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消除对社会主义的误解
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长期存在着以书本为根据,以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是非为是非的判断标准,由此产生了对社会主义的各种误解。这种思想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根深蒂固。为了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邓小平及时地把人们的思想解放引导到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高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消除对社会主义的某些理论上和一些观念上的误解。早在1980年他就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之后,邓小平又多次强调:“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来要我们解决。”“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同实践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开始一方面拨乱反正,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农村政策探索改革方案。但这些工作在实际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最大的阻力主要来自对社会主义概念片面的、扭曲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不通过拨乱反正把林彪、“四人帮”已经搞乱的思想理论纠正过来,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针对这种情况,1981年3月24日,邓小平向来访的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介绍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情况时明确指出:“我们的这些农村政策,很自然在人民和干部中间提出了一个‘是不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大问题。”为什么说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很自然”的?因为群众和干部对社会主义还存在片面的、扭曲的理解,必须面对这个实际。邓小平从自己在“文化大革命”中两次“被打倒”的冷静思考中认识到,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其中有些东西是对经典作家思想的误解甚至曲解,有些东西是对经典作家思想的教条化理解,有些东西是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并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些东西是脱离中国实际的主观主义空想,等等。这些东西同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搅在一起,使我们的认识常常不完全清醒。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之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常常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甚至是重大失误,走了曲折的道路,主要就是不完全懂得什么是社会主义。这种种不科学理解作为一种习惯势力,禁锢着许多人的头脑。所以,我们必须反思过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消除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种种误解,以此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
一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系统地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对于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而言,由于社会主义实践还没有充分展开,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特别是从《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著作中来寻找理论根据和作出理论判断的。在这个方面,我们最大的一个失误,就是忽视了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更不注重发展生产力,尤其是1957年以后,我们在指导思想上犯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形式来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的方式来搞建设,结果是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处于停滞和瘫痪状态,尤其是经济建设受到冲击,甚至把重视发展生产力说成所谓的“修正主义的唯生产力论”而加以批判和打击。“四人帮”把这种错误思想推向极端,鼓吹“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荒唐思想。由于持续时间比较长,又是以“左”的面目出现,因此,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加之当时林彪、“四人帮”在政治上禁锢人们的思想,一度使人们认为贫穷和社会主义密不可分,富裕又总是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和社会主义相对立。尽管这种论调在实践上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严重挫伤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有些深受这种错误思想影响的同志,也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离开发展生产力去谈论坚持社会主义,结果作茧自缚而迈不开前进的脚步。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意识到,要想使人民真心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要想使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消除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误解。邓小平选择了从批判“四人帮”鼓吹的假社会主义——“贫穷的社会主义”——的谬论入手,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
1.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肆意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把贫穷与富裕看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特征。他们提出:“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把贫穷与富裕当作政治标准,认为“越穷越革命”、“根红苗正”,结果使广大人民群众误认为贫穷是社会主义,在日常生活中既不敢思富,也不敢致富。“四人帮”把社会主义说成贫穷的,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歪曲,是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否定。邓小平深刻揭露了这个谬论的反社会主义本质,以此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邓小平指出:“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就要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优越于其他的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不仅指出社会主义与贫穷毫无联系,而且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1984年他明确作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结论。1987年10月13日,邓小平在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说,“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问题上我们党同“四人帮”进行了斗争,批判了“四人帮”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歪曲。“‘四人帮’时期对共产主义的理解,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宁要贫穷的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简直荒谬得很……难道一个贫穷的社会能够按需分配?共产主义能够是贫穷的吗?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1988年,他对社会主义特征作出了全新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特征。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为进入共产主义作准备的阶段,共产主义是按需分配的社会,只有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之后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如果社会主义是贫穷的,就永远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也体现不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所以,社会主义的特征不是穷,而是富,是人民的共同富裕。
邓小平批判“四人帮”鼓吹的“贫穷的社会主义”论,不仅纠正了“四人帮”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而且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为全面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奠定了基础。使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一个劳动致富光荣的社会主义风尚逐步形成,并日益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2.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在邓小平看来,不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且“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切革命都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应是在资本主义已经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优越性不仅体现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快,而且更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占有和使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而历史的发展却是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文化落后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如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并没有完全把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与建设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搞清楚,而只是从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上描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说,基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没有错,而在实践中发生的错误,错就错在离开发展生产力来谈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更没有认识到所谓的优越性只有在相互的比较中才能体现出来,而且其内容是全面的、丰富的。在实践中,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不敢面对由于历史的原因所造成的社会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现实。