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法国

现在的法国如何?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0月28日 阅读:138 评论:0

当代法兰西

法国的故事讲到这里已接近尾声。经历了太多的波澜壮阔,太多的荡气回肠,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法兰西的历史已渐趋平静。作为法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五月风暴”的平息标志着“战争、革命、危机”时代的结束。也许循规蹈矩的当代史没有那么精彩,但读来同样能给人以思考和感悟。我们可以一窥当代法国政治制度的运作模式,见识一些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可以了解在左、右两派政治力量斗争中砥砺前行的当代法兰西。

从戴高乐下台到21世纪初,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先后迎来了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4位总统。他们都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能有所作为。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的阴霾始终笼罩在资本主义世界上空,经济问题也成为左、右两派交替问鼎总统宝座的重要原因之一。

戴高乐下台以后不久,法国举行了新的总统选举,戴高乐派重要人物、时任政府总理蓬皮杜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

蓬皮杜总统

蓬皮杜是一位平民总统。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从小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毕业于法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步入政坛以后,蓬皮杜很快就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戴高乐的赏识,被后者视为最重要的助手之一,享有“将军的宠儿”的美誉。1962年,蓬皮杜出任政府总理,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既非议员也非部长而直接出任总理的人。

早在参加总统竞选时,蓬皮杜便以戴高乐的继承人自居,表示要“以戴高乐将军为榜样,忠于他那崇高的教诲”。上台以后,他一方面继续推行戴高乐时期的内外政策,一方面为应对“五月风暴”后的新形势而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在法国由“戴高乐时代”向“后戴高乐时代”过渡的过程中,蓬皮杜扮演了很好的角色。在对外政策上,他也表现得更为开放,从1970年开始接连出访美、苏、中等国家,通过维持东西方的平衡来保障法国的独立地位。也许是长期的繁重工作拖垮了他的身体,蓬皮杜因罹患血癌,于1974年在总统任期内去世(法国的总统任期是7年,后改为五年——作者)。

因蓬皮杜去世,法国的总统选举在1974年提前举行,来自右翼独立共和党的候选人德斯坦当选为新一任总统。

蓬皮杜总统在任期间虽然进行了一些社会方面的改革,但法国在经济上并没有明显进步,这引发了民众对戴高乐派的不满。而对于在“五月风暴”中崛起的左翼势力,资产阶级也心怀戒备。德斯坦在竞选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广大选民“反戴防左”的矛盾心理,提出了“要变革但不要冒险”的口号,借此成功当选。

德斯坦总统

1974年德斯坦仅有48岁,是当时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这位青年才俊就任后雄心勃勃,声称要带领法国进入“先进的自由社会”。为实现这一目标,德斯坦在政治自由化和社会民主化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他执政期间,法国公民行使选举权的年龄降低至18岁,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但与当时法国经济所面临的颓势相比,这些“小打小闹”实在是于事无补,在总统任期结束之前,德斯坦的支持率已经明显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德斯坦总统继承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对华友好的外交传统,在1980年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密特朗总统

1981年,法国在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严重的困境中迎来了新的总统选举。经过蓬皮杜和德斯坦两位右翼总统,法国民众对右翼发展经济的能力已经失去了信任,因此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来自左翼社会党的总统候选人密特朗。

在介绍这次在法国当代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总统选举之前,我们需要先对法国的总统选举制度做一简要说明。不同于美国的两党制,法国是一个多党制国家,每个政党都可以推出自己的候选人,因此,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两位以上的候选人参与总统职位的竞争。在选民投票时,若有候选人在第一轮投票中得票超过半数,则直接宣布当选;若没有人超过半数,则在得票数前两位的候选人之间进行第二轮投票,票数多者当选。

在1981年的总统选举中,超过85%的选民都前往投票站投票,投票率之高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史上前所未见,这充分体现出了面对困难的经济形势,法国民众对于国家未来走向的关注。经过角逐,德斯坦与密特朗两人进入第二轮投票,最终密特朗以52%的绝对多数当选,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首位社会党总统。消息公布以后,支持左翼的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进行庆祝,他们希望密特朗可以带领法国走出经济上的低谷。

在总统选举中获胜以后,社会党一鼓作气,在随后的议会选举中同样大获全胜,控制了议会中的绝对多数,这为密特朗总统放手进行改革奠定了基础。为团结尽可能多的左翼力量,密特朗在新组建的政府内阁中接纳了4位来自法国共产党的部长,这是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以来法共第一次入阁参与执政。

密特朗上台后表示要建设“法国式社会主义”,在法国实现真正的政治自由和经济民主,为此他发起了以“四大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平静革命”。

首先,密特朗推行了以国有化为核心的经济结构改革。他将国有化作为实现“法国式社会主义”的基础,把一批大的工矿企业和金融公司收归国有。在密特朗执政期间,法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国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其次,密特朗推行了以增加就业和社会福利为核心的社会改革。失业问题是德斯坦执政期间法国社会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在选举过程中,密特朗曾以“失业大师”的诨号来对德斯坦进行嘲讽。上台以后,密特朗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和增加公共开支的方式来扩大就业,并在提高最低工资、限制最长工时、带薪休假等事关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采取了积极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再次,密特朗推行了以下放权力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推动了法国政治的进一步民主化。最后,密特朗还在“社会宽容”的口号下进行了司法改革,于1981年上任后不久在法国废除了死刑。

密特朗改革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衰退、欧美国家普遍采取财政紧缩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大背景下,法国政府反其道而行之,试图通过国有化、扩大公共开支等“膨胀手段”来刺激经济发展,最后只能是自食恶果。“四大改革”推行以后,法国的经济状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陷入了“二战”结束以来最为困难的境地之中,这令当初支持社会党的民众十分失望。

