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顾方舟

顾方舟生平事迹《糖丸的诞生》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3日 阅读:201 评论:0

试生产成功后,全国正式打响了“脊灰歼灭战”。1960年12月,首批500万人份疫苗生产成功,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
 这是脊髓灰白质类减毒活疫苗在我国的第一次应用。为了顺利推进这项工作,在卫生部的指示下,顾方舟组织了一批干部下放各使用疫苗地区,协助疫苗使用及观察效果。其中以天津、青岛、沈阳三地为重点,除协助疫苗使用外,这批干部还帮助当地开展血清学效果的调查。在进行接种的城市中,由该市卫生局组织小儿麻痹预防小组负责此项工作,小组下分设宣传、接种、流行病学效果调查、化验诊断、病毒学调查研究及疫情报告各组。预防小组邀请有经验的流行病学、病毒学、小儿传染病学、化验诊断等方面的专家参加,以便讨论及确定疫苗的效果。
 对于疫苗的第一次大规模使用,顾方舟最担心的还是安全性的问题。因此,顾方舟要求各地工作组严密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
 此外,顾方舟还担心,如今脊髓灰质炎已经开始流行,可能会出现已经感染病毒,但在服用疫苗后表现出小儿麻痹症状的情况,即“接种与发病的偶合”。在计划书《疫苗的推广使用计划原则》中,顾方舟强调道:“由于目前小儿麻痹已开始流行,故不能避免接种与发病的偶合,但如果免疫接种工作能在短期内进行完毕,那么偶合的机会就能减少。应该向居民强调的一点是,在流行开始时服用活疫苗,不能避免上述这种偶合现象,根据苏联、新加坡等国的经验,活疫苗不会引起小儿麻痹。”
 家长们盼了10年,每年到了夏天更是心惊胆战,如今终于迎来了救星。他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把孩子领到防疫站,仿佛稍迟一些时候,孩子就会得了小儿麻痹症。他们千恩万谢地从防疫人员手中接过一个试管,里面是稀释了10倍的疫苗,然后把试管倾斜,将疫苗倒在馒头上,让孩子就着馒头吃。看着孩子一口一口将疫苗吃了下去,父母悬了多年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经过广泛的调研,顾方舟等人很快掌握了各地疫苗使用情况,可谓捷报频传:
 北京:北京市试用的指标为80万人,试服过程顺利。在疫苗反应方面,除个别的报告有皮疹、腹泻以外,未发现有其他严重反应,亦无因服疫苗而引起的意外,出现偶合病例7人。
 天津:在一周内基本服完,共40余万人服用。除使用疫苗外,尚收集血清标本480份,粪便标本450份。天津市疫苗使用顺利,进展尚快,没有严重的反应,有一例在服用疫苗后5小时死亡,初步诊断为脑膜炎。
 青岛:青岛市5岁以上儿童绝大部分都已服了Ⅰ型疫苗,由于有些疫苗富余,因此5~8岁的儿童及郊区三个县的儿童也服了一部分。疫苗在青岛市受到群众极大的欢迎,疫苗一到,各站就争着要疫苗,当晚稀释,连夜就服了一部分,有一个老太太家中的小孩因有感冒,暂时不能服,老太太却坚持要服,对发放疫苗的人说:“吃了疫苗得了病我不来找你,不吃疫苗得了病我要来找你。”关于疫苗的反应问题,总的来说,没有明显严重的反应,偶合病例有三例,除疫苗使用外,尚采集了血清标本500人份,大便500人份。
 武汉:武汉市指标是30万人份,进展较快,服用过程尚顺利,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没有明显的严重反应,亦没有意外。
 上海:上海服用疫苗进展很快,服疫苗人数约20万。疫苗在上海市受到很大的欢迎,反应极为良好,很多群众说这是毛主席特地为小孩准备的,大家都抢着吃,长宁区有一家小孩在登记时有不适结果瞒着不说,服疫苗后有高烧、嗜睡,呕吐了三天才好,家长也没有说什么,只说只要吃了有好处,有些反应无所谓,可见大家对疫苗的信任和拥护。而对反应问题,当地部门亦曾作了对照观察和诊断,结果未发现有严重反应,偶合病例有6例,除了使用疫苗外,尚收集了750份血清标本。
 至此,脊髓灰白质炎减毒活疫苗Ⅰ型及Ⅱ型经批准后已经发出,在11个大城市中服用已基本结束,根据初步了解,服用疫苗后并未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只各地有少数偶合病例,各地正在调查流行病学及血清学效果。
 捷报像插上了翅膀,纷纷传到了顾方舟的手中。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本来高发的夏季,也和往常一样平静了,疫苗93%的防疫率,更是让他和同事们欣喜不已。
 1963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这一消息:
 