当离开现实谈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时,一度使人们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主要是精神方面的。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在引导人们走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误区的同时,又明确指出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引导人们走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认识上的误区。邓小平指出:“我们反对旧社会、旧制度,就是因为它是压迫人民的,是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我们流血牺牲闹革命,夺取政权,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制度障碍。当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理所当然地就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第一位,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忽视发展生产力,就是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否则社会主义有什么优越性呢?”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应该用事实而不是口号证明,社会主义能够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他还强调:“我们一定要、也一定能拿今后的大量事实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强调这一点,在当今世界两种制度并存的情况下,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凝聚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邓小平认为:“生产力总是需要发展的。”经济文化落后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后,由于生产力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和加速度特征,可能在最初一段时间,在发展生产力的速度上比不上资本主义,但这不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造成的,只要与自己之前的社会制度相比,生产力的发展是快速的,那也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也同样存在着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比较问题,即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逐步体现出自身的优越性问题。而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基础差、底子薄,不去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生产力上,或者根本离开发展生产力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那就不仅根本违背了自己经过艰苦奋斗建立社会主义的初衷和目的,也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相脱节。所以,邓小平说:“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因为这里有一个比较的问题。邓小平说:“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他从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高度强调:“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慢,那就没有优越性,这是最大的政治,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所以,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1980年他在向外宾介绍中国的经验时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由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一个逐步体现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把是否形成了发达的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是否够格的根本标准加以强调。他指出:现在,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列宁曾指出:“每个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大家都想过好日子,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正是社会主义。”邓小平通过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发展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从而使人民群众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内在地统一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内心接受社会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的本质要求。
二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在我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还必须澄清与富裕紧密联系的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平均主义,另一个是两极分化。前者在我国有着浓厚的社会基础,后者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是我们始终要注意的问题。针对这两种情况,邓小平都是站在社会主义的高度给予回答,以引导人们从对社会主义的误解中走出来。
1.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如果说,贫穷的社会主义是林彪、“四人帮”对社会主义的歪曲,那么平均主义的社会主义则是对社会主义的误解。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在一个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基础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小农意识特别浓厚。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又是在极其严峻的环境下进行的,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又长期实行供给制。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又沿用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供给制”,并一度把“吃饭不要钱”、“供给制”当作共产主义因素加以提倡。加上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多就业,基本平均,略有差别”的分配政策,就使人们常常把大体平均看成社会主义,把拉开差距看作资本主义,从而造成了在这一问题上对社会主义的误解。针对长期以来人们形成的这种观念,邓小平始终强调:“我们不能讲平均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通过打破平均主义,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他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是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平均主义,首先要恢复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正是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大政策。邓小平认为,实行这个大政策,“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因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能够产生极大的示范效应,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向他们学习,形成全社会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从而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使全国人民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能够为先富帮后富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国家可以有更大财力、先富地区和先富人们可以有更大实力去帮助后富地区和后富人们,从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 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因为,平均主义最终将会导致共同贫穷,而两极分化根本背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当我们纠正平均主义的时候,就预见到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因此,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就十分重视这一现象。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而两极分化则是资本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的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贫富的悬殊与对立,是富的愈富、穷的愈穷的“两极分化”,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抗。正是在对比分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基础上,邓小平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通过先富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通过否定平均主义,也就批判了我国长期存在的小农意识,从而清除了长期存在于人们潜意识中的将平均主义与社会主义联系的错误思想;同时,邓小平又批判了两极分化,提出了共同富裕,科学地区分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从而帮助人们澄清了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误解,有利于人们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深入人心。
