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海外人物

马亨德拉人物资料_马亨德拉生平简介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2日 阅读:169 评论:0

马亨德拉·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德瓦(Mahendra Bir Bikram shah Deva,1920—1972),尼泊尔王国杰出的政治家和领导人,沙阿王朝第九代君主①,优秀的爱国诗人。


1920年6月11日,马亨德拉出生在加德满都的纳拉扬希蒂王宫,有兄弟三人,姐妹四人,父亲是特里布文国王。
马亨德拉出世时,正值王室衰微,国王处于无权地位。早在1846年,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利用手中的兵权,一举杀掉朝中所有的大臣和政敌,夺取了世袭首相的地位,开始了拉纳家族长达105年之久的统治,使国王成为傀儡。拉纳家族对王室成员,特别是国王和王储,极力引诱和怂恿,使其娇纵腐化或耽于酒色,不谋政事。但是,马亨德拉在父王的影响下,没有沉湎于纸醉金迷的宫廷生活,立志要结束拉纳家族的统治。
由于拉纳家族的阻挠,马亨德拉自小没有得到较好的教育机会。但他刻苦学习,爱好读书,成年后不仅能阅读英文、印地文、乌尔都文和梵文著作,而且能用这些文字写作。他的尼泊尔文学修养造诣很高。
马亨德拉看到拉纳家族的专横霸道、骄奢淫逸以及对黎民百姓的欺压,十分气愤。他在《长久地痛哭与哀号》一诗中写道:他们是这样的悬殊,“我真不忍举目细看”。
马亨德拉的青年时代,是在统治集团内部充满斗争的紧张气氛中度过的。父王特里布文曾密谋炸毁拉纳首相的官邸,但以失败告终;他的叔父乌迈西·维克拉姆·沙阿曾与K·S·巴斯奈特和C·K·辛格等志士结党,企图刺杀当时的拉纳首相比姆·苏姆谢尔,也因计谋泄露被囚,死于狱中。
马亨德拉目睹自己的先辈单枪匹马地斗争,一个个惨遭失败,得出了结论:要推翻拉纳家族的统治,只有借助于人民群众的力量。1936年,马亨德拉与父王一道,秘密支持尼泊尔人民党①的成立。该党通过各种方式,在人民群众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使反对拉纳政权的斗争迅速扩展。1939年,人民党遭到镇压,但是反对拉纳家族统治的斗争并没有被扑灭。
1940年5月8日,马亨德拉与茵德拉·拉佳雅·拉克希米结婚。他们生有三子三女。马亨德拉打破了沙阿王朝国王娶立两个王后的古老惯例,主张一夫一妻制,在国内受到广泛的称赞。1950年9月,茵德拉去世后,马亨德拉于1952年12月10日,与茵德拉之妹拉特纳·拉佳雅·希瓦丽结婚。
1950年9月,拉纳首相莫汉·苏姆谢尔逮捕了尼泊尔大会党②的活动家加奈什曼·辛格等人,企图捏造罪名,将他们置于死地。但特里布文国王拒绝批准杀害这些无辜者。
莫汉·苏姆谢尔眼看国王不再听其摆布,便在王宫四周加强岗哨,准备与国王摊牌。特里布文和马亨德拉意识到危在眉睫,便于1950年11月6日,借口外出打猎,突然投奔印度驻尼泊尔大使馆避难。接着,父子二人乘一架印度飞机飞往德里,开始了与拉纳家族的公开斗争。
这时,大会党不失时机地向拉纳政权发动武装进攻,广大群众纷纷响应。短短一两个月,拉纳家族陷于四面楚歌之中。被迫派代表前往德里,同国王和大会党举行谈判,同意交出政权。1951年2月17日,拉纳家族的专制统治宣告结束,尼泊尔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2月18日,特里布文颁布临时宪法,宣布实行君主立宪。临时宪法恢复了国王作为国家元首的地位。马亨德拉作为王储,经常协助父王主持国政,特别是在父王外出或治病期间,多次代摄国政。
1955年3月13日,特里布文病逝,14日,马亨德拉继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争取民心,马亨德拉开始有计划地巡视全国各个地区,广泛接触各方面的头面人物和群众,解决急迫的案件,颁发政府的各项奖金,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从1956年起,在马亨德拉主持下,尼泊尔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他在位17年间,尼泊尔除农业生产未能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产量增长不大外,在工业、交通方面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五十年代初期,尼泊尔只有两家黄麻厂,一家小型制鞋厂、一家火柴厂、一家糖厂和一家小型卷烟厂,全年总共生产价值3,000万卢比的商品;人民需要的基本消费品,绝大部分靠从印度进口。1972年,全国已有黄麻、水泥、皮革、制药、纺织、茶叶和粮油加工等中小企业2,434家,产值增长数十倍,大大减少了对进口商品的依赖。1956年,发电装机容量只有1,200千瓦,1972年,达到58,162千瓦。尼泊尔境内多山,交通极不发达。五十年代初期,全国只有几条南北纵向的短线公路,首都与国内东、西部地区的交通联系,需绕道印度。到1972年,全国已建成公路2,800多公里,其中包括建成横贯特莱平原东西的公路,基本上改变了过去交通不便的局面。
1959年2月,在公众的要求下,马亨德拉颁布尼泊尔第一部宪法,规定尼泊尔是一个完全民主的国家,决定效仿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实行两院制。同年2月—4月举行第一次大选,尼泊尔大会党获胜,并组织内阁。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马亨德拉认为,从西方移植来的多党制,不适合尼泊尔国情。因为党派势力的发展,势必动摇王权的根基。他在1960年12月15日下令,解散大会党内阁和议会,逮捕大会党的领导人,取缔一切政党,亲自掌政。不久,组成大臣会议(内阁),自任主席。
1961年1月,马亨德拉着手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尼泊尔与南亚其它一些地区一样,农村自古存在着一种民间调解纠纷的基层自治组织,称为“五老会”。马亨德拉认为这一组织土生土长,适合尼泊尔国情,于是将它充实和系统化,并在全国范围推行。
