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法国

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0月29日 阅读:181 评论:0

卑微的和平

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政治、经济双重危机打击下的法兰西政局动荡、民生凋敝,而老对手德国却在民族主义的躁动中逐渐恢复了元气。1933年,纳粹党党魁希特勒上台掌权,他公开鼓吹摆脱《凡尔赛和约》,不断扩军备战。对此法英两国既担心德国的强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但同时又希望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制衡新建立的苏联(1922年由苏俄更为此名——作者)。希特勒充分利用了法英这种矛盾的心理,蚕食鲸吞,一步一步地剪除了两国的羽翼。作为“绥靖”德国的急先锋,怯懦的法国不惜几次三番出卖盟友乃至自己的国家利益,只为换取卑微的和平。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法国政府内部尚不乏有识之士,1934年就任外交部部长的路易·巴尔都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为数不多通读过希特勒《我的奋斗》一书的法国高官,巴尔都很早就对德国的威胁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因此一直主张法国需要维持一支强大的陆军以防备德国。虽然巴尔都在政治上是一个反苏反共的保守政客,但出于牵制德国的现实主义考量,他在就任外长以后主动与苏联接近,并多次出访东欧各国,希望能在德国东部建立起一个“东方洛迦诺”。巴尔都对德的强硬立场和频繁的外交行动引起了德国法西斯分子的恐惧和仇恨,当年6月当巴尔都乘火车途经奥地利时便遭到了炸弹袭击。虽然他幸免于难,但贼心不死的法西斯分子很快进行了第二次刺杀:10月,当巴尔都前往马赛迎接来访的南斯拉夫国王时,隐藏在人群中的法西斯凶手突然现身,将二人刺杀。随着巴尔都的倒下,法国“抗德霸欧”的时代结束了。

在巴尔都之后继任外交部部长的赖伐尔是一个主张对德妥协的亲德分子。此公上台以后,以此时弥漫于法国的和平主义思潮为后盾,大力推行“绥靖政策”,对德意法西斯的侵略行为无底线地退让,导致法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家安全严重受损,无可挽回地滑向战争的深渊。

赖伐尔的第一个“杰作”是在1935年签署了“绥靖”意大利的《霍尔—赖伐尔协定》。赖伐尔上台以后,一改巴尔都与苏联接近的正确策略,转而向意大利示好以换取支持。为攫取在《凡尔赛和约》中未能得到的非洲权益,意大利统治者墨索里尼在1935年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领导人向国联提出抗议,希望能得到支持。而把持国联的法英两国一方面不愿为埃塞尔比亚卷入战争,同时也想借此机会讨好意大利。当年年末,赖伐尔与英国外长霍尔一道签署了《霍尔—赖伐尔协定》,密谋将埃塞俄比亚的国家利益出卖给意大利。

事后不久,协定内容被一家法国报纸曝出,一时间舆论哗然,赖伐尔也在嘘声中下台。为履行国际义务,新政府支持国联对意大利进行了谴责,但这种谴责只是毫无实际行动的空头支票,埃塞尔比亚最终还是在意大利军队的进攻下沦陷了。法国虚伪的制裁既令原先寄希望于国联的小国大失所望——它们原本以为国联会保护它们的安全,又令德意法西斯看到了法英的软弱可欺。两个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到了一起,准备采取更为冒险的行动。

在埃塞尔比亚事件发生及处理的过程中,希特勒始终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认定将“绥靖主义”奉为圭臬的法英两国既然不会干涉意大利,自然也不会阻止自己,于是便试图以莱茵问题为突破口,冲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束缚。《凡尔赛和约》中对莱茵问题有着明确的规定:莱茵河左岸为非军事区,严禁德国在此修筑工事、驻扎军队。1936年3月7日,德军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公然违反规定,悍然武装进驻这一地区。