三 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科学认识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进步的一种社会形态,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具有内在的本质规定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认识到,要从根本上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还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他一直在不断地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问题。不仅如此,能否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理论能否得到新的发展并为全体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掌握,以及社会主义实践能否顺利推进的大问题。他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从而坚定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倡导解放思想的过程中,结合回答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他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1979年11月,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的特征是集体富裕,它不产生剥削阶级。这一提法,突出了集体富裕,是共同富裕的早期用语。而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了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采取正确的政策逐步实现。1980年5月,邓小平又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这里,邓小平不仅直接使用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且还指出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路径,这就是改革开放。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与正确的政策相联系的,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就是选择好的政策,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比较快的发展。“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通过正确的政策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化政策体现出来,这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尽管当时邓小平还没有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但他总是从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两个方面来论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说明他已经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他通过对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把握和表述,逐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反复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他在以往认识的基础上形成较为完整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的必然逻辑。
邓小平从本质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从他探索的时间历程上看,如果从1979年算起,到1992年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较为完整的概括,历经了14年之久,基本上贯彻了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之后政治活动的全过程。一方面,这一过程表明,进行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另一方面,邓小平深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为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接受最新的理论成果并加以深刻理解留下足够的时间。这既反映思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符合思想认识的规律。邓小平提出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思想观念上大大解放,摆脱了困境,走出了误区,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1. 从生产力高度上认识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重视生产力问题,一再指出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把社会化大生产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之后,就实现了解放生产力的目的,此后转入发展生产力。也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这也是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所认同的观点。遗憾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后所发生的失误,恰恰是离开发展生产力而谈论社会主义。邓小平认真总结了这一历史经验教训,尤其是针对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忽视生产力或者离开生产力来空洞地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左”的错误。他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反复强调,讲社会主义要重视发展生产力,绝不是一般地讲基本原理,而是反映了现实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邓小平不断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时,不发展经济,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体现不出来。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继承物,应该具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的性质、更发达的生产力、更强大的优势。而这一切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才能体现出来。否则,社会主义既没有产生的可能,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不但是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另外,孤立地讲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也往往给人们造成发展生产力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另一种片面性认识。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社会形态的更迭从最根本上讲都体现了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如果孤立地强调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那就无法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不仅如此,也可能产生离开现实生产力来抽象地理解解放生产力的缺陷。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作教条式理解的一个突出表现。邓小平在科学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已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邓小平根据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制度创新不仅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制度自身发展的要求。所以,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制度也要经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正如邓小平总结这一经验教训时深刻地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好的,但在一些具体制度上却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过时的甚至错误的地方,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他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必然会产生既适应又不适应的矛盾,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后,依然会存在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对“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作了全方位的论证。他认为:“农村改革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总之,中国的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他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总结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方面讲全了。”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揭示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新思想,不仅针对旧的剥削私有制来讲革命是解放生产力,而且还针对社会主义已经建立的旧的经济体制来讲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既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又是一个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的新思想,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这样,邓小平不仅把生产力置于最高的位置,而且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思想,引导人们全面地、发展地认识社会主义。
2. 从共同富裕上把握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小农意识浓厚的中国,如果要使人民群众能够接受和理解只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富裕起来,那就必须做到最大限度地用人民群众的语言习惯来表达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百姓心声。邓小平经过反复思考,从社会主义的最高抽象上入手,用最通俗的语言概括,最后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接受共同富裕的同时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面临的主要任务到底是什么?邓小平通过批判“四人帮”的“贫穷的社会主义”,得出的结论是:“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而要摆脱贫穷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突出了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的根本特征,讲清了生产力发展以后的成果归属于谁,归谁享有的问题。富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关注的问题。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社会里,“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这就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互动中,从发展过程和最终结果的统一中,在动态中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及其逐步实现的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也就是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共同富裕的实现,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很显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只有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高度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随着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在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逐步深化的。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从根本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使人们在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地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而使社会主义观念、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不断地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牢固地树立起来。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engxiaoping/20221179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