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汉族

《军屯云南》云南汉族移民的故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2日 阅读:187 评论:0

3.军屯云南

在全国开展大屯田的背景下,洪武十九年(1386年)九月庚辰(初七),西平侯沐英奏请云南屯田说:“云南土地甚广而荒芜居多,宜置屯,令军士开耕,以备储偫。”沐英的这一奏请得到朱元璋的准奏:“屯田之政,可以纾民力,足兵食,边防之际莫善于此。赵充国始屯金城而储蓄充实,汉享其利,后之有天下者亦莫能废,英之是谋可谓尽心,有志古人,宜如所言。然边地久荒,榛莽蔽翳,用力实难,宜缓其岁输之粟,使彼乐于耕作,数年之后,征之可也。”(参见《明实录》)

军屯重地——陆良坝子

此时,云南平定刚刚七年,政局还不太稳定,还需要大量军队东征西讨地平复土官的叛乱,内地粮食难以运进,本地又供给不足,故而军粮不够。人说投军吃粮,当兵没有吃的,那士兵们就会作鸟兽散的。沐英针对这一现实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云南屯田的奏请并得到了朱元璋的准奏。

云南军队屯田始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九月庚辰(初七)。

军屯云南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云南军队屯田具有占据要害、定点驻屯、建立军户、军皆世籍、三分操备七分种、千屯遍列、听调从征等特点。

占据要害

军队的第一职责是保国安民,他们的住地通常称为驻防、驻守或驻扎,而在军队屯田时期则叫驻屯,其含义是既驻守、驻防、驻扎又屯田,这样的军队也就有了打仗和种田的两个职责。故而,他们的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在渡口、关隘、交通要冲、城镇等战略要地以扼守一方安全。

首先,省城是全省的第一重要区域,理所当然是军队占据的第一要害,故而明军设置了云南前卫、云南后卫、云南中卫、云南左卫、云南右卫以及后调入的广南卫共六卫三十个千户所,用几乎占全省四分之一的兵力来确保省城的安全。

其次,就是府一级的战略要地,如迤东的曲靖府设曲靖卫、迤西的楚雄设楚雄卫、大理设大理卫、永昌设永昌卫、滇南的临安设临安卫等。

再次,就是交通要道上的州、县也首先设置卫所把守,如入滇门户的平夷卫、省城周边的杨林、宜良、安宁千户所。

南征军平定云南之后迅速建立的二十卫三御十八所分布驻屯在全省各个要害之地,形成千屯遍列的壮观景象。

定点驻屯

洪武年间军队屯田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定点驻屯,也就是各卫所在固定的地点建盖营房居住安顿下来,以后便永久性地驻扎在这个地方进行垦荒种田和执行军事任务。

军队定点驻屯的结果是形成了云南现在的城镇村庄。

最初,军队的驻扎是从军事角度考虑的,即占据关口要隘以控制形势。当战争逐步减少,打仗不多的时候,这些固定的驻屯营地就逐步形成规模不等的卫城(多为后来的府州县城)、所城(千户所城,有的成了后来的州县治所)以及百户、总旗、小旗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村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多数城市、乡镇、村庄就是这样形成的。至于现今以民族语言称呼的村寨,则不属于军屯范围,那是当地民族的固有村寨。

建立军户

军户源于东晋南北朝,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隶属于军府,叫作军户。

军户在民户之外,子弟世代为兵,其社会地位低于民户,非经放免,不得脱离军籍。

明代延续和完善了军户的制度。

《明史·兵志四》记载说:“军士应起解者皆佥妻。”也就是说,当兵的走到哪里,都带着妻子。《明会典》又说:“应起解者,皆拘妻佥解。”

对于没有妻子的军士,朝廷又有措施规定“卫军无妻者辄罢革”,既然成不了军户,那就开除他的军籍吧。

洪武年间,朝廷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建立云南军户,对于已有妻小的南征军将士来说,朝廷首先派人护送他们的妻子儿女到云南建立军户并且发给钱布、路费。

