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石油输出国组织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4日 阅读:111 评论:0

第三世界一些产油国为保护石油资源和收入维护民族权益、反对国际石油卡特尔的掠夺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性组织,简称欧佩克。1959年2月和1960年8月,国际石油卡特尔两次降低中东等地的原油标价,使第三世界产油国蒙受很大损失。1960年9月10日,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5国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对付西方石油垄断公司,共同维护石油收入。1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告成立。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以维护各成员国的石油利益;设法确保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的稳定;使生产国获得稳定的收入,有效、节约和正常地向消费国供应石油,并使它们在石油业的投资中得到公平的收入。组织机构:(1)大会:最高权力机构,一般由各成员国石油部长率领的代表团组成。每年至少开会两次(必要时召开特别会议),以制定总政策,通过理事会提交的报告和建议与任命理事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副秘书长等事宜。决议须经全体一致通过生效。(2)理事会:由各成员国派一名理事组成,任期2年,每年至少开会两次,负责执行大会决议和指导欧佩克的管理。(3)秘书处:在理事会指导下承担执行职能,由正、副秘书长以及下属职能部门组成。秘书长是该组织依法授权的代表,任期2年。秘书处内设一经济委员会的专门机构,协助该组织把油价稳定在公平合理的水平上。1984年底,决定建立油价和产量监督委员会,以维护油价,监督各成员国执行减产协议。欧佩克总部在维也纳(1965年前在日内瓦)。现有成员国13个,除上述5国外,还有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厄瓜多尔、加蓬、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

欧佩克是第三世界最早成立的重要原料生产国组织。在1960—1973年期间,它为维护石油权益曾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公司同意提高石油标价和石油税率,并通过与西方公司谈判收回部分开采权,结束西方公司长期垄断石油定价的特权。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后,欧佩克中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阿拉伯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掀起声势浩大的石油斗争,采取减产、禁运、提价、参股和国有化等措施,沉重打击了国际石油卡特尔,极大地支援了阿拉伯人民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斗争。通过两次大提价,每桶原油标价从1973年9月的3.01美元涨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随后,欧佩克决定自1975年1月起,取消双重价格,实行单一价格制,每桶石油售价定为10.46美元,以保障产油国合理收入,进一步限制西方公司的利润。整个70年代,世界石油供不应求,10年间欧佩克油价上涨近20倍,其成员国的石油收入从1969年的121.3亿美元增加到1980年的2869.8亿美元,提高22.7倍。1976年,该组织决定建立特别基金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基金最初为8亿美元,1980年改为国际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增至40亿美元。

1981年,石油市场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由于西方国家陷于经济衰退,限制石油进口,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不断上升,欧佩克内部矛盾增加,这样造成单一油价结构瓦解,出现多元化的油价体制,油价猛跌。在1981年10月该组织成员国达成协议,将每桶石油官价订为34美元,从而结束欧佩克长达3年多的标价混乱状态。1983年5月每桶官价降至29美元,并仍在下滑。此后,欧佩克开始困难的限产保价斗争。到1985年,欧佩克内部围绕限额分配和价格问题的矛盾重新爆发。欧佩克在1985年12月部长级会议上决定,放弃限额保价政策,采取“合理份额”新战略,实际上这是一种“增产保额”战略,通过增产和油价战的双重途径,使欧佩克所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强行增加,其结果势必引起油价暴跌。1986年3月,纽约油市期货价格跌至每桶11.5美元。7月甚至跌到8美元。形势迫使欧佩克不能不采取应急措施,以稳定石油市场。从1986年8月到1990年6月,欧佩克主要通过内部协商达成协议,实行“配额限产”,促使油价回升。决定恢复固定价格制,将官价订在每桶18美元左右。

这一时期,欧佩克还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加强对话。1988年4月,欧佩克成员国和7个非欧佩克产油国(中国、马来西亚、安哥拉、埃及、墨西哥、阿曼和哥伦比亚)在维也纳首次举行联席会议,希能共同稳定世界石油市场。

世界石油市场到1988年底又呈现新的转机,表现在:一,世界对欧佩克的石油需求量再次增长,尤以发达国家为最。据欧佩克秘书处预测,世界对欧佩克石油平均日需求量将由1988年的2070万桶增加到1995年的2660万桶和2000年的3020万桶。二,欧佩克在世界石油贸易中所占份额不断扩大。已由1985年的43.5%上升到1988年的46.2%。预计1995年将达49%,2000年将达54%。三,非欧佩克石油供应能力下降。产油大国美国的产量已呈明显颓势。英国、苏联也在减产。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量近年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呈下降态势。世界将增加对欧佩克的依赖。四,欧佩克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加强,已能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调整其生产规模。欧佩克仅在1989年就连续3次调高生产配额,1990年上半年再次调高。油价日趋坚挺,低幅攀升。1989年欧佩克原油平均市价约为每桶17.31美元,与先前确定的每桶18美元官价相符。进入90年代以后,油价趋于涨势。欧佩克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地位与80年代相比正处于新的上升阶段。这将是90年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从长远看,只有欧佩克才能凭其巨大的石油生产潜力,承受起世界新增需求量的压力。截至1990年,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10015亿桶中约有77%在欧佩克成员国,开采寿命可达100年以上。其中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朗海湾5国,就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65%。海湾地区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供应基地,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guojizuzhi/2023014537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石桥湛山
下一篇:史蒂文斯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