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邓子基

邓子基事迹传记:惜才陈景润 师道称楷模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6日 阅读:272 评论:0

王亚南当时是厦门大学校长、身兼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等多个职务,繁重的行政和教学事务占去了他大部分时间,但他仍坚持学术研究。当时,王亚南每天4点起床,开始读书、写文章,这样到早饭前,就能保证有3小时的学习时间。

对王亚南来说,读书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到60多岁,他还像初读外语的入门者一样经常高声朗诵外语,不但在家里朗读,就是出差在外,在火车上、在招待所里,一有空就捧起书读起来。他始终认真学习,像一名不知疲倦的老农民,在知识的田野上勤奋耕耘。

“文革”期间,王亚南家里的书被抄走了,图书馆的书被封存了,但只要他没被关在牛棚,每天依旧坚持看书。有段时间,他从头到尾看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列宁的《唯物主义经验批判》,他曾说,“过去我缺乏自然科学知识,现在总算看懂了”。

后来实在无书可看,王亚南就自学法文,他把中文的毛主席语录和法文的毛主席语录对照着看,慢慢地也能看懂了。“我学一门外语就这么费劲,说明我的天分比老师差多了。”邓子基十分谦逊地说。

后来,王亚南身患癌症,又半身不遂,但是,他无法忘记的还是工作,他说:“人多活几年少活几年无所谓,就是很多想做的事情还没做完。”在晚年所作的一首诗中,王亚南用“栖栖羁旅南复北,笔墨生涯枉自责”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邓子基说,王亚南老师不辞劳苦、南北奔波,此乃“栖栖羁旅”;撰译论著、培养学生,此乃“笔墨生涯”。

时至今日,王亚南关心爱护学生、关心职工、爱惜人才的事迹仍在厦门大学流传。他用稿费为有困难的学生缴讲义费,夏天为他们添置蚊帐,冬天为他们购买冬衣和鞋子,甚至暗中出钱补助家庭困难的学生……他让学术秘书把他在《中国经济问题》刊物和《厦门大学学报》上发表文章的稿费全部捐给学校幼儿园。曾在厦大幼儿园工作过的人都还记得,那时保育员常常拿着小玩具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别忘了这是校长伯伯送给我们的哦。”

王亚南还特别爱才惜才,在王亚南关注的年轻人中,陈景润无疑是他最宝贵的收获之一。

陈景润是邓子基熟悉并了解的厦大人,他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从事中学教学,整天搞研究,加上口才不好,不受学校喜欢。为了心爱的研究,他辞职回到福州老家,生活困顿,据说他有时要上街摆香烟摊维持生计。

王亚南到福州出差时,陈景润鼓足勇气,到王亚南所住招待所去找他,恳请校长让他回厦门大学。王亚南答应回去了解一下情况。回校后,他询问数学系是否有空缺岗位,系主任方德植说数学系资料室刚好需要招聘人,陈景润就这样回到了厦门大学。

陈景润迈向科学顶峰的道路,是从厦门大学出发的。他后来在厦门大学完成的论文引起当时中科院院长华罗庚的注意,华罗庚和王亚南商量,想要调走陈景润,王亚南又欣然应允。在中科院,陈景润证明出了“1+2”,终成一代数学大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engziji/2022121952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