洪武二十年(1387年),千户朱永昌的始祖朱贵伴送征南旗军家小来云南大理等处卫所交割(大理一带的朱姓中有朱贵的后代)。

洪武二十年八月,指挥杨国太的始祖杨胜调领护送征南军家小前往临安(今建水,建水的一些杨姓应是杨胜的后代)。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凡是云南卫所将士的女儿,“有为官家侍女的悉取回送往戍所”。将士女儿不做侍女送云南,喜耶?悲耶?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送在京(南京)的大理、六凉(今陆良)卫军妻子往戍所。所以,大理、陆良的许多军屯户原籍是南京。

对于远离京师万里南征云南的明军将士来说,建立军户的事情比内地的明军困难复杂得多。

虽然,建立军户是皇朝的制度,但是要让祖祖辈辈生活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远在万里之外的蛮荒之地成家过日子,人们愿意吗?

还在他们的儿子、丈夫、哥弟出发南征的时候,人们就揪心地痛哭,生离死别地牵挂,那是万里之遥的路程,那是瘴疠丛生的地方,那是蛮子蛮横的天下啊,说不定就会有去无回的。

可如今儿子、丈夫、哥弟几年没有音信,朝廷又要他们的妻子儿女抛弃父母,丢下家当,别离故土地踏上万里险途,去那大山的世界,去遭瘴毒啊,这世道是怎么了呀?

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有谁能够替代?又有谁敢抗拒皇帝的诏命呢?

于是乎,南征军将士的妻子们含着眼泪告别公婆,告别伯嫂叔姑,告别娘家人;幼小的子女们告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告别叔伯姑母,告别伙伴,走上了通向云南的万里路途。

唯一能够使她们得到安慰的,是假如她们的丈夫还活着,他们的父亲还健在,走完万里险途,一家人就能够团圆,也算是一点安慰了。

于是乎,他们走啊走。走完了长江走陆路,爬过了大山穿峡谷;挨过雨季度秋天,熬过冬寒披春风;过了苗岭见蛮寨,下了山坡进坝子,终于走到了云南。

幸运的是,南征军将士的妻小是奉了皇命到云南投奔屯戍的丈夫建立军户的,故而一路有官军护送,有官方驿站的食宿接待,最后还算顺利地走到了云南,找到了丈夫的卫所戍地,见到了别离几年的亲人,从此成了军户。这就开始了“三分操备七分种”的军屯生活,也就从此世世代代定居在了云南,直到六百年后的今日。

有妻子儿女的南征军将士如此,那没有妻小的又该怎么办呢?

朝廷自有办法,朱元璋的招数是让在云南的将士“令彼就地完婚”。

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让没有妻小的将士就在云南所在卫所驻地附近找个姑娘结婚建立军户家庭。

当时的云南有些什么样的姑娘?有那么多的姑娘吗?

汉族姑娘一个也没有。

因为云南的汉族多数是光棍汉的南征军将士,哪来的姑娘啊?唯一养着姑娘的就是当地的土著蛮人,这就是说,许多军士要在当地讨个蛮女做老婆了,这才能够完成建立军户的诏命。

事实上,南征军的许多将士真的讨了蛮女做老婆,这就出现了蛮汉通婚的现象,也就是云南民间至今还在相传当年的老祖宗是“彝母汉老公”的说法。

异族通婚是民族交融最好的形式之一。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之外,有的将士既没妻小并且在当地又找不到老婆,建立不了军户,这该怎么办呢?

还是朝廷有招。

时刻挂念着南征军的朱元璋又命原籍老家的人务必选择一些姑娘送到云南卫所与将士们成婚。

为建立云南将士的军户,朱元璋还真的想了不少办法,操了不少的心呢。

那个时候南征军的将士们可是喜忧参半。

喜者,有的接到妻子儿女,合家团圆,自然欢喜。有的走村串寨,相蛮女讨媳妇。江南汉子讨蛮女,做梦都没想过的事情哟。有的接到老家选来的姑娘,赶紧成婚。

忧者,这些人从此定居云南,再也回不了江南原籍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既来之则安之吧!

