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邓小平

中共党史研究的目的、意义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240 评论:0

第一节

中共党史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共党史学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及其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的科学。2010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深刻揭示了党史研究的重要地位:“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工作”,“党史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因为如此重要,邓小平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十分重视中共党史研究,从诸多方面深刻分析和精辟阐述了中共党史学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党史研究的功能观。

一、重视用中共党史教育人民和广大青年

众所周知,“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共党史记载着许多优良的传统与作风,包含弥足珍贵的经验教训,是一部无可替代的生动思想政治教科书,具有强大而特殊的宣传、教育功能。为了搞好青年的历史教育工作,邓小平对思想教育战线的工作人员寄予厚望:“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对此,邓小平多次指出,党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干部成为“四有”干部。他号召大家学习、研究党史。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不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今天我们的国家还会是旧中国的样子。我们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都是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分不开的。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许多青年缺乏了解。”他提出要用历史,讲历史,要求老同志用自己对历史熟悉的优势,做一个报告员,并认为做报告本身就是传帮带。可以讲现在的问题,也可以讲历史。讲历史我们可是有资格的,都是革命几十年的人,革命故事多得很。他又说:中国一向被称为一盘散沙,但是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成为全国团结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结束了。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中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邓小平说,一定要教育人民、教育青年,让他们懂得,“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1981年年初,他又指出,“也要学点历史”,因为考虑到“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因此一定要明确“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基本历史结论。他指出,要“搞学习运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著作,强调“这个学习必须联系中国革命的历史,这样就能了解党是怎样领导革命的,了解毛泽东同志有哪些功绩,使大家知道中国革命是怎样成功的”。他提出,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以后,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后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的干扰和煽动,造成“我们思想战线上出现了一些混乱,对青年学生引导不力”,出现了1986年的学生闹事。针对这一“重大失误”,邓小平认为,改变引导不力的软弱状态,“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揭露那些别有用心的人。1987年2月18日,他在《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中,系统回顾了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百年的悲惨历史,深刻指出:“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因为“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针对“青年不了解这些历史”的问题,他认为,重要的还是“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这里讲的历史,内容比较广泛,但自然包括中共党史。1989年政治风波后,邓小平沉痛地总结道:“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该年6月9日,他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再一次谈到了这一失误。这说明包括中共党史教育在内的政治思想教育一旦出了问题,就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甚至是灾难。这就是邓小平时刻强调要用中共党史教育青年的根本原因。“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但青年又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在世界风云变幻、各种思想纷至沓来之际,产生思想上的动摇和迷惑。这就迫切需要用党的光辉历史教育青年,使他们懂得“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正如胡锦涛指出的那样,“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时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长知识本领,锻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二、关注中共党史为中国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

学习、研究中共党史,能够为今天的人们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010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邓小平认为,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列强野蛮侵略面前没有灭亡,靠的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充分展现和发扬了这种民族精神,党才能从只有50多人的小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并最终取得了全国胜利,中国也从任人欺凌的国家发展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强国。在创建新中国以及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贡献了自己的宝贵青春和一腔热血。这种不畏强暴、誓死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誓死反抗外来侵略,甘愿为祖国强大献出一切的宝贵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坚强脊梁,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铭记。因此,1989年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后,西方七国宣布制裁中国时,在巨大压力面前,邓小平义正词严地指出:“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一九〇〇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拿大外,其他六国再加上沙俄和奥地利就是组织联军的八个国家。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中共党史学就是要研究、弘扬这种精神动力,促使人们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感和高尚道德品质,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帮助人们利用这种精神动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和困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三、重视利用中共党史统一思想向前看

