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汉族

《充军云南》后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2日 阅读:207 评论:0

《充军云南》后记

万里充军万般难,生老病死苦不堪。

烟瘴蛮荒满脑壳,前面已到碧鸡关。

千屯编列西南夷,春风已到彩云南。

时过境迁六百载,至今不忘高石坎。

——创作长篇小说《充军云南》感慨诗

情系六百年

一 载入史册

本书是一个个充军云南的真实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本已作了交代,其真实性记载于文献史籍之中,于此录出以飨读者。

《充军云南》首发式暨研讨会

本书的主人公杨玉芸因其丈夫宋玉堂而史称宋氏。宋氏获免戍之后就定居永昌(今保山)并终老于此。御史阴汝登为她建的祠堂在永昌府城西。二〇〇二年十月九日,作者专程考察时在保山市史志办主任沙必璐女士指引下找到了祠堂原址,惜祠早废,如今被一所小学所替代。

明诸葛元声《滇史》是这样记载的:“节孝妇祠在永昌府城西,御史阴汝登建,春秋二祀焉。”

沙必璐女士又带领作者找到了保存宋氏邮亭诗的苏耕鯲(名可能有误)老先生,苏老先生欣然出示了《邮亭诗》并讲述了其经历。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天下午,他偕夫人散步,在一条僻静小街的墙角下看到了半截残碑,他擦去碑上的泥土,见碑上刻的是一首长诗且书法工整。次日,他便提着水桶,拿着毛巾、刷子洗净碑上泥土,原来是一首记录充军云南的长诗,可惜只存半截残碑,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半了。

苏老先生遂用宣纸拓片,又查史籍获宋氏“邮亭诗”全文,亲自书碑所缺部分而装裱成挂轴保存至今(半截残碑已不知去向)。

宋氏“邮亭诗”碑,是在宋氏卒后一百零五年由她的同乡,浙江遂昌县人、贡士御史黄中,字文卿捐俸所为并在邮亭诗后题跋曰:“右节妇阆州守宋氏也。节妇洪武初以夫罪坐戍金齿云南卫,俸姑偕行,过武陵,书邮亭壁间以诉其流离困踣之情,至今读之令人酸挹。予按部永昌,拜节妇祠下,慨风会之日流,美灵梓之孤照,严霜烈日,凛有生气,千祀徽音,柏舟并调——谨碑而树之祠,用告来者。”(参见《滇史》)

与主人公同戍金齿的马莘及家人,《滇史》云:“马莘,山东人,以起居注戍金齿。时武官强横,累欲延(请)为西宾(教师),免其从役。莘以守份执役固辞,乃困之守升阳门,终日执役殳。会大雨弥寻,武官并逐其妻孥于雨中,衣衾狼藉,殊无戚容。”

马莘一家的结局未见史载,本书作召还构思。

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戍地在昆明菜海子(今翠湖公园)边的一个坡坡上,当时的人呼为万三坡。他就死在万三坡,家人偷偷地把灵柩运回江苏周庄埋在水下(防朝廷知),至今叫作银子滨,作者于一九九九年亲临考察。

关于沈万三,清道光《昆明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沈秀(万三原名),吴中(苏州)富民,明太祖定都金陵,尚助筑城三之一,又请犒军。太祖怒曰: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高皇后谏曰: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乃释秀戍昆明。”

替父充军的唐凯仲和伴其入滇的弟弟循仲,清道光《昆明县志》载云:“唐凯仲,循仲,淳安人,兄弟也。父中喜戍滇,未行卒。凯仲例当代行戍,循仲悯兄无倚,愿与偕行。居数载,兄以疾终,循仲竟哀恸而死,闻者悲之。循仲名环,二仲皆以字行。”

令人可敬可感可佩三进云南替父从戎的小刘瑾,史书上记载说:“刘瑾,山阴人。父做法戍滇,谨六岁,问家人云南何在?家人以西南指之,辄朝夕向之拜。年十四,矍然曰:云南虽万里,天下岂有无父之子哉。奋身而往。阅六月抵昆明,遇父于逆旅,相持号恸。俄而,父病疯痺,谨告官乞以身代法。令戍边者,必年十六以上嫡长男始许代。时谨未成丁,而伯兄先死,乃归家携兄子来,兄子亦弱,不能自立,复归,尽鬻其产,携异兄子,始俸父还,孝养终身。”

被谪戍昆明的郑旭在建文帝时被召还,《昆明县志》记载为:“郑旭,字景初,闽县(今福州)人。洪武十一年,以学行荐为国子(即国子监)堂仪。上(皇上)幸太学,亲选才德兼备者,以傅太子,旭居第二。后以戍来,建文时起高安训导。旭通经述,著有《诗经总旨》、《初学提纲》、《咏竹稿》等”

