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德国

德国的教育体系是怎样的?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1月17日 阅读:219 评论:0

德意志的教育模式

德国教育可以说是西方世界中的一个另类,它的以国家办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模式,显然与英美等国高等教育民间化的模式迥异。所以在美国,最优秀的大学往往是私立大学;在德国则反之,公立大学大行其道,而其教学与科研的质量也为世界各国所称许。德国教育模式的成功之处,主要得益于其“洪堡传统”——政府充分尊重和维护大学的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其“教授治校”与独立办学的精神薪火相传,正是这一切铸就了德国教育的辉煌。

第一节 民族复兴教育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德国一再创造经济奇迹和科技奇迹,尤其是两次迅速从世界大战的失败中崛起,在世界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德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始终位居世界文明大国的前列。仅从表面现象看:德国的文学、艺术、出版、博物馆业十分繁荣,据统计,德国每年出版8万种图书,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图书占有率则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遍布全国各地的各种博物馆,使一代又一代德国公民普遍接受了德意志传统文化的熏陶‍‌‍‍‌‍‌‍‍‍‌‍‍‌‍‍‍‌‍‍‌‍‍‍‌‍‍‍‍‌‍‌‍‌‍‌‍‍‌‍‍‍‍‍‍‍‍‍‌‍‍‌‍‍‌‍‌‍‌‍。仅原联邦德国就有233所高等学校,其中综合性大学40所,理工科学院15所,综合性学院8所,师范学院14所,艺术学院25所,神学院11所,军事学院2所,高等专科学校118所。在校大学生人数每万人口中占166;科学家和工程师每万人口中占178;去国外的留学生1987年有2.5万人,在所有工业化国家中位居榜首;进入联邦德国的外国留学生1987年是8.1万人,居世界第三;对于一个只有6000多万人口的国家而言,上述数据意味着每一位德国公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在这些表面数据的现象背后,自然是德意志人民的科技文化素养很高,这种素养成为一个国家生产力中极为重要的因素。战争和武力可以摧毁工厂、矿山、城市,但是却不能伤损或拔除深深潜入生产力中的科技文化素养,只要有雨露和阳光,它就能在废墟上长出绿荫,创造出人间奇迹,这也是今天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各学界对德国奇迹所能找到的最为满意的答案。

目前,德国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制度,每个公民从6岁开始到18岁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其中9年的全日制学校的学业是必须完成的,如果不能继续全日制普通学校或者全日制职业学校的学业,那么其余3年也必须是在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学习。所有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根据德国宪法《基本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将整个教育事业置于其监督之下。按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联邦制结构,教育事业的管辖权在联邦和各州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由联邦确定教育体制的基本框架,而由各州对义务教育、组织形式以及考试的承认等问题作出具体的规定。

历史传统和联邦制的国体使德国的16个州在许多方面,特别是文化教育领域享有充分的自治和自主权。联邦除在高等教育原则问题和企业范围内职业教育及科研和学习资助方面有发言权外,在教育领域的权力有限。因此,德国没有全国统一的中小学校法,而是由各个州在《基本法》的范围内独立管理发展其学校教育事业,州颁布各种专门的法规,规定各级学校的设立、维护和发展;师资的培训和进修;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家长和学生对安排学校工作与学校生活的参与;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学费和教材费的减免以及教育补助等事宜。这导致了各州间的学校教育发展百花齐放各具特色。

高等学校通常由国家,即州政府直接开办,普通中小学校一般由地方开办,私立学校比重很小(但有增长的趋势),多数是实施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公共教育系统内,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按其在教育领域的职能分配情况,共同承担经费。联邦政府提供经费的重点在促进科研,培训师资和职业教育方面。私立学校经费由所属组织(宗教团体、基金会、私人企业等)和个人提供。

根据《基本法》规定,教育事业由州管辖,即由州提供经费。这既涉及公立学校,也包括国家认可的民办学校。联邦政府在高校建设、科研、促进学生学习和企业职业培训试点及高校教学经验推广等方面和各州政府一起提供经费。民间提供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各教会和工商大企业及财团,但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德国的公立学校不收学费,因为公众认为,公民已向国家纳税,所以其子女或本人有权免费上学,让公民接受相应的教育是国家的义务。

德国的这种教育体制为德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不过德国社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体制的独臂支撑,德国人对教育下一代的良苦用心也是让人称道的,这里我们用一个小小的例子来认识这个问题。

