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恩格斯

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通讯社》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阅读:478 评论:0

创立共产主义通讯社

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变成工人联合会的中心和核心,在这种工人联合会中,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应该能够进行独立讨论而不受资产阶级的影响。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虽然是唯一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正确理论,但并没有在人们心中产生巨大共鸣。正如列宁后来指出的那样,它“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之一而已”,即便是当时先进工人的脑海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空想社会主义或主张阶级调和的小资产阶级梦想。

马克思、恩格斯从多次亲身经历和实践中体会到,单靠出版刊物和书籍来使人们信仰他们的理论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可行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利用现有条件,满怀信心地在欧洲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中间宣传科学共产主义真理,发动他们建立一些能够领导无产阶级的坚强组织,在此基础上组成一个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舍此,别无他途。

这时,马克思、恩格斯面临着十分贫困的境地。由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没有出版,因而获得一笔预付稿费的希望落空了。

马克思不得不把家中的金银首饰送进当铺,恩格斯只好写信请求在伦敦的妹夫立即借给他6英镑或150法郎。恩格斯在描述自己缺钱的情况时写道:“出现这些麻烦,是因为一个冬天我在写作方面几乎一文钱也没赚到,因此我和我的妻子不得不完全靠家里寄钱度日,而家里寄来的钱又不太多。”

尽管这两位朋友的经济状况如此恶劣,但是他们并没有放慢既定道路上的前进步伐。1846年2月,马克思同恩格斯组织居住在工人住宅区的比尔格尔斯、赫斯夫妇和赛尔斯提安、戴乐尔等人办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马克恩和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这个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在各国共产主义和工人团体之间建立联系,批判各种冒牌社会主义,克服工人运动中的组织涣散状态,使工人运动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并把工人阶级中最革命最先进的分子团结在自己周围,培养一批革命的核心力量,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准备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以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为中心,在柏林、汉堡、莱比锡、肯尼斯堡等许多德国城市和英国、荷兰、丹麦等国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参加这些组织活动的,有德国、波兰、英国、比利时等国的共产主义者和工人运动活动家。

在马克思、恩格斯直接领导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与各地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活动家建立了经常联系。分散在各地的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活动家通过布鲁塞尔通讯委员会同马克思、恩格斯交流当地政治形势和工人运动情况;马克思、恩格斯也通过复信等方式,向他们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帮助他们提高无产阶级觉悟,指导他们的革命实践活动。

1846年6月15日,马克思、恩格斯写信给爱北斐特社会主义者古·阿·克特根,对他们的活动作了详细建议。信中批评他们对德意志联邦议会、普鲁士国王、地方等级议会抱有幻想的错误态度,希望他们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动群众上,才能在反封建斗争中发挥强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提醒他们,应该支持当地资产阶级关于出版自由等要求,因为这会给共产主义宣传创造有利条件,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冲突……更加尖锐”。

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经常讨论各国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的情况。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当时发生的政治事件,精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威廉·沃尔夫

1846年7月17日,委员会讨论了英国宪章运动领导人奥康瑙尔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事件,通过了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布鲁塞尔的德国民主主义者——共产主义者给菲格斯·奥康瑙尔先生的信》。这封信深刻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形势,指出当资产阶级战胜了土地贵族而成为国内的统治阶级时,“资本和劳动即资产者和无产者之间的伟大斗争就要进入决定性阶段。今后战场将由于土地贵族退出斗争而廓清。而斗争也只能在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来进行了。敌对双方各有自己的由本身的利益和地位所决定的战斗口号。”马克思、恩格斯热烈赞扬英国工人阶级的阶级觉悟,指出在无产者与资产者的斗争中,宪章运动将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而宪章运动的胜利,“工人阶级就会成为英国的统治阶级”。这封充满斗争激情的信通过英国宪章运动机关报《北极星报》,传播到英国和欧洲各国工人阶级中,教育和鼓舞了觉悟不断提高的工人群众。

在马克思、恩格斯直接领导和教育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培养了威廉·沃尔夫、约瑟夫·魏德迈、罗兰特·丹尼尔斯、格奥尔格·维尔特等第一批积极献身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马克思、恩格斯培育的这些革命骨干在群众中都有一定影响。因此,在他们的帮助下,布鲁塞尔通讯委员会就自然成了共产主义思想的交流中心。这样,马克思、恩格斯从思想上、理论上、组织上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做了充分准备。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engesi/202211110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