书中与郑旭同戍云南府的曾日章,《滇史》云:“翰林学士曾日长……皆谪籍。”而《昆明县志》亦只有“时以戍来,尚有……曾日章……日章未详何许人,并以翰林学士谪。”却未对曾日章的结局作出交代。

谪戍临安(建水)的王景常、韩宜可,诸葛元声《滇史》却有较为详细的交代,其云:“王景常,名奎,括之松阳人。洪武中以山西参政与山西布政韩宜可(名伯时,号五云,越之会稽[今绍兴]人),同戍临安。二公皆博学宏才,诗文高古,滇人多从之游,后皆召还。临安文风实二公倡之郡中至今崇祀之。王后召还预修高庙(明太祖)《实录》,为翰林侍读,有《南诏稿》、《玉堂稿》行于世。韩(宜可)起升都御史,有《云南稿》行世。”

世态沧桑六百多年,六百年前百万汉民徙滇是轰轰烈烈的,十分遗憾的是鲜见当年万里苦途和入滇后的文字记载及遗迹。以上史载只是百万汉民入滇事迹的沧海一粟,宝贵至极。

如今的云南汉民,他们大多数人声称他们的祖先“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高石坎”。虽然,这不无道理,但却十分笼统。当然,对于当年的老祖宗们万里征途的艰险以及入滇之后白手起家的具体情形更是难于探究。拙作也许能够帮助亲爱的云南汉民父老兄弟姐妹们解开一些谜底,这也就足以宽慰作者的苦心了。

另外,作者的史学著作《汉族移民入滇史话》一书亦可对云南汉民父老兄弟姐妹们寻根有所帮助。

二 背抄双手走路

还在我只有六七岁的时候,我就常常跟随父亲上山放牛下地干活。由于人小的缘故,我老是落在父亲的后头,就经常看见父亲双手背抄在身后,后来又看到别的大人走路也是背抄着双手,我就忍不住问父亲说:“为什么大人们一走路就会背抄着双手呢?”

父亲说:“老辈人一代一代相传说,在很远很远的明朝洪武年间,我们的老祖宗是背绑着双手从南京充军来到云南的,往后走路就一直是这个样子了。”

从这以后,我一直注意观看人们走路的这个样子,确实不错,大部分男人一走路就稍微弯腰背抄着双手。

而且,连我自己走路都会背抄着双手,直到如今。

这不是生理遗传而是一代代自然模仿所致,至今山区汉民如此。

背着双手走路的云南汉民,也算是充军经历的一个留念了。

军犯

云南许多地方的汉民族有骂男孩为“军犯”或者小一点的男孩“小军犯”的习惯,这样的骂法不是很恶意而是带有一种善爱的语气。在民间,常常会听到一些更具戏谑的玩笑式的骂法,比如,“你这个老军犯”“你这个小军犯”“你这个军犯儿子”。

我小的时候,母亲就会骂我“军犯儿子”。

为什么会骂人是军犯呢?

这仍然与洪武年间的大充军有关。被充军的人,他们都是谪戍、罪徙、坐戍等有轻有重的犯人,他们流放到云南都是充入卫所从事屯垦或者戍守,“充军,充军”也就是充入军队,而且是犯人充入军队,这就演化出了一个特别的名词——军犯。

现在的民间,七八十岁的老人还会骂小辈为“军犯”。

“军犯”一词,也算是大充军留给人们的纪念了。

解手

我们村里的男女老少把屙屎撒尿叫作“解手”,撒尿叫“解小手”,屙屎叫“解大手”。

我问过许多人,屙屎撒尿怎么会叫“解手”呢?人们都说不知道,反正一直就这样叫着。

不唯云南,在省外常也听得到相同的叫法。

直到我探究云南汉民的入滇历史,就常常思考,这屙屎撒尿叫“解手”,无论从字意、词意甚至是生理上来讲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呀。

现在的人们对屙屎撒尿的叫法,除了“解手”外,最通俗的叫法就是“解小便”、“解大便”,或者省称为“大小便”了,时下的雅语叫作“进洗手间”。

在古代,屙屎撒尿的叫法是“如厕”“登东”,雅一点的叫法是“出恭”。

十分愚笨的我,经过多年的探究才搞明白了屙屎撒尿叫“解手”的来龙去脉。

我是押解充军者的后裔(作者郝正治,图中)