“没有包装”艺术表演团是一个专门宣传环境保护的团体,该团负责人弗里穆特介绍最多的就是如何对孩子们宣传环境保护、介绍环保知识。“没有包装”艺术表演团于10年前成立,一开始只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用文艺表演形式表达环保主义的业余演出队,主要做街头表演,向人们介绍如何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他们的第一个表演节。由于表演获得成功,于是他们就正式成立了剧团。剧团把自己演出的对象定位在孩子们身上,是由于他们发现剧团的表演形式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弗里穆特说:“我们的节目都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这使孩子们非常喜欢。通过这样的演出,使孩子们了解了环保的重要性,同时,我们的节目还使他们掌握了许多具体的环保知识,比如,如何分类处理垃圾,如何在家庭中节约使用能源等。”

由于“没有包装”的演出深受欢迎,故州政府“收编”了该团且为其拨出部分经费,使其成为德国第一个专门从事环保宣传演出的专业艺术团体。尽管如此,剧团的成员大多是兼职的,其中多数是老师,演出也没有多少报酬。但弗里穆特说:“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环保。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很有好处,因为孩子们有了环保意识,对于社会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孩子们关注环保似乎成了德国社会的共识。在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的希夫海德——科林生态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建立的400多个生态保护区中的一个,该生态保护区属于原来的东德地区,在德国统一前的一周刚刚被当时的东德政府宣布为生态保护区。信息中心主任贝特·布莱希就这样说道:“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孩子们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为了这个生态保护区后继有人,我们必须对孩子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到我们这个基地来学习的,不仅仅有本地的中小学生,还有首都柏林的学生。我们这里有专门为孩子们建立的小农场,柏林的孩子们有时会到这里来住上一周,了解什么是生态保护,什么是生态农业。”

在德国,不论是同专家学者还是政府官员交谈,几乎都会涉及教育的内容,这有时会使人感到有点意外,好像他们都怕因自己的疏忽,耽误了“祖国的下一代”。美茵兹市的环境和林业部的部长罗兰·霍恩在谈到环境问题时说:“美国和德国的模式不能成为全世界的生活模式。”虽然他们可以有先进的技术治理污染,但并不能解决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如石油等。全德国每1000人中有550辆汽车,每年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现在同德国百姓谈论环保时他们都很愿意听,也愿意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政府主要通过法律等强硬手段推动了环保工作的启动,而现在,政府更多的是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德国一位教育专家的一番话可谓是意味深长:“德国教育政策的准则之一就是将年轻人教育成为决心在民主制国家中共同担负责任的成年公民。”为造就这种高素质公民作出贡献的绝不仅仅是学校,更有整个社会的心血和努力。

德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在世界贸易中甚至能占到第二位。由于德国曾经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而在战争结束后又迅速从战争的废墟上崛起,因此,人们总愿意谈论“德国的经济奇迹”。实际上,经济奇迹的发生,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 自由的高等学院

思想自由、学术自由,以及后来的办学自由现在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通则,而提到这个通则,就不能不提德国的“洪堡传统”‍‌‍‍‌‍‌‍‍‍‌‍‍‌‍‍‍‌‍‍‌‍‍‍‌‍‍‍‍‌‍‌‍‌‍‌‍‍‌‍‍‍‍‍‍‍‍‍‌‍‍‌‍‍‌‍‌‍‌‍。洪堡是19世纪初的德国语言学家和教育改革者,在他担任普鲁士内政大臣期间亲自建立了柏林大学,提出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研究结合”的办学主张,使高等教育摆脱了政府的行政控制,这是德国教育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改革。

联邦德国建国后,根据地方自治和分权原则,联邦教育事业由各州自行管理,即州文化主权,它意味着整个教育事业完全由各州负责管理。由于严守文化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介入各州教育的发展,而这客观上保证了大学在社会上的独立与超然地位。一般来说,高等教育的重建工作主要是由11个州的文化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由11个州文化部长组成的“文化部长常设会议”和由各大学及同级高校校长组成的“联邦大学校长会议”负责地区间及学校之间的协调。联邦政府在50年代后期积累了一定的财政实力,这为联邦政府参与各州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1956年起,联邦政府就开始为科学研究、高校基本建设、学习资助等提供资金。1964年,联邦政府与各州签署了相关协定,以使联邦插足各州教育的“非正式做法”得到法律保证。本来,保证全国各州具有基本统一的社会生活条件是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的职权,这种政策准则强调的是中央政府的作用,而文化联邦制的出发点则是保持多样性。

在60年代全国的“财政改革”中,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形成这样一种主张:为了保证全国具有一致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于某些虽归各州管辖但对整个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的事务,联邦政府的参与是必要的,这些事务被称为“共同任务”,联邦和各州可在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联邦与各州之间这种新的合作形式被称为“合作的文化联邦制”。

