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
花白的乱发倔强地翘立着,面部表情极其严肃,这个让人感到古怪的、声称他活着就是为了写书的人是谁?
1788年2月22日,他出生于普鲁士的但泽(今波兰北部的港口城市革但斯克)。父亲是一位荷兰裔富商,性格开朗的母亲后来成了一名受人喜爱的小说家,并主持过魏玛当时颇为重要的沙龙。他游历了欧洲,研习了多种语言。他先是短暂地享受了生活的浮华,然后便成了一名思想之友,并决心以思想来抗拒日常生活的闲散安逸。他渴望思考,23岁时他已成为一个思想者,他的对答如流使得试图说服他放弃哲学的洛可可时期的老诗人维兰德哑口无言。
“追求的无私与真诚,对解开存在之秘密的强烈渴求,深思的执著不渝,对物质本质的刻意研究以及对真理的挚爱”构成了他——阿尔图尔·叔本华——研究认识体系的前提与动力。无论就其方式还是内容而言,他都是为了真理——凭借智慧的真诚揭开它的秘密。应该结束哲学中概念的抽象化游戏及隐藏于哲学背后的智慧的谎言与迷惑;应该提倡对哲学既成材料的肯定,即分裂为自我的意识(自我意识)和他物意识(外在体验)的经验意识。叔本华将此称之为唯一的“直接”,真正的“既有”。他认为,任何不再深入探索,“随意将一些挑选出来的抽象概念,如绝对、绝对物质、上帝、无尽、有尽、绝对本体、存在、本质等等作为出发点”的哲学,都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无根之物”,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真实的结果”。正确之路应建立在人类知觉可以感受的事实基础之上,并摆脱导致概念的体验。他称他那个时代的专业讲坛哲学家是“胡说八道者”和“江湖骗子”,说他们带给这个世界的都是些空洞无物的概念,而他们则在这些概念的思想灌木丛中四处寻找出路,他要在他的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予以驳斥。《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四册,包括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开篇他便作出核心断言“我之表象即世界”,并首先追溯到他的思想之师伊马努埃尔·康德。康德认为,人们不是从自身看待世界,而是仅把它当作一种现象,一种与其认识力相符的概念。事物本身对人必然是藏而不露;他指出通向事物表象的途径——砾石或鲜花因而便不可理喻,可理喻的只有它们的表象。叔本华的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为其主要著作奠定了基石。他在这篇论文中指明,只有对人来说才存在空间、时间与因果关系,而事物本身决不具备这些特性。原因与结果、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的本质,是由人表现在这些事物之上的。
如果叔本华就此止步而没有勇气继续思考下去的话,那么他的著作便不可能支持并加强康德的理论。叔本华试图弥补康德在其哲学图纸上遗留下来的一大块空白,从而提出了“事物本质”问题。在研究中,他先从作为试验对象的“人”着手,从“经验意识”分裂为外在体验和自我意识出发。他认为,肉体对于意识来说不过是“暴露的外表”;“正像对于地球一样,我们只知其外壳而非其内在”——在这外表下面有一内在原理发挥着作用,即意志。他从人类推及动物与植物,甚至无机物质。“植物体内运动、增生的力量;物质结晶的力量;导致磁铁指北的力量;异质金属相擦而产生的相向力;物质的避与寻、离与合的亲和力;甚至使石子落地,地球绕日而行的万物皆有的重力”即为意志。世界在人看来是空间的、时间的和具有因果关系的,按自在之说即“意志”。
他为自己的发现而振奋。1822年,叔本华来到了当时德国的哲学中心柏林,他希望在这里把他的发现报告给世人。他被允许在大学授课,并撰写教授论文。尽管他当时只是小有名气,由于对自己思想实力的坚信,他向万人敬仰、大名鼎鼎的黑格尔发起了挑战:叔本华将自己的课程安排在与黑格尔同时进行。然而大学生们仍然蜂拥着去听黑格尔讲课,叔本华却只能面对空空如也的听众席。
他为此大为失望,不久便辞掉了教职。他的著作开始只受到极少数人的关注,即使有人阅读过,也只是一知半解。1848年的民主运动失败后,当黑格尔的理论在哲学中越来越失掉其权威地位之时,公众才开始认真地研讨叔本华的作品。民主的理想化为乌有,人们渴求这样一种哲学,这种哲学将人置于坚实的、具体的基石之上,并且,这种哲学切近生活。在生命的暮年,他渐渐地赢得了广泛的认同。
叔本华留下了什么?他的哲学在哪里留下了痕迹?他在德国文化的先哲中居于怎样的地位?应该说,叔本华确实影响了他身后的思想家,并间接地影响了德国文化:一些给德国思想界带来深远影响的人,如尼采,都曾研究过他,并踩着他的双肩成长起来。
如今叔本华的作品除了大学的哲学研讨会外,几乎再也找不到读者。人们更多地想到的是一些表面现象,即他的性格、他的观点,特别是他本人,常常是将这个严肃的人看成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一个敌视人类的人,一个在其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英式庭院里,孤独地由一只长毛狗相伴,静静地进餐,并抱怨着世界与人类的怪僻之人。对我们来说,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典型,正如他自己常说的那样,是一名“厌世者”,生活对他简直难以忍受。1820年,他在内心的极度绝望中写到:“我周围的一切对我来说是那样陌生。尘世荒凉而人生漫长。”即使是死亡的念头也不能给予他慰藉。临死前,他对医生格温纳尔博士说:“若能达到虚无之境,便是对我的仁慈了。可遗憾的是死亡也是无可指望的。”叔本华对人充满了怀疑和蔑视,他坚信人具有一切可能之罪恶。他总是惧怕被抢劫,因而在床边放着一支手枪。他从不让人剃须,因为怕人用剃刀割破他的咽喉,他说,“没有不能够灌输到人们头脑中并能左右人们言行的谬误”。他还说,“大部分人的判断力是残缺的,甚至常常是徒有虚名的,他们注定要由别人牵引,这样的人不足与之交谈”。足见他对人是何等的蔑视。他的生活经验更强化了他的这种态度,尤其是在初期阶段,他的作品不为人们认可更加深了他近于憎恨的痛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eguo/202211185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2-28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23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2-12-31主编
2023-01-02主编
2022-12-24主编
2023-01-02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