虽然,南征军将士并不乐意定居云南,但朝廷要他们这样做,命运如此安排,他们只好破涕为笑慢慢调整心态啰。

军皆世籍

明代从军为世袭制,一旦从军,终生为伍,父死子替,世代为军并严格禁止逃亡、转籍、过继、招赘逃避军籍。

明代军户以一人为正军,将校子弟称为舍丁,军士子弟叫作军余或余丁。军余、舍丁平时耕作,正军阵亡或老死,则立即补为正军,世世代代继承延续,绝不准逃脱军籍,即便逃脱,也有严厉的“勾军”之法,哪怕远在千里之外,苟碟一至,必得遣送回原来的屯地。为了维护军皆世籍的制度,军户弟男子侄不准以过继、转籍、招赘等方式逃脱军籍,否则会受到特别严厉的处罚。

有个广南卫的军士(普通士兵),名叫孙彬,他是江南苏州人,永乐年间驻戍交趾(越南北部),他的妻子谢氏,他们有个儿子叫孙敬。

孙彬不幸卒于交趾驻地,儿子孙敬补为正军。

后来,广南卫从交趾撤军,孙敬的同乡邀约他想从海上逃脱军籍回江南原籍。

孙敬的母亲谢氏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她严厉地斥责儿子说,你父亲是军籍,你想逃脱军籍,苟碟必至。你这是自己制造罪孽,并且海路艰险叵测,万一葬身大海,你父亲的在天之灵也不会饶恕你的。

后来,孙敬在母亲的劝导下躲避在一个神祠里,等到他的同乡走后才和母亲艰难困苦地回到广南卫原来的驻地。

孙彬后来以军功授百户官职(正六品),谢氏守节五十多年,高寿九十而终。

谢氏这一典型事例维护了明代军皆世籍的制度,故被收载于明正德《云南志·烈女》中。

三分操备七分种

洪武十三年(1380年)秋八月,朱元璋首次发出“三分操备七分种”的诏令。其具体办法是七户种田三户操备(执行站岗、放哨、守城、打仗的军事任务)且按年轮流循环无端,即今年种田明年操备。一般来说,十年中有七年种田三年执行军事任务。

云南首开军屯之地——曲靖坝子

军屯户的生活模式则是七户种粮十户吃,即每户种田二十亩(内地有每军户五十亩者),需种谷三石二(一石=一百二十斤,约合三百八十四斤),岁征谷五十石(六千斤,亩产三百斤);每月支取二石口粮(二百四十斤,年两千八百八十斤),支三石二斗为种谷;余下(两千七百三十六斤)为公粮(操备户、官俸、屯牛及公用事业开支);所打粮统统上交卫所仓库,口粮则按月支领。军户种田的产量则有专人种样板田来进行考核奖惩。

对于军屯户的口粮来说,每个军户每月从卫所仓库支领二斗粮食,旧时的一斗合十二斤,二斗合二十四斤。假若这家军户有四口人,则每人口粮合六十斤,若是六口之家,则每人合四十斤粮食,后者的口粮肯定是不够吃的。通查明代军屯文献,军户的口粮都是以户而不是以人口来计算领取的。这就出现了人多的军户不够吃,而人少的家庭则吃不完的不公平现象。

行军打仗平叛的军队,他们所需粮、油、肉、蔬菜由专门的作坊制作供给,而军屯户居家生活所必需的鸡、鸭、鱼、肉、油、蔬菜等则由屯户自行生产,因而各屯户就在房前屋后种菜、养猪、养鸡鸭、养鱼,建盖房屋所需的茅草自己上山采割;所需砖瓦、石灰则有专人烧制。