直到现在,德国高校的内部管理几乎主要还是由教授负责。讲座及其所属研究所是高校自我管理组织中的基本单位,在这里教授几乎大权独揽,主宰科研、教学、人事、财务等各种事务。“院务会”由教授们组成,负责研究和教学的一般性问题,行使博士学位和高校执教资格的授予权,并为聘任教授确定候选人。院务会之上有“评议会”和校长,负责协调和领导全校工作。评议会成员和校长从教授中选出,任期一年。

由于教授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处于主宰地位,所以德国的大学被称为“正教授大学”。大学中其他成员,如讲师、助教、一般技术人员、大学生、非学术人员等,基本上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随着大学日益发展成为从事科研和教学的“大型企业”,教授主宰大学的内部管理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此项改革的目标是:改革传统的学院制,建立大于研究所但又小于学院的“基本管理单位”;加强学校一级管理,大学领导“职业化”;学校决策过程民主化,让所有成员群体都有机会参与决策。在上述背景下出现了“群体共治大学”的概念。1976年《联邦高校总纲法》确定了“群体共同治校”原则:高校所有成员都享有与其作用相应的参与管理权。高校成员被分为四个群体:(1)教授;(2)大学生;(3)学术、艺术助理人员和助教;(4)其他工作人员。在系、校两层决策机构中,必须有这四个群体各自的代表。在表决票数的分配上,必须依照高校总纲法保证教授们在所有决策机构中享有绝对多数的表决权。高校的最高负责人是“专职校长”,任期至少4年;也可以由选举产生的“领导小组”来负责,但小组中必须有一名“专职人员”。这意味着高校领导体制放弃了传统式的校长制,实行了“职业化的校长制”。校长不必像在传统中那样必须是本校教授,也可以是校外教授。在高校领导人的产生上,国家也享有参与决定的权利,如州主管部就可以否决候选人或选出的校长。在上述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决策体制下,德国的高校充分发挥了政府与学校、行政领导与专家教授等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科研统一原则一直是德国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这不仅因为该原则揭示了近代教育的发展规律,正确反映了大学的双重任务,而且也因为该原则对德国大学乃至德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战后50年代是科技迅速发展的年代,相继出现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等技术革命的尖端产品。基础科学、应用科学、技术开发之间的距离缩短,使科学研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发展起来。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增设与之平行的研究所来作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就成为50年代高校教育的突出特点。因为这类研究所享有与系相同的人事、财政和研究权利,也有雄厚的人力和设备资源,因而它既是一种专门的科研群体,又接受和指导大学生和研究生从事科研,其研究人员还是大学内相应学科的兼职教师,因而该类研究所一身而兼二职,同时担负了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

德国之所以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与它崇尚思想自由、尊重学术和人才的教育传统是分不开的。几百年来,德国大学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着一批批具有公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也许是德国真正的强国之本。

第三节 大学之父与洪堡传统

柏林大学是德意志现代文明的摇篮。它颠覆了传统大学模式,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它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完美典范,人们尊称它为“现代大学之父”。当年,普鲁士教育部长洪堡受命创建柏林大学,成为现代大学制度诞生的标志。他所倡导的学术和教学自由,以及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的原则,也即著名的“洪堡传统”,对欧洲和北美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威廉·弗赖海尔·冯·洪堡生于1767年6月22日,是普鲁士军官亚历山大·格奥尔格·冯·洪堡和妻子伊丽莎白的长子。1738年被正式封为贵族,但当时,这个在“南特敕令”(1598年法国亨利四世在布列塔尼的南特颁发的法令,后被路易十四撤销)被撤销后才从法国南方迁至勃兰登堡的家族的社会地位已相当显赫,亚历山大·冯·洪堡曾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朋友圈中的一员。

当时,柏林的精神生活仍受启蒙思想支配。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尼古拉(1739~1811年,作家、启蒙运动领袖)和摩西·门德尔松为这一时期最著名的人物。在浪漫主义运动浪潮中,年轻的威廉第一次进入亨里埃特·赫尔兹(1764~1847年,知名社会活动家,丈夫是医生。曾以自己之名在柏林创办沙龙,与早期浪漫主义者以及洪堡、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等社会名流交往)创办的沙龙。威廉和比他小两岁的弟弟亚历山大的启蒙老师是教育家约阿希姆·海因里希·坎珀(1764~1818年),他的思想体现了法国思想家卢梭(1712~1778年)的仁慈与博爱。后来,坎珀因故离开了洪堡家,家庭教师的工作便由约翰·克里斯蒂安·孔特接任‍‌‍‍‌‍‌‍‍‍‌‍‍‌‍‍‍‌‍‍‌‍‍‍‌‍‍‍‍‌‍‌‍‌‍‌‍‍‌‍‍‍‍‍‍‍‍‍‌‍‍‌‍‍‌‍‌‍‌‍。孔特在洪堡家工作了长达十余年之久。20岁时,威廉外出求学,进了当时德国声望最高的哥廷根大学就读。

