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10.18—
Pierre Elliott Trudeau
加拿大前总理。生于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一个律师家庭,母亲有苏格兰人和法国人血统,受过良好教育,使他自幼在一个讲法语和英语的家庭环境中成长。1940年入蒙特利尔大学学法律,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为学生创办的报纸撰稿。1943年毕业,获律师资格。1945年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后转入巴黎政治学院,最后进伦敦经济学院。1948年离开伦敦,用一年半时间周游世界,到过缅甸、柬埔寨、越南、中国的上海、耶路撒冷和莫斯科等地。1949年回到加拿大,在枢密院任经济顾问。同年参加魁北克石棉工人罢工运动,坚定了在魁北克实行变革的决心。第二年与另外5名朋友创办法语《自由城》评论月刊,抨击时弊,阐述具社会与政治改革观点。1952年离开枢密院,在蒙特利尔开办律师事务所,专门受理有关劳工和公民自由权利的案件。1956年发表《魁北克民主的若障碍》文,猛烈抨击魁北克现实政治,寄希望于工人,使他在英裔加拿大人中也有较大影响,但引起魁北克当局的不满,致使其4次在蒙特利尔大学任教的机会被否决。1956年他发动“集合运动”,号召人们放弃党派立场,集合到改革的旗帜下。1958年在《自由城》上发表题为《民主宣言》的重要社论。1961年终于担任蒙特利尔人学法学副教授。60年代初期魁北克分离主义运动高涨,他持明确反对态度。1965年加入自由党,并作为该党“新波浪派”的代表当选为众议员。1966年任皮尔逊总理的国会秘书。1967年任司法部部长兼总检察长,同年代表皮尔逊总理出访法语非洲各国。皮尔逊退休后,他通过竞选,于1968年4月成为自由党领袖,两周后接任总理。同年6月,领导自由党赢得大选。此后经历4次联邦大选,除1979年5月大选失利外,均取得胜利,任联邦总理达16年之久。任内主张加强联邦制,促进英法裔加拿大人平等相处,制定英语和法语均为官方语言的双语政策,对魁北克分离主义运动采取强硬立场,用武力平息了1970年10月魁北克解放阵线的恐怖活动。1980年2月再度出任总理,实现加拿大宪法的收回,并促进《1982年宪法法案》的制定。在经济上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和扩大财政支出政策,以压缩货币供应量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限制外国资本,扶助本国民族经济。在对外关系方面,主张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和平外交,避免承担国际性义务,努力发展与欧洲、日本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对美奉行“和睦相处、保持距离”政策;对苏联采取“实力加对话”的“双轨”政策,曾3次访问中国。加于1970年10月与中国正式建交。1984年2月29日,辞去党的领袖职务。6月,由新当选的自由党领袖约翰·特纳接替其总理职务。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guojizuzhi/2023014550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3-01-20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