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谷超豪传

谷超豪《启蒙教育》生平事迹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0日 阅读:194 评论:0

温州高盈里,一条短而僻静的小巷,一棵参天的广玉兰边,便是谷氏宅第。1926年5月15日,谷超豪出生在这里。他的父亲是谷伯仁,母亲是陆仲帧。因为谷超豪的叔叔因病早逝,谷伯仁、陆仲帧夫妇就把谷超豪交给没有子女的婶母抚养。婶母把这个侄子视若命根子,关怀备至,谷超豪也成了她孤单生活里的唯一欢乐。婶母悲天悯人的性格对谷超豪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从小便养成了善良、纯真、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瓯江素有“东晋山水称永嘉”的美称,谢灵运的诗句“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说的正是温州旧时的绮丽风光。今天看去,河两岸高楼林立,繁华绮丽,花草茵茵,也别有一番风味。正是这样一方山清水秀,芦花摇曳的温州土地,养育了善良、朴实、聪慧的瓯江人。谷超豪5岁入私塾读书认字,接受启蒙教育,两年后,即1933年进入温州瓯江小学,从二年级开始读起。瓯江小学在当时的温州是一所很优秀的学校,师资力量很强,而且教师培养学生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对人生志向的选择,谷超豪在这里接受了很好的启蒙教育。

当时,日寇加紧对华侵略,学校领导讨论后便把爱国救亡知识贯穿到课内外的学习任务中。据谷超豪回忆,当时教历史的沈义箴老师在课上着重讲述中国100年来被侵略、受欺凌的历史,使同学们了解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和“九一八”、“一二八”事件等近现代中国受屈辱的历史,学生们小小年纪便树立起了挽救民族、重振祖国的坚定决心。谷超豪还记得那时的语文课本是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的《给少年者》文集,课文大多取自进步作家的作品,目的是呼吁人们团结抗日。这些科目的学习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大家刻苦学习,决心日后用科技知识报效祖国。

谷超豪能够在1940年加入共产党,决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也得益于学校的爱国教育——当时的他年仅14岁。教室外时不时会传来远处炸弹爆炸的声音,大家甚至可以感觉到头顶上敌机来回盘旋的气流,有时气流都会把靠窗坐的同学的书页和纸掀起来,但这群小孩子并没有因此分心,一双双眼睛盯着老师,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入侵者的仇恨,因为他们知道,有知识才能救祖国。

谷超豪少年居所

谷超豪性格文静,聪慧过人,对各门功课都有兴趣。数学、语文、历史、地理、自然等课程,他都学得很好。别看他平时文文雅雅的,不太爱说话,也不大喜爱运动,但到了课堂上,他的脑袋运转比一般人可要快得多了。当时的老一辈人都有些迷信,认为刮风下雨都是神的旨意,他上学后看到老师在自然课上做实验、讲原理,知道雨是水蒸气凝结而成的,雷电是阴电荷和阳电荷接近后放电形成的。从那以后,他再也不相信迷信传说了。看到大人们求神问卜,他都会走过去小大人般地给他们讲科学知识,俨然一个小小学问家。到了三年级,张竹钦先生教“循环小数和分数互化”,里面有分数化循环小数,1/3可以写成0.333333……,这是他第一次知道无限的概念,认识到了数学的神奇,他便在自己小小的脑袋里给数学描画了想象中的美丽图画。到了高年级,算术课上学的已不单是计算,还有许多应用题,如“鸡兔同笼”、“童子分桃”等。老师教同学们公式,然后让大家把公式套到题目中,可是这样死套,每个题目都要动一番脑筋才能排出式子来,很是麻烦。谷超豪回家看到哥哥谷超英的书橱里有代数课本,便随便拿起来翻翻,知道了这些问题都可以列成代数方程式来求解,他如获至宝,用代数的方法做完了当天老师布置的算术应用题。第二天,老师看到谷超豪交上来的作业都是用中学的代数知识做的,心中很是欣喜——这是个多么聪明好学的孩子啊! 一般的小孩子只是被动的接受,他却善于寻求新的方法。谷超豪后来的数学道路走得比别人灿烂,在其他方面也没有人云亦云,都得益于这个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关于自己的小学时光,年逾古稀的谷超豪老人如今仍能讲出几个让他难以忘怀的画面——