1788年,是威廉·冯·洪堡命运发生转变的一年,他着手研究康德的反教条主义思想。另外,他在生活中的一次偶遇也很重要:第一次见到了他后来的妻子卡罗琳娜·冯·达赫勒登。介绍他们相识的恰是卡罗琳娜的未婚夫、他的朋友卡尔·冯·拉罗赫。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他们的婚姻才拖延了一些时间。

当然,这一年9月19日至11月4日在莱茵—美因地区的第一次旅行也在他的生涯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因兹,他拜访了在哥廷根读书时认识的格奥尔格·福尔斯特(1754~1794年,德国探险家和科学家,其著作使文学旅游书籍成为德国文学中一种受人喜爱的品类。曾任卡塞尔大学和波兰维尔纳大学教授,后任美因兹大学图书馆馆长)夫妇;在杜塞尔多夫附近的佩姆波尔村,又谒见了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可比(1743~1819年)。哥廷根大学两年的学习生活转眼就过去了,1789年,洪堡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考试。毕业后,他为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旅行,经布鲁塞尔到达巴黎。在巴黎,他遇到了他昔日的老师、法国革命的狂热捍卫者冯·坎珀,但洪堡对法国革命和这场革命对法国现状所起的作用似乎不感兴趣。

1791年春天,他辞去刚干了不久的公职,同年与卡罗琳娜·弗里德里希·冯·达赫勒登结婚。当时,席勒称卡罗琳娜是“理想的形象”、“难忘的人物”。通过卡罗琳娜与席勒和歌德的交往,威廉才得以进入“古典作家圈”。

1794年,长女2岁了,洪堡一家搬到了耶拿,靠岳父在图林根的财产度日。后来,他在埃尔富特、柏林、魏玛和耶拿旅行期间,加深了与席勒的友谊。他最初的一些文章均涉及政治和法律,如《关于国家法律的思考》和《试论国家作用界限的确定》等。1796年,母亲去世,威廉和亚历山大兄弟俩失去了经济依靠。为此,威廉携家迁往维也纳,后又搬到瑞士,最后去了巴黎。在巴黎,夫妇俩遇到很多熟人,其中有拿破仑·波拿巴、让·路易·达维德、画家波拿巴、女作家斯塔尔夫人等。在巴黎,洪堡社交活动极多,频频被邀参加各种聚会。1799年9月至1800年4月全家又曾旅居西班牙。第二年,洪堡第二次南下巴斯克地区,以实现他1799年制定的研究法国、西班牙和巴斯克地区文学的计划,这次考察旅行的结果见于他的日记和有关论文。

1801年,洪堡一家从巴黎回到德国。一年后,洪堡接受了内阁议员贝梅和外交大臣豪格维茨的建议,出任普鲁士帝国驻罗马公使,直到1808年10月卸任。在罗马期间,洪堡的家也像在巴黎一样,成了社交活动的中心。除此以外,他领略到了自己十分仰慕的古罗马遗迹。同时,他也尝到了夫妻关系进一步疏远的滋味。

1803年夏天,9岁的儿子卡尔·威廉因高烧病亡。卡罗琳娜不顾身孕,带着另外两个生病的孩子返回图林根。洪堡自己沮丧地带着两个小女儿留在罗马。后来,卡罗琳娜在巴黎又生了个女儿,可这个女儿只活了3个月就夭折了。不久后,卡罗琳娜才又回到了罗马。一连串的打击不断向洪堡袭来。1805年,好友席勒去世,这使他悲痛欲绝。正像他跟斯塔尔夫人所说的那样,席勒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喜欢的一个人。尽管席勒曾对洪堡的创作才能作过反面评价,但俩人的关系却始终充满着挚爱与真诚,这可从他们之间往来的信件中寻到佐证。两年后,两岁半的儿子古斯塔夫又夭折了。不久后,洪堡接到消息,岳父在图林根的财产被洗劫。于是,他递交了一份请假报告,带着11岁的儿子特奥多尔回到了普鲁士。