1962年12月16日,马亨德拉颁布新宪法,即评议会宪法。规定尼泊尔为印度教君主国;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权制定、颁布和修改宪法,任命大臣会议首相和大臣,宣布紧急状态等;全国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度。评议会分为全国、专区、县和村镇四级,后来改为全国、县和村镇三级,除村镇评议会的代表是由九个选区直接选举产生外,其它各级代表均通过间接选举产生。全国评议会是最高立法机构,议长由国王任命,副议长选举产生。
尼泊尔是个农业国,93%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乡村,依靠农业为生,土地高度集中,生产率不高。尼泊尔过去存在着一种称为“比尔塔”的土地,这是国王出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考虑,赐给个人或团体,并免除一切赋税的大块土地。1951年拉纳家族被推翻时,“比尔塔”占全国可耕地的50%以上,其中拉纳家族成员占75%。在公众的要求下,1961年,马亨德拉废除了这种土地占有制度;1964年,颁布新的土改法令,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①,超出限额的土地将以赎买的方式予以没收,然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无地或少地农民。
沙阿王朝虽在十八世纪统一了尼泊尔,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土邦王国的残迹依然存在。为使国家真正统一和今后的发展,马亨德拉废除了土邦王公后裔的特权,打破各土邦王国的疆域界线,根据山川地形特点,于1961年将全国重新划分为14个专区和75个发展县。
马亨德拉还颁布了尼泊尔有史以来最完整的民法,反对迷信,反对种姓偏见,主张信仰自由。
这些改革,顺应了尼泊尔历史的发展,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由于马亨德拉所处的阶级地位,这些改革不可能彻底,在贯彻上也不够有力。例如土改,土地限额定得较高,进展十分缓慢。占全国人口不到1%的王室、地主,占有全国90%的土地,广大农民无地缺地的现象仍十分严重。
马亨德拉对尼泊尔的突出贡献,还表现在对外关系方面。在他的领导下,尼泊尔打破了长期闭关自守和与世隔绝的孤立状态,纠正了长期依附一个大国的局面,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与各国友好相处的外交政策。
拉纳家族专制统治时,对外长期沦为英帝国的附庸。1947年英国撤离南亚次大陆后,印度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和传统的影响,1950年7月31日与尼泊尔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和“贸易通商条约”,将尼泊尔纳入自己的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1953年,印度向尼泊尔派出军事代表团;1954年在北部尼、中边界地区建立报务站,并资助尼泊尔大会党在国内进行破坏和分裂活动。
面对这种历史背景和现实,马亨德拉表现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领导人所具有的远见卓识。1955年8月1日,尼泊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我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1956年9月20日,尼、中两国签订关于“保持友好关系以及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交通的协定”。1960年4月28日,两国签订和平友好条约。1961年9月26日至10月19日,马亨德拉访问我国,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两国边界问题。10月5日,签订边界条约。这两项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两国的友好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尼泊尔还先后与其它数十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1955年12月,尼泊尔加入联合国。从1956年起,尼泊尔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尼泊尔在这些机构中一贯申张正义,积极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国际地位日益提高。1970年底,由于尼泊尔政府的一再坚持,印度撤走了设立在尼、中边界地区的报务站和在加德满都的军事人员。
马亨德拉的对外政策,为尼泊尔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南亚和亚洲的稳定与和平事业作出了贡献。
马亨德拉一生写了大量诗歌,抒发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他在诗歌中号召尼泊尔人民“永远前进”,“寸土不让”;为了保卫独立和自由,“献上自己的生命”。在《啊,不要从这块土地上迁走》的诗篇中,他劝导人民,“用你眉间的热汗,来减轻慈母的忧伤;用你辛勤劳动的果实,来报答慈母的深恩”。他警告有产者:“不要扯下自由的旌旗,去寻求自己的利益”。马亨德拉的诗篇激发了尼泊尔人民热爱祖国的神圣感情和对祖国的忠诚信念。
1972年1月31日,马亨德拉因病逝世,终年52岁。王储比兰德拉继承王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haiwairenwu/202212449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