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德源城
《滇志》云:“罗刹石封,在府北三十里上阳溪谷口,传为大士闭罗刹处。”
“大士闭罗刹处”隐含着什么样的典故呢?
原来,《白古记》和《佛祖记》中讲到发生在远古苍洱一带的一桩奇事:
有一个号称罗刹部的土人部落生活在这一带,他们以人眼人肉为食并在这里建立了罗刹国,那个罗刹国王经常以人眼人肉招待客人,这里的百姓深受其害但又无法反抗国王。
有一年的秋天,观世音菩萨路过苍山得知此事时,她为了解除这里百姓的苦难,于是摇身变成了西天来的一位梵僧,经古宗、神川、义督、宁北而进入了灵应山。
苍山脚下洱海之滨有座德源城,城主叫作喜睑。喜睑见梵僧仙风道骨,非常敬慕他,于是便领着梵僧去拜见罗刹国王。国王十分高兴地会见了梵僧并以人的眼睛、人肉来招待梵僧。
罗刹国王的宫殿又高又大,十分辉煌。那梵僧进得宫里,国王请他入席上坐。当梵僧看见上到桌上的都是人眼、人肉做的菜时,就对国王说:“阿弥陀佛,贫僧向不食荤。”
罗刹国王有些惶恐,便都不敢动筷子。
这时,梵僧又向国王说:“贫僧欲在此讨得寸土之地建庵以居。”
国王爽快地答应说:“这好办,需要多宽的地皮就由你自己决定吧。”
梵僧答道:“不多,只由我的袈裟展开覆盖那么一小片,外加我的黑犬跳两跳之地就可以了。”
罗刹国王就大笑着说:“你的袈裟不过覆盖丈把宽,你的黑犬跳两跳最多也不过两三丈远,这点地皮太少了嘛。”
只听那梵僧说:“国王陛下,你可千万别后悔,还是先立下契约为好。”
罗刹百姓得知此事,全国民众从大山、峡谷、平坝赶来观看。只见鹤发童颜的梵僧脱下袈裟双手轻轻地一展,这袈裟就盖住了罗刹国的整个国都。这样一来,却令罗刹国王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一领小小的袈裟就能盖住了他的罗刹国都,而那些围观的百姓们更是惊得一齐大声地叫了起来。
今天的大理古城
正在这时,那梵僧又叫了一声,黑犬,出来。只见一只浑身毛色黑亮的大犬从石崖缝中跃了出来,只轻轻一跳,从罗刹国的东部跳到西部,这黑犬再一跳,又从最南跳到最北。
罗刹国王顿时傻了眼说:“梵僧啊,我亡国也,至无立身之地矣。”
梵僧就笑了笑说:“国王别急嘛,我另有一个欢乐的国度比你的罗刹国强,陛下可在那里尽享受荣华富贵的。”
只见梵僧将手中的兽尾文刷轻轻一挥,那山的阳溪石顿时就现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里有大量的田螺替代人眼、人肉供罗刹国王享用,罗刹国王就十分高兴地迁入宫中。
梵僧陪同那罗刹国王刚刚进入宫中,国王欢天喜地地忙着观看宫里的奇珠异宝,忽见一道石门“哗”地自动封闭了宫门,罗刹国王只得老老实实地待在宫中了,而那梵僧却变成一只小蜜蜂从缝隙中飞了出来,从此结束了罗刹国王吃人眼、人肉的祸害,一方百姓从此得到了安宁。
后来,人们就把观音命黑犬跳出的大山叫作娘娘叫狗山了,至今还看得到黑犬跳跃的痕迹,当地人世代虔诚地供奉着观音大士。实际上,这里就是佛书上所说的西天妙香城毗卢国。
对于德源城的真实情况,明代天启年间的刘文徵在《滇志·古迹》中说:“德源城,在州东,昔邓睑诏居之。南诏强盛,以星回节召五诏为会。诏妻慈善止勿往,诏不可,临行,遗诏铁钏。后五诏俱被焚,唯慈善以铁钏辨夫骨归。南诏以其哲,欲取之,不从,遂饿而死。南诏悔之,表其城曰德源城。”
以上事迹涉及南诏国,而关于南诏国的都城,《滇志》有云:“南诏城遗址,一在河尾里,一在关邑里,一在太和村,一在北国,一在蟠溪里,一在塔桥,一在摩用,皆为备吐蕃而设。”
实际上,南诏国最早的都城在今巍山达九十七年,往后建太和城为都城,在今大理古城南也。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anzu/2022121652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25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19主编
2022-12-04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3-01-04主编
2022-12-04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