1809年2月20日,他刚回到普鲁士不久,便被任命为枢密院成员、内政部文化与公共教育司司长。但洪堡对是否接任迟疑不决。最后还是上了任,开始了他16个月之久的德国教育大臣生涯。在这短短的16个月中,依靠手下那些优秀助手,洪堡为德国此后150年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洪堡的教育改革重视人的形象和理想教育,具有古希腊理想主义色彩,主张政治信念与教育相结合。他认为,公民除进行职业培训外,还须接受普通教育。这样,他才能成为好公民。会工作的人不一定是好公民。洪堡的教育政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他认为,科研与教育应是一个整体。他一方面强调全民教育是政府的义务,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应搞地区自治,经济上不依赖政府。为此,有人认为,他的教育政策行不通,只有核心部分可付诸实现。

洪堡为大学确定的目标是:大学不应只是专门职业的培训之地,而应成为大学生们和教授们奉献科学、进行思考的阵地。洪堡创办了柏林腓特烈——威廉大学(今洪堡大学),招聘了诸如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哲学家费希特、法学家萨维尼和历史学家尼布尔等一大批名教授。此外,他还设计并确定了德国文科中学的办学宗旨与形式。

1810年4月,洪堡递交了辞职申请。不久,他被任命为特使派往维也纳。1817年,由于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在皇室的影响,要求晋升部长。结果事与愿违,他只弄到了一个小职务,并被“发配”到伦敦任公使。直到1819年,才就任地方事务部长一职。此后,他经常与哈登堡总理发生争执。最后,他干脆辞掉了部长职务。

妻子卡罗琳娜的死又给了他一次沉重的打击,使他精神上失去了平衡。于是,他拼命地进行语言哲学研究。他所创立的语言哲学引起了许多近代哲学家的兴趣,其核心是:语言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关系。他不仅仅把语言看成人类交际的工具,还把它看成是活跃思想、表达思想的动力。

晚年的洪堡健康状况下降剧烈,他的症状很像帕金森氏症,但是他依然能够每天晚上立地作成一首诗。他的作息时间非常严格。1835年4月18日,即歌德死后的第三年,德国古典文学时期的最后一位代表洪堡在柏林的特格尔宫与世长辞。

第四节 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

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爱因斯坦年”。100年前,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问世。这一年,他相继发表了三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论文,论证了原子能的真实存在,解释了微粒的运动规则,提出了“光电效应”。

目前有四个国家都竞相与爱因斯坦扯上关系。尽管由于纳粹迫害,爱因斯坦离开了德国,但德国仍是他的出生地,瑞士则因他曾在那里读书和工作而骄傲。美国更加有理由沾沾自喜,而以色列自豪的原因则是爱因斯坦是一名犹太人。但不管怎么说,德国作为爱因斯坦的祖国,他青年时期求学和成长的地方,德国更有理由为此自豪。因此,前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爱因斯坦年”纪念活动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希望借纪念爱因斯坦的机会,激发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创新热情,希望德国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在“相对论”100周年诞辰之际,以爱因斯坦为榜样,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爱因斯坦代表了这个国家最急需的———对于思考和发现的渴望”。

德国历史上哲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辈出,德国人也一直以本国作为“思想家的国度”而自豪。在20世纪初期,约1/3的诺贝尔奖颁给了德国科学家,他们的革新给世界带来了改变——相对论、核裂变、结核杆菌以及伦琴射线的发现等。在迄今为止的76位德国诺贝尔奖得主中,65人以自然科学和医学成就而获奖,除了企业和高校,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学会和亥姆霍兹联合会等机构都站在研究前沿。德国在专利申请方面可以排欧洲第一,专利数量达到15.7万项,与美国和日本同属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国家。

在德意志的大地上,诞生了许多灿若群星的科学巨匠,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与幸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位:

1.“现代哥白尼”——爱因斯坦。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三位最为伟大的科学巨匠,即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近代英国的牛顿、现代德国的爱因斯坦。

1879年,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小城沃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大学时对牛顿和康德的时空学说提出过质疑。26岁时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等三篇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论,观点包括:宇宙中的一切都在永不休止地运动;所有运动都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光速每秒为30万公里,是唯一不变的因素;质量和能量互相包含。相对论否定了牛顿“运动是绝对的”观点,是物理学上的重大突破。虽然狭义相对论刚提出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但爱因斯坦还不满足于这一成果,继续探索广义相对论。1914年,爱因斯坦成为柏林大学教授和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15年,他终于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广义相对论认为,围绕着任何天体的外层空间整个地是一个引力场,无数天体都被巨大的引力场所包围。广义相对论提出不久,英国科学家进行的天文观测,证实了爱因斯坦理论的正确性。爱因斯坦立刻被誉为如牛顿一样的科学巨匠,相对论被称为“人类思想史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发现了一个“科学思想的新大陆”,他因此荣获1922年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还是原子能理论的创建者,是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的活动家。1933年希特勒上台,正在美国讲学的爱因斯坦提出抗议,声明放弃德国国籍,辞去普鲁士科学院院士职务。1939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支持美国的原子弹研制工作,但当他得知广岛和长崎因投下两颗原子弹而造成人间悲剧时,他感到自己犯了最大的错误。1955年4月16日,爱因斯坦因病溘然长逝。