之一:语文老师徐达之先生有一次讲课文,那堂课的具体内容谷超豪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课上到一半的时候徐老师突然变得很激动,大家很好奇,一向温文尔雅的老师怎么了?便凑到讲台上,关切地询问老师,老师便指着书上的一幅图片给他们看,那是一群外国小孩子吃饭的画面,饭菜很丰盛,孩子们的脸上都流露着幸福的神色。大家都被这温暖的画面感染了,安静地看着图画。徐老师看了看身边的孩子们,可爱又可怜,徐老师缓缓说道:“这些幸福快乐的孩子来自苏联,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苏联”、“社会主义”,谷超豪不知道那是什么,但他记住了老师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幸福和快乐。

之二:瓯江小学每周有周会活动,谷超豪记得有一个歌剧叫《面包》,演的是一位劳动妇女和她女儿的故事。小女孩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只能靠给别人打工赚一点点糊口的钱,生活很苦。有一次,母亲尽力省下一点钱买了一个小面包,希望可以让小女儿尝尝面包的味道。她俩刚从面包房出来,迎面来了一个衣衫褴褛、饥寒交迫的小乞丐,母亲看看女儿,再看看手里的面包,对女儿说:“他和你差不多大,却没有母亲的照顾,在忍饥挨饿。对于比我们生活更差的人,我们是不是要有一颗爱心,把爱也分给他们呢?”女儿很懂事,把面包掰成两半,高高兴兴地将一半递给小乞丐。显然,谷超豪悲天悯人的性格和这样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之三:谷超豪小时候很腼腆,长大后也一直不擅言谈。他带的研究生说,除了专业方面必须要交流,闲话老师一句也不会说的,更从不理会别人的八卦之类。当时,学校里有宣传抗日的文艺节目,大多数节目都有人演了,唯独《两兄弟》里弟弟的扮演者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张竹钦老师是那个节目的负责人,他在班里挑选小演员,他的目光在教室里游走,最终在谷超豪身上停了下来,张老师没有开口,眼神却没有再移走——老师多么希望他能主动请缨啊。谷超豪很聪明,他知道老师这是在鼓励他战胜怯懦,勇敢地站起来。但他太害怕了,他不习惯在人多的地方讲话,不习惯成为班里的焦点,更不可能在全校师生的注视下站在舞台上。谷超豪犹豫了好久,手心汗湿湿的,不自觉地垂下眼帘,回避老师那鼓励的眼神。但低下头他更难过,想到老师平日里讲抗日救亡,为国献身,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自己如果连这么小小的怯懦都克服不了,将来还怎么报国救亡? 于是,他终于勇敢地举起手说:“我来演。”到了正式演出的时候,他不敢看台下的老师和同学,只能尽力把心放在情节上,以驱散自己的胆怯。剧中的哥哥要去抗日前线了,谷超豪饰演的弟弟拉着哥哥也想去参军,因为不看观众席,有那么一刻,他觉得自己不是在演戏,而是真的要跟着哥哥去为国效力呢! 虽然因为他紧张得忘记了很多台词,演出不是很成功,但他真诚投入的表演还是赢得了同学们的称赞。这之后,谷超豪慢慢变得开朗了一点。

1999年,谷超豪重返瓯江,想到自己的母校,一时动情,写下了《回乡》一诗:

重饮瓯江水,

群山多相识。

不见蚱蜢舟,

飞车任奔驰。

一座座山、一条条河,还是那么的熟悉,童年时候的回忆被勾勒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只是画中的古朴和简陋换成了现代和繁荣。谷超豪在诗歌中既有对故乡旧物的深深眷恋和无比怀念,更有对家乡巨变的赞赏和欣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guchaohao/2022121487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