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亚非会议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626 评论:0

即万隆会议,是亚非新兴独立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召开的一次历史性盛会,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经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5国总理在1954年4月28日至5月2日科伦坡会议上提出建议,后在1954年12月底茂物会议上正式确定,由南亚5国联合发起召开亚非会议,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25个亚非国家参加。5国提出亚非会议的目的是为促进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和睦邻关系,加强与会各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联系,讨论有关民族主权、反对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问题,讨论亚非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它们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所能作出的贡献。这一建议受到亚非各国普遍欢迎和支持,除中非联邦外,其余24国均接受邀请。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冲破帝国主义的各种阻挠,在万隆隆重开幕。29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共约340名代表出席会议。除发起国外,参加的国家有:阿富汗、柬埔寨、中华人民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今加纳)、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泰国、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国、南越、也门(后改为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今为也门共和国的一部分)。其中亚洲23国,非洲6国。东道国苏加诺总统发表题为《让新亚洲和新非洲诞生吧》的充满激情的长篇开幕词,印尼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被选为会议主席。会议议程有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

会议前夕,帝国主义及其追随者千方百计进行阻挠和破坏。中国代表团包租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因预先放置定时炸弹而爆炸,11人遇难。会议进行期间,西方一些国家竭力利用与会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以及历史遗留问题所造成的某些分歧和隔阂,制造混乱,扩大分歧,并把矛头指向中国,企图使会议以失败而告终。面对这种复杂形势,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上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他说:“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代表团的真诚合作和努力为排除干扰,为建立在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亚非团结,为会议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按照大会议程,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的斗争,世界和平,与会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的努力下,经过全体与会国家的充分协商,最后一致通过包括有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其他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7方面决议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最后公报高度概括亚非会议的成果,其主要内容有:提出促进亚非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希望与会国之间在互利和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指出发展文化合作是促进各国之间的了解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宣布“完全支持联合国宪章中所提出的人民和民族自决的原则”,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支持附属地人民的自由和独立事业;要求联合国的会员应当具有普遍性;要求亚非国家作为非常任理事国参加安理会,“以便它们可能对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作出更有效的贡献”,主张裁减军备和禁止生产、试验和使用原子武器。公报中最重要的成果是提出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即着名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十项原则同五项原则的精神是一致的,是五项原则的延伸和发展,强烈地反映了亚非国家要求建立新型国际关系的共同愿望。

4月24日会议闭幕。短短7天的万隆会议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万隆会议体现出的亚非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通常被称为“万隆精神”。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guojizuzhi/2023014573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