2.“量子理论”的奠基者普朗克。

20世纪物理学最重要的两大理论成就是“量子论”和“相对论”‍‌‍‍‌‍‌‍‍‍‌‍‍‌‍‍‍‌‍‍‌‍‍‍‌‍‍‍‍‌‍‌‍‌‍‌‍‍‌‍‍‍‍‍‍‍‍‍‌‍‍‌‍‍‌‍‌‍‌‍。前者的奠基人是麦克斯·普朗克,后者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而这两人都出自德国。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标志了科学新纪元——原子时代的到来。正是因为这一成果,普朗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未尽的最后一年,荣获191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普朗克出身于一个门第显赫的神学家兼法学教授的古老家族。他于1858年4月诞生在德国的基尔城,1947年10月卒于德国的大学名城哥廷根市,享年90岁。1874年进慕尼黑大学,在卓越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和基尔霍夫的指导下攻读实验物理学和数学。1879年,由于他对“熵增加原理”的精辟论述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887年起,他任柏林大学教授和理论物理学研究所主任,时间长达40年之久。20世纪初,普朗克成为德国科学界的中心人物。1894年起他一直是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12年任该院数学和自然科学部终身秘书,1918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0~1937年任柏林威廉研究所所长。那时,柏林、慕尼黑、莱比锡等大学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这同普朗克及其他德国科学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纳粹上台后曾受到攻击和压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恢复了柏林研究所,并正式命名为“麦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以表纪念和崇敬。普朗克的主要代表作有:《能量守恒定律》、《论马赫的物理认识论》、《因果性与意志自由》、《科学自传》、《物理世界图景的统一性》、《新物理学的世界图景》、《宗教与自然科学》等。

3.现代流行病学的创始人罗伯特·科赫。

罗伯特·科赫是著名的德国细菌学家,现代细菌学和流行病学的创始人。一次,他在印度目睹了一个正遭霍乱侵袭的村庄:这里水源奇缺,只有一个池塘,村民们在池塘里洗涮,牲畜在池塘边饮水,这池脏水正好成了各种疾病的传播站,动物体内的病原体轻易地传播给了人体。在科赫潜心于细菌和细菌引发疾病这项开创性研究之前,人们还从未想到过这种因果关系。现在人们对他,这位先前的乡村医生,后来的普鲁士县医也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远离研究机构和大学,用的是最简陋的设备,仅靠严谨的科学态度就能证实这一科学结论吗?

大学时代,科赫便以他的聪明和勤奋著称。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了对炭疽菌的研究。当时,人们只知道这种流行病会危及牛羊,有时也危及马和猪的生命。1873年的一天,科赫发现了一头受炭疽菌感染而死去的野鹿,这确实是个意外。一般来说,野生动物是不会被感染的。于是,他取回一些已呈黑色的血样,用他那台几乎耗去一半家产购置的新显微镜进行观察。显微镜下,他找到了呈透明的杆状和线状形体。他认为,这些形体可能就是病原体。现在需进一步弄清的是,死畜体内是否都带有这种病菌。健康的动物体内带不带这种菌呢?这些形体就是导致动物生病的细菌,还是死畜血液的蜕变物?

科赫仔细而又有条理地日夜思考着这些问题。早在大学时期,科赫就把拉丁文格言“永不偷懒”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后来,在社会上流传着不少有关他的轶事:如科赫废寝忘食地搞研究,圣诞前夜还待在实验室里;又如,一次,他在南非,清晨5点钟就叫醒了他的助手,说附近有一匹马死了,也许那就是他们要研究的疾病,须立即解剖。他的助手显然还没有睡够,他央求科赫推迟解剖时间,并告诉科赫,他一夜都在做有关病马的梦。科赫听了大惑不解地问:“对呀!你要是不梦见病马,那你的研究怎么能有进展呢?”