邓小平一向认为,中共党史研究不能局限于纯学术性范围,必须扎根于社会现实,利用党史研究成果统一人们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从这一核心功能出发,他一向十分重视历史经验的作用,强调以史为鉴,说明现实问题,为人们指引正确的行动方向。因为,中共党史是执政党的历史,对过去问题的看法不仅是历史问题,还是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政治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研究和认识过去的历史,就会离心离德,成为进一步前进的绊脚石。一旦有了统一的正确认识,就能凝聚人心,团结一致,迎接新的战斗。对此,2010年6月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精辟指出:“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许多问题涉及党的历史。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命,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邓小平十分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阐明重要的理论问题。早在1938年,他在《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中,分析了中华民族儿女站在最前线与日寇拼命的决死时刻,动员新兵却有诸多困难,第一条就是历史原因,“是由于历史上‘好子不当兵’的传统观念我们还未能给以有力的克服”,因而“造成了动员新兵的极大困难”。如何克服困难,打开局面?邓小平提出多管齐下,采用多种办法,最终让人民群众“从经验中改变了惧怕军队的心理和‘好子不当兵’的观念”。这种认真总结历史斗争经验,指导人们工作的做法,体现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20世纪40年代初,其《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该文分析了抗战以来5年中3个阶段的对敌军事、政治、经济斗争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敌斗争10个方面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完成经济恢复工作、巩固新生的政权后,国家很快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邓小平从长期领导工作的实际经验中认识到研究党史的极端重要性,因而多次告诫人们要充分注意这一问题。1957年4月8日,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议上所做的报告,特别强调在建设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总结历史经验。他说:“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问题上犯大错误,栽大跟头,并不是没有先例的,以为在建设问题上不会栽跟头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不好好学习,不总结经验,我们也会在建设问题上栽跟头。”邓小平这一警告不幸很快得到验证。之后,由于没有好好总结经验,“左”倾错误和思想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泛滥成灾。由于指导思想上没有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造成了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栽了大跟头。虽然20世纪60年代中期,对1958年所犯急躁冒进错误进行了一些纠正,但并未从指导思想上总结历史经验,不可避免地带来“左”倾错误愈发严重。为此,邓小平忧心如焚,他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一文中,语重心长地说:“怎样研究党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党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当然,邓小平重视、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经验教训来说明现实问题,并科学地预见未来,给人们行动以正确的引导。邓小平审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后深刻指出:“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这就是每个党都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革命实践、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和策略,才能够赢得革命的胜利。”在谈到对外开放和闭关自守问题时,他郑重地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80年3月,在谈到中国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一问题时,他说:“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六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这段话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历史基本结论。在谈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时,他说:“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历史现象。我们现在的官僚主义现象,除了同历史上的官僚主义有共同点以外,还有自己的特点,既不同于旧中国的官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官僚主义。它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揭示了中国官僚主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在谈到毛泽东的缺点和错误时,邓小平强调:“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这就告诉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透过历史现象,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邓小平这种科学地运用党史上的经验教训来说明现实问题,指导今天工作的做法极为普遍。1980年1月,他强调,“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就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最重要结论之一,“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有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同年4月,他又说:“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是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靠什么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呢?邓小平对外宾说:“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这就需要立足国内,总结经验,也就是“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为此,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理论问题。在邓小平看来,“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来发展社会主义。“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1989年政治风波后,他特别提醒全党:“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对于艰苦创业,对于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将要变成什么样的国家,这种教育很少,这是我们很大的失误。”他认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但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力,“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并强调:“这是中国从几十年建设中得出的经验。”就这样,邓小平通过大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角度的历史、历史与现实的比较,对当代中国一系列问题得出了正确结论,为统一人们思想,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总结历史经验过程中,引导人们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党史学功能的鲜明特征。他提出:“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这种观点在他思想中一再加以体现。早在1943年,他就指出:“接受历史教训,是为了今后的工作,但不是把历史上可能做的,机械地搬到今天来运用,而要看今天的具体条件,来决定如何去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百废待兴,大量历史问题急需解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认为,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目的正是为了向前看,正是为了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1980年2月,他再次强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如三中全会所说,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不能在旧账上纠缠,要把大家的思想和目光引到搞四个现代化上面来。如果不能得到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结果,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缺陷。”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经过3年不懈努力,到1981年,大规模平反工作基本结束,大批冤假错案得到纠正,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邓小平还从党的事业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和理论勇气,彻底解决了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这一极端复杂、极端重要的问题。在谈到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他郑重指出:“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争取在决议通过以后,党内、人民中间思想得到明确,认识得到一致,历史上重大问题的议论到此基本结束。”今后的工作就是“一心一意搞四化”,他要求即将通过的决议,要“起到像一九四五年那次历史决议所起的作用,就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

四、总结中共党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制定路线政策服务

邓小平研究、总结中共党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具有鲜明的目的性,说到底都是为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他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创立邓小平理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1987年,邓小平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说:“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你们可能不太熟悉。我们党的发展,走过了曲折道路”,在系统回顾1925年到1966年的党史后,他说:“我为什么讲这个历史?因为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最终“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正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关于错误和失败的教训也是“宝贵财富”的思想,邓小平就多次以“文化大革命”为例加以说明。他说:“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呢?“因为有‘文化大革命’做比较,‘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事实证明,邓小平往往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或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并进而制定出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利用党史智慧,开创社会主义建设局面的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正是他这种发挥党史资政功能的认识方法,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来越丰富。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时,他深刻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此重要,从根本上说是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不断总结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心血结晶,因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是中共党史功能发挥的突出表现。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engxiaoping/20221169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