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俄罗斯

俄国十月革命与欧洲战争之间有什么联系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8日 阅读:389 评论:0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欧洲革命风暴

十月革命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俄国红星高照、人民当家作主时,欧洲的统治者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革命的火种已经撒向欧洲遍地,当西方的统治者们还来不及欢呼胜利之时,欧洲“革命圈”已经形成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首先鼓舞了芬兰的工人阶级‍‌‍‍‌‍‌‍‍‍‌‍‍‌‍‍‍‌‍‍‌‍‍‍‌‍‍‍‍‌‍‌‍‌‍‌‍‍‌‍‍‍‍‍‍‍‍‍‌‍‍‌‍‍‌‍‌‍‌‍。11月13日,芬兰爆发了总罢工,工人的革命行动迫使议会通过了先前被克伦斯基政府拒绝的法律,接着又宣布芬兰独立。由于旧俄已不存在,苏俄于1918年1月4日通过了《革命政府关于芬兰独立的宣言》,芬兰实现了独立。但革命没有停止。1918年1月23日,在芬兰社会民主工党理事会上,成立了由社会党、工会、赤卫队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根据执行委员会的命令,27日夜间赤卫队发动了革命,占领了政府机关和银行,控制了赫尔辛基。28日就成立了革命政府——人民全权委员会,宣告芬兰社会主义工人共和国的诞生。

新政权成立后,芬兰资产阶级和一切反动势力一样,不甘心失去政权,他们逃到反动势力较大的北方,纠集反革命武装挑起了内战。4月,德国干涉军也在赤卫队的后方登陆。在内外夹击下,赫尔辛基于4月12日陷落,革命政府迁到维堡,29日,维堡陷落。5月4日,科得喀城投降。几天后,最后一支赤卫队撤入苏俄境内,芬兰革命失败。

一战末期,德国陷入空前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全面危机,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群众反战革命运动高涨,最后爆发了德国十一月革命。1918年11月3日,拒绝出海作战的基尔港水兵举行起义,得到当地工人积极响应,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控制了全城,揭开了十一月革命的序幕。起义迅速席卷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苏维埃。11月9日,在斯巴达克团等组织号召下,首都柏林工人和士兵发动武装起义。德皇威廉二世调集军队镇压未遂,被迫退位出逃,霍亨索伦王朝统治被推翻。首相巴登亲王将政权交予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艾伯特,企图限制革命的发展。艾伯特拒绝斯巴达克团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议,组成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人民全权委员会,并得到柏林工兵苏维埃批准。为了把革命推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斯巴达克联盟于12月30日建立德国共产党,宣布革命的任务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艾伯特政府十分恐慌,挑起事端,解除同情革命的柏林警察总监的职务。1919年1月5日,柏林工人举行抗议游行示威并转变为推翻艾伯特政府的武装起义,旋即遭到镇压。15日德共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被捕遇害。2月国民会议在魏玛召开,宣布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此后,革命斗争仍在继续,4月13日,慕尼黑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夺取政权,建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5月初,政府军队攻入慕尼黑,苏维埃政权被颠覆,革命结束。

奥匈帝国同样没有避免革命的火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内部矛盾加剧,帝国战败为各民族的独立提供了宝贵的机遇。1918年10月14日,捷克工人总罢工,打响了帝国内革命的第一枪,宣布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独立。11月14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宣告成立。10底,南斯拉夫士兵起义,群众运动兴起,宣布南斯拉夫地区脱离帝国,12月4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成立。1918年10月30日,维也纳工人总罢工,成千上万的群众走上街头,要求成立共和国,12日皇帝退位,奥地利共和国宣布成立,奥地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与此同时,匈牙利也宣布独立。

在帝国解体的过程中,波兰摆脱了包括奥匈在内的三大帝国的统治,完成了民族统一。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是实力强大的政党,但它在支持帝国内民族独立的政策上、支持和发展革命运动的问题上态度暧昧,由于力量强大,它始终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内。1918年11月3日,奥地利共产党成立。但新生的共产党没有注意深入发动群众,壮大组织,而是急于把群众运动推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同时,也想发动革命以支持匈牙利革命。1919年4月18日领导群众示威,宣布支持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由于政府镇压,转化为巷战和起义,但由于力量弱小,最后失败。

在奥匈帝国境内革命四起的时候,1918年10月匈牙利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立共和国,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对匈牙利的400年统治。1919年3月20日,参加巴黎和会的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协约国统帅部驻布达佩斯代表向匈牙利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匈牙利割让约2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予协约国部队通过匈牙利的权利。在内外交困下,卡罗伊·米哈伊及其联合政府被迫辞职。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人民革命情绪高涨,强烈要求“走俄国人的路”。3月21日,匈共和社会民主党联合夺取政权,宣布成立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首府设在布达佩斯。

