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邓小平

语言特色:通俗易懂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945 评论:0

第三节

语言特色:通俗易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是宣讲,这要求用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和通俗化的表达方式。邓小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新鲜语言。这些语言,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到,列宁的著作中没有使用,毛泽东的书也未曾提到,但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它表达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思想。这些语言现在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广泛用语,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共同富裕、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小康生活、老祖宗不能丢、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个面向”、“三个有利于”、“四项基本原则”、“四有”新人……广大人民群众如数家珍一样可以随口道来。正是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人们普遍接受,融入老百姓现实生活,更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念,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笔者选择最能体现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加以展开。

一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老祖宗不能丢

老祖宗不能丢,这是中国老百姓使用最为频繁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在薪尽火传中,不能忘本,要牢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将来应该要走向哪里,保持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家族自身发展的连续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先人,具有固本的作用。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之所以能够保持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定地认为,不论人类社会的历史怎样发展,老祖宗是不能丢的。

邓小平使用在中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老祖宗不能丢”来表现中国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这是他在毕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出的一个结论。他退休以后,仍然以一个共产党人的经验告诫大家:“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另一方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上一下子拉近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尊重和亲切感油然而生。

“老祖宗不能丢”,是邓小平的肺腑之言,充分反映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始终不渝的信念,并执著地为之奋斗。邓小平用“老祖宗不能丢”,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

1. “老祖宗不能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其次,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过程中,数次经历右的失败和“左”的冒险,由不自觉到自觉,最终将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我们党以毛泽东思想为旗帜,教育、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使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邓小平指出:“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能丢掉毛泽东,否定毛泽东就是否定中国革命大部分的历史。”“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他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党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使我们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确实捕捉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真实脉搏。他毫不含糊地说:“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

2. “老祖宗不能丢”,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

“老祖宗不能丢”,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必须坚持的,但同时也表明仅仅坚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是开放的体系。

首先,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作为行动的指南。邓小平鲜明地提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他也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他反复强调:“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中国现在还会四分五裂,没有独立,也没有统一。”“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进一步分析道:“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所以伟大,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归根到底,就是靠这个。”他进一步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在军阀割据的时候,在敌人控制薄弱的地区,领导人民建立根据地,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了政权……如果没有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能提出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吗?能把中国革命搞成功吗?”他反复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要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要改革开放,但是改革开放必须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改革开放。

其次,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真理的不断发展开辟道路。邓小平强调要讲出新话:“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作出新结论。

3. “老祖宗不能丢”,为我们正确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基本的原理,既反对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又反对怀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自由化思潮,反对离经叛道、丢掉老祖宗的错误做法。在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上,把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强调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通过发展更好地坚持,既反对借口坚持而反对发展的错误,又反对借口发展而否定坚持的片面性。

二 怎样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对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来讲,体会最深、感受最深的是“亡国没有尊严”,“落后就要挨打”。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是,我们的国家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怎样迅速地摆脱这种落后状态,应该说是全党全国上下最没有争论的问题,后来实践证明我们恰恰是在最没有争论的问题上出现了问题,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之一就是我们误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当作一回事,在建设社会主义上,仅仅有“落后就要挨打”的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树立起“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理念。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邓小平积数十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经过长期探索和思考而提出的具有总结性意义的精辟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重大发展。

首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性作用。他们认为,正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演进,使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其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首要的任务就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政治统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地增加生产的总量。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和根本任务,准确地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正是这一点,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认为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应该具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的性质、更发达的生产力、更强大的优势。因此,他始终把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根本任务。在他看来,只有坚持从发展生产力这个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才能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

其次,“发展才是硬道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之所比资本主义制度及其他一切旧制度优越,最主要的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合理更先进的生产关系,使社会生产力摆脱一切陈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束缚,实现快速的发展,进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始终把发展特别是生产力的发展视为衡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尺度。从1978年的东北谈话到1992年的南方谈话,邓小平多次强调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在于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他认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现在虽然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离开发展这个中心任务,就实现不了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社会主义制度就丧失其优越性的经济源泉,就不会比资本主义制度有吸引力。广大人民群众如果不能切身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失去其生命力,就不会有光明前途。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果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了,“这不但是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再次,“发展是硬道理”,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和规律。坚持从发展特别是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来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了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精神实质的深刻理解,体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是一个具有相当艰巨性和复杂性的长期历史过程,在前进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矛盾。这些新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是在发展中出现的,只有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应把握一切发展机遇,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尽快地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社会主义优越性才有可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发展之所以是解决前进中遇到的一切新问题的关键,主要就在于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新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使党和国家在解决问题时拥有主动权,得到广大人民的力量支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以人民群众的评价为标准的。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我们“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他同时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当中国社会刚刚摆脱贫穷,改革开放初见成效时,邓小平说:“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改革开放前后30年历史的鲜明对照雄辩地说明: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常识。

