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邓子基

邓子基事迹传记:国光二十载 淡泊清宁日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6日 阅读:331 评论:0

那个年代,老师们的生活也很节俭,当时老师们的宿舍平均只有13-15平方米。有些老师从北京过来,有家属跟随的睡的是双层床铺。老师们把煤气灶放在走廊,书籍或书架沿墙角堆。学校水源紧张,芙蓉湖附近有一口水井,需要很早起床提水洗漱。自来水定时供应,大家日常生活需要的水主要来自厦门大学的水库,水库两三年清理一次库底。

邓子基一家住在厦门大学国光楼,除了藤椅是自家买的,其他家具都是租用学校的。当时他们租了书桌、床铺、两个木头凳子,凳子前放一个小台子当作茶几,另一个房间放一大一小两个床铺,还有饭桌和书桌,这些就是家里的全部陈设。尽管生活简朴,但是老师们对学生很热情。邓子基记忆力很好,不仅记得学生的名字,连他们的家乡都记得很清楚。

邓子基的房间有个书柜,还有个小收音机,每天晚饭后,全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听新闻,然后各自霸占书桌的一块“地盘”看书学习。邓力文和母亲王若畏一起坐,母亲批改作业、备课,邓力平、邓力文复习功课、看书,邓子基写教案、做学术。

他们看书有个共同的习惯,看到哪里若被打断,就会把书“啪”地反过来盖在书桌上,回来再翻过书来继续看;有时候看一本书看到一半,想起了另一本书的内容,同样把这本书“啪”地反过来盖在书桌上,拿起另一本书看。经常书桌上就罗列着各种书籍,要看哪一本就抽哪一本。邓力文笑着回忆道:“姑且认为是形散而神聚吧。”

这种学习氛围下成长的小孩从小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书,有时甚至整个人都埋在书堆里。女儿邓力文看书曾经近视很厉害,出国后更是达到1400度,眼镜比瓶底还厚,后来做了手术,情况才有所改善。

20世纪70年代后期,邓力平“下乡”回家,把走廊里养的鸡驱走,围到父亲窗下的鸡笼里,放一张小床到走廊,晚上他就睡在走廊上。下雨的时候,邓力平的蚊帐都是湿漉漉的。

邓子基的书桌和鸡笼只隔着一扇玻璃窗,家里养着一只母鸡,每次下蛋后就会“咯咯咯”叫,邓子基在书桌前看书,听到叫声,不得不赶紧起身走出去把鸡蛋捡进来,那时鸡蛋也是稀缺珍贵的,得小心不能被鸡踩破了。

邓家那时养着一只小胖猫,它和邓子基很亲。邓子基看书时,它就蜷在邓子基脚边,帮他捂脚。邓子基出门了,它就乖乖在家等着,一听到他上楼梯的脚步声,小猫就会立马跑到门口等。在家里,邓子基走到哪里,猫就跟到哪里。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大家都知道邓子基的记性特别好,善于记人名和地名。这固然有他的天赋,更重要的应该是他长期坚持和勤于动笔。日常生活中,每见一个客人或每接一个电话,他都会问清楚对方的姓名、单位和事由,并于当天在日记本上记下来,几十年如一日。他的超凡记忆力源于长期的积累过程。

邓子基一家于凌峰家中合影

“父亲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并且会在记录事情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我们孩子们也曾学着跟他一样写日记,不过没能坚持写。父亲的日记不保密,儿女们都可以看。后来,父亲的日记变成了全家的记事本,谁要是什么事情不记得了,就去翻看他的日记。”儿媳赵蓓曾如是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engziji/202212194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