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而实现共同富裕既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更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安排。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探索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最佳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通过市场价值取向的改革,探索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又在经济领域实现了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更集中体现了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智慧和艺术。
一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活力,不应只停留在理论上,而必须通过具体的体制表现出来。那么,什么样的体制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活力?老祖宗没有提供现成答案。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己生活年代的现实,针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的弊端,曾设想未来社会将有计划地组织全社会的生产和经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只是阐述了自由的市场是早期资本主义的显著特点,并没有明确指出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更没有谈到市场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能否继续保留。同时,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提供现成的经验。列宁虽然发现俄国的现状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不同,曾提出“必须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察市场的规律”,但列宁逝世后这种探索中断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对立起来的思想,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两种根本对立的制度来看待,从而形成了实行指令性的高度集权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大都以苏联为榜样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虽然提出以苏为戒,探索自己的路,但是在根本指导思想上仍然认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以至于人们普遍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合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根本不相容的。持这种观点的,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也比比皆是。
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转变这样的思想和观念是比较困难的。他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负责人时就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在这些方面我们改革起来还有许多困难。”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虽然我们可以在社会制度方面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但社会经济发展却不能逾越商品经济阶段。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种经济运行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排斥市场机制,阻碍商品流通,置自身于世界大市场之外的高度集中计划管理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固有的活力。有鉴于此,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不突破姓“资”姓“社”的困扰,不突破条条框框,不进行发展模式的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如何引导人们从这样僵化的思想和观念中解放出来?邓小平认为,需要通过实践逐步引导人们破除这些观念。
1.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人的谈话中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观点,既是谨慎的又是大胆的。他既要让大家理解和接受,又不引起思想混乱,考虑了当时大多数人的思想状况和认识水平。第一,邓小平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它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他指出,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上看,“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只是市场经济本身发展到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表现,因此,尽管资本主义是市场经济,但也只能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阶段之一,而不是它的历史发展的全部。因此,邓小平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第二,邓小平把市场经济视为一种方法,把它从社会属性上剥离出来。他认为把市场经济视为一种方法,“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主义,不会重新回到资本主义”。第三,社会主义应当利用资本主义的好东西来发展自己的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活力的具体体现,“也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第四,“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并列使用,一反一正,让人们去思考,且回旋余地很大:一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了。社会主义既可以搞市场经济,也可以不搞市场经济,为什么不搞市场经济?二是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也不是全盘照抄照搬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而必须加以改造,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
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要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转变更是如此,重视用实践和示范来检验理论的邓小平,在农村改革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又不失时机地积极倡导创办经济特区。农村改革初见成效和经济特区活力初现,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更新。党的十二大确定发展经济的原则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
2. 突破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对立观念
党的十二大以后,邓小平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他在同原国家计委负责同志谈话时,强调了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在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必须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逐步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等思想和论断,这就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把计划区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突破了“计划经济”为主的思想。为发展商品经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扫除了障碍,初步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取向。邓小平高度评价这份文件,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3. 突破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观念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在实践中引起了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人认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应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不赞成市场取向的改革;也有人认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应以市场为主,计划为辅,赞成市场取向的改革。思想和认识的混乱在于理论的不彻底,争论也推动着理论向前发展。为了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和混乱思想,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放弃了计划经济为主这个提法,从而突破了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的观念,纠正了把市场调节放在从属和次要地位的状况,从而引导人们的思想认识向前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4. 突破姓“资”姓“社”的对立观念
党的十三大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界定取得了许多新的认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地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尽管不再提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但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上仍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在我国出现的经济上的波动、政治上的风波,使得人们的思想很自然地保守起来,对社会上新出现的事物和现象都要问一问是姓“资”还是姓“社”。针对这种现象,邓小平紧紧抓住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引导人们向前看。他反复强调:“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些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纳入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都获得了空前解放。
二 创新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经济制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明确,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由公有制的单一形式,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也实现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把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纳入到总原则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确立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1. 将共同富裕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社会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对于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如何发展生产上,尽管几乎所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注意到了市场经济对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但他们又都对市场经济的两极分化作用极为担忧,所以,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虽然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探索了利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但他们基本上都认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即使存在于社会主义,也不可能构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模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邓小平认识到既然市场经济具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那么也必然会对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提供客观的物质基础,如果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就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性作用,又能制约市场经济的盲目自发作用。因此,要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必须保证高效率地采用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人类文明成果,即通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来发展中国现实的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他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就明确地把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统一了起来,从而探索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突破了长期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当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传统观念,确认计划与市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摆脱了姓“资”姓“社”的困扰,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
2. 创新保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因素的制约外,还要有社会主义制度作保证。因为发展生产力仅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生产力本身并不是社会主义的目的而是手段,能否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还必须有制度作保障。因此,邓小平经常把共同富裕与坚持公有制紧密地联系起来论述:“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我们应始终不渝地坚持。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不意味着表现公有制的体制一成不变。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个充实和健全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努力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具体体制,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阶段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实现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所有制方面实现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两者从“对立论”、“补充论”到“共同发展论”的转变,在公有制实现形式方面,强调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突破了以往把所有制实现形式混同于社会基本制度的传统观念。因此,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虽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是共同富裕,但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机制,它创造了一种竞争的机制,一种利益的约束机制,它有利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居民收入不仅来源多样化而且普遍增加,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证。
三 创新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
1. 创新实现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一定的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一定的社会产品分配制度,而一定的分配制度又决定着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财富水平。分配制度是所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形式,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就要有什么样的分配形式与之相适应。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方面的创新,应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结果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能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条件。
2. 通过先富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制定一套适合中国实际、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让人民满意的方针政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对此,他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为使人民群众能够快速地形成这一新的观念,邓小平反复强调:“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根据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认为富裕必定有先有后,先富促后富,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只能逐步达到。因此,他还用了“波浪式地向前发展”来说明怎样才能达到共同富裕,这符合辩证法,更符合客观实际。邓小平在倡导这一政策时坚信: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能够产生极大的示范效应,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向他们学习,形成全社会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从而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使全国人民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能够为先富帮后富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这项政策一出台,中国的财富好像突然从地下冒出来一样,很快丰富起来。人还是原来的人,地还是原来的地,工厂还是原来的工厂,但居然富起来了。实践证明,让一部分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当然,邓小平也反复强调,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的是促进共同富裕,而不是导致两极分化。
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一思想,对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对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打破平均主义,勤劳致富,对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互相帮助,共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使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主义的理解更加具体、更加现实。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engxiaoping/20221180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3-01-20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1-17主编
2022-12-06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