原来,就在明代朝洪武年间大充军(不唯云南)的潮流中,充军者们有的脖子上枷而卡住了双手,有的双手被反绑,有的脚上带镣,也有的用一条长绳把所有的人拴成一长串。这些人要屙屎撒尿就得首先请求押解他们的士卒说:“军爷,请把我解下手,我要屙屎撒尿。”所有的充军者都是这样的,一天若干次的,天天如此的,人们就把“解手”当成了屙屎撒尿的代名词。并且,押解充军犯的士卒为了省事,只是撒尿的就解开一只手,叫作“解小手”,屙屎必须解开双手才能脱下裤子,就叫“解大手”,就这样的,一代代相传至今。

屙屎撒尿叫“解手”,成了充军者及其后人永久性的纪念了。

洪武年间以军屯、民屯、商屯、谪戍、充军入滇的江南汉民至今已经六百多年了,其后裔已然繁衍到二十至二十七八代。先祖们从两手空空入滇垦荒,打得几颗粮食,慢慢吃饱肚子然后筑茅屋安居,又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慢慢地才盖了瓦房,慢慢地才有子女上学,又慢慢地才有科第,也才有入仕做官的;慢慢地……慢慢地……历经二十多代,六百多年了,当年充军者的后代成了现今云南的多数民族。

我的先祖郝天禄是“南京应天府上元县籍也,始于洪武年间奉公解押(押解充军者)置贯来远且而立业于斯焉”的,故我自小就爱听老人们讲充军的故事,讲历代先辈的族史。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发奋著述了《汉族移民入滇史话》一书。该书出版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几乎云南的大多数地区都有人与我联系,求书的,咨询的,提供线索的,这就进一步激发了我一定要创作出《充军云南》的小说,也才促使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查阅了大量文献,行程上万里进行考察,深入民间进行广泛的采访,走入田野进行调查,因此获得了有关江南汉民徙滇和入滇以后六百年历程的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三 行万里路

1995年10月,在我作了一年多的准备工作之后,开始了三十万字的《汉族移民入滇史话》的写作,1998年正式出版,这本书至今还在书市上运行,已经是三个版本四次印刷了。

也就在写《汉族移民入滇史话》的同时,我就有了创作《充军云南》小说的念头,同时注重进一步的考察。

1999年冬月,我就云南汉民共同关心的“老祖宗都是在洪武年间从南京充军来的”这一课题专程到南京考察。

我是带着我所著《汉族移民入滇史话》一书到南京的。由于业务关系,江苏省糖业公司的领导接待了我,这给我的考察提供了太多的方便。

先是,访问了南京市史志委的吴老师。说起许多云南人到南京寻根的事情,吴老师觉得头疼。他对我说:“寻根本是一种好现象。但是,南京史志委有苦衷啊,第一没有这个职责,第二也就没有专职人员,第三,更没有这方面的经费。而且,稍微熟悉明初洪武年间那段历史的老师只有一位还经常出差。”

历史悠悠,世态沧桑啊!六百多年前的事情已经很难搞清楚了,我和吴老师都感慨了一番。之后,我把《汉族移民入滇史话》送了他一本,他大体翻阅了一下说:“真不简单,这本书里拥有的史料比我们掌握的还详细,而你在云南民间考证的第一手资料则是我们不可能及的。”

我对吴老师说:“实在不好意思的,我只有五年小学两年初中的文化底子。”

他说:“那更不简单了。”

道别吴老师后,我以急迫的心情驱车去了位于南京市东南角的明故宫遗址。漫步御道街左拐上了后标营、蓝旗街(即云南人所谓的柳树湾一带),沿护城河内城墙脚到了光华东街就又回到了御道街。不过,已经到了光华门,过门左转,这就上了石门坎路(即云南汉族所叨念的高石坎),古老的城墙、护城河就在左侧,这方圆不过二三平方公里的已是高楼林立的后标营、石门坎一带就是云南汉族的根基所在了。

为了江南巨富沈万三充军云南一事,我又来到了当年他出资建造的聚宝门(今中华门)。

站在历经六百年沧桑的聚宝门前,它那古老而恢弘的气势震撼人心。可以骑着高头战马飞奔上下城墙的跑道至今还能够驾驶吉普车开上开下,而能屯兵六千的瓮城藏兵洞更是天下绝无仅有。这就是沈万三资建并埋了他的聚宝盆的聚宝门,而沈万三的险些被杀头被充军云南就是因为他出资建了城墙城门并犒劳了朱元璋的亲军所至。

在转悠了聚宝门之后,我又专程去了明孝陵,我要去看看当年向云南移民百万的决策者——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离开南京之后,还是江苏省糖业公司的车子把我送到了那个典型的江南小镇——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那是富可敌国的沈王三的家乡,他客死云南后又秘密回葬在周庄的银子滨。