小儿麻痹症有预防方法了


 据新华社十六日讯 一种新制成的疫苗给我国千千万万个儿童带来了好消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小儿麻痹症,现在有了免疫的方法了。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试制成功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一九六〇年以来曾经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青岛等十多个城市给二千多万个儿童免费服用,经过几年来的观察,证明免疫效果很好。这些城市小儿麻痹症的发病人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目前,上海、北京、青岛等城市已经在市区范围内控制了小儿麻痹症的流行。
 顾方舟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紧接着,他们就召开了会议讨论调查结果。经讨论,大家建议向苏联小儿麻痹研究所征求意见。于是,1963年5月,顾方舟借赴莫斯科参加该所学术会议之便,征求苏联小儿麻痹研究所所长丘马可夫教授的意见。
 莫斯科的学术会议开了四天,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有关专家出席了这次会议,其中有不少小儿麻痹的知名学者,如美国的Sabin、Koprewski、Melinek、Fox、Franas,瑞典的Graid,加拿大的病毒学家Rhodie等人,参会者前后共有300多人。
 顾方舟在会议中共听取了70份正式报告、十几次讨论发言,会议涉及小儿麻痹活疫苗的各个方面:疫苗的大规模使用情况、流行病学效果、血清学及病毒学的研究、服用方法的研究、疫苗制造与鉴定、肠道病毒与活疫苗间的干扰、疫苗病毒几种性质的变化等。
 顾方舟在第一天的会议上自豪地介绍了我国小儿麻痹活疫苗的使用情况,以及三型混合疫苗的血清学效果,苏联以及与会者得知我们自己能够生产活疫苗并且有400万人服用了我们的国产疫苗之后,对此都有很大的兴趣。苏联专家们热情地向顾方舟祝贺,丘马可夫教授对顾方舟的成就表示莫大的赞许,他说:“像瑞典Gaid这样的大病毒学家搞了3年才有300多万人服了活疫苗,而你们一下子就搞了500万,了不起!”
 会后,顾方舟参观了小儿麻痹研究所新的试验室,并到病理研究所作了半天的访问,与负责病理检定的凡诺夫同志进行了详细的谈话,征求了他们对我国三型疫苗检定结果的意见。此外,顾方舟还到病毒研究所拜访了他从前的老师,向她了解了有关脑炎方面的情况,蒙她相助,病毒研究所还赠送了两株麻疹疫苗毒株给顾方舟。
 面对全国日益好转的疫情,顾方舟没有大意。他敏锐地意识到,为了防止疫苗失去活性,需要冷藏保存。而现在,只有大城市的防疫站才有冰箱,因此疫苗只能运送到那里。中小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仍然没有疫苗覆盖,面临着沉重的疫情压力。
 另一方面,如今的疫苗是液体的,装在试剂瓶中,瓶瓶罐罐的,运输起来很不方便。加上使用前需要稀释,使用时也很不方便。
 即便服用时也有问题。家长们需要将疫苗滴在馒头上,稍有不慎,就会浪费。而且药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小孩本身就抵触,吃着发苦的馒头,总是老大不乐意,常有孩子会偷偷摸摸地把沾有疫苗的馒头丢掉,造成浪费。如此一来,还怎么保证疫苗的效果呢?
 怎样才能制造出既方便运输又让小孩爱吃的疫苗呢?顾方舟陷入了沉思。
 回到家中,妻子早已备好了饭菜。可口的饭菜在心事重重的顾方舟眼里,也失去了味道。他草草地吃完饭,便来到三岁的儿子身边。儿子正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他。他拿起桌上的糖果,在儿子面前晃了晃,儿子伸出小手,急迫的样子让他忍俊不禁。
 糖……糖……糖!! 顾方舟突然意识到什么,大喜过望:为什么不能把疫苗做成糖丸呢! 这样,固体方便运输,小孩还爱吃!
 顾方舟立即联系了董德祥、闻仲权等同事,开始了疫苗糖丸的研究。董德祥和闻仲权是三年前和他一起去苏联的人,也是研究了半辈子脊灰疫苗,这个想法一提出,自然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顾方舟等人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糖丸疫苗,并通过了科学的检验。
 很快,脊灰糖丸疫苗问世了。这是一颗颗黄白色的颗粒,味道甜甜的,一推出就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能吃糖,谁不愿意呀! 孩子们再也不用家长逼着吃疫苗了,他们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将疫苗往嘴里送。
 有一天,顾方舟收到一封来信,让他又好笑又欣慰:一位防疫站工作人员的孩子,趁母亲不注意,偷偷将冰箱里几百颗糖丸都吃了。这位母亲发现后,大惊失色,写信问顾方舟是否有碍。顾方舟赶紧回信宽慰了这位母亲几句。
 除了好吃外,糖丸疫苗也是液体疫苗的升级版:在保存了活疫苗病毒效力的前提下,延长了保存期——常温下能存放多日,在家用冰箱中可保存两个月,大大方便了推广。
 即便如此,糖丸对热还是很敏感,温度稍高就会失去效果。为了能让偏远地区也能吃到糖丸疫苗,顾方舟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土办法”运输:将冷冻的糖丸放在保温瓶中!以前,卖冰棍的都是把冰棍放在保温瓶中卖,如果卖得多,就用被子盖住。保温瓶和被子阻挡了外面的热空气,这样冰棍就不会很快融化了。
 这是顾方舟颇为自豪的创意。他说:“对于这个创意,我很得意。得意在哪里呢?得意在我们虽然穷,但想出了很多‘土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发明,让糖丸疫苗迅速投向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说:“过去投小儿麻痹糖丸,全所同志一齐出动,一周才能完成任务,现在让卫生员去做,一天工夫就完成了。”
 糖丸疫苗很快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顾方舟等人和上海、青岛市防疫站合作研究后发现,上海市1961—1962年服糖丸疫苗前,脊灰病毒分离率为18%,服糖丸疫苗后,分离率只有0.4%,而非脊灰肠道病毒分离率在服糖丸疫苗前后没有明显差别。分离率的大幅下降,充分说明了糖丸疫苗可以阻断脊灰野病毒的散播,从此打开了脊灰疫苗向农村推广的大门。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gufangzhou/2022121742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