意胡为。由于徐皇后的努力,高煦、高燧虽然早有夺位之心,但在母亲在世之时,终没有敢胡作非为。

编书助学


徐皇后还积极从事于女子教育事业,极力主张女子入学读书。明朝教育制度、机构已经比较完备了。京城设有国子监,相当于大学; 府衙州县,设有中等学校,相当于高中; 县以下城乡设有初等学校。各级学校也有了一定的统一教材,选拔一批学者从事讲学。可是这些学校大部为男子学校。而女子所读的书很少,大部分又都是要女子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之类的书籍。像 《女戒》 、《女宪》 、《女则》等,都是这一类的书籍。为此,徐皇后决定编一部适于女子读的书,让广大妇女也受到良好的教育。于是,她广泛浏览有关女子教育的现有资料,并结合孝庄马皇后的一些言论: 像 “求贤纳谏,慎终如始” 、“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 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 、“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 等等,着成 《内训》 20篇,主要内容涉及德性、修身、谨言、慎行等方面。该书一开头便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对待子孙的教育要宽严适度的原则,指出 “本之以慈爱,临之以严恪。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恪不至于伤恩” ,她把自己对子孙教育的经验也写在了书里。另外,她还派人广泛搜集古人的佳言善行,集成一个集子,命名为 《劝善书》 ,这本书明成祖看了后,深为满意,下令将此书颁行天下。徐皇后为明代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

死而后已


永乐五年(1407)夏天,徐皇后身染重病,随着病情的一天天加重,皇后自己也预感到将不久于人世。因此,她对前来探望自己的成祖说: “我的病估计是好不了了,这是命运的安排,我自己倒没有什么,只是担心皇帝你。我死后,你要保重自己,千万别太伤感,搞垮身体。” 接着她又说: “治理天下,首要是爱惜百姓,与民休息,天下才能太平。” 喘了口气,望了望正在仔细听的成祖,徐皇后又道: “为政之二就是要广纳贤才,你必须有一批贤能之士辅佐,否则单凭自己的力量,明室江山永固是不可能的。用人上,要知人善任,不要因他敢于直言就贬低他,也不要因他讲几句好话就重用他,要根据他的德行,量才而用。” 接着她又强调前代外戚误国的道理,奉劝成祖要慎用外戚,骄宠外戚必将遭致杀身之祸。最后,徐皇后请求见一下皇太子朱高炽。朱棣赶紧命人召来太子,当太子看到母亲瘦削的面容后,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不禁泪如雨下,泣不成声。他跪倒在母亲病榻前,询问母亲有什么教诲。徐皇后颤微微地抓住儿子的手,端详了好久好久,好似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讲,“母后,你讲吧,儿子听着。” 高炽又一次抬头用急切的目光注视着母亲。“你还记得北平保卫战吗?记得那些为守城而战死疆场的士兵的妻子吗?本来我想能同成祖去北平看看,看看那些可敬可爱的北平城的百姓,可是我今天病成这样,看来愿望是不能实现了。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要忘记去体恤百姓。” 徐皇后临终想到的不是自己,仍然是国家的安危,想到的是怎样从用人、爱民上帮助丈夫、儿子去治国安邦。七月四日,徐后去世,终年46岁。徐皇后的临终遗言,朱棣父子都一一记在心里,最后按照徐皇后的要求,丧事从简。朱棣对于徐皇后的死,十分伤心,为她在灵谷寺、天禧寺举行了隆重的大斋仪式。群臣对徐皇后都十分敬仰,听到她去世的消息,所有大臣都来祭奠她,都为失去了这样一位贤后而悲痛。朱棣追赠徐氏谥号为 “仁孝文皇后” 。永乐七年(1409)朱棣在北京天寿山营建了陵墓长陵,工程很宏伟壮观,直到永乐十一年(1413)方始完工,然后把徐皇后安葬在里面。
徐皇后的死对成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忘不了和他朝夕相处、志同道合的妻子。“积善如登山,久之必高; 积恶如穿穴,久之必陷。”这些话又仿佛回荡在明成祖耳边。于是,徐皇后死后,成祖朱棣再也没有册立皇后,以示对她的纪念。
后人对徐皇后也颇多赞扬,清人有诗赞道:

读书少说女诸生,佳儿佳女事业成。
亲弟输情偏不取,独特卓识断私情。


仁宗即位后,追尊徐氏为 “仁孝慈懿成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后人简称她为仁孝皇后。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uanghou/2022122753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