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甘地

甘地传记:《第三十九章·开始自制棉布》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5日 阅读:161 评论:0

开始自制棉布

一九〇八年我在《印度自治》一书中提到:对日渐贫困的印度来说,纺织就是万灵丹。但当时我连纺车也没看过。在那本书中,我提出了一项论点:“任何能够帮助印度摆脱贫困的事物,都算是建立起一种自治。”到了一九一五年,我从南非返回印度,但还是未曾看过纺车。非暴力抵抗学校在萨柏默谛成立时,我们引进了几架手摇纺织机,但马上就遭遇了困难。我们这几个人学的不是文科就是商科,没有一个人懂手工艺。在开始用织布机前,还得先找织布专家来教我们。最后我们从巴伦布尔找来一名手工艺家,但他是并没有倾囊相授。多亏马干拉尔的决心与对于机器的天分,大家很快就搞懂了其中的诀窍,指导校内的人织布。

我们设定的目标是:身上穿的布料都必须是自己亲手织成的。因此我们不用工厂里织出的细布,学校里每个人都只穿以印度纱线织成的布匹,大家学到了受用的经验。我们亲身体察了纺织工的生活状况,包括:每人产量、采购纱线时可能碰到的问题、他们如何受人欺骗以致债台高筑的情况。我们一时无法生产所需的全部布匹,解决方法就是向纺织工购买。但是印度纺织厂的布匹很难买到,不论向布商或纺织工购买都一样。纺织工提供的细致布匹,都是用外国纱线织成的,因为我们自己的纺织厂织不出这么细致的纱。即使到了今天,印度纺织厂生产的细致布料也相当有限,根本纺不出上好的布。最后我们费尽唇舌,才说服一些纺织工替我们纺织本国纱,条件是我们学校必须买下他们纺出的布。就这样,我们穿的衣服都是拿他们的布所做,我们也在朋友之间竭力宣传,形同义务替印度纺织厂代言。我们因此与纺织厂有了密切的接触,了解他们经营的状况跟困难。我们发现纺织厂越来越倾向与本地纺纱工人合作,或许合作并非纺织厂本意,但无论如何是避免不了的。我们迫切想靠自己纺纱,但除非我们能够独力纺纱,否则就得一直依赖纺织厂。若不能改变这种依赖状况,我们如何能替国家服务?

此外还有其他的问题。我们在当地找不到纺纱机或纺车,只弄得到几个卷轮与线轴,但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拿这些东西当纺车用。有一天,贾维里说他找到一名可示范纺纱的妇女,于是我们派了学校里最擅长学习新事物的人去向她学,但最后还是徒劳而返,什么也没学到。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越发焦急。每次看见可能懂得纺纱的人到学校,我都询问他们会不会这项技艺。但是纺纱这项手艺本来就只有女人才会,而且日渐失传,恐怕也没人知道我们要找的人在什么地方。

直到一九一七年,几位古吉拉特朋友找我去主持教育会议,我才因此认识了一名了不起的妇人。她名叫玛札孟妲,丧偶,但具备极强的企业精神。严格说来,她的教育程度并不高,但是其勇气与常识远远超过一般受过教育的妇女。她已摆脱贱民的诅咒,自然与当初压迫她的阶层的人士一起工作。她有独立谋生的能力,物质要求也很低。由于过去吃了不少苦,她的身体锻炼得很强壮,到哪里都不需要别人保护,甚至还会骑马。之后我赴高德拉参加会议,并且对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向她抱怨纺车的事,她答应会认真替我寻找纺车,才减轻了我的负担。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gandizhuan/2022121915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