1986年,法国进行了议会选举,社会党失去了在议会中的绝对多数,迫使密特朗任命来自右翼的希拉克担任总理一职,开启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左右共治”的局面。希拉克一反密特朗的国有化政策,大力提倡私有化,强调以市场手段来刺激经济发展。希拉克的如意算盘是要尽快取得经济上的成就,以便为自己参加1988年的总统选举积攒政治资本。

新的总统选举很快到来了。在过去的20年中,左、右两派你方唱罢我登场,调门一个比一个高,但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国经济上的难题,这使得1988年的总统选举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特点:选民与其说是在选择一种政策,不如说是在选择一个人,候选人个人的形象、气质和社会影响力在争取选票的过程中将发挥前所未有的巨大作用。

为战胜强劲的竞争对手希拉克,密特朗对“四大改革”的内容做出了一些更切合实际的调整,并极力淡化党派色彩,打造自己“全民总统”的形象。经过两轮的较量,密特朗最终以54%的得票率击败希拉克,成功蝉联总统宝座。

虽然连任成功,但密特朗所要面对的经济困难有增无减。在希拉克辞去总理职务以后,为塑造社会党政府的新形象,同时也为了尽可能地克服危机,密特朗在1991年任命前欧洲事务部部长克勒松夫人为政府总理。提起欧洲国家的女性领导人,人们通常会想到英国的“铁娘子”撒切尔。作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克勒松夫人在上任之初也曾以女强人的形象示人,提出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振兴计划,但她很快就不孚众望,不但在扭转经济颓势上表现平庸,而且因在外交问题上的“大嘴”给法国惹来了许多的麻烦。1992年,克勒松夫人在各方压力下被迫辞职,这位唯一的女总理也成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总理。

社会党政府令人大跌眼镜的表现使右翼在1993年的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但作为右翼领袖的希拉克不愿再像以前一样,在密特朗的制衡下任职,因此将自己的助手巴拉迪尔推上了总理的位置,又一次开始了“左右共治”的局面。

希拉克总统

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密特朗在1995年告别爱丽舍宫(法国总统只能连任一届——作者)。在其执政的14年里,法国仍未能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人们开始对左翼的社会党失去信心。法国的政坛就是这样,民众在两个都不能令自己完全满意的阵营间来回摇摆,当厌倦了一个的时候就去选择另一个。在当年的总统选举中,希拉克击败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圆梦总统宝座,右翼势力长期蛰伏后又重新问鼎法国的最高权力。但由于左翼在社会上仍有相当的影响力,希拉克被迫在就职不久后任命若斯潘担任总理,开始了第三次“左右共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化,此时法国政坛上的左右两派已远非当初针锋相对的两股政治力量,合作共赢的趋势愈发明显。随着新千年的到来,法国的政局开始呈现出“左右合作”的局面,迈入21世纪的法兰西踏上了新的征程。

带领法国走进新千年的希拉克是一位资深的右翼政治家,曾在1981年和1988年两次参加总统竞选,但都铩羽而归。面对接连的失败,希拉克并没有气馁,反而愈挫愈勇,最终在1995年的大选中获胜,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五位总统。

希拉克是一个为国人所熟知的名字——他曾七次到访中国,其中四次是在其总统任期内。他痴迷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古都西安情有独钟。早在1978年,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便在访华期间参观了兵马俑,留下了“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的著名评价,为提高秦陵兵马俑的国际知名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戴高乐主义的忠实拥趸,希拉克积极推动构建多极化世界,反对美国在国际上所采取的单边政策。2003年,他坚决反对美国前总统布什主导的伊拉克战争,在国内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被许多法国媒体誉为“法兰西的和平斗士”。

虽贵为一国元首,希拉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讲求排场。他上任后不久就简化了总统府内繁杂的礼宾程序,大幅削减服务和警卫人员的数量,其平易近人的作风赢得了法国社会的喜爱与尊重。

2007年,希拉克第二个总统任期届满,在总统选战中获胜的右翼新秀萨科齐入主爱丽舍宫。萨科齐在22岁时就步入政坛,在28岁时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巴黎郊区的讷衣市——作者)。在2007年的总统选举中,得益于前总统希拉克的大力支持,萨科齐顺利当选。作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首位在“二战”后出生的总统,时年53岁的萨科齐堪称政坛上的“少壮派”,他大刀阔斧地在经济、社会福利、移民政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其“直言敢干”的作风也惹来了不少争议。在2012年的选举中,萨科齐不敌左翼候选人奥朗德,无缘连任。更加令人叹惋的是,因为涉嫌贪腐,萨科齐在2014年被法国司法部门传唤,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首位因贪腐被羁押的前总统。

在2012年新当选为总统的奥朗德来自于左翼的社会党,是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忠实追随者,并在25岁时成为密特朗手下最年轻的经济顾问。在其当选之前,法国的左翼政党已连续多次在总统选举中败北,因此这次成功使得左翼乃至整个社会都对奥朗德寄予厚望。然而面对法国在21世纪第2个10年中所遇到的诸多困境,这位有着深厚经济学科班背景的总统却分身乏术,也最终耗尽了法国民众的耐心。在2016年的一次民意调查中,奥朗德的支持率已跌至4%,不幸成为“法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

纵观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届总统,几乎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且不乏有着光辉履历的青年才俊,但在当选后的表现却大多差强人意,这着实令人费解。且让我们暂时收起困惑,将目光聚焦于今天的法国:2017年5月7日,年仅39岁的马克龙在新一届的总统选举中获胜,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这位备受瞩目的“小鲜肉总统”将带领法兰西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faguo/20221011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