千屯遍列

仅云南都司完整建制二十卫三御十八所所分解的一百三十三个千户所、一千三百三十个百户所、二千六百六十个总旗、一万三千三百个小旗、两万六千六百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军事单位分布驻屯在全省的城镇、坝区、交通沿线甚至山区以及渡口、关隘、要冲等战略要地,形成了千屯遍列甚至是万屯遍列的非常壮观的有趣景象:

到处在打仗、到处在开荒。

到处在犁田,到处在栽秧。

到处在站岗,到处在盖房。

到处在练兵,到处成村庄。

千屯遍列的布局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应:既种粮又操练;既防盗贼又防土司反叛;既便于集结打仗又便于分散屯种。这种千屯遍列的状况使自古蛮荒的云南不再蛮荒而出现了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

军屯要地——沾益盘江坝子

听调从征

遇有战事,军屯者必须听调从征,战事结束后仍回屯地过着三分操备七分种的军屯生活。后来,渐渐出现了屯伍松弛的现象,直到清代康熙年间还有军屯户存在,此后渐次由军屯户变为民户。

军屯者知多少

明代,云南都司所属二十卫三御十八所屯军满员为十四万八千二百,即十四万八千二百军户,每军户以五人计,全省则达七八十万之众。但多方史料显示,屯军空额较大,往往只达半数以上。

洪武二十一年十月壬寅,南安侯俞通源奏:“云南新附官民军士、田粮、马、牛之数:都指挥使司所属官计一千三百一人,军士六万四千二人,马三千五百四十匹,屯牛一万二千九百九十四头,田四十三万五千三十六亩,粮三十三万六千七石”(参见《太祖实录》)。

《万历云南通志》显示,万历年间驻守云南的屯军总数达三十三万户之多,而民户只有十三万户。若依此计算,三十三万军户,每户以五口计,军户总人数则达一百六十五万。而十三万民户只有六十五万人,由此可得出云南的军民人口总数是二百三十万,当然,这与洪武年间的数字肯定不同,乃时间相差近二百年也。

澜沧卫指挥使印

调卫屯田

洪武年间除留镇的南征军和新建的云南都司近十五万军户以外,又新调入云南的屯军有十万八千人,故加上原在云南的屯军十五万多,云南屯军总数则达二十五万,即二十五万军户之多。

调卫的首要目的还是军事需要,即为作战,则云南的内外调卫目的是防范土司叛乱。一个区域,有军队驻守和没有军队是两码子事情。有大军驻扎,即便是屯田,那些土司土酋也不敢轻举妄动。

调卫屯田,重在防守且一举两得,这便是洪武年间大规模军队屯田的真正目的。

洪武二十年九月乙巳这一天,湖广都指挥使司言:“前奉诏,以靖州、五开、辰、沅等卫新军选精锐四万五千人于云南听征,今又令屯牛二万往彼屯种,请令诸军分领以往,庶免劳民发送。”(参见《太祖实录》)

冬十月戊午,诏湖广常德、辰州二府,民三丁以上者出一丁往屯云南。

丙寅,诏长兴侯耿炳文率陕西土军三万三千人往云南屯种听征。

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癸丑,长兴侯耿炳文承制遣陕西都指挥同知马烨率西安等卫兵三万三千屯戍云南。

省内的调卫屯田:

云南卫之广南卫,原在广南府,永乐元年(1403年)调云南府治东。

新安守御千户所,正德十四年(1519年)调临安卫中千户所建(仍隶临安卫)。

镇姚守御千户所,万历十三年(1585年)改永昌所建(隶永昌府)。

镇安守御千户所,万历十三年改金齿所建(隶永昌府)。

定雄守御千户所,原为曲靖卫中左所,万历时三年(1585年)改建与罗平州。

澜沧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调云南中卫于北胜州建。(参见《太祖实录》)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anzu/2022121660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