科赫把从死鹿血中提取的炭疽菌病原体成功地在老鼠身上进行了试验,他还培养了这种细菌。试验虽然很成功,但科赫还是不满意。他清楚地看到,要向社会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如疾病究竟是如何自然传播的等问题。后来,他终于确认:细菌是通过动物粪便形成孢子,孢子在适当的条件下再发育成杆状菌而致病。

1876年,科赫前往布雷斯劳,向那里的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通报自己的研究成果。科赫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为所长演习他的实验,使得所长很快地打消了怀疑,并为之振奋。到了19世纪80年代,该研究所设立了保健学研究室。

科赫的研究论文发表后,立刻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并得到许多同行权威的赞赏。这更增强了他的信心,他毅然放弃了自己作为县医的职业,决心把他的研究继续下去。

1885~1891年,科赫受聘于柏林皇家卫生署,同时担任柏林大学保健学教授,接着又被任命为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在此期间,尽管一些包括像著名病理学家鲁道夫·菲尔科在内的同行们对他的研究成果存有怀疑,但他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成就已不容否定。此外,他培养出的许多弟子已将他的名望带往了世界各地。

当时,中欧地区流行霍乱和伤寒。这对研究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1882年,科赫又发现了结核杆菌。此后,他与同事们一道前往埃及、印度、锡兰、东非及其他许多国家考察,以寻找流行病病源,并希望能找到治疗这类疾病的药方,或至少抑制它的蔓延。

罗伯特·科赫生于1834年12月11日,从童年起他就萌生了周游世界的念头,这主要是受他曾到过美国的父亲和兄弟们的影响。正好,他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给了他这种机会。但他的前妻并没有给他以支持‍‌‍‍‌‍‌‍‍‍‌‍‍‌‍‍‍‌‍‍‌‍‍‍‌‍‍‍‍‌‍‌‍‌‍‌‍‍‌‍‍‍‍‍‍‍‍‍‌‍‍‌‍‍‌‍‌‍‌‍。然而,他不能实现这一梦想的主要原因是:他得养活一个家庭。后来,他认识了当时的一位知名画家的一个女学生。1893年他与前妻分手,与这位比他小30岁的画家结了婚。从此,在一次次紧张而又有危险的考察旅行中,他年轻的妻子一直陪伴着他。

1905年,科赫以他的成就和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科赫并不愿把全部赞美之词都加到自己头上,他只想不间断地开辟一个个新的研究领域,以帮助这些领域中那些不辞辛劳的人们。

1910年5月27日科赫在德国逝世。逝世前不久,他与妻子一起完成了周游世界的梦想。为了纪念他,人们建立纪念碑,举办纪念展,用科赫的名字为街道命名,科赫基金会每年还要举行一次仪式,以表彰那些从事细菌学研究的科学家。科赫的精神激励、鞭策着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用科赫创立的基础理论为防止各种传染病而不懈奋斗。

第五节 闻名于世的学府

对于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来说,德国一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留学国度。德国高校的学制改革不仅会进一步消除国家间学生和学术自由流动的障碍,同时也将为外国学生开启更广阔的大门,然而,要在德国的大学里拿到毕业文凭一点儿也不轻松,当然,文凭难拿,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德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非常过硬,文凭的含金量很高,这一点早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德国大学的教学体制与世界其他国家都有区别,尤其与中国很不相同。最明显体现在德国大学高度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教授一般不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通常只是负责讲好自己的课,并给学生列出一长串的参考书目,至于你上课有没有听懂或是学习上是不是有困难,只要你不主动去问,他也一概不去关心,至于你有没有去读参考书,他更是不管。而且德国的大学教授通常都有自己的辅导时间,规定时间之外,你很难找到他。这种放手的教学机制让从小就被家长和老师计划安排好了的中国学生很难适应,因为中国学生自主能力差,导致学习计划一团糟,影响学习成绩,同时也挫伤了学习兴趣。德国大学学制有自身特点:学习时间不受限制,只要你修满必需的学分,不论你是花5年的时间还是10年的时间,都可让你毕业。

另一方面,德国学制的繁琐性又使学制拖得很长。在德国,大学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基础阶段通常为两年,如果在德国还要学习语言,前后加起来就可能需要3~4年。进入专业阶段后,除了学专业科目外,学生开始学写专业小论文,完成数篇小论文后,就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

最后还需经历一场大考,将所学知识从头至尾考一遍。有的大学口试加笔试往往在20~30门左右,一次考试把4~5门综合起来考,一考就是四五个小时。如企业管理学的考卷上就包括统计学、成本学、融资投资学、税务审计学、会计学等。大考只能补考一次,如果补考再失利,等于宣告肄业。这就逼迫学生为保险起见将自己参加考试的日程往后推迟1~2年。因此,能够在四年内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的几乎很少,更不用说还有语言关的外国人了。