马不停蹄地,我换乘火车追踪到了本书主人公杨玉芸的娘家——浙江金华。义乌江、武义江双溪汇流,山河依旧,杨玉芸曾经呤过诗的古老的八咏楼还耸立在那个高台上(正在修缮)。

往后,我或利用工作之便或专程考察了云南的大部分地区。

2002年3月,驱车专程考察了王景常、韩宜可充军云南的戍地——临安(建水),少不了转悠一下他们当年爱耍的燕子洞、垂钓的曲江、祭孔讲学的孔庙、饮茶对弈的朝阳楼。

同年10月2日,驱车贵州,沿着胜景关、普安、狗场坡、云南坡、拖长江、北盘江、赖石坡、沙子岭、渣城、叠水瀑布、普定的一路考察了当年充军云南的重要路段。

10月8日,长假刚过,以想去走走刚刚通车的大保高速公路,就又马不停蹄地驱车滇西,沿途考察了本书主人公充军金齿(保山)的重要路段。此次最意外的收获是经保山市史志委主任沙必璐女士而拜访了藏有杨玉芸“邮亭诗碑”半截拓片的苏老先生。苏先生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他珍藏的“邮亭碑”拓片并介绍说:那是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十分荒唐的年代,有一天,他和夫人闲逛快到太保山脚的时候,一块半截石碑躺在墙脚的路边,他蹲下去一看,原来是半块石碑,隐隐约约地还看得见碑上面有字。他不由得用手揩了一下碑上的灰尘泥土,呀,字迹还清晰,书法也很漂亮,但是无法看清内容。第二天,他又偕夫人提着水桶拿着刷子毛巾把那块半截碑洗刷干净了泥土,然后用毛巾擦干水迹一看,字迹基本清晰可辨,就当场读了这半截碑上的半截诗。啊,原来是一个州官夫人在邮亭壁上所题的充军云南的长诗。非常遗憾的是另外半截碑断了并且不知下落。后来,根据诗中的情节,他查阅了大量史书方志,最后查到了邮亭诗的全文,于是由他自己书写了后半截诗文和那半截拓片装裱成了一幅挂轴,十分珍惜地保藏至今。

这是六百年前充军云南的军犯们留下的唯一物证了。

我要求云南大学出版社把它编辑在改版后的《汉族移民入滇史话》的彩页上。

2003年夏,又再次驱车西汉彩云南现的地方——云南驿,还是为了《充军云南》。

2005年5月,《充军云南》被列为云南省作协重点作品。

2006年10月,也是所谓的黄金周刚过就登上了去重庆的列车,我要去看看主人公杨玉芸的丈夫、阆州守宋玉堂做州官并被诬陷死在狱中的阆中。

完成了阆中考察之后,坐着长途车翻越大巴山到达万州,这就航行在水位已经达一百三十五米的三峡大坝蓄水后的长江上了。

风平浪静的长江,丝毫没有过去那种惊涛骇浪、破川奔腾、大浪淘沙、一泻千里的感觉了。

天还未明乘车过的三峡大坝,也没仔细看清它的全貌。到了宜昌,以最急迫的心情爬上了开往湖南常德的班车。那是古代叫作武陵的地方,是洪武年间充军云南的军犯们登陆上岸开始翻山越岭的集结出发之地。

反复看看当年傅友德和充军者们登岸的柳叶湖码头和渡过的U字形的沅江。

不惜代价的租车沿当年充军路线经桃源、茶庵铺、马底驿直指晃州。

至此,历经十余年,完成了《充军云南》的考察、构思和一切准备工作。

四 十年的心愿

我是个出生在珠江源头只读了五年小学两年初中,为县市领导开了一辈子小车的业余作家。

我热衷于史学特别是地方史,尤其痴迷于云南的汉民族史。

从史学《汉族移民入滇史话》,到对联民俗文学《楹联源潭》,再到散文《珠源梦》,又到《充军云南》长篇小说,这就是我的写作历程,很笨的。

2004年9月,我在珠江源路口创办了一个小山庄,名叫南国园,可餐可宿可玩可旅游,真实用意是营造一个文友聚首的平台。

我是边做经营边写作的,时间是深夜十一点至凌晨两点钟。

2007年4月,十分笨拙地开始了这本书的创作。

12月底,完成了初稿。

2008年10月底,三次修改后脱稿,历时一年半。

又是爬格子(手稿)又是输入电脑的,《充军云南》把我自己也充得昏头涨脑的,敬请读者方家教正。

五 还有一个心愿

完成《充军云南》中部纪实文学《南征云南》、长篇小说《充军云南》下部的创作(从充军云南到现今六百年多年间的故事)。

岁在戊子年重阳珠江源头南国园苦竹斋。

——作者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anzu/2022121651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