三 定位世纪发展目标:小康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变为实践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把握已经不单单来源于书本,而更多来源于实践和自己的切身体会。正如毛泽东指出:“群众必须在自己亲身的经验中,才能教育自己,提高觉悟。”邓小平也指出:“人民是看实际的。”而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怎样来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已不能仅仅从抽象的理论上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必须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因为“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那么,怎样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普及教育,邓小平提出应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有机结合。邓小平认为,只能实事求是地向广大人民群众讲清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但我们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且会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从贫困落后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提高的过程。初期,我们多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方面来考虑。在当时条件下,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的前提,人们只有解决了生存问题,才能提出和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消灭贫穷、解决温饱就成为当时的主要任务。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邓小平把“小康社会”描绘为:“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

1. 小康社会把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联结起来

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个结论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的结合,具体内容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愿望相结合。邓小平用“小康”这个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再熟悉不过的词语来深入浅出地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目标,以此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构想。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概念……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我们只能达到一个小康社会,日子可以过……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根据邓小平的论述,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确定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纪发展目标。使用“小康”概括世纪发展目标,这种表述十分通俗,易为普通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与此相适应提出的具体量化指标又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信心,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2. 小康社会把社会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小康”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用来表达普通老百姓生活愿望和社会理想的概念。作为老百姓的生活愿望,最早可见于中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即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模式,“小康”最早见于《礼记·礼运》,其中系统地阐述了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表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不仅弘扬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也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 小康社会把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要在20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目标。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不仅参与了这一目标的规划,而且深知这一目标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恢复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参照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对中国要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开了个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这个“后来”,就是指1979年初提出调整的时候;这个“放低”,就是他多次讲到的要放到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经济建设被耽误许多年这个实际的标准上来,从而使我们对中国现代化的认识更加符合中国的实际和世界发展的新趋势。“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些表述没有丢掉马克思,没有丢掉毛泽东,不仅更加坚定了人们实现现代化的理想,而且大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 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最富有时代特色的一个观点。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关系学说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又深刻揭示了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第一性”特征,深化了人们对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诸要素地位的认识;高度概括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与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高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科学技术在21世纪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第一位推动作用的认识。正是在邓小平关于发展科学技术的一系列正确思想指引下,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和教育在各行各业乃至在全社会逐步得到重视,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树立起重视科技、重视教育的思想观念。时至今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口头语。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推动着全社会逐步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学习知识、掌握科技的浓厚的社会氛围。

1. 指导着我国确立了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基本战略

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经济发展的快一些,必须依靠科技”、“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的深刻道理,从思想观念上完成了发展经济立足点的转移,即改变了过去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忽视甚至无视以科学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思路,把国民经济发展转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轨道。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先后组织实施了三个层次的科技工作战略部署:一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工作,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重大技术攻关,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推进和提高工农业及其他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这一层次上,国家先后实施了“科技攻关计划”(1982年)、“星火计划”(1985年)、“丰收计划”(1986年)、“燎原计划”(1988年)、“三一二八工程”(1995年)、“富山计划”(1996年)、“科技兴村计划”(1996年)与重大科技成果推广等一批科技计划。二是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争取在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领域内有新突破。在这个层次上,国家实施了“863”计划(1986年)和“火炬计划”(1988年)。三是基础性研究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在这个层次上,国家制定了“基础性研究计划”(1989年)和“社会发展科技计划”(1995年),明确基础性研究的战略目标与中心任务,实行确保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持续发展的方针,并实施了“攀登计划”(1992年)和“展望计划”(1993年)。在总的战略部署上,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

2. 指导着人们确立了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观念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科技人才和知识运作的结果,人才和知识是科学技术的主体。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中,“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占有突出的地位。现在,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观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和国家不仅从政治思想上关心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的成长,而且从工作和生活方面改善科技人员的条件和待遇。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实行工资收入与经济效益挂钩,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可以取得较高的报酬。对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科技人员,可以实行课题津贴制;继续改善科技人员的住房条件;党和国家各级政府还在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方面多做一些实事;大力表扬和奖励对国家有贡献的优秀科技人员,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献身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性。

3. 指导着我们党加强对发展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

和其他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加强党的领导一样,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中,邓小平也强调了党对发展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邓小平指出:“能不能把我国的科学技术尽快地搞上去,关键在于我们党是不是善于领导科学技术工作。”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之所以是科技发展的关键,是因为党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对于科技工作可以发挥重要的指挥和决策作用。“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同时,是通过计划来领导,要抓好科学研究计划,要知人善任,把力量组织好。为了实现科学研究计划,为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搞上去,还必须做好后勤保证工作,为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这也是党委的工作内容。”继续推进科技体制的改革,增加对科技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努力推动科技的进步,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科技的领导,把科技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在战略上把握好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各级党政领导要对落实各项科技政策、措施的情况经常进行督促检查。为了加强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的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增加科技意识,善于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处理问题,提高驾驭现代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能力。

4. 指导着我国树立了追赶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目标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为“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这就是要奋力赶上世界的潮流,以国际科技先进水平为目标,后来居上,振兴中华,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邓小平强调“中国一定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关系到我国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取得主动权。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engxiaoping/20221180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