4月16日,巴黎和会西方列强唆使仆从军从北、东、南3面向匈牙利发动进攻。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英勇抵抗,在几天之内组织10万大军开赴前线。5月初发动北方进军,转败为胜,收复大片领土。巴黎和会主席、法国总统G.克列蒙梭于6月8日和13日向苏维埃匈牙利发出照会,以谈判为诱饵,要求匈方停火、后撤。库恩·贝拉同意接受照会‍‌‍‍‌‍‌‍‍‍‌‍‍‌‍‍‍‌‍‍‌‍‍‍‌‍‍‍‍‌‍‌‍‌‍‌‍‍‌‍‍‍‍‍‍‍‍‍‌‍‍‌‍‍‌‍‌‍‌‍。6月24日红军开始从北方撤军。协约国却背信弃义,重新布署兵力。隐藏在革命内部的社会民主党右派分子与国内外敌人相勾结,发动武装叛乱。库恩·贝拉等于7月20日发动新的攻势,但为时已晚,加上新任红军总参谋长出卖作战计划,致使战事屡遭挫折。8月1日,匈牙利苏维埃政府宣布辞职,由工会政府取代。11月匈牙利建立霍尔蒂·米克洛什军事独裁统治。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邻国的资产阶级政权感受到威胁。在协约国的策动下,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资产阶级政府决定出兵进行武装干涉。5月底,匈牙利红军阻止了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的进攻,并转入反攻,解放斯洛伐克大部分地区。在匈牙利无产阶级和红军的援助下,斯洛伐克劳动人民于 6月16日在普雷肖夫群众大会上宣布成立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6月30日,匈牙利红军被迫开始从斯洛伐克领土撤退,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于7月7日被捷克斯洛伐克资产阶级政权扼杀。

在战后的革命浪潮中,意大利都灵可称得上是“最红色的城市”、“意大利无产阶级的彼得堡”。在这里,由于葛兰西和陶里亚蒂等“新秩序派”的领导,建立了“扎根于广大群众运动中的无产阶级机构网”——工厂委员会。1920年4月初,资产阶级企图以同盟歇业的形式搞跨工厂委员会,但都灵工人进行了英勇的斗争,50万工人用总罢工回答了资产阶级的挑战。为了保证斗争的胜利,社会党都灵委员会号召发动一个巨大的全国性的运动,并使之成为夺取政权的运动。这一号召得到了比萨和佛罗伦萨、热那亚和里窝那等地的响应。但1920年4月19日—21日召开的社会党全国委员会会议否决了全国总罢工的决议,11天后,都灵总罢工失败。

1923年保加利亚爆发九月起义。1923年6月9日,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军人集团仓科夫政府向农民联盟和共产党发起进攻,大肆逮捕革命者。保共作出了关于准备和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将全国分为 5个区,并任命了每个区的军事革命委员会领导人,根据起义总计划,各地应该同时行动。9月12日,仓科夫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对共产党进行搜捕,被捕人数超过2000名。9月14日,索非亚党组织号召举行罢工,接着在旧扎戈拉州和新扎戈拉州等地爆发了自发的起义。在这种情况下,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于17~20日召开会议,决定23日凌晨起义,推翻仓科夫政府,建立工农政权。在季米特洛夫和B.科拉罗夫领导下,保加利亚西北部的起义进展顺利,从9月23日起,米哈伊洛夫格勒和弗拉查等几个县的大部分被起义者占领,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在米哈伊洛夫格勒成立了工农政府。全国其他地区也有零星分散的起义。但是到 9月底各地起义先后被政府军镇压下去。近5000名起义者被枪杀或绞死,上万名起义者被捕。

各国起义的失败并没有阻止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虽然1919年德国苏维埃政权被颠覆,但德国革命并没有就此停止。1923年法国和比利时的军队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地区,导致德国经济形势恶化,罢工运动风起云涌,在德国中部的萨克森和图林根两地,革命运动迅猛发展,分别于10月10日和16日成立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左派联盟”政府。施特雷泽曼政府根据10月1 3日通过的《非常授权法案》宣布戒严,并且派军镇压萨克森和图林根两地的革命运动。10月21日,汉堡地区共产党组织举行会议,决定于23日武装起义。此日,在台尔曼领导下,工人占领了郊区的警察所,控制了工人住宅区,并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派国防军镇压起义,经过3天激战,汉堡起义失败了。

同样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革命的还有波兰。一战后,波兰的政治、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生产下降,工人失业,通货膨胀,民不聊生,工人频频罢工,规模越来越大,1923年罢工人数达85万。从7月起,罢工工人不断同警察和军队发生流血冲突。10月,为抗议军警枪杀和逮捕工人,克拉科夫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10月29日,政府发布通令,征召1893~1901年出生的铁路工人入伍,拒绝入伍者以逃兵论处。11月 4日,政府颁布通令,在华沙、罗兹、克拉科夫等城市设立战地法庭。11月 5日,波兰工人举行全国总罢工。克拉科夫工人率先停止工作,政府调集大批警察和军队前来镇压。11月 6日清晨,工人从全市各地前往杜纳耶夫斯基大街工人俱乐部集中,被警察和军队封锁,双方发生流血冲突。士兵中有许多人是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的农民,他们不满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同情工人,自动放下武器,工人们缴获大量枪支,控制了大部分市区。当起义工人同前来增援的政府军激战时,波兰社会党和工会领导人同政府举行谈判,政府宣布取消铁路军事化和设立战地法庭的通令,命令警察和军队从克拉科夫撤退,11月7日,工人放下武器,起义遂告结束。

在英国和法国,群众性革命斗争也进入了高潮,游行、罢工此起彼伏而且规模巨大。英国工人为了声援苏俄,也为反对英国政府对波兰的军事支持,1920年5月1日,数十万工人打起“不许干涉俄国”的口号上街游行,同时,码头工人拒绝装运送往波兰的军火,最后迫使政府收回了“寇松通牒”。而在法国,1919年参加罢工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120万人,“五一”政治大示威更是参加人数最多、斗争规模最大的群众性运动。1920年,工人运动更加高涨,首先是铁路工人发难,紧接着是煤矿、海员、码头、五金、建筑、电气等行业的工人参加,人数达150万以上。这些都成为了欧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签: 十月革命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eluosi/20221145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