对于德国逾越底线的挑衅行为,法国本应迎头痛击,而且也完全具备这种实力: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拥有号称欧洲最强的陆军,而此时的德国刚刚进行扩军不久,军队在人数和装备上都远逊于法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的德军指挥官在出发前接到希特勒密令:若法国进行干涉便立即撤回,不得发生正面冲突。据后来希特勒本人的回忆,进驻莱茵区的最初两天“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48小时”。就在希特勒坐立不安的同时,法国的高官们也在就是否进行反击而争得不可开交。在得到英国不会支持法国对德采取强硬行动的答复后,法国政府内部的主和派渐渐占了上风。几天以后,最终砸到德国头上的仅仅是国联的“口头谴责”,而远非希特勒所担心的法军炮弹。在这次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冒险中,法西斯势力又一次占了上风。

这次“莱茵事变”所造成的后果远比埃塞俄比亚事件更为严重。意大利是“一战”的战胜国,法英两国与之进行的卑鄙交易充其量只是帝国主义间的重新分赃。可德国是战败国,竟然可以肆意践踏和约规定而不受惩罚,这使得法英两国特别是法国在国际上颜面扫地,大国形象荡然无存。“莱茵事变”是从和平走向战争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经此一事,法国在白里安和巴尔都时期苦心构建起来的同盟体系彻底瓦解,德国的战争机器也在希特勒的驾驭下开足马力加速向前。

是年7月,西班牙发生了军事政变,以法西斯军人佛朗哥为首的叛军向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西班牙与法国仅仅相隔一座比利牛斯山,若叛军在此建立起法西斯政权,将会与德国一起对法国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此前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曾与法国签订一单巨额的军火合同,但战争爆发以后,法国政府不但没有立即交货,反而再次陷入了犹豫观望之中:沉迷“和平主义”的法国民众不愿卷入战争,深陷“绥靖主义”的法国政府不愿得罪德意,英国政府对援助西班牙一事也反应冷淡。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时,法国非但不施以援手,反而为虎作伥,在国联领衔通过了“不干涉”的决议,禁止各国向西班牙内战的双方出售武器或提供援助。

“不干涉”决议剥夺了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作为一个国家合法政府所拥有的购进武器的权利,共和军虽然作战英勇,但因为缺少武器弹药,逐渐难以抵挡叛军凌厉的攻势。而德意两国早已看透法英两国的畏战情绪,因此一如既往地违反国联决议,向其法西斯盟友佛朗哥提供源源不断的武器支援。更有甚者,希特勒派出了以空军为主的“秃鹰军团”,直接加入叛军一方作战。法西斯国家将西班牙当作了新式武器的试验场和军队的训练场,为即将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做了充分的预演。

对于德意两国助纣为虐的行径,法英两国熟视无睹,甚至在希特勒公然向法国大使宣布德军参与了西班牙内战后,法国仍无动于衷。短短20年的光景,曾经趾高气扬的战胜国就沦落到这般田地,着实令人叹惋。在法英名为“不干涉”,实为纵容法西斯势力的软弱政策下,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无法从国外得到有力的援助,虽然来自世界各国的进步人士组成了“国际纵队”开赴西班牙参战,但面对强大的法西斯军队,西班牙共和国政府最终还是在1939年被颠覆了。

就在西班牙内战进行的同时,德国一面为叛军提供援助,一面开始谋划自己在欧洲的下一步扩张行动。在“一战”结束以后,为限制德国的发展,《凡尔赛和约》中规定严禁德奥两国以任何的形式进行合并。因此在武装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后,占领奥地利就成了希特勒试探法英底线,扩展德国在中欧势力的战略目标。对于这一狼子野心,法国竟表现得比希特勒本人更为积极,早在1937年11月德国采取行动之前,法国政府就公开宣称“德国即将进军奥地利,奥地利问题已经解决”。希特勒也很快笑纳了法国的大礼:1938年3月,德军在奥地利纳粹分子的支持下占领了奥国全境。

吞并了奥地利以后,希特勒又将扩张的矛头指向了捷克斯洛伐克(以下简称捷克——作者)。在希特勒占领奥地利以前,法国曾以奥地利不是自己的盟国为借口,宣布“只有在德国进攻法国或其盟国时,才会对德作战”。那么作为与法国订有互助条约的盟友,在捷克受到德国威胁时,法国的表现同样令人大跌眼镜。

