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邓小平

邓小平论述农业经济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09日 阅读:180 评论:0

第一节

邓小平论述农业经济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对我国农业发展十分重视,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和精辟见解,成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经济发展,为农业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这些思想非常丰富,涉及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1.从经济发展战略出发,论述发展农业的极端重要性

他语重心长地说:“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要牢牢“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他认为,过去搞计划,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造成农业和工业比例失调,农林牧副渔之间和轻重工业之间比例失调等系列的比例失调,不但搞了很长一段时间,使“人民生活很困难”,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农业生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且搞得顾此失彼,经济难以顺利发展。调整就是“在某些方面要后退,而且要退够”,但是如农业、轻工业和有关人民生活的日用品的生产,能源、交通、科学、教育、卫生、文化事业,“还要尽可能地继续发展”。为农业需要服务的工业生产不能减弱,还要改善,“另一方面是工业支援农业”。发展经济要确保重点,而农业是重中之重。农业发展了,“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据此,他提出要集中力量,保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科学技术。这三大重点中,农业应摆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因为“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为了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持宏观经济综合平衡,“应该把农业放到一个恰当位置上”。要自始至终不放松农业,“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决不能有所松懈。

2.指出农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农业是工业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农业不仅为全国提供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而且为工业和其他行业提供原料和广阔市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就要拖工业的后腿”,以农业为基础,加快工业的发展,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只有农业发展了,才可能为工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后劲。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来的巨大变化是农民购买力的增加,不仅给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也给工业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这使我们看到“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的因果关系。所以工业必须“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他反复说:“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第二,农业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基础。邓小平指出: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必须考虑的特点,“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占人口80%的农民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不解决这80%农民的生活问题,“社会就不会是安定的。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不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翻两番,关键要看农村有没有翻两番。农业现代化了,四个现代化才能实现。他说:“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邓小平始终把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与农村能不能发展和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联系起来,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不但如此,搞好工农业的相互关系是“加强工农联盟的问题”,必须时刻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

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1.搞好粮食生产最重要

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如果粮食出了问题,将会造成一系列难以想象的事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指出,“从长远看,粮食问题很重要”,“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但是粮食增产和基本过关难度较大,他设想通过增加肥料,改良种子,搞好农田基本建设,防治病虫害,改进管理及其他手段来增加粮食产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大量进口粮食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

2.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

1980年,邓小平在批评有些干部思想不解放时,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问题。他认为一定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多搞一些经济效益大、群众得实惠的东西,绝对不能按老框框办事,“那里适宜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不适宜发展的就不要去硬搞”。发展生产,一定要“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农业翻番,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这样“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他还指出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大根本出路

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受到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制约,要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1983年,邓小平指出,“农业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见效很快,两三年就改变了面貌,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粮食增长较慢,“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面对这种情况,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将来农业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要积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新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他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的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研究。农业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

人口、资源、环境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多,而且80%又是农民,他们文化素质不高,科学技术水平低,很多人仍然没有摆脱贫困,这对社会和农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一定要大办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只要把“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农业发展就有了优势。同时我国虽地大物博,但“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晰,没有开采和使用”,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料,况且按人均计算,我国又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口多,资源相对缺少给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降低人口数量,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促进科技与农业生产的结合,才能使农业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深化改革和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邓小平深刻地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这两个“飞跃”和两个“前进”为中国农业和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为了实现这两大飞跃,一要坚持和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经营体制改革,搞活经济。邓小平曾指出,农民最高兴两件事,一是实惠,二是自主,做好这两件事,就能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源源不断地发挥出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重要,如果“农民没有积极性,国家就发展不起来”。只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因此,从生产关系入手,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必须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要“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制度使农民不但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而且它是农民自己创造出来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被实践证明是非常见效的。要鼓励农民通过“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从而“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同时要积极推进粮棉购销体系的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实行按保护价收购粮食的改革。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千方百计“减轻农业的负担”,“使农民增加收入”。二要实行科学种田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农业走产业化这条路势在必行。邓小平说:“农业搞承包大户我赞成。”

五、乡镇企业在农村改革和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邓小平高度评价了广大农民的创造精神和乡镇企业的巨大作用,指出这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983年,邓小平考察苏州农村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成就时对其寄予了极大的兴趣。这种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完全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它一经产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嗣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78年后,乡镇企业仍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每年都有20%多的增长率,持续了几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这种“异军突起”,是农村改革中“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这完全是农民的创造。邓小平说,搞承包制,经营农业的人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发展多种经营和新型的乡镇企业是一条好出路,尤其是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它“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发展了商品经济,壮大了集体力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大批新兴小城镇的建设又吸引了大批农民就业,这本身就证明“中央制定的搞活政策是对头的”。邓小平把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看成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此寄予了极大期望。乡镇企业与农业已紧密联系在一起,乡镇企业是在农业改革的基础上诞生的,它的发展“反过来对农业又有很大帮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提高乡镇企业发展的质量,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水平,引导乡镇企业适当集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进行资产重组,完善公司制度,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结合起来,为系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开辟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总之,乡镇企业很重要,要发展,要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紧跟形势的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

总之,重温邓小平的农业经济思想,对当前解决好“三农”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仍有现实意义。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engxiaoping/2022116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