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汉族

《屯田的历史》云南汉族移民的故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2日 阅读:211 评论:0

2.屯田的历史

屯田始于西汉。

为什么要进行军队屯田呢?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投军吃粮”,这又是古人逃避饥荒的一个路径。

历朝历代军队远征,不乏因粮草不济而退兵甚至兵败的例子。

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军队就地屯田以获得军粮。

汉武帝是发明军队屯田的祖师爷。他的军队远征西域的匈奴,因道路太远无法运送给养,于是就命军队在西域驻扎下来,一边防守一边进行开荒屯田,有效地解决了粮食问题,还避免了往返劳师。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滇国之后又“募豪民田西南夷”,这便是云南屯田的开始。

有了汉武帝解决军粮所创新的屯田办法,往后的历朝历代都效法起来,即取得军队给养及税粮,利用军队开荒种田种地。

但是在非常特殊的时期,光靠军队屯田仍然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又创造性地出现了移民屯垦和商人屯田的办法:

西汉宣帝刘询、东汉光武帝刘秀都曾经命军队屯田;

三国时,曹魏在许下屯田,获得了百万斛粮食;

诸葛亮六伐曹魏,曾经几次因粮绝而退兵。于是他也令蜀军屯田渭河之滨。

225年,诸葛亮南征云南,粮食非常缺乏。不过,时值六七月间,正好是云南许多野果成熟的时候,蜀军靠食野果得以活命。滇东北一带有一种叫作火把果的野果,就是当年诸葛孔明蜀军救命的“粮食”,往后云南人就把这种野果叫作“救军粮”,直到现在名称不改。当然也有诸葛亮在南中屯田的传说,但是,诸葛亮“五月渡泸,其秋悉平”,在南中只有半年的时间,是来不及屯田的。就是开荒种下庄稼他也来不及收割,况且他不留一兵一卒在南中。

元蒙占领云南一百多年时间,元蒙也学会汉人军队屯田的办法,于是就在云南开展了“军民屯田”。据《元史·兵志·屯田》记载,元代云南屯田的民屯户是一万八千四十五户,军队屯户是八千一百零二户,屯官田九万六千零九十六亩,己业田三万五千六百三十三亩,军队屯田十五万五千六百七十六亩,总计竟达三十九万四千三百零三亩,其规模是不小的。

元代屯田的特点有三:

一是拘刷漏籍户、佥发编民户构成民屯户。

二是以爨僰军为主构成军屯户,作为霸主的元蒙屯军是不会去种田的。

三是所屯田地都是熟田熟地而非开荒。

元代云南屯田规模远大于汉代的“募豪民田西南夷”,但与明代相比较,则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朱元璋还在没有做皇帝前刚刚打下徽州的时候,他就听取了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而开始了屯田,命元帅康茂才率军屯田,获得了很多的粮食,这是龙凤四年(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的事情。

朱元璋立国之后,便从内地开始向周边地区及边疆进行移民屯田。在洪武四年(1371年),他就迁移山后(即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北部地区)七千户屯田北平,接着又移此地民众三万五千多户到地屯田,又移沙漠民三万多户屯田北平。

之后不断地进行着移民屯田。

明朝立国后的军队屯田始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诏陕西卫军以三分之二屯田”。屯田一开始就孕育了三分操备七分种的架势。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诏天下卫所以十之七屯田”,也就是全国的军队都大规模的屯田,并且,“三分操备七分种”成了军队屯田的制度。

在进行民屯、军屯之后,朱元璋又在大量用兵粮草不济的边远地方进行了商屯(以盐屯为主)。

这就拉开了全国大屯垦的戏幕。对于长期以农立国的中国来说,全国性的大屯垦意味着经济的繁荣。

明代洪武年间实施的全国大屯垦,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创中国有史以来屯垦之最。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anzu/2022121671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