1938年4月,希特勒以保护苏台德地区的德意志人权益为由,要求将这一地区划归德国,并以战争相威胁。法英两国均与捷克签有盟约,为避免卷入与德国的直接冲突,两国政府向德国提议“和平解决争端”。当年9月,在没有捷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德国元首希特勒、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4人在德国慕尼黑集会。在会议过程中,法英两国以捷克的国家利益为筹码,出卖盟友“绥靖”敌人,与德意法西斯签署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协定规定,捷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法英将保证捷克新边界的安全。

《慕尼黑协定》签署后留影,左起分别为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及意大利外长齐亚诺

协定签署以后,达拉第自知理亏,在回国的途中一直担心会受到国内舆论的谴责。当飞机抵达巴黎机场上空时,达拉第透过窗户看到机场上密集的人群后大为惊恐,以为是前来声讨自己的示威者。但当飞机降落,达拉第走出机舱时,扑面而来的非但不是咒骂,反而是人们的鲜花和掌声。从机场到总理府的一路上,民众夹道欢呼,庆祝“和平的实现”。这个出卖盟友的卑鄙小人竟摇身一变成了法兰西的民族英雄。

法国人和平的美梦并没能持续很久,1939年3月,德军进入捷克首都布拉格,进而占领捷克全境。法英两国这才如梦初醒,终于意识到德国的野心是没有止境的。可即便如此,两国也未按照《慕尼黑协定》中的条款去“保证”捷克的边界,又一次错失了制止德国的时机。随着战争威胁的迫近,当初巴尔都联合苏联的正确战略再次被提出,在德国占领整个捷克以后,法英两国开始尝试与苏联进行接触。

苏联对德国的侵略野心早有警觉,因此在法英伸出橄榄枝后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邀请两国派代表团赴莫斯科商讨军事合作问题。但囿于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偏见,法英两国对苏联的积极倡议反应冷淡。在战争一触即发的危急形势下,法英两国的代表团竟然乘轮船而不是飞机前往莫斯科,经过一个多月的漫长航行方才抵达。在三国代表团的组成上,苏联派出了一位有签约全权的元帅,并提供了详细的对德作战方案;而英国则派出了一位退役的海军上将,法国只派出了一位低军阶的普通将领,且法英代表都没有获得签订军事盟约的授权。在国内“绥靖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两国对苏联的抗德提议非但没有做出积极回应,反而在私下里与德国接触,企图“祸水东引”,将希特勒的铁蹄引向苏联。

由于法英两国的不合作,莫斯科谈判不了了之。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最后一次联合的努力就此宣告失败。更为严重的是,苏联在谈判破裂后对法英失望至极,转而与德国接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无论对法国的国家安全还是对世界反法西斯的大局都是十分不利的。

自1935年赖伐尔上台以来,法国在几年的时间里尽行丧权辱国的屈辱之事,将“绥靖主义”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一时期法国的外交政策可以概括为:追随英国、对德妥协、拒绝苏联。堂堂欧陆大国,在制订外交政策时不从本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反而自降身价,甘愿沦为英国的马前卒。不知道法国政府有没有想过,一旦战争爆发,英国尚有英吉利海峡的天险可以凭借,身处欧洲大陆“十字路口”的法国又有什么呢?对德国的一味妥协退让不但不会让其满足,反而会进一步激起法西斯分子的野心。而直到大战爆发之前,法国仍不能“联合真正的朋友去攻击真正的敌人”,拒苏联于千里之外。法兰西很快就将为自己的怯弱和偏执付出惨痛的代价。

法国政府的“绥靖主义”政策无疑是建立在民间和平主义思潮之上的。经历过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真正的和平应该是以强大的国家实力和公正的国际秩序为基础的和平,而不是通过出卖和妥协换来的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将会证明,卑微的和平是何其脆弱,何其不堪一击。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faguo/20221025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