除了被誉为“现代大学之父”的柏林大学,德国还有许多闻名于世的大学:

1.慕尼黑大学。

慕尼黑大学始建于1472年,是德国历史最悠久,文化气息最浓郁的大学之一。从1472年始建至今,这所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了规模仅次于柏林自由大学,位居德国第二位的公立大学。

慕尼黑大学在2009~2010学年度,学生近4.5万人,在4万多名学生中,有51%分布在语言类文化和社会科学类的专业中。慕尼黑大学共有700名专职教授和2500名其他教学科研人员,另有近1.1万名非教学科研人员分布在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医院实验室和校办企业工作。慕尼黑大学每年用于发放教职员工工资、更新设备、修缮校舍等方面的费用约为14.78亿欧元。

大学的教学单位分为20个学院,这些学院中又分为总共178个研究所和为医学院实习用的诊所。慕尼黑大学成就较高的学院主要有企业经济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社会学学院、物理学院和化学学院、林学院、兽医学院等。

慕尼黑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573年,如今,除了位于校本部的中心图书馆外,还有分属各研究所和各学院的分馆共215个。中心图书馆的藏书多为基础书籍、日常书籍和一定程度的专用图书,达140万种,加上各研究所的藏书,共为440万册,与巴伐利亚州图书馆藏书量相仿。图书馆藏书每年递增约5万册。

慕尼黑大学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的艺术和人文学科研究。但她在机械和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如她的分子生物基因中心实验室与慕尼黑技术大学联合建立的加速器实验室。此外,慕尼黑大学高水平研究的标志是其成员每年荣获的多种奖金和奖励,迄今为止,慕尼黑大学学友中已有36人获诺贝尔奖,其中13位为在校期间获得。

2.慕尼黑工业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拥有12个院系,127个专业。在校教职员工约9000余人,其中包括400多名教授。在校注册学生超过2万人次,其中约9%为留学生。学校本部位于慕尼黑中心。慕尼黑工业大学不仅因为其出色的教学质量而闻名于世,更因为其学习周期短而闻名于德国高等教育界。其学位课程在德国大学中是最短的。该校培养出了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德国DFG研究委员会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立了12个研究站点,其中很多的研究项目世界闻名‍‌‍‍‌‍‌‍‍‍‌‍‍‌‍‍‍‌‍‍‌‍‍‍‌‍‍‍‍‌‍‌‍‌‍‌‍‍‌‍‍‍‍‍‍‍‍‍‌‍‍‌‍‍‌‍‌‍‌‍。该校主要负责的细菌的光合作用的研究赢得了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其他研究领域还有人工智能、系统工程学、工程学、神经元网络、导体工程、自动化、生物工程学、食品加工工程、计算机科学、制造业、生物工程学、建筑学等高端项目。

3.海德堡大学。

海德堡还是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大科研基地,这里先后出过10位诺贝尔奖得主。除大学研究机构外,该市还设有马普协会的4个研究所(原子物理、医学、天文和外国法律),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其研究成果在世界上都享有一定声誉。

海德堡大学是该市的骄傲,它的正式校名是鲁普莱希特——卡尔大学,这是为了纪念两位办学名人。今天海德堡大学已由最初的神学、法律、医学、文学四个系发展成为拥有18个系、9000教职工、2.8万名学生的堂堂学府。不少科系享誉世界,是中欧地区第三所大学,历史仅次于南斯拉夫的布拉格大学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现代社会学的宗师韦伯在海德堡大学念书,后成为教授,写成不少传世之作。几百年来,海德堡大学逐渐成长,目前校舍分布在全市各地。该校的图书馆藏书200多万册,其中有14世纪的手写本,极为珍贵。2000年德国高校排名,海德堡大学第26位。另外学校有趣的是,海大还有一个古老的学生监狱。

4.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原名柏林弗里特里希·威廉大学。设于柏林。1809年由普鲁士王国内务部文教总管洪堡负责筹建,1810年10月正式开学。设哲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科。第一任校长为哲学家费希特。柏林大学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针,采取讲课、讨论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师享有较大的学术自由,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各种课程,选择自己的钻研方向,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1842年创建了德国第一个物理实验室。一批著名科学家曾在该校执教,并创立新的理论和学科。柏林大学培养了很多具有真才实学的理论家和科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柏林大学分为两所。前民主德国的改名为柏林洪堡大学,西柏林的改名为柏林自由大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deguo/202211184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